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
西里尔蒙古文:Ар Монгол;英文:Outer Mongolia、Mongolia),原为
中国领土,总面积约180万
平方公里,包括今日的
蒙古国(占地156.65万平方公里)和
唐努乌梁海地区。
称呼
外蒙古,首府为
库伦(现名
乌兰巴托),辖区包括今日的蒙古国全境,还包括今
俄罗斯联邦所属图瓦共和国、
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边疆区的大部分领土(
乌梁海地区)和被俄罗斯强占现属于
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部分科布多地区以及俄罗斯
哈卡斯共和国南部、
克麦罗沃州南部部分地区,面积共180多万平方公里。广义的外蒙古还包括
贝加尔湖与
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地区(在中俄
尼布楚条约中割让予俄罗斯)和贝加尔湖西边、南边的部分地区(在
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中割让予俄罗斯),面积共计260多万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的外蒙古一词,于中国清代俗称为
喀尔喀蒙古,喀尔喀又译作哈尔哈,是
蒙古语Халх的
对音。辖下也有盟旗等类似省份、县治的区划。与内蒙古相同,清朝按照
盟旗制度编为「盟」、「旗」,皆未建省,有
外蒙古四盟。西方列强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的一统江山从此开始遭到破坏,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神圣国土开始惨遭瓜分、蚕食。清朝后期开始称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为外蒙古。
中华民国成立后,即称外蒙古。1915年《
中俄蒙协约》签订后北洋政府设置
蒙古地方,实施自治。1924年在苏联控制下改称
蒙古人民共和国。1928年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沿用其为名义上的行政区划名称,不过即使于此,外蒙古之区划或名称仍于之后被大量引用。
历史沿革
综述
外蒙古是指与
清朝结盟较晚的大漠以北蒙古部族,他们属于喀尔喀部的分支,因准噶尔部(西部
卫拉特蒙古之一)的进攻,在清朝康熙时期始与清结盟,共同对抗准部,而后经历雍正、乾隆两代始正式归附清朝。康熙三十年经
多伦会盟(多伦淖尔会盟),喀尔喀部正式归附清朝,当年(一说三十一年),始编蒙古旗分
佐领,三十一年,各旗颁给印信,印文满蒙两种文字,旗之上设盟,
乾隆十二年(1747年)给各盟长颁发所铸印信,
嘉庆间有盟四,旗八十六,佐领一百七十七。因归附较晚,清代称作
外藩蒙古,以与早期即内附的蒙古各部相区别。其中外喀尔喀的车臣部、土谢图部由清朝驻
库伦(今蒙古
乌兰巴托)
办事大臣管辖,
赛音诺颜部、札萨克图部由清驻
乌里雅苏台的
定边左副将军统辖。
清朝后期特指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为外蒙古。
中华民国成立后,沿用其称呼。1915年“
博克多汗国”取消后成立
蒙古地方。1928年,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再次沿用
北洋政府的蒙古地方作为
行政区域划分。不过即使如此,外蒙古之区划或名称仍于之后被大量引用。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前期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巨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时代之一。外蒙古包括现在的
蒙古国以及
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先后被
俄国、
苏联控制,之后一部分被并入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
俄罗斯联邦)的
图瓦共和国、
布里亚特共和国、
赤塔州等,另外一部分则被并入
蒙古人民共和国。
外蒙古独立是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斯大林强占中国的
唐努乌梁海、整个
黑瞎子岛、迫使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等,对中国造成极大的伤害。美、英两国在未通知中华民国以及其他盟国之下,于1945年2月11日与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
雅尔塔协定》(又称“雅尔塔密约”)。其中规定:“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保持。”
清末之前
蒙古高原上从古至今有多个游牧民族和部族
繁衍生息,如
匈奴、
柔然(
鲜卑同种)、
回鹘、
突厥等。中国北魏时期其境大部分属于柔然,西南部部分和最南部则是
北魏国土。中国辽代时期,突厥势力淡出该地区,蒙古人迁入,蒙古各部臣属于
辽朝。辽灭亡后,在13世纪初的
金朝,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
大蒙古国(
蒙古帝国)。其后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包括现在中国的大部、
蒙古高原、朝鲜半岛等。明朝时蒙古人退回塞外,维持北元政权,与明朝对抗。后来
满族统治者与
漠南蒙古(即
内蒙古)诸部结盟,建立清朝,统一中原。其他
漠北、
漠西蒙古部族也逐渐成为清朝的臣属。
1635年,塞北诸部落向
后金(
大清)归附,遂称内蒙。此时外蒙由喀尔喀部(三部落总称)统治下,
地广人稀。
1660年,由突厥民族后裔建立
瓦剌部落(
土木之变生擒
明英宗)分裂的一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
葛尔丹汗的带领下,进攻外蒙。喀尔喀三部落全面溃败,商量救亡策略。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投降俄国,二是归附中国。库伦活佛(
喇嘛教,与清王朝信仰相同)作出了影响后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决定,归附中国,而不是向
沙皇俄罗斯投降。他说:“俄罗斯持教不同,
必以我为异类,宜投中国兴黄教之地。”加之库伦活佛与康熙帝玄晔私交实笃,外蒙最终主动归附,
清廷出钱出力,派精锐协防。
1696年,葛尔丹大汗在清军三路大军围剿下大败,次年葛尔丹自杀。自此180多万
平方公里北方纳入中国版图。
明中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
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台吉有七子,分居喀尔喀河流域,这七个
鄂托克(领地)被称为“喀尔喀·
多伦·和硕”,即喀尔喀七部或喀尔喀七旗。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
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七部举旗南迁,投奔清朝,被安置在喀伦边内。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败亡,喀尔喀蒙古诸部回归旧牧地。这时喀尔喀分三部:
土谢图汗部称中路,
车臣汗部称东路,
扎萨克图汗部称西路。雍正十年(1732),喀尔喀亲王额驸
策棱在
额尔德尼昭(即光显寺,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
