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特区是
中国最早实行
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
广东省
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
澳门相连。
珠海于1953年建县,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享有全国人大赋予的
地方立法权。
特区简介
珠海经济特区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的6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
广东省
珠江口的西南部,
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1° 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
澳门相连,西邻
新会、
台山市,北与
中山市接壤。珠海市陆地面积有1701平方千米,2018年末人口189.11万人,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35.89亿元,同比增长6.8%,人均GDP18.17万元。
珠海经济特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1980年8月,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央正式决定把深圳、珠海等四个城市设立为经济特区,由此拉开了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序幕。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1992年两次视察珠海,并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视察来到广东并亲临珠海,勉励珠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化
粤港澳合作,努力相互促进、互利共赢。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珠海视察指导,出席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要求珠海高举
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珠海是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提出将定位以
广州、
深圳为主中心,把珠海、
汕头、
湛江打造成
省域副中心城市。
珠海是东南沿海重要的
风景旅游城市。珠海是全国以整体
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
中国海滨城市,新型
花园城市。
2013中国城市可持续
发展指数报告珠海综合排名全国第一;珠海属国家新颁布的“幸福之城” ,有“
浪漫之城” 的称号;珠海属2018中国大陆最佳
地级城市30强。
珠海经济发展良好。2019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5.89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和0.6个
百分点,
GDP总量居全省第六。第一
产业增加值57.36亿元,同比增长1.9%;
第二产业增加值1528.73亿元,同比增长4.6%;
第三产业增加值1849.79亿元,同比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为1.7:44.5:53.8。
珠海的海岸线长604公里,有大小岛屿146个,故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在珠江口辽阔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计有146个,其中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海域的
万山群岛。
珠海市气候宜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偶有阵寒,年、日温差小,属
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
海洋性气候。 全市太阳能丰富,热量充足,年均
日照时数为1991.8小时,
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6兆焦/平方米。全市气温比邻近珠江三角洲各县市都高,
年平均气温为22.4℃,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冻,是该省
南亚热带地区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区位优势
珠海区位位置优越,东邻香港,南与澳门陆路相接。2018年
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珠海成为中国大陆一座与香港和澳门直接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珠海金湾国际机场和
华南第一
深水港珠海港。
广珠铁路、广珠城际轻轨、
珠机城轨等一系列
轨道交通的建成,使珠海成为连接我国西南地区与
港澳间的
交通枢纽和
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
珠海是我国重要的
口岸城市。设有
拱北、九洲、高栏、万山、
横琴等国家
一类口岸6个,
二类口岸7个。
拱北口岸是我国第二大陆路口岸,九洲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水路客运口岸。
珠海是
海洋资源大市,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和海岛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岸线长691公里。珠海拥有146个岛屿,有“百岛之市”的美誉。
特区历程
规划起源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后来,他又进一步明确说,“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1980年8月,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央正式决定把
深圳、珠海、汕头和
厦门设立为经济特区,由此拉开了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序幕。广东省南部的一个默默无闻、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珠海,掀起了建设热潮。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亲临珠海视察,先后参观了珠海
九州港、
香洲毛纺厂等地,在了解到珠海特区短短三年多来所取得的成就后,欣然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邓小平同志的题词言简意赅,体现了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坚定信念,饱含了他对珠海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对广大特区建设者的殷切期望。海内外大批
工商界人士闻讯,信心倍增,纷纷前来珠海投资开发。一时间,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成为推动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强大动力,珠海成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为认真实施邓小平同志关于办好经济特区的构思,珠海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特区的窗口作用,一方面吸收利用国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在全国率先重奖知识分子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实行“
八个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了环境,为建设一个花园式的海滨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情况
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再次视察珠海,在亲眼目睹珠海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针对有人存在的否定经济特区的倾向,说:不是有人议论姓“资”姓“社”的问题吗?你们就是姓社嘛。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并教导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在考察亚洲仿真公司等高科技企业时,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靠科技,靠人才,并在珠海首次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邓小平同志的
谆谆教诲和高瞻远瞩,为珠海经济特区航船的破冰之旅增添了无穷动力。珠海市委、市政府抓住 “
发展才是硬道理”,紧紧围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科技
教育事业,认真做好
外引内联工作,全力加快
横琴岛,
高栏港,
珠海大桥,
珠海机场,珠海电厂等交通能源项目的建设。坚持“两手抓”方针,使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
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为珠海经济社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广州、深圳、珠海等地,他希望经济特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遵循邓小平同志指引的方向,在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各项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加强
全面管理、提高
人员素质、完善
投资环境、增进
经济效益、健全民主法制、搞好
精神文明,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再上一个新台阶。总之,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总书记的讲话,及时消除了某些人对发展经济特区的顾虑,为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
珠海市委、市政府
积极主动,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珠海现场办公会提出的“
三基地一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果断作出大办实业经济的
战略决策,积极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发挥高新区、临港工业区、保税区、
横琴经济开发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先后到珠海、
中山、
佛山、广州等地,在听取了张德江、黄华华的
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求我们要增强
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继续抓住机遇、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
