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基本内容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
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
生物群落。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
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的现实和
潜在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千差万别,分布极其广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平原、
丘陵、高山、高原、草原、
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经鉴定的生物物种约有200万种,据估计,在自然界中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0~5000万种。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等都离不开生物资源。此外,它们还能提供工业原料以及维持
自然生态系统稳定。
生物资源是
生物圈中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的总和,包括
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
微生物资源三大类,其中:
动物资源包括陆栖野生动物资源、内陆渔业资源、
海洋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包括森林资源、
草地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
海洋植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包括细菌资源、真菌资源等。
生物资源也是一种遗传资源,一种生物体,一种生物群体,一种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的组成部分,它或具有实际的用途,或具有潜在的用途,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繁衍和再生,属于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从研究和利用角度,生物资源通常分为森林资源、
草场资源、栽培作物资源、
水产资源、驯化动物资源、
野生动植物资源、遗传基因(种质)资源等。
据估计,地球上曾经有过5亿种生物。在整个
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曾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生物在自然选择和本身的
遗传与变异共同控制下,也不断地发生分异与发展,旧种逐渐灭亡,新种相继产生,不断演化和发展而形成今日地球繁荣的生物界──丰富的生物资源。大约有数百万种生物,其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物种的数量以热带地区最多,向两极逐渐减少。过去的灭绝大都是自然发生的,但近400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日趋加剧,导致了大量人为的物种的灭绝。全球平均每4天有1种动物绝迹。今天,每4个小时就有1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这种大量物种相继消失的过程,不亚于过去数百万年发生的灭绝的规模。因此,如何根据生物资源的特性,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就成为当前国际科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
基本特征
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1)生物资源的再生性
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的能力。再生性是生物资源的基本属性。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各种产品。
(2)生物资源的可解体性
生物资源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导致某些生物种类减少以至灭绝的特性。每种生物都有自身独特的遗传基因,并且存在于该种生物的种群之中,任何其他的生物个体都不能代表其种的
基因库。生物资源破坏后难以自然恢复,从这个意义上看,生物资源是有限的。
(3)生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生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用途的多样性。
(4)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生物总是生长在与其生态相应的环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是人类进行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依据。
(5)生物资源的未知性
很多生物还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价值,即使已经认识、开发的生物资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价值,如银杏。
(6)生物资源获取的时间性图
不同生物种类,获取有用物质的时间不一样。“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六月当柴烧” 。(7)生物资源的可引种驯化性
野生生物资源可以通过人为的引种驯化而成为家养生物。生物的引种驯化,不仅可以解决野生生物资源获取的困难,而且可以拯救、保护濒危物种,扩大分布区,提高产量。
(8)生物资源的不可逆性
生物资源属可更新自然资源,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资源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相对稳定的生物资源系统能较长时间保持
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平衡,并对来自内外部干扰具有
反馈机制,使之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但当干扰超过其所能忍受的极限时,资源系统即会崩溃。不同的资源系统的稳定性不同。通常,资源系统的组成种类和结构越复杂,抗干扰能力越强,稳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
利用价值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3万多种
高等植物,6347种脊椎动物,和599类陆生
生态系统类型。其中生物特有属种比例大,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众多。从而提供了大量可资利用的生物资源。 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具有
战略价值的无形资产,也是我国在知识产权竞争格局中比较优势之所在;善加利用,可以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为医学、农业、制药等生物技术创新提供样本或工具,进而形成产业应用。基因运用于基因工程,野生植物品系用于育种,
野生动植物或其提取物用于生物制药,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存在威胁
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
微生物资源等。生物资源具有再生机能,如利用合理,并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不仅能生长不已,而且能按人类意志,进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仅会引起其数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灭种。
