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创办于1906年,是20世纪上半叶
上海一所有
浸信会背景的综合性大学,校址位于
黄浦江畔的
杨树浦军工路,今为
上海理工大学。
历史沿革
1900年,因
庚子之变,美南浸信会的华中差会和美北
浸礼会的华东差会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
1902年,经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和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代表各自差会合作筹备,在杨树浦
军工路购得165.5亩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名思晏堂。
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长是万应远博士(Dr.R.T.Bryan)。
1908年1月21日,学校为第一幢综合性大建筑——思晏堂举行奠基礼。
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是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
黄浦江畔的绿茵遍地、风景幽雅的美丽校园。
1909年2月,上海浸会大学堂正式开学。学校设中学和大学本科,学制均为4年。
1910年成立格致部(理学院前身),设置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等课程。
1911年,二部分合并组建上海
浸会大学(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长为美北浸礼会传教士
魏馥兰博士(Dr.Francis John White)。同年,浸会大学董事会和美国校长魏馥兰推选董景安为首位华人教授(1912年又聘他为副校长)。此后,校务发展很快。
1913年,葛学溥教授在学校创立了中国大学第一个社会学系,到1930年,社会学系成为全校除商业系外学生最多的学系。
1914年,根据副校长
董景安的建议,校董会将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同年,沪江大学同学会成立。
1915年,学校设置了六个科目:外文、国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916年开始实行“选科制”。
1916年设置语文与教育科,1918年语文与教育科分为国文、教育两科,是第一个设大学程度教育专科的教会大学。
1916年,其生源已涉及国内九个省,至1930年代初,生源更扩至全国17个省及日本、朝鲜。
1916年前后,
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为表彰沪江大学的办学成绩,特授予“澡雪心神”的匾额。
1917年,沪江大学在美国
弗吉尼亚州注册立案,并获得硕士、
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沪大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中国最早的
社会学实验基地和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学校在
杨树浦路1509号购置了一处原为教堂的房产,作为沪东公社社址,“以供沪大社会学系之实验;同时又为教育、宗教、经济各学系实习之所”,亦为提升当地
社区文化和
生活质量的社会
服务中心。
1918年,校园面积扩充到303亩。
1920年,沪江大学教育系开设幼儿师范专科,为国内大学首创。
1920年3月,
陈独秀在思晏堂礼堂对全体学生发表演讲。5月、6月,
孙中山、美国教育家
杜威先后来校演讲。
1920年秋,招收4名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1921年,沪江附中开始招收女生,是当时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中学。
1921年,沪江大学创办商业管理系。
1922年,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的科学馆竣工,建筑规模和实验设备皆为国内首屈一指。
1922年建造了第一幢女生宿舍,至1925年已有68名女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8%。到1926年,沪江大学的学生人数已达446人,仅次于
金陵大学和
燕京大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
教会大学之一。
1923年,学校选科定型为教育、宗教、社会、商、理共五科,明确理科培养方向为医学预科、理科教育和化工3项。
1925年,沪江大学教育科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次年陈子初作为第一名教育科硕士毕业。
1927年,校方将宗教课程由
必修课改为选修,又将神学院划出,以便专门进行
宗教教育。但校内宗教气氛仍很浓厚,基督徒占全校师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至1927年末,已有大小校舍30余座,各类球场19个,游泳池1个,以及图书馆、健身房等,是一所校园设备齐全的高等学府。
20世纪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
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
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请毕业于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
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中国籍校长;2月25日,新校长刘湛恩举行就职典礼并发表“大学的使命”演讲,此举被时人称之为“沪江新纪元”的开始。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立即对这所
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宗教气息浓郁的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他竭力削弱宗教对学校的影响,强调教学工作的独立性,避免教会对教学的干预,改革陈旧的
规章制度。他压缩宗教课程,改为
选修课,并不计学分。每星期日的礼拜活动,改为自愿参加。他聘请凃羽卿、
余日宣、徐作和、
蔡尚思等专家学者任教,还增设了许多新的专业课程,如商科的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银行、会计等专业,化学系外又另设生物系,与协和
医学院挂钩,协和承认沪江的学分,学生在沪江读几年后经考核及格,就可进协和医学院,实际上成为协和医学院的预科。
1929年3月18日,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成为上海第一所立案的教会大学,英文校名也由Shanghai College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大学部按
国民政府规定,文理商、教育科改为文、理、商、教育4学院(后将教育学院并入文学院);中学部、小学部改称附属中学(沪江大学附中即今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沪江大学附中
分校即今
上海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
九一八事变后,刘湛恩校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 1931年9月22日,来自上海30多所高校的代表在沪江大学集会,成立了领导上海学生救亡运动的上海高校学生
抗日救国会联合会,号召去南京请愿并举行无限期罢课。沪江大学学生代表也积极参加了赴南京的请愿活动,以此表达抗日救亡的坚强决心。
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接近市中心的
圆明园路209号真光大楼创办了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该学院专门为社会上的在职青年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培养工商业人才,实行
学分制,分设有日班和
夜班,这样方便学生业余就读,是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除本科外,还开办
专修科、普通科和单科训练的特科。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聘请
杨荫溥、章乃器、
潘序伦、
潘公弼等学者和社会名士执教,
徐寄庼、
刘鸿生、
吴蕴初、
王志莘等工商名流捐资支持办学并鼓励自己企业中的青年职工报考,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开办以后入学者踊跃,遂与军工路本部商学院合并,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学院。城中区学院是刘湛恩在“职业化”下进一步推行“平民化”的尝试,其目的除方便沪江商科学生实习外,更主要是为社会上提供各种形式的
职业补习教育,以帮助那些清寒好学的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
1933年,
中国建筑师学会陈植、黄家骅、
庄俊等人应刘湛恩邀请,筹划兴办沪江城中区商学院建筑科。该科为两年制专科,以招收在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在职人员为主,以培养能力工作的建筑师为办学目的。该科始终得到
中国建筑师学会的大力支持,许多学会会员主持或参与教学工作,是当时上海最早正规的建筑
教育基地。
至1936年,校园面积320余亩,大小建筑40余幢,在校学生由最初时的4人发展到900余人。大学部设有文、理、商三学院二十个系,并附设研究院、中小学、幼稚园。1937年8月统计,沪江大学已有各类建筑物五十余幢(所),总房产估值近四十万美元。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
刘湛恩校长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教育界救亡协会主席、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
