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
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
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
女高音、
女中音、
女低音和
男高音、
男中音、
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
基本解释
(1)[vocal music]∶指歌唱的音乐,可以有乐器伴奏。
(2)[music and musical activity used in general sense]∶古代泛指音乐和
音乐活动。
引证解释
1. 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
掌教六鼓四金之
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 晋
潘岳 《
西征赋》:“隐王母之非命,纵声乐以娱神。”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麒麟客》:“歌鸾舞凤及诸声乐,皆所未闻。” 清
高士奇《扈从西巡日录·康熙二十二年三月朔壬寅》:“妙妓杂乐,无不毕陈,云贺
药王生日。幙帟徧野,声乐震天。”
2. 今指歌唱。可以有音乐伴奏,亦可无音乐伴奏,皆以歌喉为主,与器乐不同。
分类
男高音
男高音是男声的最高声部,音域通常从
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
小字三组的C。按音色的特点可分为抒情和戏剧二类。抒情男高音也象
抒情女高音一样冰凉空灵而富于诗意,擅于演唱歌唱性的曲调。戏剧男高音的音色强劲有力,富于英雄气概。擅于表现强烈的感情。柴可夫斯基的歌剧《
黑桃皇后》中的男主人公格尔曼,就是典型的戏剧男高音。
男中音
男中音的音域和音色介乎男高音和
男低音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两者的特色。音域一般从小字组的降A到
小字二组的降A。
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中的《
黄河颂》,就是著名的男中音独唱曲。这首歌以热烈的曲调,雄浑的气魄,展现了一幅气象万千的黄河的壮丽图景。它象征着我们民族伟大而崇高的精神。
男低音
男低音是男声的最低音。音域通常从小字组的E到小字二组的E。按音色的特点还可细分为抒情男低音等。男低音的音色热情似火,火热,擅于表现热血的感情。
马可等作曲的歌剧《
白毛女》中的
杨白劳就是男低音。
女高音
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演唱女高音的歌手,由于音色、音域和
演唱技巧的差别,又可以分为
抒情、花腔和戏剧三类。抒情女高音的声音冰凉,宽广而空灵,擅于演唱歌唱性的曲调,抒发富于诗意的和内在的感情,
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就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
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声音冰凉。如意大利作曲家贝内狄克特的声乐
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就是由花腔女高音独唱。
戏剧女高音的声音坚强有力,能够表现复杂的情绪,擅于演唱
戏剧性的喧叙调。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
阿伊达》有第一幕第一场中的《胜利归来》就是一首典型的戏剧。
女中音
女中音的音域和音色都在女高音和
女低音之间。音域通常从中央C下面
小字组的A到
小字二组的A。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
女主角卡门是一个放荡、泼辣的吉普赛女郎,运用女中音演唱恰好表现了卡门的野性。
由于角色有限,而且这一
音区较接近语音,难以形成鲜明的特色。换言之,如果没有剧情的需要,这种真正的女中音是难以得到发挥的,所以真正优秀的女中音相当稀少。比较著名的女中音角色是:瓦格纳《
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大地之母艾尔达和圣桑的歌剧《桑松与达丽拉》(1872)。圣桑一生作了13出歌剧,《桑松与达丽拉》是以女中音为主角罕见的歌剧之一,也是圣桑的代表作。桑松的故事记载于旧约圣经,取古代
以色列人的英雄桑松为题材。故事叙述了以色列的老百姓遭受腓力斯人的蹂躏和压迫,英雄
参孙号召民众反抗。腓力斯人以妖艳的
女祭司达丽拉色诱,妖女达丽拉探明桑松之所以拥有神力,是由于上帝耶和华赐给他的长发,于是趁其熟睡时把他的长发剃光,就这样桑松做了腓力斯人的俘虏。他们剜去桑松的双眼,每日劳役。桑松求告上帝耶和华并又一次得到了神力的帮助,推倒神殿大柱,三千徘力斯人与他同归于尽,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有
关牧村、
刘子琪、
德德玛、
吴玫玫、
罗天婵、
梁宁等。
女低音
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域通常从中央C下面小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F。音色阳刚热血,热情火热。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一幕第一场的《奥尔伽的叙咏调》就是由女低音独唱。
18世纪末—19世纪的前半期是女低音的黄金时代。韦伯《奥伯龙》中的国王侍从、罗西尼《湖上美人》中的马尔科姆等,均出色发挥了这一声部的声音特色。女低音还可以演书童或少年,如唐尼采蒂《夏摩尼的琳达》中的彼罗托,《路克莱莎·波其亚》中的奥西尼等。除了罗西尼的《灰姑娘》中的辛德瑞拉《赛米拉密德》中的阿萨斯等角色之外,女低音的形象又常与热血女汉子等联系在一起。
还有
格林卡的《
伊凡·苏萨宁》(1836)中苏萨宁的养子瓦尼亚由女低音演员扮演。他为挽救新立
沙皇罗曼诺夫的生命,连夜赶路报讯,竟使坐骑急奔毙命。这里,瓦尼亚的女低音演唱颇为动人,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唱法
所谓“唱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有的演唱模式,这种模式直接影响着演唱的外在表现风格。就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流行唱法这三种唱法而言,因为唱法模式不同,故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具体地说,三种唱法之所以在风格表现上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三种唱法在歌唱发声的原理运用上的不同所致。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技巧性和规范性,强调声音的共鸣和掩盖,在生理上要求
喉头向下使喉咙充分打开,追求具有强烈力度的“面罩集中点”以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民族唱法则注重歌唱发声的
