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陈水扁,1950年10月12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市官田区西庄村,民主进步党籍政治人物。2000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2004年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2008年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卸任后因涉嫌贪污洗钱,判刑20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0年,陈水扁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市官田区,祖籍为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父亲陈松根,母亲李慎,陈水扁为长子,下有1弟2妹。陈水扁本来要取名为“陈水遍”,是陈父拜托麻豆区保济寺的定妙师父取的,后来登记户口时,户政人员误为“扁”字,于是便将错就错下来。陈父以当人家的佃农长工为生,家境属于三级贫户,即贫户中的最贫级。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陈水扁很早就知道要力争上游,因此格外努力读书,加上天赋过人,所以自小学开始便经常是第一名。
1969年,台南一中毕业后,同年9月陈水扁考入台湾大学商学系工商管理组,不久休学。
1970年,重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司法组。大学时代的陈水扁依然成绩优异,陆续得到水泥公司、农会、佛教、狮子会、国民党等各种奖学金的资助,
1973年大学三年级时更以律师状元的成绩考取台湾律师资格,成为当时台湾最年轻的律师。大学期间,陈水扁参加了一次旅北同学会,在会上遇到了曾文初中小他一届的学妹吴淑珍认识并开始交往。吴淑珍当时就读中兴大学地政学系(现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然而吴淑珍出身医师家庭,家境富有,与陈水扁的出身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吴家家长并不看好这段恋情。
1974年,陈水扁以台湾大学法律系第一名毕业,因天生右手肘外弯过大而免服兵役,遂得以直接投入职场,开始律师的工作。
1975年,陈水扁与吴淑珍结婚。
1976年,在岳父吴昆池的资助下成立华夏海事商务法律事务所,业绩蒸蒸日上,经济情况大有改善,并曾为长荣海运担任法律顾问,并与曾担任过“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的陈长文博士在法庭上交过手,长女陈幸妤出生。而“美丽岛”事件发生后,张俊雄找上陈水扁,请求其担任黄信介的辩护律师,直到此时,陈的人生才发生重大转折,一头撞进了政治圈。
从政经历
1979年,美丽岛事件是陈水扁踏入台湾政坛的契机。为美丽岛事件被告延揽律师的张德铭找上了陈水扁,希望陈水扁能挺身出面辩护。由于当时中国台湾地区为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政治气氛十分紧张,所以陈水扁虽有意愿但不敢贸然应允。陈水扁请教了大学恩师的意见,但未获得支持。之后他询问妻子吴淑珍的想法,吴淑珍支持陈水扁为人权发声,于是陈水扁成为美丽岛事件被告辩护律师团的一员,负责为主犯之一的黄信介辩护。美丽岛事件被告的辩护律师团共有15位律师,因本案而声名鹊起,其中多人后来都成为党外运动的要角,例如张俊雄江鹏坚尤清谢长廷苏贞昌等等,陈水扁也从此开始积极参与党外运动。
1981年,陈水扁参选台北市市议员,并以最高票当选。
1984年,陈水扁担任由黄信介等人创办的蓬莱岛杂志社社长。
1985年,陈水扁辞去台北市市议员职务,回故乡台南代表党外人士竞选台南县县长。激烈的竞选期间吊着点滴躺在担架上于政见发表会场做悲情诉求,最终以约1万票的差距败于国民党籍参选人李雅樵。败选翌日,妻子吴淑珍在陪同谢票的行程中遭工人张荣财所驾驶的拼装车撞伤,导致下半身永久瘫痪,胸部以下丧失知觉。虽然事后调查认为此案纯属不幸的交通意外,陈水扁也自行撤回告诉,但此后陈水扁仍屡屡宣称“吴淑珍遭来回辗压3次”,是一起“国民党策划的政治车祸”,得到了许多人的相信、同情与支持。
1986年,因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冯沪祥论文抄袭他人著作,且有多位学者举证历历,当时蓬莱岛杂志“以翻译代替著作”等七字形容,陈水扁等三人被法院判刑一年,上诉后改判8个月徒刑。同年,吴淑珍当选台湾“立法委员”,陈水扁次年出狱后继续律师工作,并担任吴淑珍的“国会”助理。