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北)大胜准噶尔部首领
噶尔丹策零,清廷以其“劳绩懋著”,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于额驸策棱的
赛音诺颜部,从此赛音诺颜部始为大札萨克,与三汗部并列为喀尔喀四部。至嘉庆间(1796~1820),喀尔喀四部有四盟,八十六旗。
东界肯特山,西接翁金河,南临瀚海,北靠
楚库河,接俄罗斯。始设十七旗,雍正间(1723~1735)增至三十八旗。嘉庆时(1796~1820)有旗二十:土谢图汗旗、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左翼中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左中末旗、左翼右末旗、左翼末旗、右翼左旗、左翼左
后旗、右翼左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右翼右末次旗、右翼后旗。诸旗会盟于汗山,称为汗山盟,驻
土拉河南北。有佐领五十九。
东临额尔德尼陀罗海,西接察罕齐老图,南界塔尔衮柴达木,北邻温都尔罕。康熙间(1662~1722)编旗二十一。乾隆间(1736~1795)有旗二十三:车臣汗旗、中左旗、中左前旗、中右旗、中右后旗、中前旗、中后旗、中末旗、中末次旗、中末右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中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前旗、右翼左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诸旗会盟于
克鲁伦河巴尔和屯,称为巴尔和屯盟,驻克鲁伦河左右。有佐领五十四。
东临翁锦、西尔哈勒珠勒,西界喀喇
乌苏、额喇克诺尔,南接阿尔察喀喇托辉,北界推河。康熙三十年,
策旺扎布受封扎萨克和硕亲王,始设
八旗,后增至十二旗。雍正间增为十五旗,乾隆间增为十七旗。嘉庆时有旗十九:扎萨克图汗旗、中左翼左旗、中左翼右旗、中左翼末旗、中右翼左旗、中右翼末旗、中右翼末次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右翼后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附辉特旗。诸旗会盟于扎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称为扎克河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驻
杭爱山。有佐领二十五。
东界博罗布尔哈苏多欢,西接库勒萨雅索郭图额金岭,南临齐齐尔哩克,北接齐老图河。雍正十年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隶属额驸策棱的赛音诺颜部,始别为一部。嘉庆时有旗二十四:赛音诺颜旗、中左旗、中左末旗、中右旗、中右翼末旗、中前旗、中后旗、中后末旗、中末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左末旗、左翼右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末旗、右翼左末旗、右翼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右后旗、右翼后旗、右末旗,另附厄鲁特前旗、厄鲁特旗。诸旗会盟于齐齐尔哩克,称为齐齐尔哩克盟,驻翁金河北。有佐领二十五。
1854年,
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说“中国一旦发生政变,也不应容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受到俄国保护”。
清末曾为加强边疆管控而推行新政,但由于局势错综复杂,导致“新政变成苛政,中央与地方间的利害冲突,开始转变成中蒙间的族群对立”。而这一矛盾又为俄国所利用,“于是,不满清朝新政的外蒙古王公,乃开始寻求俄国的援助……讨论对付中国之策”。
1911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在
沙皇俄国驻库伦(现乌兰巴托)领事的策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
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派
杭达多尔济、
车林齐密特出使俄国。
同年,以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为首的外蒙古封建上层,在沙俄策动下在库伦宣布外蒙古独立,成立了博克多汗政府。建立“大蒙古国(
博克多汗国)”政府,自称日光皇帝,年号
共戴。随后俄蒙军队包围了
清政府驻库伦的蒙古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驱逐清朝政府驻
库伦办事大臣官员,并将办事大臣
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叛军侵入内蒙古,私自与沙俄签订非法的《
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此独立未被当时的清朝政府和后继的
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民国初期
1912年,俄国与外蒙古当局签订《俄蒙协议》及附约《商务专条》,其中有“俄国政府扶助蒙古保守现已成立之自治秩序及蒙古编练国民军”,以及俄国在蒙古享有各种特权的条款,尽管中国政府声明“无论贵国与蒙古订何种条款,中国政府拒不承认”,但实际上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蒙古已经沦为俄国殖民地。
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
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权,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中国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
恰克图签订《
恰克图协约》,将此声明具体化。据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布取消“独立的大蒙古国”。袁世凯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并赦免独立运动人士。外蒙古实行自治。
1917年,俄国爆发
十月革命,之后其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事实上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
1919年7月25日,
苏维埃俄国发表对蒙古声明,称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求与之建立外交关系。8月,外蒙古三盟(土盟、车盟、扎盟)王公联名密呈库伦镇抚使陈毅,自愿取消自治,恢复旧制。俄国领导人列宁在世时曾经说,要把沙皇掠夺的中国土地全部无条件还给中国人民,他承诺,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外蒙古将自然回归中国。
11月7日,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和政府首脑段祺瑞遂决定出兵外蒙,派
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
哲布尊丹巴活佛,全面否定《中俄声明》。
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南方
