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
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
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
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基本介绍
简介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
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
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
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实行原因
1. 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
2. 实行对外开放是
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3.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5.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基本内容
※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
※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
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
外商独资企业※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
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
基本国策。为了正确地坚持这一国策,必须特别注意掌握开放的原则。
实行对外开放,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
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们要有计划、有原则地引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
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
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
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
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
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
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
第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
第五、改革发展稳定良性互动,以改革促进发展和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六、改革是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要强化党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和协调。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利益矛盾凸显,怎么加强改革的统一领导,加强改革统筹协调,非常重要
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状况,现代
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开放、互相依存程度更加增强。据此,
邓小平在1984年就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互相开放,不仅是
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在近几十年中空前提高,
国际分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产品都是国际分工合作的产物;从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来看,国际合作成果与互惠步伐加快,动用世界范围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力合作,共同攻关,日益明显;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开放化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市场;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中国的
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
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
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和概括的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早在1984年10月,
邓小平邓小平和中国人民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选择。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在当代,世界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
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
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既发展自己,也推动全世界的发展。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推进传统
产业革命,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产的危险。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发展过程
四个步骤
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创办
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
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
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
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
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
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
湛江和
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
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
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
经济中心。
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第三步是建立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
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
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
芜湖、
九江、
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
黑河、
绥芬河、
珲春、满洲里、
二连浩特、
伊宁、博乐、塔城、
普兰、樟木、
瑞丽、畹町、河口、
凭祥、
东兴等。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
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领导指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我国是
发展中国家,物质基础薄弱,建设资金匮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筹集充足的资金,包括国内的资金和国外的资金。根据
国际经济学关于跨时比较优势的观点,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是
偏好当前消费的,因而可以通过借贷来进行跨时贸易,用一定的未来消费换取当前的消费。我国是具有跨时比较优势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
生产率很高的投资机会,所以要积极地、大胆地利用外资。但是,要重视提高
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把利用外资与
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鼓励投向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里必须明确一个原则,就是利用外资的主动权一定要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条原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利用外资的目的是发挥我国市场、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围绕这样的目的,选择优势产业,引导外资投向的结构及其调整;第二,利用外资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科学地分析我们的发展潜力和偿还能力,在总体上把握一个合理的额度,避免发生
债务危机。而且,要按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世贸组织的规则,形成规范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对
外资企业实行
国民待遇。在
利用外资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吸收和消化,加快技术进步,促进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我国企业的素质,增强
国际竞争力。
2.扩大商品和
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古典经济学和
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通过国际贸易既可以获得
绝对优势,调剂余缺;又可以获得
比较利益,节约
社会劳动。出口将促使资本投向最有效的领域,为国际市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取得
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带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它通过“
乘数”作用产生一轮又一轮的连锁反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具体来讲,要从如下方面来开展工作:要重视空间上的扩展,实施
市场多元化战略,既巩固
传统市场,又开拓新兴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要重视质量上的提高,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努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扩大名牌机电产品的市场份额,使我国出口
商品结构从以低技术含量、
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品、
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还要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
关键设备;要推动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进口的多元化;要建立必要的
战略储备制度。
3.兴办
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是开放的基地。通过兴办经济特区,探索改革开放的道路,取得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带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特区从诞生的时候起,其命运就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紧相连。可以说,如果没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实践,就不可能形成现在的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自然会有新的特征、新的任务,要实施新的战略。从新的特征看,就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中国进一步融入了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新的任务看,就是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们的市场,又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者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进出结合、有进有出,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如果说前一个时期的开放在“引进来”上下的功夫更多一些,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在“走出去”上下更多的功夫,这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要求。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更加成熟,要求也更迫切了。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
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
劳务出口。要加强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培训熟悉国际贸易的人才,创造“走出去”的良好环境;要组织国有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和技术转让的形式“走出去”,开展
跨国经营;要鼓励各种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
对外设计咨询,承包
大型工程项目,带动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出口。要培植一批有实力的
跨国企业,组建生存和
发展能力强的经济航空母舰。要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
企业重组,通过
技术改造和