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1938年2月,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通过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在沪江大学商学院举办“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1939年2月改名为上海社会科学专科学校),培训优秀青年参加抗日救国。
1938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樊正康接任校长。
淞沪会战期间,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
严重破坏,学校被迫撤离,把位于
公共租界内的城中区商学院作为全校的临时校舍。由于大学、附中和城中区商学院都挤在了一起,不得不采用三班轮流的办法上课,规定上午为中学,下午为大学,晚上为商学院。后来,随着学生的增多,又增租了同在圆明园路上的
广学会大楼三楼和亚洲文会大楼五楼办学。杨树浦校区在沪大撤离后,随即成为了侵华日军的兵营和
军用机场的设施地。学校经过美国驻沪
总领事与日本多次交涉,直到1938年11月,才从校园运出了区区80卡车的教学物资,其中包括2万册书籍、14架钢琴和少量
实验设备。
1938年夏,沪江大学与
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
之江大学等校在
公共租界组成上海“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教会联合大学解散。
1942年1月15日,沪江大学被迫作出了学校无限期停办的决议。1月21日,沪江大学同学会在香港路银行公会举行常务委员会议,由朱博泉、虞秉镛、陈椿葆、
徐振东、巢纪梅等委员出席,沪江大学董事长
鲍哲庆、校董于寿椿、戚正成以及沪大的主要负责人郑章成、郑世察、林卓然、李好善等列席了会议。会议根据各方面意见,为了保存沪江“火种”,建议“由同学会出面,组织新校,继续办理,但母校校名必须避免,同时学校经济亦须与校董会独立。”最后决议成立“沪江书院”,并选出9人院务委员会,委员会中推举朱博泉任主席。
1943年2月2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东吴沪江联合法商学院”,由部分沪江大学校友在重庆和东吴大学校友联办,
凌宪扬任商学院院长;两校在重庆市中心区的保安路214号
卫理公会社交会堂内建造了合用的校舍,于3月8日举行入学考试,15日正式上课。
1944年9月,凌宪扬被选为沪江大学代校长,开始筹备战后恢复事宜。
1945年春,之江大学迁
渝,又合并为“东吴沪江之江联合
法商工学院”。4月,沪江书院所在的真光大楼被日军征用,书院只得搬出,另借
虎丘路50号原
犹太会堂和
圆明园路206号原女青年会宿舍的房屋栖身,直至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在上海的沪大校董会立即恢复活动,于8月27日召开会议,决定:“自即日起本校恢复沪江大学继续办理。”历时4年的沪江书院保存沪江“火种”的
历史使命,宣布结束。
1946年初,在重庆的沪江商学院迁回上海。抗战胜利后,沪江校园一度
被作为收容遣返侵华日军中朝鲜士兵的营地,经过半年的简单修复,基本具备了复校的条件。2月,沪江大学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凌宪扬正式出任校长。4月,沪江大学部教职员和900多名学生返回校园。4月22日,举行
开学典礼。11月,沪江大学隆重庆祝40周年校庆,蒋介石亲题校训“信义勤爱”以示祝贺。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不久,
校长凌宪扬辞职,并将全部校产责成
总务长冯家声按清册移交。6月,沪江大学常务校董会议任命教务长余日宣、张春江、蔡尚思三人组成
行政委员会,暂时行使校长职能,同时会议通过决议规定
校务委员会由校长、教务长,文、理、商学院院长等14人组成。8月,新的校务委员会由校内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成员为18人,常务委员共5人:余日宣、蔡尚思、张春江、郑建国、郑承华(学生),余日宣任主任委员,
蔡尚思任副主任委员,郑建国任秘书长;校务委员会任期一年。
自创办至解放上海为止,共有大学毕业生2689人。学生人数之多和校园幅员之广居全国教会大学第二位。
1949年9月,沪江大学开始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学期,有1234名学生注册。沪江大学历史上学生的最高人数是1300多人。
1950年,全校
土地面积341亩(含江边新涨土地12.3亩)。
1950年5月,校董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在上海的校董参加,余日宣和郑章成、张春江、郑世察等人列席了会议。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修改校董会章程、重新厘定学校的办学方针。此时
余日宣任沪江大学行政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主任、
常务委员会主席、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政治学系主任。
1951年,沪江大学与浸信会脱离关系。
1951年1月,沪江大学代表余日宣参加了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集的“处理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
遗留问题”会议。在北京,余日宣应
九三学社之邀,参加“反美
文化侵略座谈会”并作大会发言。
1951年2月1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高教处接管沪江大学。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自己办理,不再接受外国津贴,接受
上海市人民政府资助。校务委员会成立了处理日常校务的常务会议,余日宣任主任委员,蔡尚思任副主任委员。同时,
章靳以接替余日宣担任教务长,实际主持日常工作。
1952年,在思想改造运动中,沪江大学成立思想改造指挥部,余日宣任总指挥,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零任副总指挥。余日宣致信周恩来总理希望组织沪江大学教授赴北京考察学习,后他们成行,考察团访问了燕京、清华等大学,并受到周恩来和
刘王立明(刘湛恩的遗孀)的接待。
1952年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科(组)分别并入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
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今
华东政法大学)、交通大学(今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同年,沪江大学停办后,由华东工业部接管沪江大学校舍,在原沪江大学校址开办上海工业学校(教学的老师有少数是原沪江大学留任,其后由
第一机械工业部改为
上海机械学院,即今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大学附中与晏摩氏女中合并为上海市北郊中学(其后由原沪江大学附中分校即上海市北郊中学分校与上海市建工初级中学合并为
上海市金陵中学)。
沪江传统
校徽
沪江大学校徽图册
校训
沪江大学以“信义勤爱”(Truth, Righteousness, Diligence and Love)为校训。
信,乃信崇真理,信而有征,讲信修睦,诚信不欺;义,即仁义礼智,遵道秉义,义薄云天,见义敢为;勤,则奋发勤勉,勤学好问,将勤补拙,业精于勤;爱,需大雅博爱,修身自爱,爱人以德,爱国敬业。
校歌
《Shanghai Will Shine Tonight》
赞扬之声,遍于四方,我爱我校,爰升其堂,
惟我母校,信义勤爱,赞扬母校荣光,
使我学行,罔或不臧,增荣名仰沪江。
校歌视频
校报校刊
据统计,1906年-1952年,沪江大学校方及师生主办的刊物近40种。其中创办于1907年的《上海浸会大学堂学道院合章》(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 Prospectus)为最早的沪大刊物,也可跻身于中国最早出版的几种大学校刊之列;创办于1912年的综合性校刊《天籁》(
沪江大学月刊),虽有停刊、复刊现象,但总体上算是中国近代办刊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校刊之一。
就主办主体而言,有以学校名义主办者,有由各院系所主办者,有学校社会实验基地(如沪东公社)主办者,有以学生名义主办者,亦有由校内各学术团体和其他社团主办者。出版期限有周刊、旬刊、
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
半年刊、年刊以及不定期刊等,篇幅长短不一,文体不拘文言白话,文种有中英文、英文、中文。其学科领域,与沪江大学文、理、商综合性的科系设置密切相关,既有文学、教育、商业、社会学等
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有自然科学类的。
沪大校方主办的出版物主要有《沪江大学章程》、《学校年度报告书》、《私立沪江大学一览》等出版物;院系主办的有理学院的《
沪大科学》,商学院的《
沪大商刊》、《
新商业》等;学校社会实验基地沪东公社主办的有《
学徒之友》、《
沪东新声》等;学校相关团体主办的有沪大科学社的《
科学世界》、沪大商学会的《
商业丛刊》、沪
大文学会的《沪江》、沪
大同学会的《
校讯》、
沪江新闻报社的《沪江新闻》等;沪大学生主办的有当年毕业生的《沪江(大学)年刊》、沪大学生的《
沪大周刊》、沪大附中学生的《沪大附中月刊》等。其中《沪江大学章程》、《新商业》、《学徒之友》是最具代表者。
沪江大学所出的报刊,在弘扬学术、阐发思想、交流信息、发布校情、提供实践平台等方面,为沪大赢得相当的社会声誉,并在中国近代
教育史和
出版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由理而工
沪江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商著称的综合性教会大学,尤以商科和化学系的
教学水平居上海各大学之首,没有单独设置的工科院系。初设格致部,后改理学院。1916年,设化学系、物理系。1919年,设
