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总量
气象名词
年总量是一个很广义的词,例如年太阳辐射总量、年降水总量、年径流量、年蒸发量等。
年太阳辐射总量
太阳辐射总量指的是一年内水平面上太阳辐射的累计值。
蒙沛南等(1998)在南宁地区对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太阳辐射总量的研究时,得出以下结论:一般地说,秋冬朝南偏西为好,倾角在35°左右为佳。而在夏季,斜面朝向并不特别重要,关键其倾角要小,对朝南来说,倾角在0°~ 10°为佳。2月、3月、9月及10月这4个月中,斜面朝南最好,倾角设计在当地纬度附近最佳。特别是,有了本文的计算数据,对那些经常可调方位角和倾斜角的太阳能利用装置,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经常调整到最佳方位及最佳倾角的附近,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其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年降水总量
年降水量是指一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它的单位是毫米。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0935毫米,据记载,在1861年曾达到20447毫米,被称为世界的“雨极”或“湿极”。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是位于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到1971年为止,那里已有400年没有下一场雨。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台湾省的火烧寮,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达6489毫米;年最大降雨量多达8409毫米。 我国最干旱少雨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是5.9毫米。
年径流量
年径流量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将瞬时流量按时间平均,求得一年的平均流量称为年平均流量等。并由此可以引出多年的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年净流量。
年蒸发量
年蒸发量指一年内蒸发量(evaporation)的总和。
蒸发量,水由液态固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土壤蒸发量和水面蒸发量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和水文工作上非常重要。雨量稀少、地下水源及流入径流水量不多的地区,如蒸发量很大,即易发生干旱。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士0.2℃。因此人们预期,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大气变干,导致陆地上水体蒸发量上升。而实际结果却与此相反,许多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国际上相关专家说法不一。美国著名气候学家Peterson等人将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现象归因于云量的增加;Brutsaert等人认为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是由于地面蒸发量增加的结果;Michael从全球温度日较差变小的事实出发,在理论上解释了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量的减少造成;而Stanhill和Cohen则认为云量和气溶胶的增加是In recent years,来全球太阳辐射下降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我国虽然在蒸发量的计算方面成果较多,但对蒸发量的变化及成因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局限于局部地区,且采用的测站数据较少,因此很难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
利用大量的台站资料和较长的时间尺度对我国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
刘敏等(2009)采用Mann-Kendall 趋势检验方法和五点滑动平均法对中国蒸发皿蒸发量20 世纪近50 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并采用完全相关系数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检验其主要影响因子, 主要结论如下:
(1) 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存在显著减少趋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云贵两省, 半干旱半湿润区的黄淮海地区、山东半岛和藏东地区, 以及干旱区的新疆、甘肃中部和青海省等。
(2) 在中国各气候区中湿润区减少速率最大, 为27.9 mm/10a; 半干旱半湿润区次之,为17.6 mm/10a;干旱区最小, 为5.5 mm/10a。
(3) 20 世纪60-90 年代是蒸发皿蒸发量的稳定减少时期。四季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表明, 夏季减少速率最大, 每10 年减少速率为16.2 mm/10a, 其次为春季, 为9.7mm/10a, 秋冬两季减少速率较小, 分别为4.6 mm/10a 和1.8 mm/10a。
(4) 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热力因子气温日较差和动力因子平均风速。但在干旱区, 水分因子也很重要。西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气温日较差的减小可能与降水和低云量的增加有关, 而黄淮海地区则可能与全球变暖背景下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溶胶及其他污染物的增加有关, 低云量及气溶胶等污染物的增加导致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引起蒸发皿蒸发量的较少; 平均风速的减小则主要可能由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减弱导致我国平均风速的减小引起。
(5) 本文建立了全国、湿润区、半干旱半湿润区年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日较差和平均风速的二元回归模型以及干旱区年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日较差、平均风速和降水量的回归模型, 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均通过了置信水平α = 0.01 的显著性检验, 这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2:5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