1987年,加入民进党并当选为中常委。
1989年,陈水扁当选台湾“立法院”的“增额立法委员”,成为民进党党团干事长。
1992年,陈水扁连任“立委”成功。
1990年7月,陈水扁在担任“立法委员”期间,受民众和各党派的“国会”助理肯定,为“增额立委”问政绩效最佳的一位。
1990年到1991年,在参加“立法院国防委员会”期间,主持编撰了《国防组织法》草案,并揭露多起“国防”军购弊案,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拉法叶军购案。
1991年,担任“立委”期间并以“国防委员会”身份,有意与中国大陆军方举办座谈会。于1991年7月21日到1991年7月26日参访北京,并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及天安门广场留影。
1992年3月,成为第一位在野党“国防委员会”召集委员。
1993年7月,获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评选为台湾“国会”风云人物。
1994年,升格为“直辖市”后的台北市长首次进行市民直选。陈水扁在民进党内初选击败对手谢长廷,获得民进党提名为台北市长候选人。由于当时国民党刚刚分裂,导致亲国民党系(即后所谓的“泛蓝联盟”)选民选票分散,使得陈水扁能够当选市长。
1996年,荣获韩国庆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俄罗斯经济学院经济学荣誉博士。
1996年3月21日,陈水扁市长将“台湾领导人办公室”前的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旁边的广场改名为凯达格兰广场。
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陈水扁寻求连任,国民党为了重新赢回市长,推出马英九参选,反对陈水扁的支持者为了选举能够胜利,将选票集中投给马英九,尽管陈水扁台北市长任内满意度达八成,仍以688,072票败给马英九的766,377票落选。陈水扁在选举时曾以台湾土狗和贵宾狗比喻自己和竞选对手贵贱之分,一般认为蓝营整合成功及弃保效应造成陈水扁的落败,投票当晚当支持者确定陈水扁落选时,开始支持陈水扁参选领导人。
2000年,陈水扁竞选台湾当地区领导人大选并顺利当选第一位政党轮替的民选领导人,此后媒体称他为“台湾之子”。
2000年5月20日,就任第10任“总统”,组建唐飞内阁,实现“中华民国”首次政党轮替及政权和平转移。10月组建张俊雄内阁。
2001年5月,陈水扁依“中华民国”宪法获得采玉大勋章
2002年1月,陈水扁组建游锡堃内阁。
2004年3月19日,陈水扁与其竞选搭档吕秀莲于台南车队造势游行扫街途中,发生枪击案,陈水扁受到肚皮擦伤,而吕秀莲则是膝盖受到枪击。
2004年3月20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主进步党陈吕配竞选连任,并以“相信台湾·坚持改革”为国家政见主轴。最终陈吕配以0.228%之差险胜连宋,陈水扁度连任成功。
2005年8月,高捷外劳弊案爆发,“中华民国”第一家庭和“台湾领导人办公室”的清廉在媒体的大幅报道这些事件下也开始遭到质疑,立法委员邱毅更时常在缺乏具体证据之下不断爆料出有关台湾领导人办公室及第一家庭的弊案和丑闻。
2006年1月25日,陈水扁任命前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为行政院长。
2006年5月16日,陈水扁2000年至2006年以来的施政,满意率只有5.8%,不满意率高达88.4%,陈水扁支持率从2000年的79%降到5.8%。
2006年6月,立法委员丁守中等人提案罢免陈水扁,连署者为全部中国国民党与亲民党所属之党籍立法委员。
2006年7月15日,多数亲绿人士与学者,发表“民主政治和台湾认同的道德危机”声明(七一五声明),呼吁陈水扁辞职。
2006年5月25日,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由于涉及台湾土地开发公司的内线交易案,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收押禁见。而吴淑珍亦被指控收受太平洋SOGO崇光百货礼券及炒股、投资基金,已有确实的证据。2006年8月起,在媒体报道国务机要费的可能滥用与第一夫人吴淑珍女士的大批珠宝来源可疑以及女儿的管家支领国家薪水等丑闻后,前民主进步党主席施明德发动群众募款。施明德原先同意以和平静坐的方式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要求陈水扁下台,然而事态越演越烈,参与倒扁之民众情绪在施明德及多位政治人物的演说下越发激昂。