生物学系。1923年,学校明确理科培养方向为医学预科、理科教育和化工3项,同时增设地质学系。1928年刘湛恩就任首任华人校长,直至1938年遭日伪暗杀,任职十年间,他力倡学以致用,“由理而工”,寓工程教育于理科与商科教育,致力于“学术化“的同时,更主张“职业化”、“平民化”,力图形成一种“联系中国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性专业特色。理学院与城中区商学院中的工程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得到发展并成为沪江特色的。刘湛恩推行“中国化”校政改革,招募了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学者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包括出任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主任的郑章成、化学系主任徐作和、物理系主任涂羽卿等,都是当时有声望的科学家。
沪江大学建校伊始,参照美国大学教育模式,向学生提供“博雅教育”,以使学生毕业时“最低程度须有一种普通常识”。根据档案资料,1915年时学校设置了六个科目:外文、国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保证“各科应受同等门径,不偏不倚,无轻无重,所谓‘完整教育’是也。”1916年,沪江开始实行“选科制”。校章规定:“选科制的目的是让学生顺着适合他专长的方向学习,更为明确地培养他从事某种特定的终身事业。”学生第一年修习公共课程,第二年开始可根据自己的意向、个性和能力,选择自己想深入研读的学科,直至毕业。选科制的推行,使沪江大学从以人文为中心的博雅教育模式,转变为注重发展个性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教育模式。其后,沪江理科因应上海工业需求,发展迅速,呈现出注重实践应用的鲜明特色。
沪江理科宣称“提供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生理卫生学及数学的训练”,但长期负责理科的美籍教授梅佩礼并不满足于提供一般的理论课程,而是“一直尝试在基础理科课程中揭示学习的实际意义”。梅佩礼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的训练,学校教育应该尽量贴近社会,以一种高效率来培养学生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他把重点放在化学系,发展了当时国内急需的化工专业教学,颇受社会欢迎。
1919年,东吴大学硕士徐作和进入化学系。徐作和后到美国进修,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继梅佩礼之后的化学系支柱。同年,沪江大学第一届毕业生郑章成自美学成归国,创办了生物学系。他重点发展了医学预科,开设了《遗传与优生学》《胚胎学》《进化学》等课程,学生毕业时可直接进入医学院正科。
先进的实验室及设备是理科发展的基础条件。1921年,沪江开始建造科学馆,由梅佩礼规划设计,美国厥特夫妇捐款10万美金。次年4月,科学馆竣工。科学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达2619平方米,外立面红色清水砖墙,白色锯齿形窗框线脚,主入口是尖券门洞,被誉为“国内仅见之建筑物”。整个建筑共5层。地下有一层,用来贮藏危险物和制造汽水。地上有四层,第一层为物理部,第二层为生物部,第三层为化学部,第四层为地质部。馆内共45个房间,煤气、电、自来水、抽气管等无不具备,除各系实验室、教室外,还设科学演讲厅和陈列室。科学馆内的实验设备达到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水平,为沪江理科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1929年,沪江大学成立了理学院,原理科各系调整为理学院下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三系。迄至抗战爆发前,三系均得到长足发展。生物系仍由兼理学院院长的郑章成任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陈兴国、刘廷尉、王宗清等留美博士先后加盟。该系的宗旨是“保持课程的高学术水准,鼓励教师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强调实验室技术的精确,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形成对于科学训练和基督教人生的平衡而健全的态度。”培养方向从主要为医科和农科提供生物学基础教育扩展到提供渔业、公共卫生和工业生物学方面的训练。
化工教育可谓沪江工科教育的先声。化学系是沪江理科中最强的一系,其
课程设置在化工方面堪称国内大学中最为系统,常被称为“工业化学系”。化学系自梅佩礼回美后一直由
徐作和任系主任,先后有伯顿、欧文斯等外籍教师和林天骥、王箴等留美人员加入。在原来注重化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化学基础》《食物与营养》《工程化学》《有机量化分析》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高级训练”,以满足上海这个工业城市的社会需要。在
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下,徐作和专门研究从麦麸水解物中提取谷氨酸钠盐,提高上海生产此类产品的质量,他的一位学生还专门开办了一家工厂。为了让学生对
化工生产过程有
感性认识,化学系经常组织学生去上海水泥厂、大英煤气厂、大华皮厂、
宝山玻璃厂、
中国肥皂公司工场等不同类型化工厂参观学习。
沪江理科培养的人才为上海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得到了上海工业界的支持。例如,上海化工巨子吴蕴初不但支持化学系教师开展相关研究,还设立化学奖资助优秀学生。理学院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占在校生比例从1930年的25%增长到1936年的37%,尤以化学系学生人数增长最为可观。
在沪江坚持办学的“孤岛”时期,理学院仍竭力维持较高的教学质量。郑章成宣称:“为了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对旧教育政策毫无更改的打算,所以在教育方案上,无论是系科还是学分,都完全遵照老的规矩。”理学院下设的化学系仍突出化工特色,并聘请光明药厂总工程师刘澶镇兼任讲师,“除了普通化学、质量分析、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工业化学、技术分析、工业化学计量学、化学工程和化学热力学课程。”而从上海协会租用的实验室设备,也使沪江书院成为当时沪上“凤毛麟角的能在实验室方面提供最实际教育的学校之一。”
沪江大学“复员”重返杨浦校园后,理学院仍维持原来格局,下设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系。郑章成再次出任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主任,生物系一切依旧;化学系由唐宁康任主任,延续化工特色。1946年9月,为解决教授职数的限制,加强工业化学和
化学工程方面课程,沪江邀请在
上海化工厂服务的沪江化学系毕业生,成立化学同学会,请其会员为学校化学系讲授化工课程,赞助或开设
化学工业讲座。后陆续开出的讲座有:
有机化学、
造纸工业、窑业工业、电
化工业、印染工业、化工机械画、
工厂管理等。
物理系自1930年
涂羽卿任主任后,突破了原来只能开设普通物理学课程的局限,增设了《电机基础》《交流电学》《光学》《电磁学》等大量电机学课程,建立起交直流电机实验室,并有黄苍林、崔九卿等留美人员充实了师资。在发展方向上,涂羽卿把重点放在应用电学,努力发展
电气工程和
真空管研究。他认为:“位于一个
工业地区,我们自然应朝向物理学的某种工业上的运用”。物理系的涂羽卿因到圣约翰大学任校长,1947年由任朗出任系主任,也仍然延续了之前的电气工程特色。
为服务社会青年,1934年秋,在
中国建筑师学会的支持下,城中区商学院开办了建筑科,后逐渐发展成为沪江工程教育的主阵地。建筑科为两年制,招生对象主要为中等学校毕业或有相当程度的志愿研究、经审查合格的在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在职人员。凡修满两年、经考试及格者,准予毕业,并获校、会双方合发之毕业证书。城中区商学院负责办理报名、招考、注册等事务,学会负责教学策划和师资筹备,具体由著名建筑学家
陈植负责。陈植还邀请了
黄家骅、
哈雄文、
王华彬、吴子昂等名家一起制订
教学计划与授课安排,后者先后担任过建筑科主任,还有一大批沪上建筑专家担任过授课教师。开设的课程有
建筑史、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射影学、钢骨水泥学、
徒手画、暖气卫生学、
透视画法等课程。1934年至1946年间,建筑科先后培养了10余届350多名毕业生,后来最有成就的有
林乐义、
陈登鳌、
阎永生、张志模等。此外,城中区商学院还开办有“
工程学科”。
解放初期,中国高校被要求按照
苏联模式改革院系
专业设置。于是,沪江物理系师生提出改设“电信工程系”,化学系师生提出要办“化工系”,以因应国家大力发展工科的要求。最后校董会勉强同意在物理系增设电讯组,化学系则维持原状。1952年8月,按照中央教育部下达的方案,
华东区高校开始进行院系调整,包括沪江在内的所有私立教会大学被解散。沪江各系随之被并入其他院校。华东工业部在沪江大学原址开始建设上海工业学校——这就是
上海机械学院的前身。
沪江理科一路走来,从最初的博雅教育到适应中国的“职业化”取向,从规模简陋的实验室到课程实验、仪器设备日臻完善的科学馆,即便在“孤岛”时期,坚持英勇抗战的同时仍不忘高质量办学,培养出了涂长望、戴立信等1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脉传承
1985年1月20日,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成立。
1985年4月,在沪江校友的反复呼吁下,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被
民政部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
1958年,旅居台湾的沪江大学校友于在台北成立
台北县私立沪江中学(今
台北市私立沪江高级中学);
1986年,沪江大学香港同学会为纪念母校八十周年校庆于港
东区康山创办
沪江小学;
