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鸿鄂(1934年—2008年3月11日),中国著名抒情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曾任
上海歌剧院院长。
人物生平
1962年回国后,一直在
上海歌剧院里担任主要演员,活跃在中国歌剧舞台上。由于他在国际乐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多次被邀请到日本、德国、
奥地利、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演出,举办独唱音乐会和声乐讲座。报界赞美他“有着黄金般的歌喉”是“中国歌坛上
灿烂的明星”。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他先后在《
波西米亚人》《
蝴蝶夫人》《
茶花女》《
卡门》《
图兰朵》等歌剧中担任主角,让源于西方的歌剧在中国逐渐为观众所熟悉并喜爱。
20世纪80年代,担任
上海歌剧院院长职务,他热心扶植本土歌剧新人。
1995年,在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巴吞鲁日市举行一场极为成功的音乐会被授予该市荣誉市长的殊荣。同年退休,但仍一直保持每日练声的习惯。
2008年3月11日,因心源性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猝然离世,终年73岁。
个人生活
妻子:
朱逢博。朱逢博是施鸿鄂培养并造就的唯一一位女学生。朱逢博原本在上海
同济大学学习建筑专业,1960年学完5年专业课提前毕业,被调至
上海歌剧院,并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先后师从施鸿鄂、吴少伟、鞠秀芳等。施鸿鄂与朱逢博在上海歌剧院相识相爱,1967年8月1日结为夫妇。这对乐坛伉俪共同演唱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歌曲,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
儿子:施劲。
主要作品
施鸿鄂在几十年的演唱生涯中演绎了中外许多经典曲目。中国歌曲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满江红》《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生命的星》《河流》《无题》(根据
鲁迅同名诗谱曲)、《满载友谊去远航》和《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施鸿鄂还塑造了一系列舞台形象,其中包括《
雷锋之歌》中的
雷锋、《
沙家浜》中的
郭建光、《
多布杰》中的多布杰,《楚霸王》中的霸王,并主演过意大利歌剧《茶花女》、《图兰朵》《
蝴蝶夫人》和《波西米亚人》等。
施鸿鄂作为中国六、七十年代国内为数不多的正统意大利美声歌者曾为众多年轻演员做过辅导。他的妻子
朱逢博就是他的学生之一,总政歌舞团的男高音
程志、
张积民也慕名找到他学习。如今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的
戴玉强、
孙秀苇、
魏松也都接受过施鸿鄂的辅导,由于种种人为原因,施鸿鄂在晚年没能进入
上海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学,实属遗憾。
1 O Sole Mio
2 Santa Lucia
3 Return To Sulanto
4 At Dawn
5 Maria Mary
6 Fisherman Of Pusiriko
7 Malecalei
8 Ungrateful Man
9 Funiculi-Funicula
10 La Paloma
11 A Long Voyage With Fully Roaded Friendship
12 l Stand Sentry For My Motherland
13 River Water ln Red Colour
14 On The Songhua River
15 Pastoral Song
16 l Wait For You Whole Night
17 Star Of Life-A Song Of Middle Aged Man
18 l Love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Of My Motherland
1 啊,我的太阳
2 桑塔・露其亚
3 重归苏莲托
4 黎明
5 玛丽亚,玛丽
6 普西里柯的渔夫
7 玛莱卡莱
8 负心人
9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
10 鸽子
11 满载友谊去远航
12 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13 满江红
14 松花江上
15 牧歌
16 我等你到天明
17 生命的星--中年人的歌
18 我爱祖国风光好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演唱技巧
施鸿鄂的演唱具有明亮的音色、柔润的音质、宽广的音域和宏大音量等特点。他熟练掌握了意大利美声学派传统唱法里中、高声区衔接过渡平稳的技巧,并使歌声中具有了强烈的穿透力和金属光泽。他在音乐上有着修养,歌曲处理细腻、准确,演唱时热情奔放、光彩耀人。他能用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演唱歌剧和艺术歌曲,同时也能很好地演绎我国优秀的民族歌曲。在舞台上曾以一曲“
松花江上”的演唱使观众为之震撼而泪下。
施鸿鄂的美声唱法层深刻地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歌坛,受到听众的崇拜。
太平洋影音公司曾在80年代有幸为他录制过两个专辑;一个是以意大利歌曲为主的独唱专辑;另一个是他与
朱逢博的
二重唱歌曲。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也为施鸿鄂录制过《生命的星》专辑,主要收录了施鸿鄂演唱的中国歌曲,此外,中国唱片出版发行的《二十世纪华人经典百集》系列唱片也为施鸿鄂制作了专辑。
人品口皆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赵志明:施鸿鄂的人品在单位里有口皆碑,人们从未见过他使用公车上下班,他每天都骑自行车,从不在待遇上提任何要求。相反,对于歌剧事业他却十分慷慨,曾自费购买一大批歌剧乐谱送到歌剧院,并谢绝了院方报销费用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