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
意大利文:Nazionale cantanti)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
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
历史渊源
起源
中国民族声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
母系氏族社会。它产生于
劳动人民的
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吴越春秋》中记载的
黄帝时期的“弹歌”,和《
淮南子》中记载的“劳动号子”,是中国民族声乐的基本雏形。它们的
演唱形式多以吆喝、呐喊为主。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
三结合的原始
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至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
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从远古时期的《侯人歌》、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的民歌以及形成的
中国戏剧、
说唱艺术各种
民族音乐体系都离不开声乐。因此,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应该把声乐的起源、萌芽、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戏曲、杂剧、诗词、小曲、说唱等纳入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范畴。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起源、萌芽、演变、发展的过程。远古时期,最原始的音乐是声乐,是人类劳动与自然斗争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由于劳动产生了语言,人脑的发达,为音乐的产生准备条件。原始的音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其中歌唱占最重要地位且节奏因素较突出。相传黄帝作有《
弹歌》反映原始狩猎生活:《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有“八阕”,是一首共含八个曲子的组歌,表演者手执
牛尾,边跳边唱。这个时期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声乐艺术形式,表现简单、原始,但已经有了固定音高,并出现了简单的音阶,节奏较明显和突出。这标志着古代声乐艺术开始萌芽。
公元前21世纪以后,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即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歌唱作为古代重要的音乐形式更加盛行。它几乎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爱好。但唱的歌曲统治者和庶民是不同的。据《
诗经》记载,当时存有305首歌曲,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15首民歌,基本上是北方民歌。流行范围大约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的北部和四川的东部。这是周朝初年(公元前1066年)到春秋中期(公元前570年)近500年间的作品。“雅”分大雅和小雅,一般是
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反映
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揭露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颂”大多为古老的“祭歌”。“风”是《诗经》的精华,内容涵盖极其丰富,传载也有多种多样:有爱情、有劳动、有生活风俗、有讽刺、有童话等。歌唱形式也丰富多样:有独唱、有对唱、帮腔等。
发展
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中国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主要以
郭兰英、
王玉珍等老一辈歌唱家为代表。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客观因素,致使这个时期的民族唱法要更加注重语言“说”的
音乐感,其发声方法融入了中国许多戏曲的元素、发声方法和特点等,它主要以真声为主,声音自然、细腻,具有明显的
传统民歌的特点。当时许多优秀的声乐作品,如《我的祖国》等仍广为传唱。
第二阶段是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主要以
马玉涛、朱逢博、
李双江等老一辈歌唱家为代表。这个时期的民族唱法无论是对歌曲的驾驭能力,还是在对歌曲作品的情感诠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他们打破了以戏曲为元素的这种传统唱法,打开喉咙、混入假声,使声音圆润流畅、上下贯通,改变了之前以真声为主的发声技巧。如《
马儿啊,你慢些走》等依然盛行传唱。
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很多声乐爱好者开始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西洋唱法,特别是以朱逢博为代表在具有中国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在声音技巧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创造了新的民族唱法,后以
宋祖英、
张也、
吴碧霞等这些新一代歌唱家为代表,形成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基本特征
民歌唱法的特点是,声音听起来很甜美,吐字清晰,气息讲究,音调多高亢。
民间歌曲源于人民之中,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国有