1988年,台、港、沪三地沪江校友联合上海机械学院在沪江大学原址设立“沪江城中区商学院”暨复办沪江大学商科。沪江人奔走相告,庆祝沪江自此有了“商科”一脉得以存世,沪江校友捐款、捐设备甚至派员担任教师。沪江大学以理商文著称于世,城中区商学院也是沪大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学院,历届校友非但在商业
财经界颇多建树,而且远及
港台欧美也不乏名家和实业巨子,影响遍及五洲。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之女
刘光坤及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副总干事喻超等多位沪大校友,都曾受聘沪江城中区商学院担任过教职。这个商科,后来发展为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从而延续了沪江的文脉。
沪江大学师生为纪念学校第一任华人校长、抗日烈士刘湛恩,抗战胜利后将扩建后的图书馆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1948年7月3日,图书馆行奠基礼,在馆内设
专室陈列刘校长塑像及其遗物,以资景仰;是年底完工,随即启用。
1952年院系调整,原沪江大学图书馆仍然作为图书馆使用,但不再称“湛恩纪念图书馆”。1958年11月12日,康生来校“视察”,指示要教学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完全按照藏书承重要求建成的图书馆被改造成了实验室、车间、工厂。1982年,在原沪大图书馆的西南方新建成了图书馆。
1991年11月10日,时值沪江大学85周年校庆,300多位海内外沪江校友重返校园,深情缅怀刘校长的坚贞品格和光辉业绩。图书馆再度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并举行刘湛恩塑像暨湛恩纪念图书馆揭幕典礼。新老校友齐唱沪江大学英文校歌《Shanghai Will Shine Tonight》。
谢希德和上海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康民等为“湛恩纪念图书馆”揭幕,一块黑底
绿字的“湛恩纪念图书馆”匾额赫然呈现于众人眼前,由著名书法家、
上海图书馆原馆长
顾廷龙题写。揭幕仪式上,有沪江大学校友会会长、校友代表、刘湛恩的子女等先后发言。重提其所倡导的“沪江大家庭”精神,并寄语全体在校学生,踏着前人足迹,发扬爱国主义和
集体主义精神,锐意进取,开创未来。之后,新老校友再次咏唱沪大校歌。
沪江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之间的历史认同,不唯商科一脉的接续。多年来,广大海内外沪江校友一直和上海理工大学保持着联系,维系着亲情。
2001年,台湾沪江高级中学代表团访问上海理工大学。
2005年,学校设立沪江学院,为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提供国际教育及文化交流服务。
2006年,海内外沪江校友齐聚上海理工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香港校友还捐给沪江学院100万元
港币。
2007年,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和香港沪江小学结为姊妹学校。
2008年,上海理工大学代表团应邀出席台湾沪江高级中学50周年校庆。
这其中,和沪江大学的
灵魂人物刘湛恩有关。因为每年清明前后沪江校友、在校学生都要一起赴
龙华烈士陵园悼念这位抗日烈士。如今,校园内除最宽敞的“湛恩大道”外,湛恩纪念图书馆及保存完好的刘湛恩故居和刘湛恩三座塑像非常醒目。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已经完成编辑出版的“沪江文化”丛书中就有两本是《
刘湛恩纪念集》和《
刘湛恩文集》。
201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外文系的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为上海理工大学沪江文化研究所成立揭牌,并被聘请为该所顾问。
2011年,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以若干幢沪江大学教授别墅为依托的沪江国际文化交流园正式开园,引起轰动,美国新任驻中国大使
骆家辉到访。
2012年,学校在校史馆大厅举行“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捐赠资料与实物展”,刘湛恩之女、上海理工大学
名誉教授刘光坤也将自己保存多年的的刘湛恩革命烈士证明书捐赠给学校档案馆。
校名传承
上海理工大学的英文校名是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校名开头用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为了传承前身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的文脉底蕴,而后面用for是为了避免of的重复使用,使校名更朗读更流畅,而使用for作为
连接词,也符合语法需要。上海理工大学校名的
英文翻译包含着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心血,蕴涵着全体上理人的光荣与梦想,英文校名的最后方案确定前经学校原
外语学院院长、著名学者
卢思源教授和原沪江大学校长英文秘书曹钦和先生最后把关,这才有了上海理工大学的英文校名。
百年校庆
2006年,在原沪江大学校址办学的上海理工大学,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认可,正式将沪江大学作为学校前身。
2006年10月28日,上海理工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海市市长韩正出席校庆典礼并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兼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国务委员陈至立、国家教育部等给学校发来
贺信表示祝贺。沪江大学校训为“信义勤爱”,上海理工大学百年校庆时定校训为“信义勤爱,思学致远”,学校四条干道也分别被命名为“之信大道”、“之义大道”、“之勤大道”、“之爱大道”。
校园建筑
“浦江之滨花木扶疏,红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沪江大学校园(今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位于上海东北部
黄浦江西岸。1994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原沪江大学校址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沪江大学原有1906年至1948年间建造的50余幢各类建筑,大部分建于1937年前。解放以后因学校基建的需要,陆续拆除了一些沪大建筑物,但仍保留了沪江大学主要的建筑36幢,其中30幢被评为“上海市优秀
历史建筑”,是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2019年,“
沪江大学近代建筑”入选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批具有西洋
建筑风格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成为
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军工路516号校门至今镌刻着“沪江大学”四字以示留念。
“对于1926年来访中国的人而言,所见景观的最有意思也最发人深省的特色之一,就是基督教传教活动的行迹表征。如果旅行者从上海进入这个国家, 在郊外他的轮船就会经过一所学校的建筑群,他会被告知这是由美国浸会办的沪江大学。” 这是美国教会史学家
赖德烈的名著《
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一书的
开场白。
校园设计师
沪江大学校园规划总体设计师是美国建筑师亨利·基勒姆·墨菲(Henry Killiam Murphy)。他毕业于
耶鲁大学建筑系,1914年来华,曾任
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顾问,还为
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
复旦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等校进行了校园
建设规划。
教师别墅
湛恩大道北部小洋房建筑群,共14幢
独立式住宅,建于1907-1936年间,原为沪江大学教员住宅区,自2009年起陆续被修缮一新,2011年沪江国际文化园依托该建筑群启用。教师别墅也是沪江大学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均采用
坡屋顶,设
老虎窗,外墙用红砖或青、红两色
砖混砌,立面多有连续拱券, 采用
斩假石门窗套,室内设有砖砌壁炉,单体别墅虽建筑风格各有不同,但整体与沪江校园建筑风格十分协调。
院系设置
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经过院系改组,设有文学院:
中国文学系(前身国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前身英文系)、政治与
历史学系、社会学系、教育学系、音乐学系;理学院:物理与数学系(含电讯组)、化学系、
生物学系;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系(前身商业管理系)、
会计学系、银行学系、国际贸易学系;城中区商学院(学系与商学院一致,另设专修科)。
沪江大学是一所文理商科的综合性教会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共同创建的上海浸会大学堂。沪江大学是基于西方传教士所信奉的博雅教育理念而开办的,以文、理、商科斐声华夏。初设浸会神学院,1918年神学院停办正科、预备科,特科改为沪江大学宗教科,1927年神学院分立。浸会大学堂于1909年开办美国式的四年制本科。1916年设置语文与教育科,1918年分为国文、教育两科,1919年成立音乐系,1918年设立教育系;1929年教育科改为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音乐系;1935年教育学院裁撤,教育系、音乐系划归文学院。沪江大学在文科基础上发展理科,理科初创时只设化学系、物理系;1919年,增设生物学系;1923年学校明确理科培养方向为医学预科、理科教育和化工三项,同时增设地质地理系。1929年3月,国民政府正式批准立案,沪江大学成立了文、理、商三学院,原理科各系调整为理学院下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三系。为适应上海职业青年业余学习高等商业知识的需要,沪江大学于1932年创办了城中区商学院。