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亦致电庆贺。
11月22日,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取消《中俄声明》和《
恰克图协约》,
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由徐树铮部在外蒙古驻防。孙文因此赞扬徐树铮:“徐收回蒙古,功实过于
傅介子、
陈汤,公论自不可没!”但是徐树铮的铁腕政策导致更多的王公喇嘛的不满,徐也没有对外蒙长期经营,而是抽调外蒙
北洋军入关作战。
宣布独立
1919年,牧民出身的
苏赫·巴托尔和
乔巴山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建立独立的蒙古国。1920年在
列宁的扶植帮助下
苏赫巴托尔和
乔巴山组建了蒙古的共产党,即
蒙古人民党。
1920年7月19日,段祺瑞下台,徐树铮率军返回内地,旋遭通缉,逃入日本使馆。库伦仅留守部分兵力,外蒙古也进入了混乱状态。
1921年2月11日,苏联国
内战争期间,
白俄罗曼·冯·恩琴的军队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在日本
关东军的支持下攻入库伦。中国驻军战败撤离库伦,一部分返回内地,一部分在
高在田的率领下转移到
买卖城,准备再战。面对外蒙古驻军的多次求援,
奉系、
直系军阀不给予任何援助,相互推脱。直到徐军败退,“
张作霖认为内战对中国破坏太大了。他想往西拓展,重点想往外蒙拓展。”自请“当此外蒙危急之际,如
都统不出兵,则应派
奉军出征。”在北洋政府授予张作霖蒙疆
经略使后,张作霖召来姻亲蒙王来
奉天,交换意见。让张辅忱代理
东三省巡阅使署、奉天督军署日常事务,自己亲自指挥28师向热河朝阳、
赤峰前进,命令29师向
海拉尔、27师向
满洲里进发。
曹锟看奉天的军队往外蒙那边移动了,他就对
王占元下手了(1921年8月)。那时正赶上湖北王占元的第二师发生
哗变,直系趁机出兵,把王占元赶跑了,占领了两湖,
吴佩孚当上了
两湖巡阅使……张作霖看曹锟说话不算数,趁东北军征外蒙之机,夺取了两湖,直系坐大,三分天下他有其二了,就把去开辟蒙古的军队调回来了,向关内集中。3月18日,蒙古人民党军队在
苏联红军的扶植下攻占买卖城,逐走了中国驻军。由于中国国内处于
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夕,各派军阀无暇分身,只得坐视蒙古在苏联的帮助下独立。苏联红军于是“应邀”在蒙古人民党军队的支援下于5月25日进入外蒙古,7月6日侵入库伦,抓获恩琴。
同年7月11日,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府”。11月25日外蒙古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并与苏联在1922年订立了《苏蒙修好条约》。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
北洋政府)发表严厉声明,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但由于当时直奉两系在关内争权夺利,互相推诿,北洋政府没有能力派军队收复外蒙古,只能寄希望于和苏俄和平接收外蒙。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包括内蒙古王公在内的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
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北洋军阀各派系,如
段祺瑞、
张作霖、
曹锟、吴佩孚等因忙于彼此之间的内战,无可奈何。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洋政府发布了一份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22年,苏蒙签订一份协约,苏联率先承认外蒙“独立”。
1924年5月31日,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
北洋政府)和苏联签订《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也叫《
中苏协定》。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苏联放弃沙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苏联放弃
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四、苏联取消沙俄在中国的
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五、
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赎回;六、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权。
6月,乔巴山推出所谓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利属于
大呼拉尔,不设总统,平时由政府处理国务。11月第一届大呼拉尔会议在库伦召开,允许苏联驻军,制定仿苏“宪法”,改库伦为乌兰巴托。
11月26日,在受苏联控制的第三国际以及蒙古人民党的支持与行动下,蒙古政府宣布废除
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以1911年作独立。但中国及英、美等当时主要国家政府皆未承认。
从
北伐战争、
中原大战、十年
内战,到1931年九一八事件和1937年全面
抗日战争爆发,
南京国民政府无力处理外蒙古问题。
1927年,
蒋介石主持中央政府时,苏联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蒋介石回电拒绝,并责令外蒙古执政者放弃“独立”,回归中国。
1928年,外蒙古爆发了喇嘛王公主导的反苏反人民党运动,演变为1932年蒙古武装起义,国民党地方军队和苏蒙军在边界发生小规模冲突。
抗战期间
此后由于战乱不断南京政府没有精力顾及外蒙古之事,之后的中国抗日战争,使南京政府再一次失去收复外蒙古的机会。亲苏的乔巴山趁机又得到发展,加上日本也制造满蒙独立事端,外蒙古甚至与
伪满洲国签订“边界”协定,从事分裂国家的勾当。至此,外蒙古在中国内战期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分离。直到1992年
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才彻底从蒙古国撤走。与此同时,在乔巴山等人的领导下,“蒙古人民共和国”实行了苏联式的
政治制度。
1939年,苏、蒙联军与日本、
满洲国的军队因“蒙满边境”问题爆发
诺门罕战役,之后因欧洲战事而停战。
1941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
松冈洋右访问苏联。3月27日,苏联外交部次长对中国驻苏大使说:“斯大林接见松冈,是纯礼貌问题。”4月11日,苏联驻华大使
潘友新对国民政府说:“苏联不为自己而牺牲友邦的利益,苏联政府对松冈是照例接待。”但是,就在两天后的4月13日,苏联就同日本签订了《
苏日中立条约》,并发表
联合声明说: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对此中华民国政府外长
王世杰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在此期间,内蒙古的
德王试图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使内蒙古也独立,还建立了实际上受日本人控制的
傀儡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但随着日本的投降和苏、蒙联军的参战,该政府随之垮台。