自然性,强调行腔与
咬字的
有机结合,主张“字”正才能“腔”圆的基本观点,追求“字清”而“韵正”的传统格式。而流行唱法则更多的是注重“感觉”,强调
乐感和摹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追求声音的个性与特色,以及“口语化”式的演唱风格。由此可见,三种唱法从演唱模式到风格表现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初叶的意大利,以音质圆润饱满,音色华丽流畅而著称。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美声唱法因为有大批专家学者的精心研究,其歌唱理论与训练方法在三种唱法中,是最完整和系统化的。由于该唱法的发声方法符合人体生理
机能的
自然规律,依靠科学的呼吸方法和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歌唱,减少了声带因长期歌唱所带来的负荷过重与磨损,从而延长了声带的有效使用时间。许多中外歌唱家如男高音藏玉琰、
楼乾贵、梯·斯基帕(意大利)、男中音特·鲁卡(意大利)等的歌唱寿命都达到七十岁以上的高龄。
美声唱法在演唱方法上又分竖唱法和横唱法两种。所谓“竖”唱法是因为歌唱时嘴巴上下拉开,形成长条型或椭圆状的O型;喉咙以上下打开为主,
会厌软骨充分“竖”起,声音给人有“竖”或垂直的感觉。所谓“横”唱法则是歌唱时嘴巴左右拉开,露上齿亦像在笑;喉咙前后打开,不强调会厌充分“竖”起,而突出声带的张力——阻力为发音主体。由于声带的位置呈前后向,因而声音则有“横”的感觉。在歌唱实践中是选择“竖”唱法还是选择“横”唱法,主要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
生理条件及歌唱爱好者心目中所向往的声音模式而定。总而言之,不论选择哪种唱法,只要运用得法,都可能达到歌唱表演的最佳境界。譬如当今世界男高音之王,具有“欧洲三杰”美称的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他们三人的唱法虽都属于美声唱法,但具体地说又有所不同。卡雷拉斯是典型的竖唱法,他在唱高音时嘴巴上下拉得特别长,呈O型。帕瓦罗蒂是横唱法的典型代表,他在唱高音时上齿始终是露出来的,而且
口型是横向拉开的。而多明戈则为折中,介乎于二者之间,但偏向竖唱法较多。又如,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施鸿鄂采用的是横唱法,而歌唱家
刘维维则选用的是竖唱法。因此说,选择哪种唱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掌握并运用好一种唱法,并使之达到一定的高度。
就风格而言,美声唱法还有“俄罗斯”和“意大利”两大流派。在我国现有的九所音乐学院当中,除中国音乐学院较多研究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之外,其余八所(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
星海音乐学院)在声乐教学的唱法研究方面,都是以美声唱法为主。50年代期间,我国歌唱艺术界因受当时
苏联的影响,在唱法上基本采用的是“俄罗斯”式的美声唱法。这种唱法的特点是中低声区向前唱,高音时则突然靠后,音色较雄壮,声音热情有力。进入80年代之后,通过国际声乐界的
艺术交流和往来,以及大批学者的外出学习和引进,使得传统的模式与观念有所更新和改变。21世纪所推崇的是先进的“意大利”式美声唱法,即“
面罩唱法”、“关闭唱法”和“掩盖唱法”(三者均属于“横”、“竖”唱法的一种)。这种唱法的特点是音色饱满,声音集中且易获
头声,音量较大,同时,吐字也较方便。因此,学习、掌握和运用好这种唱法,是我国歌唱艺术紧跟世界潮流及使美声唱法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
作品风格的表现上,美声唱法也是丰富多样的,除能表现中外歌剧这一独具特色的风格之外,还有
英雄史诗般的,如《长江之歌》、《英雄赞歌》、《延安颂》、《黄河颂》等;优美抒情的《美丽的心灵》、《大海啊,故乡》、《珍珠河》、《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渔光曲》等。其次,在
演唱形式上美声唱法也是最完整和最有
代表性的,如有大型合唱及组歌、小合唱(包括男声小合唱、女声小合唱)、
男声四重唱、
二重唱(包括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对唱)、独唱等多种形式。另外,美声唱法还具有音质圆润饱满,音色华丽流畅,音域宽广,声音冰凉空灵又有
空气感等特点。
民族唱法
中国民族民间唱法是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一个总称,它是以演唱民歌为主要目的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模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
汉民族而言,由于各地区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
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其表现民歌内在含意的重要手段一唱法及其风格也是不相同的。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应该说还是来自于不同的民族种类与不同的民歌风格的影响。为此,在研究与探索民族唱法及其风格的同时,简介民歌之特点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的民歌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各民族自己的多品种的民歌形式,这其中以汉族北方的山歌和南方的小调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穿越时空界限之能力,并作为
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北方的山歌具有粗犷质朴、直爽豪放的特点,如青海的《
花儿》、
陕北的《
信天游》以及内蒙的《
爬山调》等,给人以一种身居山间旷野之中,领略高原牧场自然美景的爽朗舒畅之感。而南方则以江苏的小调为最有特色,如歌曲《茉莉花》、《
无锡景》、《姑苏风光》等,曲调细腻委婉、脍炙人口、柔和而又流畅,给人以鸳鸯戏水、鸟语花香,小河潺潺流水之美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民歌风格,代表了中国民族唱法的基本表现风格,但在唱法的技能技巧方面,民族唱法还强调“字正腔圆”,注重发声的自然性、在行腔咬字中唇与齿的有力配合,以获得“字清”而“韵正”的最佳效果等特点。
中国民族唱法因受其民歌的影响,在唱法上曾是杂乱的繁多的。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才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格式。具体地说,中国民族唱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基本上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1. 形成期 40年代初期,随着民族救亡运动的深入,民族音乐配合敌后抗战的需要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