2006年11月3日,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查黑中心检察官陈瑞仁侦办国务机要费案结案,检方于起诉书内认定陈水扁涉有贪污及伪造文书罪嫌,但因受“中华民国”宪法第52条之保障,俟其经罢免或解职之后再行诉究。
2008年1月12日,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选举结果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大的惨败,身兼民进党主席的陈水扁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
2008年5月,台巴外交金援十亿遭侵吞案爆发,陈水扁5月6日发表声明指出,“我心中坦荡,既未主导、亦未参与执行”,同日“行政院”副院长邱义仁、“外交部”长黄志芳、“国防部”副部长柯承亨因此案请辞获准。部分民进党员包括苏贞昌在内,对于陈水扁8年执政让民进党形象大损,认为可以由全党讨论应否退党,部分党员则持保留态度。
2008年5月20日,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卸任之后
2008年8月14日,立法委员洪秀柱举行记者会,揭露黄睿靓在瑞士帐户因有洗钱嫌疑而遭瑞士联邦检察署冻结,并主动致函台湾请求司法协助。同日下午陈水扁召开记者会道歉并坦承其历来的选举剩余款并未诚实申报,而且其妻吴淑珍暗中将他自1996年起共4次的选举结余款汇往海外帐户,他于2008年年初才首次得知此事。在检方的调查下,陆续追出有贪渎嫌疑的数案,其资金来源与官商授受关系也曝光,但陈水扁一家坚称所有资金皆是政治献金,并非贪污。
2024年6月,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被控在“台北101”前董事长陈敏薰买官案中涉洗钱罪,因陈水扁身体因素,相关案件2015年5月13日裁定停止审判,一拖多年。台北地方法院合议庭日前认定,洗钱案追诉权时效已完成,判陈水扁免诉。
陈水扁遭控从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间,先后11次利用“外交出访”机会,将涉外部门每次提供给的10万美元零用金扣留3万美元,汇往海外供儿子陈致中留学使用。2010年6月8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审判陈水扁无罪。
国务机要费案:从2003至2005年间,总数1.44亿新台币的国务机要费中近亿去向不明;参考消息网2022年5月30日报道,民进党民意代表挟人数优势,在台立法机构通过所谓“会计法修正草案”,陈水扁“国务机要费”正式除罪。2022年7月15日,台湾“高等法院”更二审宣判,判陈水扁免诉(不起诉),妻子吴淑珍涉洗钱判有期徒刑2年。
台开案:陈水扁女婿赵建铭以每股2元低价购入两万多张台开股票,不到一年净赚数亿,明显涉及内线交易;
高捷案:台湾高捷工程2005年8月底因高雄泰国劳工发生大暴乱而揭出大规模的官商勾结舞弊疑云;
SOGO案:陈水扁家“御医”黄芳彦被指为SOGO百货经营权之争的关键角色,代表的是吴淑珍;
ETC案:台湾高速公路收费站安装ETC电子收费系统,招标、建置中存在诸多疑点;
炒股案:前陈水扁办公室副秘书长陈哲男利用公权力买卖股票,中饱私囊,并与吴淑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1年10月13日,台“高院”合议庭认定陈水扁利用其实质影响力介入金控并购,陈水扁、吴淑珍夫妇从无罪改判有罪。
2010年6月11日,陈水扁家族涉及的六大弊案,台湾高等法院二审宣判陈水扁从一审无期徒刑被改判为20年有期徒刑,罚金1.7亿。陈水扁夫人吴淑珍也是被改判为20年有期徒刑,罚金2亿。陈水扁儿子陈致中被判一年零二个月,黄睿靓缓刑4年缴一千万。
2009年6月8日,陈水扁被控贪污“外交零用金”一案,台北地方法院宣判陈水扁无罪。
2009年9月11日,台北地方法院就扁家四大案,一审判决陈水扁和妻子吴淑珍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
2010年12月2日下午,已经在台北看守所羁押734天的陈水扁在台北看守所被囚车送往位于桃园龟山的台北监狱正式入狱服刑。
2010年12月7日,陈水扁被判服刑17年半,但由于其身上还有二次金改、“机密外交”、“国务机要费”、洗钱等多个官司缠身,任何案子确定之后;陈水扁的刑期都会再起变化,还是充满变量。