民国时期曾设有地质与地理学系(1923-1929)、医学预科系、
教育学院、沪东公社汽车
专科学校(1937-1941)、神学院及宗教哲学系、音乐师范科、新闻系(商学院新闻科1931年创办,1932年改科为系)等;曾在城中区商学院开设相当于大学专科的新闻学科、
工程学科、建筑科、
实用艺术科和外国语科(英、法、日、德、俄、西等多国语言)等。
文化传承
沪江音乐文化
沪江大学1917年开设音乐课,1929年专门成立音乐系,学生
音乐活动是当时沪江校园的一大特色。上海理工大学先后成立音乐系、沪江室内乐团、沪江
民乐团、沪江合唱团等组织,举办“沪江之夜”音乐会、沪江音乐文化节等活动,以传承发扬沪江音乐文化。
沪江大学1919年成立音乐系,主要负责开设选修课。1929年音乐系划归新成立的教育学院。1930年起音乐系开始接受主修学生。1935年教育学院裁撤,音乐系并入文学院。1951年,沪江大学音乐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基础。1956年,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并入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后成为
中国音乐学院一部分,也有教授调往
上海音乐学院。
沪江大学音乐系历任主任:柯思丽(Elizabeth Kethley)(1919-1927)、海波士夫人(Mrs.Margaret Stroh Hipps)(1927一1930)、宝克璧(Ruth Bugbee)(1930-1936)、谢佩贞(秘书代理系主任)(1936一1938)、宝克璧(Ruth Bugbee)(1938-1942)、海波士夫人(Mrs.Margaret Stroh Hipps)(1946-1947)、朱起东(1947一1951)。
1951年沪江大学音乐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有:
教授:朱起东(1956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
兼职讲师:司徒华城。
助教:张碧华。
沪江通讯社
密氏校门
密氏校门现位于军工路516号,1916年落成,是为纪念因
尿崩症而
英年早逝的米拉德(W.H.Millard)教授而建。米拉德,新英格兰人,他非常有才气,为人机智幽默,是华东浸会历史上最有学识的学者和最优秀的传教士之一。沪江大学校长
魏馥兰说过,米拉德或许是沪
大历史上最能干和最优秀的人,从1908年9月10日到1909年3月9日,他一直居住在校园里,死时只有32岁。1916年,为了纪念这位早逝的优秀教授,学校将新建的校门命名为“密氏校门”。校门建在校园的主入口处,即后来的
麦氏医院旁;同年5月30日,密氏校门和门房建设完成且被正式启用。
作为学校校门,密氏校门包含着莘莘学子对大学生活最深的记忆。校友王弘之(孙中山外孙)曾以校门照片代替
贺年卡,寄给海外及外地的同年级校友,他们纷纷通信表示,看到校门照片犹如回到母校,感慨万千,热泪盈眶。校友说校门照片远比印刷精美的
圣诞卡珍贵,更有珍藏纪念意义。
1953年底,密氏校门被移至军工路旁。1992年沪江大学86
周年庆典前,经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决定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密氏校门进行改建,将校门门柱、钢门按密氏校门原样以1:1.23进行放大改建。为保持原风格,柱子采用
苏州产的
天然花岗石,钢门则由学校附属工厂制造。2006年百年校庆前,因军工路中环高架建设需要,密氏校门被内移至现位置。除特殊节日对外开放,平日严禁机动车辆进出,只许广大师生步行进出。密氏校门,已成为上理工的一张名片,是上理学子梦想开始和起航的地方,是合影留念的文化景点。
沪江青年报
1993年3月,学校《沪江青年》杂志改版为《
沪江青年报》。该报是上海理工大学团委
机关报、官方学生媒体,以“自由思想,活力沪江”为口号,现有同名人人
公共主页、
新浪官方
微博和
手机APP。
沪江学院
沪江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上海理工大学为
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提供国际
教育服务及文化交流的学院。2017年5月,原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音乐系等合并组建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教育学院,统筹开展全校大学生文化
素质教育、
音乐素养教育和留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2018年12月,学校决定今后统一使用沪江学院名称。
沪江书院
上海理工大学沪江书院
“沪江书院”由沪江陶艺工作室、设计艺术工作室(文创中心)、沪江讲坛、沪江诗礼社、沪江书法工作室、工程德育研究中心、沪江名人研究社、戏剧工作室等各工作室组成,是上海理工大学
高水平大学建设文化项目。
沪江文化研究所
2010年3月29日,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和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燕爽共同为沪江文化研究所成立揭牌。该所和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
合署办公。
毕业于1952届沪江大学
外文系的李道豫被聘请为沪江文化研究所顾问。李大使对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感到十分高兴,他表示,只要有需要,愿为母校的发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沪江大学停办后外文系并入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友会曾向我发出邀请,欢迎我以复旦校友身份走进复旦校园。但我一天都没在复旦校园待过,怎么合适呢?我还是对上海理工大学有感情。
沪江社团
沪江
文化研究会、沪江名人研究社、沪江书法社、沪江诗礼社等是上海理工大学的
大学生社团。
湛恩纪念图书馆
沪江大学图书馆建成于1928年9月(图书馆初创于1909年,原设在思晏堂内)。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时任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
谭延闿为其题写“图书馆”三字匾额。
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外墙,
双坡红瓦屋顶,立面中部凸出平顶城堡式塔楼。晚期
哥特风格。穿越式塔楼形成构图中心,尖券门洞形成建筑主入口,外墙
壁柱逐层收缩,上有
小尖塔,
檐口有雉堞式装饰。
1947年8月15日,
凌宪扬校长从美国回来。在从美国得到一项乡村中心的经费承诺后,他授权在校门口的马路对面购置了5亩土地,把所建议的中心命名为“湛恩村”,以纪念已故的刘湛恩校长。1947年10月8日,凌宪扬在校董会上提议,计划建设图书馆,并将
图书馆建筑命名为湛恩图书馆,得到批准。为了进一步纪念刘湛恩博士,还决定在1948年4月8日举行他逝世10周年的纪年礼拜,并在他的墓前竖立一块合适的碑。1948年,湛恩图书馆(大部分是师生和校友发起募捐)和校门外的湛恩村(弗吉尼亚女差会捐款)开工。湛恩图书馆向东扩建,造对称的东翼,并连以塔式门厅,并更名为“湛恩
纪念图书馆”,1949年3月26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1982年,于原沪江大学图书馆的西南方新建成了图书馆。1991年,新馆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大厅安放了刘湛恩烈士塑像,匾额由
顾廷龙题写。2006年百年校庆之际,
图文信息中心大楼落成,主楼为图书馆。2009年,湛恩纪念图书馆新址揭牌,著名文艺理论家、原沪江大学教授、上海市作协主席
徐中玉受聘担任名誉馆长。
沪江国际文化园
2011年10月29日,在105周年校庆之际,上海理工大学隆重举行沪江国际文化园启用仪式,这标志着该文化园向全校师生以及公众全面开放。
沪江国际文化园位于
军工路北
校区核心位置,为湛恩大道北部小洋房建筑群。该建筑群共14幢独立式住宅,原为教员住宅区。沪江国际文化园由其中7幢
风格迥异的小洋房建筑组成,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设立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澳大利亚、
北欧7个文化交流中心。作为重现原沪江大学历史保护区风貌的校园国际文化社区,是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文化学习、体验基地。
沪江大学校友会
上海沪江大学
校友会是
上海市民政局登记在册的合法社团组织,
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之前只是局限于校园内部和校友之间的非正式机构。从法律上来说,两者之间没有
隶属关系,前者的
法律地位还高于后者。当年,沪江大学校友会在
人民广场附近的青年会宾馆设有办公室,空间非常局促。后来,考虑到校友们年事已高和交通便利等因素,上海理工大学在复兴路校区为沪江大学校友会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尽管校友们只每周二上午办公,利用率并不高。因为两者之间的良好互动,2011年3月22日,经上海市社团局批准,“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正式