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民族音乐新形象。1945年由女高音歌唱家
王昆首演的
新歌剧《白毛女》的问世,标志着
中国新歌剧和统一的中国民族唱法的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除王昆之外,还有稍后的
郭兰英、
何纪光等,他们为中国民族声乐在唱法上的统一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形成期唱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完全使用
真声(俗称“大本嗓”)去歌唱。由于声音缺乏气息的支持,喉咙较紧,因而流动性不够,硬且直,表现抒情与婉转的作品难度较大。
2. 发展期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声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到了50年代的后期,一批具有跨时代水平的歌唱家先后涌现出来,他们是女高音
王玉珍、
马玉涛、
阿旺、于淑珍等,男高音
吕文科、
郭颂、
胡松华、
姜嘉锵、
吴雁泽等。他们的歌声传遍了祖国各地,许多曲目至今仍在传唱,如王玉珍的《洪湖水,浪打浪》,马玉涛的《马儿啊!你慢些走》、于淑珍的《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吕文科的《
克拉玛依之歌》、郭颂的《
乌苏里船歌》、胡松华的《
赞歌》等。
这一时期的唱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为基础,结合运用西洋美声发声方法,走出一条中国民族声乐的新路。在这一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代表人物
朱逢博、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在几十年的演唱实践与研究探索中,他们将西洋发声与民族唱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研制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唱法。即将
假声运用于民族唱法之中,使得真假声能在歌曲的演唱中结合。吴雁泽唱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声音在高音区的渐弱(真声转为假声的运用)和声区的自如转换,以及利用气息的控制使声音的力度变化恰到好处,如演唱《清晰的记忆》在高音区的处理就是如此。这种技巧在声乐界是高难度的,他们的演唱方法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 成熟期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民族声乐带来了艺术的春天。一批优秀的立足于民族声乐的改革与发展的耕耘者,用他们辛勤的汗水精心培育出了无数个歌坛新秀与人才。如果说女高音朱逢博、男高音关贵敏和
蒋大为的出现预示着民族唱法走向成熟的开始,那么,女高音彭丽媛、
董文华,男高音
阎维文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民族唱法已走向了成熟的
新阶段。
成熟期唱法的特点,可以说是朱逢博、吴雁泽唱法的发展与继续。董文华、阎维文等所运用的演唱方法,明显反映出“中西”结合这一特点:声音圆润且流畅,高音冰凉空灵并带有
泛音(是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发声技巧方面的区别焦点),因而更富于
表现力。由于民族唱法在发声方法上结合与吸收了美声唱法的泛音运用,其作品的表现难度也更接近于美声,如男高音歌曲《说句心里话》、《小白扬》、《
再见了,大别山》,女高音歌曲《父老乡亲》、《
我们是黄河泰山》、《
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无论是从作品的音域和音乐的大幅度跳跃,还是从旋律的抒情性与歌唱性来讲,都具备了气势磅礴颂歌般的赞美性这一特点。可以说,成熟期的民族唱法,是一种值得继续研究和普及推广的唱法,它代表着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方向。
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是“
流行歌曲唱法”的简称,又称
通俗唱法。“流行歌曲”这个概念是
不准确的,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歌曲。它的
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因而流行唱法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歌曲唱法”。
流行唱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唱、通俗方便。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正所谓:极易
上口,人人歌之。
流行唱法之所以发展甚快,易于普及,其主要原因是该唱法不像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那样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去较好的歌唱,而是追求随意性,强调乐感与摹仿、个性与特色、自然流露与即兴发挥,没有较固定的模式,人皆可唱。加之“
卡拉OK”的引进,人们不用登上剧院或歌厅的舞台,利用一套卡拉OK设备,在家里就可实现做“歌星”的美梦。更由于宣传媒介为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刻意地对歌星及流行曲的宣扬,促成了“追星风”这一新潮,使所谓的“
发烧友”对歌星的崇拜已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因此,摹仿歌星及其所唱的歌曲,进而使流行歌曲具有群众性,并走向大众化也是发展之必然。
中国大陆的流行唱法在其发展初期,还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靠摹仿。基本上是以摹仿台湾歌星
邓丽君的唱法开始,随后才逐渐走向成熟,逐步具备了自己的风格的(曾红极一时的歌星
程琳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国歌坛流行唱法走向成熟,应该说是自一曲《黄土高坡》而开始的。从那时起,摹仿他人风格似乎成为过去,那种鲜明的
西北风则成了中国歌坛流行唱法的一个典型模式,这个模式代表着当今北方流行唱法的风格。