发展水平,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珠海,给珠海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在珠海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市委明确了新的工作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围绕聚集
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质量经济、建设高品位城市和“再造一个新珠海”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推动
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高
公民素质和人民
生活水平,构筑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珠海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实现了新的跨越。
创办意义
创办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25年来,经济特区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充分显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印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10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展至全市,覆盖
金湾和斗门,加上海域面积,届时珠海特区总面积将达到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00多平方公里,将较现有的特区总面积227.46平方公里增长6倍多。
大事记
珠海经济特区面积扩大曾经历了三次。
1980年8月,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包括拱北、湾仔小部分地区。
1983年,特区面积第一次扩大,包括香洲、吉大、拱北、前山、南屏、湾仔地区。
1988年特区面积第二次扩大,调整后的特区范围包括上涌、下栅两个
边防公安检查站以南的陆地和珠海市北面的淇澳岛,总面积为121平方公里。
2009年6月2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
原则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珠海经济特区总面积骤增为207平方公里。
2010年10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展至全市,总面积达到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00多平方公里。
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亲切关怀与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
海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675.18亿元,年均增长17.9%,人均GDP从579元提高到15.55万元。
改革创新、粤港澳合作、生态文明建设、民生
社会事业发展、党的建设等扎实推进,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领先”的经验,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作用。
3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这38年在珠海的发展历史潮流中却是满载辉煌硕果的辉煌25年。38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广东省委、
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胆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海滨城市的特色,坚持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
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1990年以来九次荣获全省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定量考核第一,荣获“国家
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被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国际改善
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海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横琴新区开发和自贸区建设为龙头的改革创新实现了新的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珠海经济特区38年的光辉历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生动缩影,有力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特区“五个充分证明”的
科学论断。
经济概况
2018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4.74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个和1.2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看,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吸收
外商直接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4.1%、20.7%和26.9%。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位看,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三项指标增速均排全省首位。
2018年珠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14.74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9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1433.8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430.83亿元,增长3.5%。珠海经济总量在全省排位从第10位上升到第9位,实现新突破。
珠海经济能级动力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位靠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全省首位。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靠前,珠海对全省
经济增长贡献率排全省第6位。
工业生产
2018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3.74亿元,同比增长14.1%。从
支柱产业看,支柱产业实现
工业增加值819.01亿元,同比增长14.0%;天然气开采业、家电电气业和
生物医药产业保持较高增长,增速分别为44.7%、24.8%和23.4%;
石油化工产业增长稳定,增速为8.9%;精密仪器制造业扭转下降颓势,同比增长8.9%;
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力能源产业同比分别增长7.2%和7.0%。分行业看,全市工业34个行业类别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9.4%。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8.57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6%。在
固定资产投资额中,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2%、工业投资增长4.8%。从投资企业的
经济类型看,
民间投资增长27.3%、
国有经济投资增长0.9%、外商及
港澳台投资下降16.9%。
2018年全市完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0.64亿元,同比增长7.4%。分行业看,批发业
零售额236.05亿元,增长5.9%;零售业零售额780.14亿元,增长7.2%;住宿业零售额31.22亿元,增长18.7%;餐饮业零售额113.23亿元,增长9.9%。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7.0%;汽车类零售额
同比下降4.1%。
2018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246.28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总额1887.13亿元,同比增长0.2%;进口总额1359.14亿元,同比增长22.5%。2018年,全市实际吸收
外商直接投资额156.31亿元,同比增长26.9%。
财税收入
2018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331.47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
税收收入260.28亿元,同比增长8.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5%。完成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572.6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教育医疗等九项
民生支出399.9亿元,同比增长1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9.8%。
行政区划
珠海市辖3个
市辖区,9个街道、15个镇、5个经济功能区(
横琴新区、
高栏港经济区、高新区、
保税区、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香洲区辖狮山、
湾仔、拱北、吉大、
香湾、梅华、
前山、
翠香8个街道和
南屏镇,共126个社区。
斗门区辖
井岸、白蕉、斗门、
乾务、
莲洲等5个镇和
白藤街道,有100个行政村、23个社区。
金湾区实际管辖陆地面积268.9
平方公里。直接管辖
珠海航空产业园和
三灶、红旗2个镇。
生态环境
珠海
生态环境优美,山水相间,陆岛相望,气候宜人,是全国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人居环境一等,1990年以来十次荣获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第一;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国际改善
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曾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还拥有“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在2015年环境部颁布的《74个主要城市
空气质量白皮书》中,珠海空气质量名列第二。
人文历史
珠海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涌现出众多闻名中外的英才。
中华民国第一位内阁总理
唐绍仪,首任清朝政府驻檀香山
总领事陈芳,
华南地区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杨匏安,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任