变更登记为“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沪江大学校友会全部档案资料悉数归入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沪江校友通讯》(1985年6月创刊)的编辑也改由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为主,沪江大学校友会为辅。这样一来,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事实上就演变成了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的分支机构。广大沪江校友对沪江大学的感情之深,对上海理工大学的情感认同由此可见。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和负责人
校长刘湛恩
1928年1月,沪江大学董事会聘请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他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之一。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立即对这所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创办的宗教气息浓郁的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使沪江大学在当时私立大学中以学风纯朴闻名,较少教会气,更多中国化,致力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学术自由。他曾说,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他对学生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他的努力下,沪江大学于1929年获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学校的设置作了一系列调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等院系,从院长到系主任皆由华人充任。
课程设置注重打好基础,强调文理相通,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校内学术团体和社团众多,学生
课余生活十分丰富。
沪江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工作、创办社会学系的学校,其1917年创设的沪东公社是中国第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刘湛恩校长上任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
作为一所私立教会大学,沪江的学费向来较高,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入校学生多为家境富裕者,所以沪江又有“贵族学校”之称。刘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读的亲身体会,认为学校不应专为中上层人士的子弟服务,也应面向贫寒子弟,因而对家境贫困、勤奋好学的学生十分爱护,在沪江大学设置了多种奖学金、助学金的名额,还让他们有一边读书一边做工的机会。有的学生因参加爱国民主活动,校方企图以不让毕业来阻挠。刘湛恩与校方进行说理斗争,保证这些爱国学生得以毕业。个别学生寒假期间因路费困难无法回家,他让学生住在自己家中。他还非常关心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为他们介绍工作。
1932年,刘湛恩校长委托朱博泉在
金融界资助下,于
中华浸信会办公大楼开办商学院分院——城中区商学院,除本科外,另设专科和普通科,日班和夜班兼招,暑期也开办培训,便于
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为在职职工、家境贫寒好学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
专业设置多样化,又聘请章乃器、
潘序伦等社会名流执教,因而颇得社会好评,是当时中国较有影响力的商学院和夜大学。
他多次出国考察、募款,在沪北扩建校舍,购置了第一流的实验仪器设备。当时沪江大学的经济大权掌握在代表教会利益的美国人手中,刘经常为学校购置设备等与美籍财会人员力争。1928年-1937年,刘湛恩校长主持建造了沪江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大礼堂等16座建筑,使校舍从1927年末的30余座增至50余座,学校规模得到较大发展;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时曰“大学地处黄浦江西岸,得浦江天然风光之先。东临江海,为万国邮船进出必由之路;西倚大道,为淞沪唯一之通衢。浦江之滨,花木扶疏。深林广厦,丛林点缀有法;
红墙映日,道路旋曲成纹。”
刘湛恩故居
家属楼108号建于1922年,为刘湛恩故居。后曾改作沪江大学校友
招待所。现为上海理工大学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湛恩是抗日战争时期唯一被日伪汉奸杀害的中国大学校长。1984年和1985年,
上海市民政局、国家民政部先后追认刘湛恩为革命烈士。刘湛恩烈士墓位于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上理工校园中则保存有烈士故居,其烈士证明书也由其女儿
刘光坤捐赠给学校档案馆。每年清明节开展纪念刘湛恩烈士的活动已经成为上理工的一项传统项目。
人物影响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
爱国者。他曾说:“我生平教导学生应为祖国献身,自己就应当以身作则,做出榜样。”1932年、1937年两次
淞沪抗战爆发后,刘湛恩积极组织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9月30日,刘湛恩在哥伦比亚广播电台发表公开演讲,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呼吁美国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道义上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支持沪江大学。震惊世界的
南京大屠杀罪证照片,就是由滞留在南京城里的西方传教士冒死拍摄后辗转交给刘湛恩保存并设法公布于世的。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断然拒绝。4月7日晨8时半,刘湛恩携子出门,在
静安寺路大华路(今
南京西路南汇路)口
公共汽车站候车去圆明园路学校时,突遭日伪收买的暴徒狙击,当即牺牲,以身殉国,年仅42岁。当时上海各报都报道了这条悲痛的新闻。噩讯传出,全市都为之震动,沪江大学和附中师生更是万分悲痛,立即停课悼念。国民政府在获悉刘湛恩遇刺后,由
行政院长孔祥熙颁布了给刘湛恩以
国葬并抚恤刘氏家属的命令。4月9日下午,在
衡山路美国
礼拜堂为刘湛恩校长举行隆重的葬殓仪式。上海各团体的
挽幛“为国牺牲”悬于中间,左右
挽联为“长校十年,苦辛备至”,“成仁一旦,中外同悲”。国内外著名人士和团体也来电吊唁。参加悼念的包括中共驻沪代表在内的各界和各校代表以及沪江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和学生等共计3000余人。长长的送殡队伍,前往虹桥公墓,成为一次规模较大的抗议日伪暴行的活动。
知名校友
体育劲旅
沪江大学的学生体育组织很多,有足球队、男女篮球队、排球队、网球队、
垒球队、田径队、
女子体育促进会等。每逢举办运动会,校园内便万人争睹,气氛高涨。上世纪20年代起,沪江大学成为
华东地区一支体育劲旅,在
华东八大学体育联合会组织的篮球、足球、网球、垒球比赛中均多次获得过
锦标。解放后,沪江大学的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已名列前茅,多次在市
大学生运动会、校运动会、
工人运动会上获得奖牌。1930年,在学生
赵竹光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
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字也是由他首先提出的。沪江
大学足球队负有盛名,曾夺得上海中华足球联赛甲组冠军、
上海足球联合会甲组联赛冠军等荣誉。校足球队队员
张邦纶后成为国家队主力门将,被誉为“远东第一铁门”。
沪江精神
“浦江之滨花木扶疏,红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1906年,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在这里创办。实行男女同校,确立“更为中国化”的办学主张,最早开展社会工作,创办社会学系,诸多领域开一时风气之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办学传统。百年薪火相传,凝练的“信义勤爱”四字校训更滋养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人。
“盖闻古之学子,必有所得训于其师焉……诸同学能以是四言铭诸座右,何患不成伟人,为沪江光哉?”1919年,求学沪江、浸润校训精神的朱博泉为此四字感慨,在沪江大学学术刊物《天籁报》上撰文以评。此后,他成了“大宅门里出来的
银行家”,和无数沪江校友一样,终其一生躬行实践之。
以不世出的才情、对生活的热诚,以及创作的勤奋熔铸成优美诗文的
徐志摩,也曾徜徉在这片美丽的校园。沪江融贯中西的气质、开阔的视野,构成了这位
新文学著名诗人思想和诗艺追求的底色。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李公朴,
民国法学家
吴经熊,“医德风范终身奖”获得者
邓家栋,被称为“打开
中国文化与世界一扇窗”的翻译家和编辑出版家
冯亦代,我国“
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创立人、
固体力学家徐次达……一串串名字从这里闪耀,一种精神在这里传承。
“信义勤爱”——四个字简简单单,道出的是立身治事最朴素的道理。如今,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校训石静默而立,凝望着每一位从它身边走过的学子。上海理工大学承续了沪江校园之形,也绵延着百年沪江精神。
所谓信者,言信行果、取信于人;所谓义者,含仁怀义、乐善好义;所谓勤者,勤学好问、业精于勤;所谓爱者,仁民爱物、爱国一家。“信义勤爱”四字,汲取了我国
传统文化中社会
伦理道德的精华,说的是如何“为人”。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思学志远”,对“为学”提出要求。
“