台“最高法院”此前曾判决陈水扁在龙潭购地案的部分是11年徒刑,并科罚金新台币1亿5000万元;陈敏熏给款案部分是8年徒刑,并科罚金500万元;2010年7月判决陈水扁在龙潭案洗钱部分2年徒刑,并科罚金300万元。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检察官向台湾“高等法院”声请定应执行刑,台“高院”下午裁定陈水扁应执行有期徒刑18年6月,并科罚金1亿5600万元,罚金得易服劳役。
2024年5月20日,台北地方法院合议庭认定,陈水扁洗钱案追诉权时效期为10年,追诉权时效自2006年1月25日起计算,期间陈水扁虽因疾病未能到庭,但追诉权时效既已完成,洗钱案判决为免诉。台北检方对此提起上诉。台湾“高等法院”8月28日撤销免诉判决,陈水扁洗钱案发回台北地方法院重审。
2014年6月10日,陈水扁委托律师首度声请保外就医。台湾当局“法务部”认为他的病况不符保外医治规定,因此驳回。陈水扁另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声明异议,台北法院认定非管辖案件而驳回,陈水扁因此向台北法院提起抗告,并向台湾高等法院提出声明异议。2014年12月,陈水扁向台湾高等法院声明异议,台湾高院11日分案,12日下午裁定“声明异议驳回”。
狱中生活
陈水扁2010年12月发监服刑后,不分蓝绿大爆其料,对民进党频下指导棋,一边控诉蓝营“政治迫害”,一边提醒昔日战友,帮助他就能获深绿支持,抛开他就有身败名裂的风险。
在新近发表的文章里,陈水扁顺便摆了“四大天王”中的苏贞昌和吕秀莲一道。他说,当年红衫军围城要求他下台时,苏贞昌强烈反对,因为如果扁下台,吕秀莲就会接任。苏贞昌形容吕秀莲无论思想或行为都令人“难以预测”,一旦上位,可能对两岸关系造成“重大伤害”,并说“吕当领导人,是许多党员最害怕的事”。。
在狱中的陈水扁已成为岛内史上最赚钱的囚犯,他单靠给《壹周刊》写专栏就能月入8万元。
2013年6月2日晚间九时许在舍房浴室以毛巾勒颈企图自杀,但立即被看护救下,颈部无勒痕、身体无异状,惟情绪低落。
陈水扁于2014年12月10日向“法务部”声请保外就医,“矫正署”15人医疗鉴定小组审查结果,建议准予陈水扁所请。台湾扩大医疗小组成员2014年12月29日晚达成共识,让陈水扁保外就医。民进党发言人黄帝颖当晚说,尊重医疗鉴定小组的结果,台当局“法务部”应尽速依法执行。
黄帝颖还说,过去“北荣”、“中荣”也曾做过相同结果,但“法务部”未正视,这次医疗小组做出同样结果,希望“法务部”能积极、正面处理,让扁尽快保外就医。 另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扩大医疗鉴定小组当晚第3次评鉴后,确定扁脑部、漏尿、手抖等病况严重,审核无误,已一致通过让扁保外就医。2014年12月30日展开行政作业,若作业能快速完成,已入狱6年的陈水扁可望回家跨年。
“矫正署”十人审查小组于2015年1月5日上午九时开会审议陈水扁保外就医案做出决议,核准陈水扁保外就医一个月,届期再做评估。陈水扁最快下午可出狱。
2015年2月5日,陈水扁获准保外就医到期,台湾当局当日便审核同意延期。
被爆受贿
2015年3月10日,针对民进党前发言人徐佳青在公开演讲时爆料,陈水扁曾向建商收受几十亿(新台币),台湾检方特侦组1表示,3月10日已经分“查字案”办理。
特侦组进一步指出,针对陈水扁、吴淑珍等相关贪污洗钱案件,曾针对企业界人士捐款部分,传唤了相关证人,并调查了相关事证,将尽速调阅前案,厘清是否和先前调查的范围相同。
退出政坛
2020年1月12日,陈水扁在脸谱网发文宣布退出政坛。
家庭生活
家庭成员
阿扁由来
由于“阿”字后面加尾名是闽南语人名简称的习惯用法,多用于亲友间对平辈和晚辈的叫法,故自称“阿扁”以表现亲民作风。而台湾媒体习惯称陈水扁所领导的台湾当局为“扁政府”。
健康
2022年5月31日,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透露其父确诊新冠,没有发烧,但有咳嗽及喉咙痛,已开始服药。陈水扁稍早也在脸书上证实自己确诊。
政治举措
外交政策
在两岸和外交政策方面,虽然陈水扁是一名台独理念坚定的政治人物,但在中国大陆和美国等各方压力下他于2000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不一没有”的承诺,暂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大陆对他的疑虑,当时朱镕基回应“四不一没有”,中国大陆将对陈水扁“听其言、观其行”。一年之后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论,由于中国大陆政府并不承认由“中华民国”台澎金马地区人民民主选举所产生的政治实体为一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中国大陆政府对陈水扁提出的这些宣示强烈抗议,后来陈水扁依照台湾民众的要求终止了“国统纲领”。