国民政府驻苏大使邵力子曾说:“我在1943年春间,曾提出有
关中苏邦交的建议……关于中苏之间的许多应解决的问题,我所建议的几乎多与中苏友好协定所包含的相类似。因为那时我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加以合理的解决,尤其是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和中山先生
建国大纲所定扶助弱小民族使之自治自决的精神,完全符合。”
中苏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
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本宣战,美、英两国在未通知中国以及其他盟国之下,于1945年2月11日与苏联签定涉及外蒙古以及中国主权的《
雅尔塔协定》(又称“雅尔达密约”)。其中规定:“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应予保持。”1945年斯大林曾对
蒋经国说过:“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
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这也是他坚决要求
外蒙古独立的主要原因。但美国总统罗斯福曾面请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谓在维持外蒙现状之下,中国仍有宗主权。当时中国政府亦认为中国具有对外蒙古之宗主权。
1945年2月,关于结束
二战的
雅尔塔会议,是美苏操纵外蒙古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当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在
亚洲,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但战役打得非常艰苦;在中国战场,中日双方处于战略对峙,谁都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然而他们为达到这个目的,不惜出卖中国利益,答应了苏联的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是中国接受外蒙古的现状,即承认并要求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无理要求。这笔交易实际上是在罗斯福和斯大林之间进行的。蒋介石得不到罗斯福的支持,面对斯大林的重压,在
万般无奈之中,于1945年8月14日,与苏联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根据条约允许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并且满足苏联的其他条件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日本迅速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
在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压力下,1946年的中国中央政府(国民政府)承认
外蒙古独立,但在1950年代后民国政府以“苏联违反条约义务”为由,取消了外蒙古的独立合法性。在台湾
陈水扁当局时期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中国的
解放战争胜利震惊了世界,国民党的军队撤离到台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退到台湾后,对斯大林没有遵守《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
联合国状告苏联,当时虽然大陆已经
易手,但在联合国,“中华民国”仍然拥有中国的合法代表权,并且是
安理会的
常任理事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
8月8日,在
德国无条件投降正好三个月,美国对日本使用
原子弹之后,苏联在和中国谈判成功之前,对日本宣战。一百五十万苏军在外蒙古集结后进攻中国东北、朝鲜等地的
日本关东军。其间外蒙古提供后勤并派军队参加了苏军对日军在内蒙古的作战。中苏在就外蒙古问题举行谈判时,斯大林坚称外蒙今日已是“
人民共和国”,故其现状,即是独立。谈判开始时,中方坚拒承认外蒙独立,斯大林则称,外蒙问题如无法获致解决,则条约不能订立。谈判中,蒋经国对斯大林说:“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斯大林回答:“倘使你该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为继续取得同盟国对
中国战区的支持,以及避免苏联援助中共和在东北驻军不撤走,1945年8月14日,经过与苏联两个多月的谈判,
中华民国政府最终作出妥协。
宋子文、王世杰等在
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的授权下与苏联政府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苏联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尊重中国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宋子文拒绝签字,并辞掉外交部长一职,最后该条约由王世杰签字。同日,中苏两国外交部互致照会,其中中国外交部长王世杰对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
莫洛托夫部长照会节选如下:
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上开之声明,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签订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批准后,发生拘束力。
对此,杜鲁门给蒋中正打电报说:“我请阁下执行雅尔达协定,但我未曾请阁下做超过该协定之让步。”指蒋中正抛弃了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王世杰回国称该条约可保中苏三十年的和平,于是8月24日立法院在孙科主持下,以95人赞成,4人反对(以起立方式表决)通过《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0月20日外蒙举行公民投票,中国政府派
雷法章前去参观。雷法章奉蒋中正之命,“不与外蒙当局进行任何交涉”;关于投票,雷法章“只宜细心观察,但不得干涉或发表任何声明”。外蒙人民“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字方式表示赞成与否”,外蒙古用实名制投票来威胁选民,导致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但联合国所派之观察员不承认此次投票。
1946年1月5日,
中华民国承认
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国民政府公告说:“外蒙古人民于1945年10月20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
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随后国民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入联合国。2月13日,国民政府接待蒙古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访问并且和蒙古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主权。