流行唱法是一种具有较强即兴性的唱法,由感而发,随口可唱。在技能技巧的运用上不同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那样规范,而着重强调其“感觉”。一个歌手是否能够发展成为歌星,不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一副优质的嗓子,而是要看他是否具有较强的乐感和摹仿力。乐感和摹仿力好的歌手,可以摹仿演唱一位歌星的歌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曾经就有人说:中国歌坛有许多个邓丽君。歌星
张宇(歌曲《用心良苦》的演唱者)和
张学友的声音听起来也真使人难辨其真伪。因此说,摹仿(当然乐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流行唱法中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由于流行唱法具有追求个性与特色的特点,因而在唱法分类上有“气声”唱法、和“喊式”唱法等几种。歌曲《在水一方》(
气声唱法代表作)、《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和《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喊式唱法代表作),表现了三种唱法的基本特点。“气声”唱法的特点主要是喉部松弛,基本保持吸气的状态,发声时声带不需要闭紧而留有较大的空隙,以使其漏气,声音空,不自然,因而也可称其为“漏气式”唱法。所谓“喊式”唱法,主要是运用大本嗓去歌唱,并且刻意使声音
横向发展。由于用力较大,声音既强而又雄浑,故有“喊”的感觉。这三种唱法均有较大的缺陷,不易普及。虽说流行唱法较强调独特风格,但上述三种唱法对歌唱的寿命有不利影响,故没有发展的可能性。流行唱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显著的变化,其主要
表现在于:将一定的技能技巧运用于歌唱之中,丰富与加强了流行唱法的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大批有专业美声基础的歌手的加入,使流行唱法在方法运用上更加规范化。
实践证明,拥有美声唱法的基础,并具备演唱流行歌曲的特有感觉,两者有机结合的方法,可说是中国流行唱法发展的方向。80年代活跃在我国歌坛上的著名歌星
毛阿敏、
杭天琪、
廖百威、
麦子杰等,都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美声训练而后改为流行唱法的。他们演唱的歌曲优美抒情动听,在高音的演唱上,他们有独到的能力,其高度是一般歌手难以攀越的。因此,要提高流行唱法的整体效果,提高歌手的歌唱能力,最大限度地加强唱法中的技能技巧训练与引进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我国流行唱法的发展方向。
人为将中国音乐分为三类唱法只是相对的,不同风格的
音乐作品可以用不同的歌唱技巧去表现,并不是单纯的用上面的“三种唱法”来划分。一部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三种唱法地巧妙运用,离不开演员精彩的舞台表现,更是歌唱者智慧的结晶。如果非要把音乐按以上三种唱法来严格划分,只会导致音乐的发展止步不前,千篇一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音乐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我们用我们的热情去赞美生命、
歌唱祖国、唱响祖国美好生活的主旋律。
欧洲
圣咏音乐是美声唱法的萌芽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的产生不仅与
欧洲音乐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作为人类文化
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同样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13世纪前的欧洲音乐均为单声部音乐,其中,
古希腊的声乐也以单声部为主,并受到严格的诗歌韵律的支配,主要以
独唱、齐唱、领唱、说唱和吟唱为歌唱形式。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诸如《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这样出色的作品,它们是由盲人诗作者
荷马创作并以说唱的方式演唱的。可以说这就是比较初期的声乐表现形式。随着
古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欧洲进入了长期的教会统治的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中世纪”,教会教义几乎垄断了一切思想意识领域,歌唱同样成为各种宗教的
附属品。古
罗马帝国扩张不仅带来了领土的扩大,也为音乐世界带来了许多来自
亚洲、
非洲、欧洲的优秀艺人及丰富的音乐文化,他们聚集到罗马并使之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
音乐中心。当时的教会演唱圣诗和朗诵《圣经》,这就成为了最早的合唱形式。教堂中用
拉丁文演唱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即为被称咏的音乐形式。公元590年,罗马
教皇格里高利一世选编、修订了配合教仪的《唱经本》,即著名的《
格里高利圣咏》,实际上相当于规定了教堂中演唱教义的歌调。圣咏是欧洲声乐艺术的萌芽,它要求庄严、肃穆的演唱配合教堂的氛围。虽然圣咏有宣叙性和旋律性两种歌调,但由于它只是单旋律音乐,使人乏味。随着发展,演唱者将它作了一些华丽、流畅的“再创造”,形成了新的、更好的演唱方法。
在圣咏音乐流行的时期,从11世纪起出现了一些促进
音乐艺术的发展、丰富声乐
艺术内容的音乐形式。由于当时
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城市开始出现了针对
宗教音乐的
世俗音乐,它要求人们用音乐反映生活和世俗的情感。此后,又相继出现了
游吟歌手、
恋诗歌手、民歌手等专业的歌唱者,他们虽无法完全摆脱宗教的浓厚色彩,但已可堪称为对宗教音乐的大胆突破。
13世纪中期的欧洲音乐逐步突破单声部,开始进入
复调音乐时期,声乐演唱也为多声部合唱形式,分别由女高音(
soprano)和女低音(
Alto)担任,圣咏旋律则由
男高音(Tenor)担任,后来又加入了男低音声部(
Bass)。由于圣经的古训规定“妇女在教堂中应保持缄默”,因此,演唱中的女声部均由男
童声代替。这些男童是被阉割的男童声歌手,在声乐发展史上被称作“阉人歌手”。他们的出现曾为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奠定了“美声唱法”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歌剧的产生与发展,他们盛极的时代同时也带来了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早在4世纪,意大利就建立了专门训练童声演唱圣咏的歌唱学校,他们遵循古训,严禁妇女在