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要支持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立国际性的生产体系、销售网络和
融资渠道,在全球范围进行
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同时,要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
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这样,我们的企业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迅速成长,我国的经济就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向成熟。
我国对外开放经历四个阶段
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外开放起到一个什么作用?我们举一下在这个时机的出口,我们会发现在80年代中期,中国人的出口出的是什么?我们会发现到80年代中期,也就是我们农村改革进入到城市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出口主要就是原煤、原油、原木,自然禀赋的产品。中国人多的优势,要素禀赋并没有转化为市场的进一步优势,在这个时机我们是如何完成从自然禀赋的出口产品到我们劳动力丰裕市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要感谢我们的海外华人,要感谢我们的港商,是他们通过三来一补,把市场经济的一些经营方式,通过珠三角,通过这个窗口和桥梁带到了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市场经济的因素在开放过程中能够得到培育,能够得到成长。
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改革开放明白了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个时期重要的发展,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初步建立起一个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在对外经济方面,这个是企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出口的角度我们会发现,随着我们体制、机制的变化,我们出口的产品开始从纺织、服装、箱包、鞋帽,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品,转到非产品的机电产品。这时候我们知道对我们对外经济非常重要的价格信号,人民币汇率,刚才我们曹凤岐教授也讲到了。人民币汇率那时候有三个价格,关价1块美元5.8元人民币,调剂价一块美元8.7元人民币,黑市价格一块美元要对9元人民币。1993年6月11号,外管局一个消息被市场误导,那一天一块美元能够兑换11元人民币。当然我们外管局出来辟谣的时候,我们发现价格很快回到8.7元,因此在94年4月1日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刚才华生先生讲到,由多轨走到单轨,虽然当时外汇比比金子还贵,在这个时候通过并轨以后,我们会发现这项改革带来对外经济开放重要的变化,我们的贸易80年代由绝大部分的逆差变成了顺差,我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会发现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7年,这个时期中国加入了WTO,我们对外开放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体制在这个时候开始向国际同行的规则接轨。我们后来根据中国的经济会明显的发现,2001年以后,我们中国的经济,包括对外的经济和贸易进入到我们的黄金增长时期。我们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黄金增长时期,这个体制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时期是对外开放带来的?还是体制的转轨带来的?如果我们说它带来的变化是对外开放带来的,我们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说加入WTO说的最多是狼来了,怎么入世以后狼没有来,狼没有来我们的经济却进入了黄金时期,这个变化是怎么得来的?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的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我们入世16年,认认真真按照国际的通行规则一步一步在对我们市场经济进行改革,因此我们取得了今天的进步。所以我们研究、讨论的时候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它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在改革开放大的环境中,刚才我们黄教授所讲到的,处理好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关系。
第四个阶段,这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中国进入到一个要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大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大国的责任,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全球的视野,而且我们要真正在实践中探索一个大国,我们和平崛起之路。中国经济现在必须要处理好我们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从立场上来讲,大致上是这么四个阶段。
对外开放战略
完善新布局
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放布局需要完善、更需要创新,以深化开放程度,提高开放水平。“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我们要加强内陆沿边地区、沿海、边境、跨境建设和合作,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在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我们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内各地区拓展对外合作搭建平台。比如,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云南是‘一带一路’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2013年9月5日,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在《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我们要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完善对外贸易布局。习近平强调:“要加快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积极扩大进口。”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巩固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保持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提升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沿海地区优化转型,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加工贸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逐步变大进大出为优进优出,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我们要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完善投资布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习近平指出:“未来5年,预计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形成新体制
制度环境影响着开放的程度和进度,要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畅通制度,创新体制。“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我们要站在“两个市场”的高度,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持内外统筹、破立结合,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要从制度和规则层面进行改革,推进包括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在内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我们要充分研究国际规则和国内外贸易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体制,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我们要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加强国际收支监测,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
打造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的开放是全面开放、深度开放,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是对内、对外同步双向的开放。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要打开大门搞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动。各国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们要做好区域开放大文章,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等地发展优势,进一步扩大区域开放。2015年3月29日,习近平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强调:“我们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对外合作的机遇在扩大。我们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多哈回合谈判,倡导亚太自由贸易区,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倡导筹建亚投行,全方位推进经济金融合作,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2013年10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习近平强调:“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高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致力于合作共赢,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公平竞争。”
深化新合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港澳及台湾同胞齐心协力,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我们要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加深内地同港澳在社会、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澳门要用好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同祖国内地特别是同广东省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在区域合作中拓宽澳门发展空间,增强澳门发展动力,努力实现与内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习近平在与马英九会面时说:“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与新治理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自身经济实力提升,我们需要更加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打破少数国家对全球经济法律规则的“垄断”,使规则向着更为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稳步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保障。”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指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该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们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
我们要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免费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等方面咨询培训,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减贫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习近平指出:“要把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确保有效落实。要建立全面发展伙伴关系,调动政府、企业、民间等各方面力量,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贡献。要推动包容和谐发展,尽早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各项指标,同时通过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新的空间、实现相互促进。”
我们要积极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习近平指出:“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最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选项”。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在此次APEC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愿重申,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学习中国”今日推出《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系列文章之“对外开放战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