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
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
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
工程技术的、
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简称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
法律法规和
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蕾切尔·卡逊在《
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明确描述了农药杀虫剂
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环境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
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由于此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
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2.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
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
北京市成立了
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
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
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DDT”。
4.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8年“两会”,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总部”,并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5.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保局(厅)。并设立环保局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6.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励开发
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
7.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
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也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定义内涵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
人类活动的总称。
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
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防止
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
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
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
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
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
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
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而又统一的。三者并不矛盾,更不对立。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的环境,就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自然环境。
主要方面
土壤遭到破坏
据
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约10亿人)
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
非洲、
亚洲和
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
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
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
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
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
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
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
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
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作
土壤污染物。
据2500名有
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
孟加拉国、中国
沿海地带以及
太平洋和
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都将被水淹没。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
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据预计,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
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费将增加50%-70%。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
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
工艺技术。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
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
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引起
瘟疫。
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按照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
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
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
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
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
土壤肥力减弱。
混乱的城市化
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拥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
安全感——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
自然区。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
过度捕捞,海洋的
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产品
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
鱼肉中的重金属和
有机磷化合物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和
可吸入颗粒。
尽管人们已签署了
蒙特利尔协定书,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仍再次形成
臭氧层空洞,
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51%以上。
环保产业
随着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及
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环保产业的很多业务正在从末端治理向各个生产环节渗透,环境治理正从单个污染源治理指标转向整个环境体系治理效果,并由此衍生出
绿色产业、
绿色制造及绿色产品等。
意义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也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
工程技术的、
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推动形成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
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环保工程
管理体系
编制管理体系。强化环保措施,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机构,设立环保监督专员,明确环保责任,在施工方案编制时,尽最大可能减小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每年度实际情况编制《环境保护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专项应急预案》、《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现场施工环水保护措施。
环保意识
提高
环保意识。通过
钉钉、
微信群、
QQ群、自动滚动屏等网络平台组织员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资料》、《生态环境保护知识150问》、《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汇编》等内容,使全体参建者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提高项目节能环保管理水平。
相关概念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
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
环境降级成本分为
环境保护支出和
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
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也类似于
固定资产使用特征。这样,由经济活动的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也就具有“
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尤其是河道污泥或市政污水污泥的固化
随着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量建设,
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量都不断增加。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病原体.重金属以及
有机污染物,其
含水量一般都在80%以上,处理不当,将造成
二次污染。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农业。焚烧和填埋,还有很大量的污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随意丢弃。由于污泥的
含水率高,
土力学性能差,污染物含量高,处理方式都存在环境污染.处理成本过高,同时也容易引起填埋场工程地质灾害。
污泥能否填埋取决于污泥或者污泥与其它添加剂形成的混合体的岩土力学性能,污泥填埋时要求
十字板抗剪强度≥25kpa,
无侧限抗压强度≥50kpa。污泥经过常规脱水后,含水率80%以上,字板
抗剪强度<10kpa,不能满足填埋的最低的要求。
为此,需要提高污泥的力学性质,降低含水率。传统的方式是添加水泥和石灰等固化剂,也使用
矿化垃圾作为添加
混合料,这些方式需要添加大量的材料,添加量<30%,增加了垃圾量,如果再遇水,将转变成污泥。采用添加
化学药剂的方式固化污泥,添加量可以控制在10%以内,一般养护时间在1~3天,即可达到填埋要求的强度和含水率。必须
合理使用。成本低效果好。
4月22日是
世界地球日。生活中:人们生活中常把某种无公害的产品说成是
环保产品,许多产品经过
环保认证,让使用者可以分辨。如
环保购物袋等。
协调发展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于是,
环境保护日渐得到了各国的重视。但是,由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经济发展、
社会问题有着比较难协调的冲突,因此,对于环境保护概念的理解也日趋新颖和合理。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
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
保护自然资源(包括
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
生命活动。
当然,环境保护还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
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环境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国家的安定有关,对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免遭破坏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
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国外曾有空气罐头出售;由于
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地下水抽取过度,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滥用耕地、
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匮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保护环境,不保护
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
人类社会的生存,也关系到
国民经济能否
持续发展下去。
智慧环保
智慧环保是指充分运用大数据、
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是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兴模式,其本质是数字化与互联网的高度结合。
主要职责
1)防治由生产和
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
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
有害气体、废液、噪声。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
相关法律
1979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
法律体系。1973年中国的第一个
环境标准——《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诞生。截至1998年底,中国历年来共发布
国家环境标准412项,现行的有361项,其中
环境质量标准10项,
污染物排放标准8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230项,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29项,
环境基础标准12项,历年共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即环境
行业标准)34项。与此同时到1998年,中国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
环境相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
行政法规34件、环境保护
部门规章90多件、环境保护
地方性法规和
地方政府规章900余件、环境保护
军事法规6件,缔结和参加了
国际环境公约37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1995年和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通过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
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1997年3月,修订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
中国环境保护法的