2007年3月4日,陈水扁在出席台湾人公共事务会晚宴时,发表“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没有所谓的左右路线问题、只有独统问题”。不过,他自己也曾表明,民间部分人士对于在他任期内把“中华民国”的国号改为台湾共和国表示,“要改国号,要把国号‘中华民国’改为‘台湾共和国’,必须经过四分之三国会议员同意,以当时来讲,支持民进党政府的席次不到国会半数,遑论要达到四分之三,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纵使有这些想法,但是客观的环境是做不到的。我不能够骗自己,也不能够骗别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陈水扁在外交政策方面,还推出了“烽火外交”的政策,用大量金援友邦的方式,积极与中国大陆打邦交国争夺战,“中华民国”政府的邦交国的数量从陈水扁上台时的31个,减少为下台时的25个。陈水扁执政末期,爆发了有关金援友邦的“巴纽案”,导致了外交部长黄志芳下台,“烽火外交”的主要操控者邱义仁接受司法审查,并遭到检方收押。
由于陈水扁的外交政策多变,经常违背承诺,并不断挑动中国大陆敏感神经,制造台海危机,也导致了与中国大陆关系的紧张,中美政府同将陈水扁归类为“麻烦制造者”(troublemaker)。据民进党元老林浊水透露,布什非常讨厌陈水扁,并在2008年3月,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讨论亚太事务时,美国总统小布什还曾骂陈水扁是“狗娘养的”(SOB) 。
经贸政策
在经济议题上,虽然一些台湾民间企业界提出希望台湾与中国大陆“三通”,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但他也顾虑到由于台湾的国防安全,必须降低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度,因此认为政府不应该短期内积极推动。为取代西进政策,陈水扁亦提出“南向”政策,并鼓励台商到东南亚投资。在2006年的元旦讲话中,陈水扁提出用“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大陆经贸政策来取代以前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国亲抨击这是“锁国政策”让台湾的经济快速衰退。
同年春节所发表之演讲,表示要考虑废除已经束之高阁六年的国统纲领和国统会,并在推动以“中华民国”名义加入联合国多年仍然失败后,改以台湾的名义加入。但在国际上,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则违背了他的“四不一没有”承诺中的“一没有”条项,遭到泛蓝人士的猛烈抨击。而美国国务院则于1月30日在简报中,主动针对陈水扁的新春谈话发表声明,重申了美国对台政策“一个中国,台湾关系和三项公报”,反对任何片面改变现状的举动,并且表示“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如同北京的反分裂国家法也是单方面地改变现状。
2006年2月27日,在对用语进行修订后,陈水扁宣布国统会终止运作,国统纲领停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为此大力抨击。
申请入联
2007年7月19日,所罗门群岛等三国常驻代表向联合国秘书处转交了陈水扁致联合国秘书长函,提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之申请书,但遭联合国立即退回,理由为联合国只受理非联合国会员国的新国家的申请加入案,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非国家,“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也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所以不予受理。
主要著作
人物评价
台湾政论家南方朔的文章说,像陈水扁这样的人,予人既可恶又可怜,可恶与可怜纠缠。可怜之人必有可恶可恨之处。自我扭曲,并曲解历史,虚构出一个救命恩人。可怜的陈水扁不仅可恶可恨,甚至是可鄙了。
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表示,社会对他这个人的评价都已确定,“谈这个人一点意义都没有,不值得台湾社会再谈这件事情”。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10:5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