唱诗班演唱,由于童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音色的变化,而不能唱出符合圣咏需要的优美自然的歌声,所以出现了这种不人道的“阉人歌手”现象。他们的声带及喉头不会随着年龄和身体的成熟而变化,阉人歌手具有女声的声带,同时又具备男子的体魄,所以,无需用假声就能发出悦耳的女声。虽然他们的声音不如真正的女声冷艳,但他们冰凉空灵的音色,宽广的音域,能令听众
激动不已。在阉人歌手兴起和盛行的时期,不仅排挤了女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抢占了男声在歌坛上的地位。阉人歌手在欧洲盛行了近两个世纪之久,还有学校和教育机构专门训练阉人歌手。意大利著名
阉人歌唱家法瑞奈里和卡法瑞里就是阉人歌手盛行时期的典范,他们的演唱技巧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容置疑,他们将欧洲的声乐水平推进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
封建制度开始动摇,人们纷纷要求废除这种不入道的歌唱现象,同时妇女们也要求冲破封建束缚走上舞台,加上此时的男声也通过“关闭”的唱法提高了演唱能力,因此,阉人歌手在18世纪末开始走向衰落。
歌剧与美声唱法的产生
美声的发展与歌剧的诞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说阉人歌手的出现奠定了美声唱法的基础,那么歌剧的诞生和发展又从更符合歌唱艺术发展的
文化层面促使了美声的发展。歌剧诞生于
文艺复兴运动的极大影响之中,当时,
佩里、
卡契尼、
蒙特威尔第等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为了仿效
希腊悲剧的
朗诵调,他们使旋律与歌词内容、情绪变化,以及语言的起伏紧密结合,在歌剧中主要起着展开情节的作用。他们突破了传统和保守的束缚,创造了采用
自然声音,由各角色来演唱自己段落的
宣叙调演唱形式。为了使宣叙调的演唱更具有古希腊人在广场上演悲剧朗诵的那种声音效果,就不能采用声音微弱的童声和假声,而需要采用有足够气息支持,有声音共鸣,丰满宏亮有力而咬字清晰、真切的声音。“这些就促使佛罗伦萨小组的成员除了创作之外,还必须研究解决如何演唱的问题,于是就在前人,特别是维基的三幕仅供清唱用的16世纪恋歌剧《安菲帕那索》的演唱经验基础上,发展出了美声唱法”(摘自尚家骧的《
欧洲声乐发展史》)。卡契尼提出要以宏亮有力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要求;蒙特威尔第则进一步使
歌剧音乐戏剧化,写出了歌唱性的宣叙调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
咏叹调,这些都使得歌唱家们感到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和技艺是良好表现音乐作品的基本保障。同时,蒙特威尔第在
威尼斯建造了世界上第—座
歌剧院,使歌剧从最初的
宫庭和贵族的厅堂走入了正规的歌剧院,也为社会各阶层的观众提供了良好的欣赏场所。这样,随着观众层次的扩大,欣赏要求不断提高,必然地促使歌唱家们开始研究训练完善他们的歌唱技术,以便自己的演唱能达到卡契尼、蒙特威尔第所提出的宏亮有力、致远、富于戏剧性的声音要求。于是,许多卓越的歌唱家以他们高超的演唱技巧、华丽的嗓音,穿过庞大的乐队“
音墙”,清晰地把歌声送到剧场的每个落,征服了观众,使歌唱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所以可以说“美声”随着歌剧而得到极大的发展,是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思想在音乐艺术上的表现;它不仅是一种歌唱技术和一种演唱网络,而且还是一定美学原则和艺术思想的体现。
透过17世纪欧洲诸多
乐派中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歌剧乐派佛罗伦萨乐派、
威尼斯乐派、
罗马乐派、
那波里乐派对演唱风格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对“美声”的发展的重大意义。
佛罗伦萨乐派
在佛罗伦萨歌剧乐派中有—个小组,他们突破传统的演唱形式,采用自然的声音,男演男角,女演女角。在贵族的宫庭里,在文人的聚会上他们都会尽情地演唱,弗朗西斯科·卡契尼就是当时最早、最优秀的女歌唱家之一。为了能使演唱再现古希腊人在广场上演出的悲壮效果,佛罗伦萨小组的成员开始了对声音及唱法的探究。传统的童声或假声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种强调充分的呼吸,丰满、雄壮的共鸣,清晰真切的咬字及宏亮有力而致远的音质的演唱要求被提出。他们不仅创作歌剧,而且还要不断地对演唱、发声的技巧进行研究。于是,随着《
达芙妮》、《犹丽狄契》等抒隋音乐剧的诞生而产生了代表佛罗伦萨乐派风格的演唱要求:在自然、朴素的演唱基础上要求甜美、柔和、典雅,旋律优美抒隋给人以舒适之感。
威尼斯乐派
在17世纪的歌剧史上,蒙特威尔第创立了威尼斯歌剧乐派,为早期意大利歌剧奠定了基础。如果说佩里和卡契尼是歌剧音乐抒隋的创始人,那么蒙特威尔第则是音乐戏剧性的创始人,可以说歌剧诞生在佛罗伦萨,发展在威尼斯。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宣叙调加大了乐队伴奏的比例,丰富和烘托了独唱的气氛,他的第一部歌剧《
奥菲欧》与佩里和卡契尼的《犹丽蒂契》来自于同—题材,而他写出了戏剧性的悲剧效果。在歌剧的创作上,蒙特威尔第首先使用了
减七和弦,大胆地使用了转调和
半音音阶,在乐队伴奏上,他首创了
弦乐器的
拨弦和
揉弦的技巧。威尼斯乐派使歌剧走向社会,并使其走上了“花腔”——加花演唱的道路,他们追求华丽的演唱技巧和声音效果,他们以高超的声乐技巧出现在舞台上,引起了阵阵狂热。这种戏剧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使Bel canto的演唱获得了更大的表现力。
罗马乐派
作曲家卡瓦里埃原是佛罗伦萨人,后定居罗马,成为了罗马有名的作曲家,同时也成为了罗马乐派的代表人之一。歌剧这种体裁在罗马乐派中成了宗教的附属品。卡瓦里埃在宗教的气氛包围中,创作了寓言性的,颂扬封建道德的歌剧《灵魂与肉体》,以他为代表的罗马乐派的歌剧创作虽然在题材和形式上模仿佛罗伦萨乐派,在演唱上局限于宗教风格,但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舞台布景、装置、服装上追求富丽豪华的场面。
那波里乐派
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的歌剧被那波里歌剧乐派所取代,同时也为Bel canl0的演唱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其中包括A·
斯卡拉蒂。A·斯卡拉蒂是一位颇有才能的作曲家和歌唱家,他创作的歌剧具突破性,使美声从此走向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而且也逐渐形成了那波里的美声风格:重视声音的韵味、优美的音质和华丽的
声韵效果。同时,他还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教授美声的教师。
17、18世纪美声的演唱风格具体表现在:
1.要求演唱者深入理解歌词,力求自然质朴,追求高度的艺术表现。
2.培养声音的
美学观念,提高鉴赏力,使演唱更加合乎美声的要求。
3.歌唱中特别强调气息的控制,强调Legato(
连贯性)及音色的优美,要求歌唱中语气富于变化,
情感表达真挚。在即兴演唱高难度的
华彩乐段时,要求严格的
音准和节奏,流利灵活的乐句,松弛、雄壮、丰满的声音形象。
随着美声的成熟,它在声音训练方面的各种技术也日趋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正确的呼吸。美声强调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要求“用气息托住声音”,肯定了胸腹式呼吸法,提出用调整呼吸状态来调整歌唱状态的观点。
2.准确的
起音。认为美声只有完成良好的起音,才能获得柔和、圆润的声音。而要完成良好的起音,一定要正确呼吸,喉头稳定、思想集中、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声带积极闭合。著名声乐家
加尔西亚具体地概括出起音的要领:舌头平放、准确地唱到音高,平稳而不能滑动。
3.声音的连贯性。美声强调保持音质的一致、声音位置安放不变,音与音的连接讲究平滑匀净,音量渐强渐弱控制自如。
4.声音的灵活性。18世纪比较崇尚花腔技巧和复杂的
装饰音演唱,所以美声注重训练声音的灵活性,发展音域,打开喉咙,锻炼声音的
控制能力应多练习快速音阶、快速走句、跳音,要求声音饱满而准确。
5.
声区与共鸣。声区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很多专家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论观点。但无论将声区如何划分,Bel canto都始终坚持在教学中统一声区,并认为声区是教学的关键,声区与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要达到音色统一动人,富有力度,共鸣的位置必须相对稳定、准确。
6.吐字和语言,歌唱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美声要求语言中每个元音的发声是清晰准确的,歌唱中的元音转换要圆润、流畅,只有这样,Legato的原则才能在吐字和语言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由此可见美声是借鉴、融合了圣咏、阉人歌手高超华丽的演唱方法,伴随着歌剧的创始与发展,逐渐成熟和完善并成为—个科学的声乐体系,它能在世界声乐史上达到一个光辉的顶峰,所依靠的正是那些严格、准确的
技术要求和训练,依靠的正是那些动人的声乐作品和杰出的歌唱家们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由于“美声”这种歌唱方法与风格,很快得到欧洲各国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的采用和接受,并在它的发展中,逐步从
地区性扩展为国际性,形成一种具有演唱风格,声乐技术,美学原则和
教学理论的声乐学派。
唱法发展新时期
阉人歌手的衰落一部分原因是由于
大歌剧的兴起。欧洲
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的、神学的、
禁欲主义的束缚,个性得到解放,爱情成为人们歌颂的主题,资产阶级浪潮对封建制度进行强烈冲击。进入19世纪,阉人歌手这种不人道的现象逐渐被禁止。l8世纪后期,大歌剧主题大都离不开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对爱情主题的叙述,并提倡采用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因此歌剧舞台上逐步改变了由阉人歌唱家担任女角的演唱方式,奠定了男唱男角,女唱女角的新演唱形式,这是欧洲歌剧的—个重大转折。为了实现男高音演唱技巧的飞跃,以配合不断发展繁荣的歌剧舞台,经过两百多年的教学和几代人长期实践探索,l9世纪随着“掩蔽”唱法出现使男声获得了稳定的高音,它标志着男高音演唱技巧的质的飞跃,并在歌剧舞台上,以男角为主角的局面逐步形成。可以说,l9世纪是男声的黄金时代,无论从演唱技巧的发展,演唱人才辈出,还是以大量的男角为主的作品涌现,均证明了男声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
以贝里尼、唐尼采蒂、罗西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以及法国歌剧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声乐演唱水平,声乐史上称这一时期为美声唱法的“全盛时期”。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家
威尔第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歌剧问世,标志着歌剧创作的新发展。由于他成功地在咏叹调上的创作,使得对声音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既要有扎实的歌唱技术,强烈的情感表现方式,震撼人心的戏剧性,又要具有抒隋性和流畅、灵活和柔美。以
马斯卡尼为代表的
真实主义歌剧演唱技巧又上了新的台阶。而瓦格纳的歌剧由于注重乐队的配置,加重了乐队在歌剧中表现的分量,因此想获得较清晰的演唱效果,演员们必须在发声上要为扩大音量而努力提高发声的技巧。为适应不断发展起来的歌剧舞台,美声唱法在发声技巧上经历了多次的飞跃,总而言之,歌剧的发展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艺术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或新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或“浪漫主义
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形成于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以及
拿破仑专政时期。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和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和对
社会生活的态度。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不仅是—个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问题,而且还是—个内容复杂的世界观和
艺术观的问题。在音乐创作方面,浪漫主义的形成是在19世纪初的20年代。“它的奠基者是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和德国作曲家威柏”。(摘自
张洪岛的《
欧洲音乐史》)舒伯特的创作是
艺术歌曲、
交响曲、
室内乐等,威柏主要是歌剧创作。浪漫主义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手法上作了许多革新,比如,在主题的音调上加强了抒情的因素,在器乐作品中贯穿了歌曲性的音调等。而在歌曲的创作方面,歌词大都采用名家的诗作,诗意盎然,讲究诗词和音乐浑然—体和“诗化精神”,要求将诗词的内涵充分地用音乐表现出来,同时,加强了伴奏、尤其是钢琴伴奏的