曾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的
蒋廷黻认为:”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五十年前大清帝俄同盟条约太相同了。条约及换文,就全体看起来,是极有利于苏俄的,简直可说是片面的、不平等的。苏俄如严格遵守这条约及换文,于苏俄只有利而无害。任何公平的研究员,不能避免这个结论。”
雷法章事后对外蒙“公民投票”的评价是:“其办理投票事务人员,对于人民投票名为引导,实系监视,且甚为严密”、“此项公民投票据称为外蒙古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独立愿望之行动,实则在政府人员监督之下,以公开之签名方式表示赞成与否,人民实难表示自由之意志。”
中华民国政府曾于1947年8月27日于
联合国安理会开会时表示质疑此投票之公正性。中华民国代表蒋廷黻发言称:“吾人认为此事是吾人所不能接受之过份简单的历史,当适当时机来临后,中国政府有从事进一步观察之权利。”
关于蒋中正的国民政府放弃了对外蒙的主权,
顾维钧这样写道:“我仍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在
莫斯科的代表团认为非得向苏联做出超过需要之外的让步不可。即使从英国的观点来看,中国在外蒙问题上是能够不让步的,美国的
国务卿贝尔纳斯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这是贝尔纳斯在1945年9月从莫斯科来参加五国外长会议时在
伦敦对我说的。然后他问我为什么我们做出了不必要的让步,他指的是蒙古。我虽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但觉得这个评论进一步证实了
艾登(英国的外相)对我说的话是有理由的。我对中国在莫斯科所采取的立场自然是极感失望的,我设想一定有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公开当年我们的重庆政府为什么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与苏联缔结这个条约的全部理由。”
1949年,经国共内战国民政府败走
台湾。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废除了《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53年台湾当局援引苏联并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条件,而废除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的换文,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并下令把外蒙古重新纳入“中华民国”的版图之内。蒋中正在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沉重地检讨说:“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蒋还称,放弃外蒙古“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绝非谋国之道”;蒋中正还表示自己“对总理、对革命、对国家和人民应该引咎自责”。
1952年,台湾当局向联合国控告苏联。
联合国大会以25票赞成,9票反对,24票弃权通过联合国大会505号决议谴责苏联。是为“控苏案”。
“控苏案”声称:“《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后,‘
中华民国政府’一向恪守该条约产生之一切义务,但苏联却屡次背信,不但在东北强奸中国妇女,还劫掠工业设施,价值达80亿美元,超过德境三倍;并支持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苏联公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苏联屡次违约,但‘中华民国政府’却为顾虑美国关系,迟未采取行动”。直至1953年2月20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国会正式否认雅尔达秘密协定的存在,才于2月23日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2月25日,“外交部”正式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加入联合国
1946年8月6日,国民政府派驻联合国的代表徐淑希发表支持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声明:“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数月之前,尚为中国之一部分,称为外蒙古。其独立乃由中国所赋予,职是之故,中国将为欢迎其加入联合国之一国家,吾人固竭诚期望其加入此国际机构。……中国于适当之时间到来时,侪以全力支持外蒙古要求入会申请。”
1955年,台湾当局
常驻联合国代表行使
否决权,外蒙古加入联合国提案遭一票否决。
1961年,
苏联集团和
非洲集团达成一揽子协议:苏联集团支持非洲的
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而非洲集团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国成为
联合国成员国。当时“中华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可以阻止蒙古入联合国。但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如此会导致毛里塔尼亚入联合国受阻,激怒非洲国家,导致他们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于是施压给“中华民国”政府不得否决蒙古入联合国。几经外交上的交涉,最终“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不否决蒙古入联合国,而美国也不可以投同意票。作为回报,肯尼迪公开声明美国坚决支持“中华民国”政府;并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入联合国一案成为“重要问题”,即要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通过;且肯尼迪承诺如果任何时候美国的否决能有效地防止中共进入联合国,美国将使用否决权。
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0票反对,1票(美国)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蒙古入会案。“中华民国”放弃使用否决权反对。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30号决议案,接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未参加表决。就此,蒋中正在1961年11月主持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及中央评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称:“就整个世界战役来说,在防阻匪伪入会的间接目的上,我们可以算是换取了一次迂回战的胜利;但在防阻伪蒙入会的直接目的上,无可讳言,乃是我们一次严重的失败和耻辱!”