爱人者,人恒爱之。”单是一个“爱”字,公私兼尽,便须毕生体悟践行。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抗战时期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为抗日救亡大业献出了生命。81年后,著名文艺理论家、沪江校友
徐中玉在《我的沪江岁月》中回忆道:“刘湛恩抗日救国的斗争精神特强,他的牺牲是沪江的不幸,也是沪江的光荣。”刘湛恩曾说,“沪江是个大家庭”,确如其愿,一代代学子在这大家庭中缅怀先贤,勤求智识,献身社会。
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曾就读沪江大学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立信,和同学们分享:“信义勤爱”的“信”字,在当今社会对于各行各业都很重要。曾任驻美大使的李道豫重返母校,寄望校友:“要加强实干教育,年轻人,眼光要远一点。”
1917年由沪江大学创办的沪东公社是中国第一个大学所办
社会学实验基地,开启了
中国社会学专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即以大学为依托,把人才训练和
社会服务结合起来。2002年创立的上理
创行团队,开展了
农业保险推广、
女囚再就业、
秸秆能源推广应用、
农社对接等50余个
社会公益项目,提供种植培育技术、新媒体
营销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继续诠释着“爱”的教育。
如今,这所以工学为主,理、管、经、文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
重点大学,紧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市
先进制造业与
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卓越工程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鲜明特色。
“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座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一个有思想的学生,都不得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
校史馆里,沪江大学第一任化学系主任梅佩礼先生的这句话,依然承载着上理人的梦在黄浦江畔奋勇前行。
校园氛围
“我们的大家庭”——沪江大学
20世纪上半叶,凡进入
吴淞口开往上海的轮船,船上人目光都会被新耸立在上海东北角郊外
黄浦江畔的一所美丽的大学所吸引,它就是以“我们的大家庭”而载入口碑的
著名高等学府——上海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始建于1906年,初名上海浸会大学,是一所由
美国基督教南北
浸礼会联合创办的大学。1914年经校董会决议,学校正式确定
中文名为沪江大学,确立了“信、义、勤、爱”的四字校训,并遵教育部条例实行
分科制,计有教育、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四科。于1910年成立的理学院则设置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等课程。从1919年开始,学生开始实行新的
选科制。1923年时,学校选科定型为教育、宗教、社会、商、理共五科。
在远避市区尘嚣的宁谧环境中,沪江像一座令人赏心悦目的大花园,在绿草如茵、四周都栽着
柳树和四季常青的灌木的校园内,巍巍矗立着四十余幢具有美国弗吉尼亚风格的
洋楼建筑群。教学楼“思晏堂”、“思伊堂”,学生宿舍楼“思裴堂”、“
伊文思堂”,大礼堂“思魏堂”,体育馆、健身房、科学馆、图书馆,以及附中“思乔堂”、“思孟堂”、“思雷堂”……课余饭后,同学们喜欢三五成群,或在
黄浦江边散步,或在草地上围坐,仰望夕阳白云,俯听浦江潮声,俨然一幅世外桃园景象。
沪江不仅是一所传授知识的学府,也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社区和共同创建的大家庭。校方刻意营造一种家庭化的学习、
生活环境,学校从开办之初就规定所有的中外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住校,教师住教员宿舍,他们的妻子也都充当义务教员或承担部分校内工作。学生住
集体宿舍,平时不得擅自外出。
在沪江,师生之间平等相处,互敬互爱,关系十分融洽。学生有问题求助,教师莫不尽力相帮。教师还时常邀请学生去家中,与自己家人一起办
茶话会,吃茶点,谈笑娱乐,以联络感情。魏复兰校长的夫人和其他一些教师于1913年还发起成立“感亲会”,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实现最佳的家庭生活。校长
刘湛恩也常请学生到家中作客,双方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唱歌做游戏,毫无隔阂。校内竭力避免等级意识,不管是达官富商的子女抑或打杂的校工,一律以礼相待,渗透着平等精神。受师生间的这种感情影响,学生之间也充满了互助友爱的精神,新、老学生之间,级与级、班与班之间,均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作为增进感情、铸就团体精神的一种体现,学生的社团组织和交谊
活动异常活跃。为培养学生的自理和
组织能力,沪江在开办之初就推行教师指导下的
学生自治体制,每一级设立级会,有自选的委员和
级长,全校则设
学生自治会,负责全校宿舍、食堂、浴室、卫生、消防等庶务。校内不仅有按学生籍贯组织的
同乡会,还于1914年成立了沪江大学同学会,为联络校友,发展母校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外,
社会团体如
基督教青年会、学生立志布道团、
女青年会、校外通讯社,学术团体如
翻译社、教育研究社、科学社、
国际关系研究社、边疆问题研究社等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竞相组织活动。学生自己创办的校刊《天籁》续存了三十余年之久,期间刊载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国外在华航运业之发展”、“蒙藏问题及中国外交之方针”、“
东三省经济状态的研究”等。
沪江学生课余活动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
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
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在上世纪20年代校内就已放映电影、开音乐会。沪江的英文
唱诗班和化装演剧团在沪上极负盛名,唱诗班还去外埠巡回演出,颇受当地欢迎。校长魏复兰亲自给学生开了唱歌课,后来又有音乐欣赏课。学生自己成立的西洋乐队和
民族乐队也常去校外演出。受学生普遍崇尚
音乐艺术的影响,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音乐系。
沪江在上世纪20年代后已成为
华东地区一支体育劲旅,在华东八大学体育赛事中,它在篮球、足球、网球、
垒球比赛中均多次获得过
锦标,校足球队队员张邦伦后成为上海著名足球运动员。每逢举办运动会,校园内便万人争睹,气氛高涨。
沪江是最早实行男女同校制度的
教会大学,自1919年起就有4名女生入学,以后逐年增多,1922年建造了第一幢女生宿舍,至1925年已有68名女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8%。男女同校,使得校园生活更为
丰富多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沪江的招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
江浙而逐渐推广到全国。据1916年统计,其生源已涉及国内九个省,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生源更扩至全国17个省,及邻国日本、韩国。
在学科发展方面,学校坚持在职业化下发展应用性专业的“沪江模式”。倡导
社会服务,提倡勤工俭学,实施平民化教育,是沪江的一大特色。在华各所基督教大学中,沪江是最早开展
社会工作的学校,在国内大学中也是最早开设社会学系。沪江创办之初即组织学生在学校周围地区布道,为村民治病,开办
平民学校、提供
扫盲教育等。1915年校内成立了“沪江社会服务团”,组织学生对学校周围村庄作一系列调查,指导村童读书写字,游戏,布道,打扫卫生等。1917年,学校在杨树浦工业区(今
杨浦区眉州路一带)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大学
社会实验基地----沪东公社(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接触社会实践、培养
服务精神的实习场所,使“大家庭”精神从校内移植到了校外。
沪东公社依靠中外企业的赞助和学校师生的捐助,义务开办男童学校、女童学校和工人夜校,在当地工人及其子女中普及
文化知识,并开设缝、编结、刺绣、家政等职业课,并进一步发展到创办幼儿园和中学,开办医院和诊所,组织
体育娱乐活动,放映
幻灯片、电影等。
1931年,校方在
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并聘请章乃器、
潘序伦等著名学者执教。这是一所业余制夜大学,专为在职职工和家境贫寒的好学青年提供接受
高等教育的机会,颇受社会欢迎,名盛一时,成为沪江在“职业化”下推行平民教育的成功尝试,学生人数也迅速上升。
1936年沪江三十周年校庆时,大学生人数已从刚建校时的7人增至631人,教师从6名增至57名,校园面积从27亩扩至17﹒4万平方米,校舍则从最初的三幢增至四十四幢。学校的应用性学科特色广受社会欢迎。沪江已堪称全国教会大学中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其毕业生遍布政界、商界、教育界、
社会事业界、国内外研究院等,其中出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
社会学家、化学家、教育家、金融家、外交家等。
视察报告
下面是《一九三三年之上海教育》所载民国政府教育部视察沪江大学报告的摘要。教育部派
国立编译馆编审
陈可忠,
国立浙江大学教授
张绍忠等赴沪视察上海暨南、大同、沪江、复旦、光华、大夏六大学,并写报告呈复教部,其沪江大学相关报告内容如下:
私立沪江大学:该校校舍占地300余亩,建筑完备,环境极佳。编制分文理商教4学院,共设14学系,惟学系名称尚有未合部章,并有若干系,学生人数不多,宗教伦理系无一专修学生。经费岁入为29万余元,收支相抵,尚有盈余,学校经济,绝对公开,预决算极固定,是以历年并无亏欠。全校职员45人,教员54人,完全专任,绝对不准兼任校外职务,且由学校供给住宅,故生活安定,勤于职守,精神极为贯注。学生541人,风纪颇佳,管理严格,考试认真,课外活动亦甚注意。唯学校一切多趋欧化,学生习于奢华,女生尤甚。一年级学生国文程度太差,甚至造句尚不通顺,此因招生时未能注意之故。图书仪器颇能完备,尤以理学院设备人才及教学情形,在所视察各大学中为最佳。体育卫生及其他设备,均极完备整洁,医务处办理亦甚善。
地学教育
葛德石与沪江大学
1896年12月15日,葛德石生于美国
俄亥俄州北部小城
蒂芬。葛氏家族在当地颇有影响,其父母皆是教会精英及大学教师,这为葛德石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葛氏家族从葛德石祖父弗雷德里克上尉开始便与
丹尼森大学结下渊源,上尉自己毕业于丹尼森大学,并娶校长千金,而葛德石父母又都曾在丹尼森大学执教。1915年8月,葛德石进入丹尼森大学,主修地质学。
葛德石喜欢学以致用,专注和执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葛德石的大学生活远不止专业课程学习。在课余之际,葛德石还有两大爱好。第一是辩论,第二是运动。辩论使葛德石学会思考,并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运动又增强他的体质和野外活动能力。这两大爱好都为葛德石日后成为一名
地理学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19年5月,在修满一百二十四个学分之后,葛德石顺利从丹尼森大学地质系毕业,获得
理学学士。1920年秋,葛德石进入
芝加哥大学地质系,师从当时美国地质学名家罗林·索尔兹伯里,并于 1923年 5月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
葛德石的堂兄葛德基于 1910年被派往汉阳,在
华洋义赈会华中地区工作。1916年定居杭州,任私立
蕙兰中学校长。1925年起为中华
基督教教育会干事,直至 1946年才最终离开中国。葛德基一生在中国三十余年,致力于中国的
基督教会大学教育,与
胡适、
顾毓秀等名宿均有来往,在民国教育界赫赫有名。
受堂兄的影响,葛德石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0年,葛德石致信葛德基表达要去中国的意愿。在中国举目无亲而又无子的葛德基非常希望葛德石能来中国。葛德基告知他,浸会在中国的传教事业蒸蒸日上,由浸会创办的沪江大学有一个非常适合葛德石的地质学教职,机不可失,最好硕士毕业后即来。同时,作为沪江大学的
校董,葛德基将葛德石推荐给沪江大学校长魏馥兰。
1921年春,在葛德基引荐下,葛德石在
芝加哥见到返美述职的魏馥兰,商谈去沪江大学任教之事。魏馥兰告知沪江大学计划成立地质地理系,需要地学老师,只待董事会批准。葛德石和魏馥兰约定先拿到芝加哥大学博士之后再去中国,而且他有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离博士学位只有一步之遥。1923年3月,葛德石被美北浸礼会海外差会任命为耶稣福音会华东差会的一名传教士。6月,葛德石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即被派往上海沪江大学任教。
1923年6月,葛德石乘船至欧洲,在
苏联驻德国
大使馆办理签证,并在欧洲周游一个月后,乘坐火车穿越苏联的
西伯利亚,途经
外蒙古,最后抵达中国内地。1923年10月,葛德石抵达上海沪江大学报到。作为传教士的惯例,他被派往北京的华北协和华语学校学习一年汉语与中国文化。经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中文会话能力及阅读能力,开启了他研究中国的第一步。
1924年5月,葛德石在掌握一定汉语之后,结束了在北京的学习。在返回上海之前,葛德石从北京启程,前往甘肃考察,特别是海原地震区。1920年12月,甘肃
海原县发生8.5级地震,其震级和
烈度均为世所罕见,震惊全球。作为地质学者的葛德石,对地震引起的
地质变化非常有兴趣,所以前往考察,前后历时三个月。1924年8月底,葛德石返回上海,执掌沪江大学地质地理系,并于1924年至1929年间担任助教授兼系主任。
中国的地学高等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初才确立的,而
地理学的高等教育是在1921年
东南大学地学系成立后才正式确立。在当时中国高等地学教育极其缺少的情况下,千里迢迢而来的葛德石已经在沪江大学系统地讲授地质与地理学,他是当时沪江大学为数不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据1928年统计,沪江大学59位教员中,有9人具有博士学位,葛德石就是其中之一。
地质与地理学是沪江大学理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葛德石在地质学方面开设有“普通地质学”、“
历史地质学”、“矿物与
岩石学”、“
经济地质学”和“地质学原理”等课程;地理方面的课程则有“
人文地理”、“
亚洲地理”和“
中国地理”。在日常教学中,葛德石继承其芝加哥大学导师罗林的风格,是个标准的学者。他治己严谨,早眠早起,不抽烟,不喝酒,日常生活非常有规律。他对学生也是爱之深,责之切,是位出名的严师。葛德石这种风格一生未变。在沪江大学,葛德石每学期都开设四门课,每周十二小时。每年均有近百位学生选修地质地理系的课程,除了课堂讲授,注重
实地考察的葛德石还多次带领学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
野外考察,收集了许多地质标本与地图。作为沪江大学地质与地理系唯一的教授,葛德石一身兼数职。1924年至1926年间,葛德石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系里工作上。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沪江大学地质与地理系不断壮大,成为中国当时为数不多的地学系之一。1926年,葛德石在给沪江大学校长魏馥兰的信中写道:“地质地理系在过去的三年中,从无到有,目前已是中国最好地学系之一。1921年在我回复您信的时候就曾表示我到沪江大学,是因为我有兴趣建设中国最好的地学系。”
1928年,沪江大学地质地理系在全国已经拥有一定地位。当时中国的
国立大学只有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中央大学设有地学系。所以葛德石毫不矜持地说:“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学系之一。燕京大学是另外一个拥有地学系的教会大学,其余均在
北京大学、南京的中央大学等国立大学。即使在国外,一个仅有六百名学生的学院有这么一个系也是少见的。”虽然没有学校的特别拨款,地质地理系还是积累了不少资料。“收集的岩石、矿物、化石等标本总计已经超过五千件。一个规模不大但逐渐成长的博物馆正在利用这些标本向公众展出。
中国地图的收集也很完整,同时还有八百多张幻灯片,所有资料及设备的总价值估计已经超过五千美元。”
沪江大学的理科则是在文科基础上发展而来,至1924年才正式授予理学学士。理科初设时宣称提供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生理卫生学及数学的训练,以供在中学教授此等科目,或在专科学校进行
理工科的深造。但沪江大学理科最有声誉和最受重视的是生物和化学两科,地质与地理系不幸位列末席,这在师资力量方面有清晰反映,例如郑章成主持的生物系有五名教员,两名助教;化学系则有四位教员,两名助教,而地质与地理系只有葛德石一人。
其实早在1923年,沪江大学就确定其理科培养方向为医学预科、理科教育和化工三项。由于地质与地理系在沪江大学是小系,所开设课程多为选修而非
必修课,所以选课者寥寥。而系里也只有葛德石一人惨淡经营,经费严重不足。校方和教会都对地质地理重视不够,对于葛德石提出的地质与地理系发展的七项要求,始终未予以妥善解决,这也最终促使葛德石于1929年辞职返回美国。
沪江大学的地质与地理系因为葛德石回国而解散,沪江大学理学院从此再无地质与地理系,只保留一门地理通选课,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每周讲授三小时,主要研究地理
上之环境与人类生活之关系,如地理对位置、地文、物产、气候等影响,对历史、社会学及商学各学生最有价值。虽然葛德石独撑的沪江大学地质与地理系只有五年的历史,但仍为民国地学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翘首当属涂长望。
校名题记
记“沪江大学”校名题写者郑章成先生
沪江大学的前身
浸会大学及附中于1909年2月10日在
军工路校址正式开学。当年,招收大学一年级新生7人,附中新生49人,教师一共7人。到1913年,大学有了首届毕业生,一共2名,其中一位便是题写“沪江大学”四字的郑章成先生。
郑先生于1913年毕业后,赴美在
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返国后,任母校生物学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他聘请了许多知名教授,培养出了大批生物科学高级人材,学生赞扬他的
创业精神,尊称他为“系主人”。他讲生物学,自编了四册讲义,但从不照本宣科,要求学生自学预习。他开《文献讨论课》也用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科学
观察力。沪江大学非生物系的学生也有众多选听他的课程。
“九·一八事变”后一次大会上,郑先生慷慨激昂地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一个中国人,值此国难当头,我有责任上前线抗战。可是,我年老体弱,得不到上前线的机会,我愿送我儿子上前线!”讲到这里,郑先生老泪纵横,声音哽咽,语不成声。1937年抗战爆发后,军工路沪江大学校址成了日本
侵略军的兵营,校本部迁到城中区商学院,与东吴大学、
圣约翰大学等校组成教会联合大学继续开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上海租界沦陷,教会联合大学解散,学校易名为“沪江书院”,由郑章成先生主持教务。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复学,郑先生任理学院院长。他培养的学生,有的成了
中科院院士,不少当了教授,真是桃李满天下。许多沪江校友重访母校故地,一见“沪江大学”那四个熟悉的大字,许多在母校生活的情景便一下涌上心头,从心底泛起对郑章成老师的崇敬、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