表现功能和作用,形成了与歌声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推进高潮、揭示歌词意境,表现歌词未尽之意的新型关系。随着以舒伯特、舒曼、
布拉姆斯等作曲家为代表的德奥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兴起,便出现了不同于
歌剧咏叹调演唱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虽然艺术歌曲的演唱同样运用“美声”技术,但它的演唱风格和技术要求却因内容需要,有别于歌剧。一是艺术歌曲的内容大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文学杰作,要表现这些诗歌细腻的情感、浪漫的隋调、高雅的格调,就需要运用
轻声、半声,以及高音区上渐强渐弱的技术来丰富声乐的表现力。二是艺术歌曲通常用钢琴伴奏,在声音的音量上要求控制,并与歌剧演唱强烈的情感形成了对比。三是艺术歌曲还具有室内乐的性质,不以表现戏剧性的激情见长,而以抒情为主。从而形成了以多种音色、清晰的吐字、细致的语调,以含蓄为贵、阴柔见长的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正如德国当代最著名的艺术歌曲演唱家施瓦尔茨
科普高度概括的那样:演唱歌剧犹如
用大刷子醮着涂料进行粉刷,演唱艺术歌曲则像是画“
工笔画”,需要极细的笔来描绘。以舒伯特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问世,还使欧洲的歌曲创作进入了—个崭新的境界,在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还形成了与歌剧以及
教堂音乐平分秋色的局面。随着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还出现了以音乐会演唱为主的职业歌唱家。
16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兴起,确立和发展了
美声学派的声乐技术和演唱风格;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兴起和繁荣,不仅出现了与歌剧不同的演唱风格,还造就了许多专门从事艺术歌曲演唱的歌唱家。由此可见,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歌曲创作手法的革新和开拓,对
音乐表演和声乐演唱以及音乐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
促进作用。
20世纪的声乐舞台可谓是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多种演唱
风格与流派并存。他们的竞争带来了演唱方法的多种多样,同时也是美声唱法日臻科学和完善的表现。
中国
音乐世界是一个多
民族音乐文化的绚丽多彩的大世界。
中华民族是这个博大世界中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他用独具风格特色的
音乐形式为整个音乐世界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古代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东方
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形成了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丰富宝贵的
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艺术长河里,
音乐艺术也如漫山遍野绚丽的百花,美不胜收。
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已有8000年的时代,早在奴隶社会就
有对最初的民歌的记载:“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证实并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创作出了
丰富多彩的早期民歌。
我国最早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及
屈原创作的《
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类似于歌曲艺术的
说唱艺术都是中国
民族声乐的源泉。
尧帝时代就有了较完整的歌曲,如“
六代乐舞”。当时的歌唱,只是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
综合艺术,而不能完全定性为
艺术形式,直到进入
封建社会以后才真正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艺术,成为各个时代人们喜爱的艺术活动。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从事歌唱的职业歌手。如:
战国时代最杰出的歌唱家和声乐教师—秦青。他的歌声能传遍四野,振荡林木,著“遏云谙”。又如,战国时代韩国杰出的女歌唱家—韩娥,她的歌声“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形象地描绘出高超的
演唱技术和较高的歌唱水平。
到了元、明、清这三个时期,出现了较多的歌
唱论著。如元朝燕南芝庵的《唱论》,明朝的昆曲之父
魏良辅的《曲律》,清朝
徐大椿的《
乐府传声》等等从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发展中的文献中得知,中国古代的
歌唱艺术主要是以传统曲艺、戏曲和民歌为主。
汉代是我国民歌的一个发展高峰,出现了掌握
宫廷音乐与
民间音乐的机构——乐府,使歌唱艺术走向了专业化。有很多的民歌广为传唱,流传至今,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随着南北经济的贸易来往以及文化交流的繁荣,到了唐朝出现规模较大的歌舞形式。“唐代大曲”出现了政府音乐机构和宫廷音乐机构,出现了专业化的
戏曲演唱机构—梨园。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宫廷内相继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
说唱音乐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升华,使得音乐形式逐步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民歌从内容到形式上也得到了完善。
近现代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我国