12月1日,
澳大利亚、
日本、
美国等提出议案:任何涉及中国代表权变更问题的议案都是“重要问题案”(重要提案需经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12月15日此案以61票赞成,37票反对,7票弃权,被通过为联大第1668号决议案。
现实的承认
中华民国行宪前声索外蒙古的法规以及草案有:
民国元年(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民国三年(1914),《
中华民国约法》第三条:“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其与待遇条件有关系之蒙古待遇条件,仍继续保有其效力;非依法律,不得变更之。”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一条:“中华民国领土为各省及蒙古西藏。”
同年制定公布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时,第四条第二项提到车臣、土谢图、三音诺颜扎萨克图、塞音济雅哈图、
唐努乌梁海、青塞特奇勒图、乌拉恩素珠克图、巴图塞特奇勒图各部,而第八条以及第九条提到
蒙古地方。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五五宪草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为……、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时,尚未行宪,而
训政时期也尚未结束。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25日,施行中华民国宪法以及公布训政结束程序法时,宪法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
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但在没有列举何为领土时,宪法有四条提到蒙古,其中除第一百一十九条外,其他三条已经被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取消效力:
『第二十六条:(国大代表之名额)国民大会以左列代表组织之:……二、蒙古选出代表,每盟四人,每
特别旗一人。……
第六十四条:(立委选举)立法院立法委员依左列规定选出之:……二、蒙古各盟旗选出者。……
第九十一条:(监委之选举)监察院设监察委员,由各省市议会、
蒙古西藏地方议会,及华侨团体选举之。其名额分配依左列之规定:……三、蒙古各盟旗共八人。……
第一百一十九条:(蒙古盟旗之自治)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制度,以法律定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宪法”中提及蒙古的部分,皆为盟和旗,而没有部。自清代以降中国政府是在外蒙古设部,内蒙古设盟,相对于早先的蒙古盟部旗组织法来说,部已经被去除。因此从这点来看,中华民国宪法并未将外蒙古视为国土疆域的范围中。
1993年11月26日,台湾地区“
司法院”大法官在释字第328号解释:『中华民国领土,宪法第四条不采列举方式,而为“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概括规定,并设领土变更之程序,以为限制,有其政治上及历史上之理由。其所称固有疆域范围之界定,为重大之政治问题,不应由行使司法权之释宪机关予以解释。』该次台湾立法部门释宪声请书曾经将“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共和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台湾当局当时不承认“国家”的正式“国名”直接写出,没有引号或“伪”字。
台湾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曾经定义“大陆地区”为中共当局控制之地区及外蒙古等。2002年1月30日,台湾
行政部门正式公告修正“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及第五十六条条文”,将蒙古排除在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已经排除外蒙古的适用性,所以现代定义的“大陆地区”为中共当局控制之地区。然而,此修正引起
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关沃暖高度关切,于同年2月26日台湾立法部门总质询,提出台湾行政部门修正通过该施行细则第三条规定涉及违宪,台湾当局是否承认外蒙古独立,如此作为,将成为“卖国贼”之强烈质疑。现代台湾与蒙古国分别在台北与乌兰巴托互设代表处(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在代表处工作之人员拥有外交豁免权,同时给予代表处工作人员外交特派员待遇,给予代表处处长大使级待遇,给予代表处大使馆待遇)。
2004年,台湾行政部门通过了废除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及
管理喇嘛寺庙条例决议。台湾行政部门表示,蒙古各盟部旗已非“中华民国”统治权所及地区,因此该法已无继续施行的必要。当时的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
游锡堃表示,蒙古国是一主权国家,且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与一百多个国家有正式外交关系,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应尊重国际社会的共识。行政院为因应实际需要,解除台湾地区与蒙古间的交流障碍,已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第三条,将外蒙古排除于两岸条例施行区域,决定与蒙古交流事务均依照外国人之规定办理,务实推动双方各项交流,建立互惠互利的实质关系。”
关于此举是否违反宪法,游锡堃的解释是,“中华民国在制定宪法前,国民政府已经正式承认蒙古国的存在,甚至当蒙古国申请加入联合国时,国民政府也投票赞成,因此从历史来看,我们没有违背现实的必要,而且民国三十六年内政部所编印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中,也没有将蒙古列为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因此承认蒙古国符合现况亦不涉及违宪。”
2006年1月,台湾行政部门该决议送台湾立法部门表决三读通过,由台湾地区领导人签署命令正式废止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及管理喇嘛寺庙条例。
2012年5月21日,台湾行政部门大陆委员会发表新闻稿正式否认外蒙古为
中华民国法定领土。
新中国与其关系
1949年1月,
毛泽东曾非正式地试图通过米高扬向苏联提出要求,希望外蒙古回归中国,但遭到拒绝。由于苏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援助者,而外蒙古也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中国的统治近三十年,并且于1946年被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承认,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后不久,1949年10月16日即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建交。新中国的政策是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表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条约。但中苏后来发表公告称:“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订的条约约定均已失去效力,但双方政府确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已因1945年的公民投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已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而获得了充分保证。”