近代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对自然界的不当开发利用,地球系统脆弱的
生态平衡已经被破坏。研究表明,每年大约有10000个物种消失,灭绝的速度是史前时期的100到1000倍。预计未来30年,我们将失去百分之五到十的
热带雨林,随之将有60000个植物品种,甚至更多的脊椎动物和昆虫灭绝。有资料显示,到2015年全世界将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物种趋于灭绝,地球已基本丧失自我再生的能力。
保护措施
一、贯彻“保护、培育、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保护好现有植物。
二、适当增加物种数量,不断扩大其种群数量。
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不得妨碍野生动物的活动。
为了使生物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必须强调保护的原则与战略。
一类是
就地保护,即在原生地既保护种群,又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整个
生态系统。
一类是异地保护,将物种迁出原生地加以保护,例如种子库、基因库,也包括利用超低温对生殖细胞与胚胎的保护等。
要强调科学管理,其
管理原则与方法的核心要求,是要使开发利用与物种种群的恢复增殖相协调,利用生物资源的强度与开发速度不能超出生物资源的生态耐受能力,不能破坏生物资源的复原和再生特性,使之不致出现衰退与灭绝。总之,不能“竭泽而渔”或“杀鸡取卵”。对于已经出现衰退的生物资源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要通过科学的管理,采取重建或恢复的种种措施,使其结构与功能得到恢复,重现旺盛的
再生能力。
公约条例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一个明确确认各国对其植物生物资源享有权利的法律文件是1992年在全球首脑峰会开放签署的《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公约序言明申:“各国对其生物资源拥有
主权权利。”
同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
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
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最好在遗传资源原产国建立和维持移地保护及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设施”。也就是说明生物为我们提供食物,能源和各种原材料。调查身边的经济生物的种类,了解这些生物具有的经济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印度
印度的
生物资源保护法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物多样性法案》,规定了生物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一是《专利法》关于来源披露的规定,是实现生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法律措施。两部分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
2003年2月5日通过的《生物多样性法案》(the Biodiversity Act)对生物资源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所谓“生物资源”是指“有实际或潜在用途与价值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或者其组成部分、基因、附属物。包括了
农业生物多样性,但不包括人类基因和价值增值产品。”
该法案所称价值增值产品(value-added product), 指包含了无法识别,物理上无法分离的植物、动物组分或提取物的产品。这一规定使该法案不能适用于印度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导致与草药相关的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不能依据该法案得到有效保护。这是明显的立法漏洞。
中国
就我国生物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而言,一些法律法规从不同侧面对此有所涉及。《
野生动物保护法》、《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对生物资源的归属和管理有所涉及。继印度之后,马来西亚、
南非等许多国家颁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立生物多样性获取准则的法律,以应对“生物海盗”行为。
国内状况
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对象,并可为工业、医药、交通等部门提供原材料和能源。随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生物资源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已越来越为人们了解和重视,同时生物资源的承载能力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故其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和充满活力的领域之一。
中国的生物资源约48万种。其中
高等植物3万余种、
孢子植物20万种、昆虫15万种,其他动物5万余种。
动物资源
作为中国特有的
珍稀野生动物,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对大熊猫予以保护(中国野外大熊猫数量已经达到了1590多只)。中国有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仅脊椎动物就约有4880种,占世界总数的11%。其中有兽类410种,鸟类1180种,爬行类300种,两栖类190种,鱼类2800种。大熊猫、
金丝猴、
白鳍豚、
白唇鹿、扭角羚、
褐马鸡、
扬子鳄、朱鹮等,是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东北的
丹顶鹤,川陕甘的
锦鸡,滇藏的
蓝孔雀,以及绶带鸟、
大天鹅和
绿鹦鹉等,是名贵珍禽;昆虫中的蝴蝶,在台湾、云南、四川等地,也多有名贵种类。
植物资源
中国植物种类繁多。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约有2.5万种,其中裸子植物约有200多种,占世界的1/4,被子植物近3000个属。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 其中乔木2800多种。
水杉、银杏、
金钱松等保存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古生物种属,为举世瞩目的“
活化石”。在
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温带针叶林,以及
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在西北部和
青藏高原地区,有
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
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
中国有5000年的
农业史,中华民族先民培育更新了很多植物品种,如谷稷、水稻、
高粱、豆类、桃、梨、李、枣、柚、荔枝、茶等,为人类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多种栽培植物同繁多的原始天然植物一脉相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按经济用途划分,中国用材林木约有1000种,
淀粉植物300多种,
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90余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还有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梅、兰、菊、牡丹 等。中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