委员长林伟民,省港大罢工领导人苏兆征,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唐国安,我国第一位世界冠军、第2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容国团,我国第一位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容闳,画家、诗人、文学家
苏曼殊,著名的人民版画家
古元,中国近代著名
实业家唐廷枢,上海第一家医院(仁济医院)创办人
徐润等许多近现代名人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珠海历史古迹丰富,拥有距今3000年左右
青铜时代的
高栏岛宝镜湾摩崖石刻画、光绪皇帝赐首任清朝政府驻檀香山总领事陈芳的古建筑物梅溪牌坊和唐绍仪在清
宣统1年至民国4年建造的
唐家共乐园。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已初步形成以电气
机械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
石油化工、计算机软件等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005年,珠海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
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
能源供应紧张、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特大
咸潮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扎实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
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先行示范市
综述
实践科学发展观,珠海将努力建设成珠三角
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的先行示范市。
张德江同志非常重视珠海特区的建设,他考察珠海时,在肯定珠海充分发挥经济特区“
试验田”和“窗口”的作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要求珠海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珠海建成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我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示范市,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实现这些目标,更好地发挥特区的作用,珠海将进一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观,推进珠海经济社会的
全面发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试验田”和“窗口”作用,积极参与“
泛珠三角”
区域合作,增创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新优势,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深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
政府职能,加快形成
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
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管理转到主要为
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深化
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
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
约束机制,培育多元
投资主体,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
融资方式多样、
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深化国企
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按照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坚持一手抓扶持服务,一手抓规范提高,促进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吸纳就业型、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健全
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人力资源等区域性
要素市场。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办好大学园区,建立健全
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珠海要把握
国家宏观调控的时机,适当调整发展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占发展制高点。大力发展科教经济、
港口经济、
海洋经济、
旅游经济四大特色经济。坚定不移地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工业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快电子及
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等现有
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珠海发展
重化工业的
比较优势,以
临港工业区等为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大力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
新兴产业,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传统产业,特别是要争取在
软件产业和
集成电路制造业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对
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高度重视引进和培育市场竞争力强、
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旅游业发展,把珠海建设成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扩大开放,拓展空间
珠海要紧紧抓住全球
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泛珠三角”
区域经济合作稳步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的实施以及港珠澳大桥等项目推进的历史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主动承接港澳辐射,加快
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和珠澳合作开发
横琴岛的步伐。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和其他兄弟市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加强统筹指导,整合招商资源,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办好海岛招商、服务业招商等专题招商活动。在继续吸引外资投资制造业的同时,扩大现代服务业
利用外资规模。在继续吸引港澳台投资的同时,加大对日韩
欧美等
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内招商,大力吸引内地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的投资。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开展
劳务合作。加强与内地大中型城市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珠海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优势互补,拓展内地市场。
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坚持全面的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变革。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市化和区镇发展,全力构筑“双城结构、带状布局、组团发展”的
城市发展框架,突出地方特色,走有珠海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着力培育具有
时代特征、珠海特色、大众特性,融“开放、多元、现代、民族”为一体的
城市文化,建设“文化珠海”。要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
经营管理人才和
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珍惜宝贵的
土地资源,加大力度清理并妥善处理
闲置土地,发挥
土地储备制度的作用,提高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控能力。按照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积极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
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个体私营等
非公有制企业和
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
进入新世纪,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逐步推进,随着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重大
交通设施项目的落实,珠海发展正迎来了着新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宽裕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实业
旺市、环境强市、文化盛市四大战略,增创开放、科教、产业、人才、体制、环境六大优势,坚持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区域特色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四个新突破”,加快和谐珠海的建设,把珠海建设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示范市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珠海就能够在新世纪的竞争和发展中再立潮头、再创辉煌。
旅游资源
珠海是珠三角地区海洋面积和海岛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域面积6019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91千米,岛屿146个(总面积236.9平方千米),被誉为“百岛之市”。陆地峰峦重叠,
河网纵横,山川形胜,石奇洞秀,发展海滩旅游、
海岛旅游和山岩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著名景点
珠海十景
圆明新园、
东澳岛(
丽岛银滩)、
共乐园(
鹅岭共乐)、
珠海渔女(
渔女香湾)、农科中心(
农科奇观)、
飞沙滩(飞沙踏浪)、珠海烈士陵园(
狮山浩气)、
黄杨山景区(
黄杨金台)、
淇澳岛(淇澳访古)、
梅溪牌坊(梅溪寻芳)。
珠海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