1950年,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对新中国的援助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了斯大林的冷落。为争取苏联外交支持,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保证了苏联归还
旅顺军港、
大连行政权和
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权等苏联根据旧条约获得的在中国东北的一切利益。1950年7月3日,毛泽东接受蒙古人民共和国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呈递的国书,中蒙两国正式成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1950年代,中国向蒙古输送了工人帮助其建设。
1953年,斯大林去世,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
旅顺、
大连)和东北铁路的管理权,但拒绝讨论外蒙古问题。赫鲁晓夫上台后,1956年周恩来非正式地向后来的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提出了外蒙古主权问题,再次遭到拒绝。
蒙古人民共和国于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
20世纪60年代,中苏决裂初期,蒙古人民共和国试图保持中立。中苏关系紧张后,蒙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也随之冷却。后来倒向苏联一边,把大约7000名中国的援建人员驱逐回国。蒙古独立后,苏俄在蒙古对中国的70年的丑化宣传,1960年代苏联开始在外蒙古驻扎20多万军队和部署大量导弹,严重威胁中国,配合苏联从东北、华北、西北8000多公里边界线上威胁中国,加上美国在中国南方边界进行
越南战争,中国政府被迫积极备战,保家卫国。
后来
邓小平曾对
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说过,“雅尔塔协议把外蒙古从中国分割出去,……陷我们于极其不利的战略位置。”邓又在1989年5月16日对
戈尔巴乔夫说:“六十年代,在整个中苏、
中蒙边界上苏联加强军事设施,导弹不断增加,相当于苏联全部导弹的三分之一,军队不断增加,包括派军队到蒙古,总数达到了一百万人。……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
直到1980年中期,两国关系得以缓和改善。1990年,一个蒙古代表团28年来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两国元首首次实现互访。1994年两国签订《
中蒙友好互助条约》,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现代蒙古国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2年1月通过,同年2月12日起生效。宪法规定:蒙古国是独立自主的共和国;视在本国建立人道的公民民主社会为崇高目标;在未颁布法律的情况下,禁止外国军事力量驻扎蒙古国境内和通过蒙古国领土;国家承认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一切形式;国家尊重宗教,宗教崇尚国家,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原则,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该宪法,改国名为“蒙古国”,实行议会制。
1999年12月24日,蒙国家大呼拉尔通过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是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政党单独或联合组阁时“可自行向国家大呼拉尔提出总理人选”等,并规定该修正案自2000年7月15日起生效。同日,新民主社会党、民主复兴党等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抗议。31日,
巴嘎班迪总统否决修正案。2001年1月6日,国家大呼拉尔驳回总统否决。3月15日,宪法法院裁决该修正案违反宪法,决定予以否决。11月29日,宪法法院召开全体会议,对宪法修正案作出最终裁定-废除宪法修正案。12月14日,议会召开全体会议,以全票通过宪法修正案,12月20日,巴嘎班迪总统再次否决了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行政区划
蒙古国划为21个省和首都:
乌兰巴托市、鄂尔浑、达尔汗乌勒、肯特、库苏古尔、
科布多、乌布苏、中央、色楞格、
苏赫巴托、南戈壁、前杭爱、扎布汗、中戈壁、东方、东戈壁、戈壁苏木贝尔、戈壁阿尔泰、布尔干、巴彦洪戈尔、
巴彦乌列盖、后杭爱。
政党
实行多党制。至2024年9月,共有36个政党。主要有:
1.
蒙古人民革命党:1921年3月1日成立,1925年3月改称蒙古人民革命党,1997年2月该党召开的二十二大确定党的性质为“民族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左翼政党”。理论基础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2007年10月该党召开二十五大,通过党章修正案,决定保留党章中“党主席兼任总理”的规定。2010年11月召开二十六大,恢复党名为人民党,选举由31人组成的领导委员会。党员约22万名。2021年4月,蒙古人民党同蒙古第三大党——蒙古人民革命党合并。现任主席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
2.
民主党:2000年12月6日由蒙古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民主复兴党、宗教民主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成。党员约18万。党的宗旨是重视人的发展、人的权力和自由,并视个人能力大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党的目标是巩固蒙古政治独立;建立合理、强大的经济体制;建立开放的社会;建立良政;将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进步密切接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会议。国家政策委员会(相当于中央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
军事
美国及
北约不断拉拢蒙古,甚至传出在蒙古建立军事基地的传闻,这引起中俄专家担忧。美国不断赞助蒙古的边防军。
2010年3月29日,北约正式宣布蒙古为第45个向
阿富汗派兵的国家,4月23日,蒙古还将应邀参与北约外长峰会。对于美国和蒙古的不断走近,美国战略专家罗佐弗4月4日在“opednews”网站撰文称,“蒙古是
五角大楼安插在中俄之间的特洛伊木马”。罗佐弗称,近10年来,美国在
非洲、
大洋洲、
东亚公开或暗中建立了大量新的军事基地,而美国再次将目光瞄向了蒙古,有可能在蒙古建立美军军事基地。世界上仅有
朝鲜、
哈萨克斯坦和
蒙古三个国家同时与中俄接壤,而蒙古是唯一完全被中俄包围的国家,北约硬是从中俄的包围中“挤出一个军事伙伴”。蒙古在2004年成为
上合组织观察员,但此后一直没有努力成为正式成员国。相反,蒙古却在此后几年的“
可汗探索”演习中,不断扩大与美军的合作。2010年4月23日,蒙古还将宣布向阿富汗增兵250人。
蒙古国与美国于2003年举行第一次“可汗探索”双边军演。2006年以来,“可汗探索”演习扩展为多国演习。2009年8月15日,“可汗探索-2009”多国维和军事演习在乌兰巴托以西65公里的蒙古国武装力量培训中心拉开帷幕,来自
蒙古国、
美国、
印度、
韩国和柬埔寨的700多名士兵参演。
外交
中国
1949年10月16日,蒙古与中国建交。1960年5月31日,中蒙在
乌兰巴托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同年10月12日生效。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994年4月两国签署《
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1998年12月,巴嘎班迪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阐明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方针的《中蒙联合声明》。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
俄罗斯
