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一声
汉语词语
“千人一声”是人们对电视、电台里听到的民歌演唱同一音色的批评,是对民族声乐教学现状的不满,而失去本民族特色,是对民族声乐未来的忧虑。
出现过程
五六十年代,我国曾涌现出像王昆、郭兰英、郭颂、胡松华、才旦卓玛、黄虹、马玉涛、王玉珍、姜嘉锵、吴雁泽、邓玉华、何纪光等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歌唱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有了很大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唱人才。可是近些年,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出现的“千人一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声乐界和听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人们担忧,照此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路子发展下去,势必会走进误区。
曾有两位声音条件不错的少数民族歌手,被送到某高等音乐学府学习。几年后,国家的钱也花了,学业也完成了,但其歌唱生涯也随之结束了———回到当地改行了。原因就是唱歌没味,没个性,当地人不认可。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的事。
出现原因
为什么近些年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会出现“千人一声”的局面呢?原因有三。
一种教学方法,一种声音模式,教出的学生,由于有了多种因素的促成,使其出了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本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随着学生的出名,教师也就“水涨船高”,有了名气,成了“权威”。于是就有了连锁反应,崇拜名人、权威,有时甚至是盲目崇拜,误认为只有走这样的教学之路才能出名,大家往一块儿挤,结果此路越走越窄,品种也越来越单一。此其一。
其二,不少学习民族声乐的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不下功夫学真本事,试图走捷径,千方百计找路子,挤到某所谓“权威”门下,镀了金,于是,在自己的艺术简历上就有了师从某某学习声乐的招牌,于是就有了参加晚会、参赛得奖的资本。客观上,这也“促进”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普及。
其三,造成某种声音一统天下现象的存在,传媒也负有主要责任。编导个人的素质、修养、审美趋向,决定了他们单一口味的单一选择,为“千人一声”提供了传播阵地。
要改变“千人一声”为“千人异声”的局面,民族声乐教师要因材施教。歌唱家才旦卓玛之所以今天她的演唱仍充满活力,声音依然结实、清亮,成为藏族歌唱家的代表人物,关键的一条是,当年她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王品素教授的因材施教。王教授既教她科学的歌唱方法,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她的独特韵味。
改变方法
想改变“千人一声”就要深入生活。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歌唱家,都有较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底蕴做支撑。王昆、郭兰英、红线女、胡松华等人自不必说,姜嘉锵的高音就是当年“学习浙江婺剧后找到的”;吴雁泽当年为了把《清江放排》演唱得腔正味浓,是冒着毁嗓、倒仓的风险,到鄂西向放排工学“打啊哈哈”的。民族民间音乐永远是培养音乐家的沃野,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这绝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民族音乐家的成功之路。
诚然,当前有的老师的教学,已经冲破了这种教学模式的藩篱,得到了听众的认可,比如,总政歌舞团的女高音杨九红、获得第九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的龚琳娜等。但是,“千人一声”仍然大面积困扰着当前我国的声乐教学。
提倡词曲作家创作出有个性的声乐作品、提倡歌手用方言母语演唱民族声乐作品,也是让“千人一声”变为“千人异声”的有力措施。
总之,“千人一声”的局面必须尽快打破,而形成“千人异声”,这当然需要教育工作者、词曲作家、歌唱家及媒体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30 14:48
目录
概述
出现过程
出现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