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民族语言,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民歌。可以说,有的已形成了歌曲系列,如:茉莉花系列歌曲、摇篮曲系列歌曲、送情郎系列歌曲、
山歌系列歌曲、号子系列歌曲等。有许多值得敬佩的音乐工作者,曾历尽艰辛的到祖国各地,跋山涉水去收集各种民间歌曲。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说,已收集整理完全。
民族新唱法主要是在继承中国
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
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一种完美的唱法。这种唱法既有民族唱法的优点,例如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气息灵活;又有美声唱法的
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特点。这种唱法使民歌
歌唱演员的唱龄延长。同时,这种唱法能自如地演唱
民族歌剧的大段唱腔,是中国优秀声乐
教育事业工作者多年研究努力的可喜成果。
民族唱法在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真声运用的比较多,声音位置相对靠前,以口腔共鸣和
头腔共鸣为主,发音时口腔用力较大,发音咬字的动作比较明显,吐字比较清晰,在当时提倡以字带声的唱法,音色明亮,声音相对比较单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在继承了中国早期传统民族唱法的同时,改变了以真声为主的发声技巧,混入了假声,使音色不仅明亮,而且还具有了穿透性,让声音更加圆润通畅;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中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结合并运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使音域和音量扩大,咬字轻松自然,呼吸流畅、声音明亮集中、极具表现力,同时,能够演唱的歌曲技巧难度增大,风格也更为多样化,这是民族唱法发展的一个新的篇章,是民族声乐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戏曲、民歌、曲艺、歌剧等。中国的戏剧品种多达上百种,它是一个将剧、歌、舞、技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的戏剧体系。戏曲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四功”即唱、做、念、打和“五法”即手、眼、身、步、法的艺术手段来塑造剧中的角色。民歌来源于民间,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和创作民歌这几种表现形式,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歌。曲艺是民族声乐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主要是用说、唱、奏、演的综合形式来表现的。歌剧和戏剧的表现形式基本一样,只不过少了“打”的成分罢了,而歌剧中的民族唱段却是最能体现演唱者的技巧和水平的。
演唱形式
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它是由其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
民族语言、
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中国由于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等因素形成了
民族歌曲演唱的个性化特色。一般地说,南方气候温和,山清水秀,演唱风格秀丽轻巧、清脆甜美;北方四季分明,演唱风格高远嘹亮、热烈激昂。”在近现代的民族唱法发展中,由于受到了美声唱法的影响,其演唱的风格不仅保有了
民族声乐艺术所特有的传统精髓,在发声方法和歌曲作品上也逐渐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由此可见,民族唱法的演唱风格正在不断地完善,将日趋走向个性与成熟。
传统类型
传统的民族唱法以真声为主,大多采用腹式吸气法,其特点是气吸得深,但量少,而形成的吸气管道比较长,不利于高、中、低声音的统一。
共鸣以头、
鼻腔共鸣为主,辅以喉、咽、口腔,加上少量的胸腔。形成一个上至
头腔、下通
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的共鸣通道,以求达到最佳的象戏曲的亮点共鸣效果,与
美声唱法的混合共鸣有所不同。相对来说,民族唱法由于
咬字和润腔等技法的运用,在
共鸣腔管的使用上,比美声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以求突出
民族性。喉咙打开适度,喉咽腔不要求开得太宽,
喉结相对稳定。放松下颚,抬高上颚。这样获得的共鸣集中在头鼻腔。
新唱法
民族新唱法这种新式的民族唱法以
朱逢博为代表,由于借用了美声的
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
吸气量足,易于控制,高音区主要以头控共鸣为主,增加了真假声的混合,发出来的声音亮丽、集中、
穿透力强。以适当地运用
口腔共鸣和
胸腔共鸣,增大音量,加大民族声乐的震撼力和艺术表演力。使高声区不但亮丽,更有
美声学派金属般的声音。歌唱中,三个共鸣腔往往配合着使用,而不用美声学派的混合共鸣的方法,目的突出民族性。在对语言的美化方面,胸腔、口咽腔共鸣的作用虽然不如鼻腔那么直接和明显,但在整个歌唱表演中对调节音色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他们头、鼻腔共鸣交替配合、紧密协作,便于咬字行腔,使声音通畅甜美。歌唱表现更为生动、灵活、风格色彩和风格更为鲜明。
这种新式的民族唱法使得新一代的歌唱家
宋祖英、
吴碧霞(美、民兼具)、
阎维文、刘斌、
王宏伟等,无论在演唱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还是声音的色泽、光彩、弹性、张力、技巧、美感,以及驾驭各种不同时代、地域、风格
音乐作品的能力、