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污染者付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200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为项目的决策、项目的选址、产品方向、建设计划和规模以及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1月1日,中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环保教育
比利时
比利时的各类学校推出了以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等为主题的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包含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
巴西
巴西《国家环境教育法》规定,加强环保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根据巴西《环境基本法》,全国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向中小学生普及节约用水和电等能源、垃圾分类处理、辨别生活用品材质是否环保等常识性知识,使学生从小就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及违反有关法律的后果,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新加坡
新加坡的社会公共机构也经常推出相关环保教育活动。近期,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推出以
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为主题的多项活动,通过虚拟平台、导览活动、工作坊等,帮助学生了解花园在节能、雨水循环利用方面的做法。新加坡科学馆推出系列项目和展览,展示可持续发展技术,鼓励青少年及公众践行环保理念。
组织机构
绿色和平组织
在众多国际环保组织中,
绿色和平组织对日本核污水排海决定反对最为强烈,重要原因之一是绿色和平组织不接受企业或政府捐款,只接受个人捐款,这从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绿色和平组织发声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地球之友
国际地球之友是一个邦联制的联盟团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组织,并通过竞选,将权利分配至全球网络。国际地球之友的网络相对于其他联盟,较为松散,其成员团体多是在各国已经成立的环保团体,为了与国际连结而加入国际地球之友体系,因此偏重独立运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超过500万支持者和超过100个国家参与的项目网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UNEP)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
肯尼亚首都
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
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所有
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
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
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中华环保联合会(All-China Environment Federation,英文缩写为ACEF)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国家环保总局主管,由热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
社会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宗旨是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实现国家
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围绕维护公众和
社会环境权益,充分体现中华环保联合会“大中华、大环境、
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发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
中国环境事业发展,推动全
人类环境事业的进步。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
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
社会团体,是具有社团
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跨
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性的
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有团体会员46家(省、自治区、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环保产业协会),单位会员超过1100家,并通过省市协会联系着上万家企业。
环保中国产业联盟(英文缩写:EPCIU):简称环保中国,是致力推进“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非法人、活动性、学术性民间组织。联盟由相关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
主流媒体、领袖企业共同发起,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联盟宗旨:环保使世界更加美好。
加速中国环保事业产业化发展,打造成熟环保产业链,整合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环保企业、主流媒体等各方资源,促进环保产业上、中、下游企业有效融和,优化
产业结构,推动
经济发展。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英文名称为:China Environmental Culture Promot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ECPA)隶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非营利性质的全国性环境
文化组织。该会由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
新闻工作者、宣传
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及社会知名人士等自愿加盟组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英文缩写:CSES)于1978年5月批准成立,是中国国内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营利全国性非政府科技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
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特点。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相关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
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
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
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
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
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
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中国政府把“
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1960年,
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
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1969年美国
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
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1987年
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
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
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1972年6月5~16日,
联合国在
斯德哥尔摩召开
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
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
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
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
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
世界人口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
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
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向献
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定为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
世界粮食日”。
《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国第一部专门调整
土地关系的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该日,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沿用。此外,一些省市还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规定了其它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行为规范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4)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7)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8)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13)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14)减少尾气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18)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20)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23)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33)交流捐赠多余物品——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35)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36)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40)拒用
野生动植物制品——别让濒危生命死在你手里
42)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行使你神圣的权利
43)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45)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46)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47)回收各种废弃物——所有的垃圾都能变成资源
范围
包括地球保护、太空宇宙的保护,生存环境的保持维护。陆地(地形、地貌等)、大气、水、生物(人类自身、森林、植物、动物等)、阳光,自然的、人工
外部世界总体。自然、
文化遗产。
大地的治理与保护
对大地的环保之所以把治理放在前面,保护放在后面,是因为陆地已经有污染,所以欲强调治理同时保护。对已污染的大地(土地、山峦、陆架)强化治理,恢复本源。
大气的治理与保护
限制、减少排放,净化大气,用自然和人工的方法。
《
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涵盖
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
工业锅炉及炉窑烟气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
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
空气污染物净化、
柏美迪康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无组织排放源控制、大气复合污染监测模拟与
决策支持、
清洁生产等八个领域的
关键技术,入选技术大多源于“十一五”以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或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
技术目录
水治理
由于
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水饥、
水荒、水枯、水污的缠扰,作为“水”的关键点,“水处理”是水家族最最重要的急所重点,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
产业应用。有超过“自然水”的趋势。
水处理方法有:(1)
沉淀物过滤法;(2)
硬水软化法;(3)
活性炭吸附法;(4)去离子法;(5)逆渗透法、反渗透法;(6)超过滤法;(7)蒸馏法;(8)
紫外线消毒法;(9)生物
化学法等,及最新颖的(10)
正向渗透法,自然净化方法的人类新创造。
自然化的“
正向渗透法”减少二次、三次污染,耗能,升温希望的未来。促进环境水成本的负增长。
中国消息
中国环保六十年的变迁与奋进
经济是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它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良好
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没有人民
生活质量改善,就没有人民全面小康与现代化。环保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基础,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环保正逐渐受到重视。
环境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面对频发的
自然灾害、屡治不禁的污染事故,“恐酿大祸”并非是危言耸听。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中国环境污染已是触目惊心:全国500多座城市中,还有不少
大气质量未达到一级标准;中国近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
噪声污染普遍超标,全国还有相当数量的
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于2006年所发表的一次讲话曾引述
癌症专家指出,中国每年超过两百万人死于癌症,其中70%跟污染有关。
世界银行7月发表了一份《中国污染的代价》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污染每年造成70多万人
非正常死亡,其中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大约39.4万人死亡,中国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每年致使大约6.6万人死于严重腹泻、
胃癌、
肝癌和
膀胱癌。另外,燃煤和
食用油造成的
室内空气污染每年使大约30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
近忧未解,远虑逼近。由于气候变暖,近50年来,中国
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
平均速率。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对
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而
环渤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和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受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海平面上升导致
风暴潮灾害频繁发生。
2022年环保重点工作
完善节能节水、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
环保产业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