1921年11月5日两国建交。2008年1月,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总统波塔波夫访蒙;2月,蒙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陶高访俄;2月,俄罗斯安全委员会代理秘书索博列夫访蒙;3月,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雅库宁访蒙;3月,俄罗斯杜马外事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访蒙;4月,蒙古总理巴雅尔访俄;5月,
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5月,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访蒙;9月,蒙总理巴雅尔赴俄出席贝加尔经济论坛;11月,“达尔汗1”蒙俄联合军演在蒙举行;11月,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雅库宁访蒙。
自然资源
蒙古国地下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萤石、金、银、铝、锡、铁、铅、锌、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石油、天然气、黄金、铜的储量列入世界前十位。煤矿达250多个,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此外,萤石、铁、磷、铜、锌、金、银、铀、石油的蕴藏量也相当丰富,目前,已经有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13家国际公司投资,外方可以分得开采石油总量的40%,其余的60%各得一半,实际蒙方只拿30%。据有关情况反映,蒙古国非常希望用本国的原油换取中国的石油产品。森林面积为18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8.2%,木材蓄积量为12亿立方米,水蕴藏量为60亿立方米。1997年1月,蒙古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蒙古国工业体系尚未建立,主要产业是采矿和牧业,煤、铁、金、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
额尔登特的铜钼矿年产铜精粉约51万吨左右,95%出口中国,全部出口的收入约占蒙古国财政收入的40%。2004年6月底的牲畜存栏数为3000万头(只),每年出口我国约300万张皮革,1500多吨羊绒和少量的牛、马和羊肉。2004年,蒙古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亿美元。
景点
乔金喇嘛庙
乔金庙是一座藏式佛教寺庙,始建于1904年,1908年完工,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是该市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该寺庙曾被乔金·里夫桑汗达夫(the Choijin Lama Luvsankhaidav),即蒙古国末代大汗、第八世
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的哥哥占领,1938年当时的政府政府将其改造成一座博物馆。
乔金庙群包括4个小寺庙,其中主庙内有一座建于18世纪的镀金释迦牟尼佛祖雕像,佛祖雕像右边是乔金·里夫桑汗达夫的雕像,左边是巴丹乔木伯龙活(Baldanchoimbolon)的防腐遗体。此外,寺庙内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宗教乐器,
萨满教舞面具、唐卡绘画以及蒙古国末代可汗从
西藏带回的226卷手抄版的《丹珠尔经》(226-volume Tengyur Tengyur)以及一全套108卷的《甘珠尔经》(the 108-volume Kangyur)
影印本等等,这些收藏是研究佛教历史及文化重要的资料。
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
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始建于1905年,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主要收藏了史前和20世纪早期的蒙古国美术/艺术作品。扎纳巴扎尔美术博物馆最初由一个俄国商人所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间博物馆曾做过中国的银行、苏联红军办公室以及百货商店,1966年改造,并于同年7月23日作为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
美术博物馆以蒙古最伟大的艺术家扎纳巴扎尔(Zanabazar,1635—1723年)的名字命名,内部拥有包括扎纳巴扎尔的作品在内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共计10000件艺术作品,而且均为永久性收藏。这些艺术品中的500件陈列在美术博物馆的二层。根据主题的不同,这些艺术作品可以分为史前艺术作品、扎纳巴扎尔作品、绘制唐卡、嵌花丝绸、游牧传统以及20世纪前期大师夏拉夫B(B. Sharav)的作品,参观者可根据自己的品味选择性观赏。
甘登寺
20世纪30年代,受
斯大林影响蒙古在
霍尔洛·乔巴山(Khorloogiin Choibalsan)的领导下曾杀死15000名和尚,并毁坏了几乎所有的蒙古境内的寺庙,甘登寺是少数幸存的寺庙之一。1938年,俄军队拆毁了寺庙内的观世音菩萨雕像,苏维埃时期(
Soviet era)结束后,1996年,蒙古人民自发组织捐款重新修建了观世音菩萨雕像,新的雕像上共有2286颗宝石,像身镀一层
金箔,据说是蒙古国的国宝。
苏赫巴托广场是乌兰巴托市的中心广场,被称为乌兰巴托的“天安门”。广场以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中的英雄苏赫巴特(Sükhbaatar)的名字命名,广场中心便是苏赫巴特骑马的雕像,正好位于政府大殿(Government Palace)的前面。
苏赫巴特广场在1989年以前一直是民众、青年和军队的重要地点,比如1966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Brezhnev)访问蒙古,蒙古人民就曾经在此举办大型活动。今天,它依然是蒙古举办大型国家级仪式、文化活动和展览的重要地点,外国国家领导人出访蒙古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苏赫巴特广场上向苏赫巴特雕像致敬。站在广场上向南远望可以还可以看到城外的成吉思汗山,山上有巨幅的成吉思汗画像。
大事件记录
1919年,博克多格根向北洋政府申请撤销自治,后
中华民国政府派
徐树铮出兵收复外蒙。
1924年11月26日,
蒙古人民党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
蒙古人民共和国”。
约1930年代,蒙古重组为:后杭爱、乔巴山、东戈壁、扎布汗、肯特、科布多、库苏古尔、南戈壁、前杭爱、中央和乌布苏共11盟。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签订
雅尔塔协定,苏联以“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为条件参加对日作战。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发布行政院公告承认
外蒙古独立公决的结果。
1946年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
约1954年,巴彦洪格尔、巴彦乌勒盖、布尔干、中戈壁、戈壁阿尔泰和苏赫巴托尔盟相继成立,约1956年:色楞格盟从中央盟分离。
1962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边界条约。
约1963年,乔巴山盟更名为东方盟,乌兰巴托市从中央盟分离。
1966年,达尔汗市从色楞格盟分离。
约1979年,额尔登特市从布尔干盟分离,形成18盟3市。
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
1994年,东戈壁盟首府
赛音山达更名为Buyant-Uhaa;科布多盟首府科布多更名为Dund-Us。(此项待其他资料确认)
1996年,戈壁苏木贝尔盟从东戈壁盟中分离。达尔汗市改组为达尔汗乌勒盟,额尔登特市改组为鄂尔浑盟,同时分别增令若干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