表现力、吐字、行腔、韵味,乃至形象、气质、台风等方面都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在这种新风格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出现了
李维康、
刘长瑜等少数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标新立异”人物,他们的唱腔既有传统的行腔韵味,又有现代感,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人声艺术和配乐更融合了音乐的世界性,2004新年音乐会于魁智的演唱就是
戏曲发展的一个亮点。
演唱技巧
运气的要求
在气息的运用上强调下述4点:
1、讲究气口。气口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用来说明吸气点和吸气方式的术语。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字数音,一腔
数板,必须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如有时为了美化唱腔,常在
附点音符和
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的高潮,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临时的感情气口等等。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的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不让人察觉的吸气)、
抢气(在短时间内的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
2、气息的支持。中国民族唱法在声带使用上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采用以
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呼吸对抗力量的集中点(支撑点)在脐上至腰间,这样便于贮存气息,控制呼气,以灵活地支持发声。
3、气息的控制。在呼气发音时,气流外围的肌肉(吸气
肌肉群)始终做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下沉运动,以此形成与呼气动作明显对抗的力量,起到节制呼气,保护声带,发挥充分共鸣和变化音色的作用。
4、气息的灵活运用。除经常使用的基本呼气方法之外,还要做和灵活变化的呼气训练,以便在声带和共鸣的配合下,完成各种不同的润腔发声。如润腔中的“嗽音”是一股较粗散的气流,刹那间冲破
声门的阻力弹发出来;“
顿音”是呼气在支点处做半顿半连的弹性的对抗运动形成的;其他如:“截音”、“
颤音”、“沉音”等的呼气使用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声带的运用
声带的运用中国民族唱法对声带的使用较重,要求声带的功能强,音质坚实、脆亮,有利于咬字和唱词。1.声门积极靠拢闭合,主动向下挡气,使呼出的气流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声波,使发音集中明亮。2.保持声带的弹性和运动中的平衡,以此来减轻声带的负担与疲劳,获得更多的谐音振动,以便与
头腔共鸣相策应,产生全面的广泛的共鸣效果。3.声带振动的灵活多变,如声带可做不同张力、厚薄、长短、整体与边缘等各种不同程度的振动,以及振动幅度的大小、声门不同程度的闭合等,从而奠定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物质基础。
共鸣的运用
共鸣的运用使用各种不同的共鸣方法来变化音色和音量,润饰唱腔,表达情感。
1、全面地平衡地使用共鸣腔体。
2、共鸣腔管的使用适度。总的说来,中国民族唱法的共鸣腔管相比欧洲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此,喉、
咽腔并不开得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结实、明亮,便于咬字行腔。
3、打开喉咙,抬起
软腭,放松下巴,在咽腔形成一个开阔的“三腔”(“
三角区”),获得良好的
泛音共鸣(即鼻腔、
头腔共鸣),使声音更加通畅甜美。
4、两种共鸣焦点的使用。中国民族唱法的歌唱家们在演唱中通常采用两种共鸣焦点。一个共鸣焦点是指鼻腔、头腔共鸣的最高位置——固定共鸣焦点,这是
永久性的,是演唱中始终保持的,起保证头、鼻、胸共鸣的作用;另一个共鸣焦点是指在演唱的行腔韵味中临时形成的特殊共鸣焦点——游走共鸣焦点,是形成中国民族唱法中各种特殊风格、韵味的主要技法。
代表作品
社会影响
民族新唱法在强调“唱情”这一传统特点的同时,借鉴了西洋
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合理地安排了真
假声的比例,形成了一整套不断完善、自成体系的演唱方法,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混声”唱法。
我们都知道
混合声使高音明亮,低音结实,由于它具有
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民族的语言,容易做到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较方便,也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随着人们对声乐艺术的不断认识,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如
阎维文、
刘斌等。其实,在中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如
京剧演员浩亮的行腔就很好的运用了混合声。只不过由于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因而不广为人知罢了。
因为有这样悠久的创新历史,虽然民族唱法出现所谓“
千人一声”的现象,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在此基础上,再完善、
再创新、再丰富。多样性和
多元性统一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唱法必将展示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