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
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是以培育在校学生的
创业意识、
创新精神、创新
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
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基本特征
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
重要性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
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
管理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
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的原则,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
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
服务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生态培育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
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为参与者和协助者,政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
政策制定、资金支持、
舆论导向、
服务体系、部门协调等多方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起到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各种企业尤其是知
名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
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最直观的感受和奋斗目标,因此,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
社会责任。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只有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观念,并勇于去实践创新创业,才能说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实际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
内容体系
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
组织协调能力与
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
创业能力。
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
创业机会,把握
创业风险,掌握
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
设计策略及技巧等。
实践模拟:通过
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
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
企业流程与
风险管理等。
国内动态
2012年8月1日,
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
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
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随着“创业基础”课纳入本科必修,创新创业教育再一次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随后,
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示范项目
CDEP平台开通创新创业系统,也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大力开展是与世界接轨。
课程设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
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普及课程;第二层次,面向有较强创新、
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旨在提高其基本知识、技巧、技能的专门的系列专业课程;第三层次,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要以项目、活动为引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
创业过程的指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互为支撑,内容体系为课程提供
课程内容的支撑,课程体系为内容体系提供内容实现形式的支撑,两者共同作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实践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
清华大学举办首届
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
亚洲的高校。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教育部将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十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3.以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保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5.以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
创新型人才;
7.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案例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始建于2009年,是学院遵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
发展战略,坚持服务中山经济
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发展定位,
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充分尊重高职院校办学规律,大力倡导“自行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
教育理念,致力于使大学生“不仅仅是工作岗位的消耗者,而更多地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践行能力的培养,积极贯彻实践育人的方针,着力培养新生代的创业精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
教学环境、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全力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凝聚了一批团结进取,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的双师型
教师教学队伍。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教授4人,博士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中心负责人王华教授作为中山唯一一门
国家精品课程的负责人,被聘为全国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
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特征,还聘请了中国“
隐形冠军”代言人、广东非常小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伯强,
广东名派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展增,
中山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张延杰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知名企业家担任
创业导师,对学生的创业发展、
经营管理等进行指导、帮扶。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在负责推进全院创新创业
素质教育工作的同时,依托中山优良的创新创业条件和自主
创业氛围积极强化专业建设,锻造精品,开设了创业
管理专业。针对创业
核心能力的开发,校内建设了创业策划工作室、创业申办工作室、创业管理工作室、
大学生创业园(1,000平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场(500平米)等实训实践场地,校外建设了以
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3,000平米,由市
政府投资,学院牵头建设和管理)为代表的一系列创业实践、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心通过每月举办
创业论坛、讲座,组织到企业参访调研,开展
创业计划竞赛,丰富的创业社团活动,组织创业校友联合会等多种形式,强化了校园
创业文化氛围。
短短几年的时间,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精神和事业开拓的激情,在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及
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教师开发的《创业实务》课程成为
中山市唯一的国家精品课程,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开展国家、省、市
科研课题20余项,
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近50篇,获得
广东省
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积极开展创业
培训服务。近年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
自主创业的典型。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的调查显示,学院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远高于广东及全国同类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师资队伍:
王华,1964-,企业管理教授,国家一级高级营销师,高级
创业指导师,清华大学(DMC)创业导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王华教授曾在国家大型企业工作六年,是《创业实务》
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并兼任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
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分会常务理事,全国高职高专
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广东经济学会理事、
广东营销学会理事、中山市委
讲师团讲师、中山市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专家及
中山市青年创业协会专家。
卢卓,1981-,副教授、经济师、
管理咨询师,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创业管理专业主任,《创业实务》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参与或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市社科联等各级课题多项,在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
科技管理研究等杂志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10余篇。
付培凯,1974-,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社会
文化研究,近年涉足创业教育,主讲《创业实务》、《国学思想与商业伦理》和《创业文化》等课程,主持、参与国家、省级创业教育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智超,1986—,管理学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创业教育,曾参与中山市重点
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各大刊物中发表。现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助理,中山市创业培训评审专家,中山市青年创业协会会员,多家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