现代音乐文化得到真正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揭开了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五·四”运动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由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组成的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群体,从他们的作品中不仅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
时代精神,同时也代表了
人民群众的进步思想。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作品有:
萧友梅的《问》、《“五·四”纪念国歌》等。萧友梅是我国
近代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他创办的音乐教育机构为我国培养了许多的优秀声乐人才,如: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蓝,男中音歌唱家
斯义桂等。他创作的声乐作品为以后我国歌曲创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五·四”这个时期,我国的
艺术歌曲创作在受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的影响下,得以蓬勃发展。除萧友梅之外,留学美国的
黄自,留德的
赵元任及
刘雪庵等回国后,开始运用和声及作曲技法,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将中国文人的浪漫气质融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并涌现出《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等优秀的声乐作品。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时期。此时的作曲家们在
民族风格的写作上开始了多方面的尝试,产生了多样的
艺术手法和个性特征。如
张寒晖的《
松花江上》、刘雪庵的《长城谣》、
陆华柏的《故乡》、冼星海的《
做棉衣》、《
黄河大合唱》、
夏之秋的《思乡曲》、
贺绿汀的《嘉陵江上》、
郑律成的《延水谣》,这些作品都是
抒情歌曲中的佳作。
我国艺术歌曲的兴起,促进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繁荣。从20世纪上半叶起,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得以兴起和发展,由
北京、上海率先成立各种音乐社团。在这种新形势的影响下,北京、上海又率先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艺术
专门学校音乐系、
上海美专音乐系和
上海大学音乐系等。专业声乐教育机构的成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如中国声乐四大名旦:
黄友葵、
郎毓秀、喻宜首、
周小燕。
到抗日战争结束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民族民间音调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这些作品有
丁善德的《玛依拉》、四川名歌《
槐花几时开》、
黎英海的《
嘎俄丽泰》、
塔塔尔族民歌《
在银色的月光下》、
吴祖强的《燕子》。还有一些体现民族风格的歌曲,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牧马之歌》《
岩口滴水》。另出现了部分电影抒情歌曲,如《送别》、《草原之夜》等。这些作品成为我国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音乐系声乐教学的的盆要教材,仍在声乐教学中使用。
在“文化大革命”即6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我国的艺术歌曲在民族音调的基础上,创造了既有庄重巍然之势,又有亲切细腻之情的旋律。
艺术形象实有光彩,洒脱舒展,这些作品有《伐木工人歌》、《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我为祖国守大桥》、《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回延安》、《北京颂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这些作品开拓了后来中国艺术歌曲的新风。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的声乐艺术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以喻宜茸、周小燕、
沈湘等为代表的卓越的声乐教育家,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教学风格,为国内外歌坛输送了众多在
国际比赛中获大奖、具有高超演唱技巧和
艺术修养的优秀歌唱家,如:女高音
王秀芬、胡晓萍、
迪里拜尔、
么红等;女中音关牧村、梁宁;男高音:
程志、
张建一、刘唯唯等;男中音:
廖昌永、
袁晨野、
吴哲铭等等。他们得到了国内外声乐界的公认。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艺术歌曲创作在思想、内容、题材、风格、
艺术创意、作曲技法、和声
织体,以及
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较之
民间歌曲和
通俗歌曲,更具有自己的规模和相对稳定的模式,并对我国艺术歌曲的繁荣和昌盛,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开拓。同时,又推动着我国
声乐表演和
声乐教学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声乐表演和教学方面,借鉴国外声乐教学成功的经验,开阔我国声乐教学视野,促进歌曲创作在手法、风格上的变化,涌现出以《祝酒歌》、《我爱你中国》和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代表的两种风格的创作歌曲。这些作品不仅是创作者们思想、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也是时代精神的再现。
随着我国声乐教学与国外声乐教学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促进了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使得我国音乐家在声乐发展史、声乐攀础理论、声乐教学、歌唱心理学、语言学、声乐美学歌唱的
二度创作、作品研究及流派、风格等多种层次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声乐艺术从感觉和经验教学的阶段,逐步走向更科学、更完移的高级阶段,为培养优秀声乐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