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歌剧
声乐体裁
大歌剧(Grand opera),原指在巴黎大歌剧院上演的歌剧作品,后专指风格宏伟的歌剧;其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末的法国,盛行于该世纪30至40年代。
早期发展
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称帝等重大社会事件,唤起了民众的革命意识,在客观上刺激了戏剧艺术的创作,革命后势力日益膨大的富有中产阶级急欲寻求一种富于刺激性、能娱乐感官,同时又具有崇高精神、壮观场面的新型歌剧,这些因素与格鲁克歌剧改革给舞台带来的新活生气相结合,促使了大歌剧的诞生。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得严肃性的大型事件成为大歌剧题材的首选,舞台上,善唱炫技花腔的阉伶歌手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英雄性戏剧歌唱家。
第一个适应了这种趣味,且以自己的实践树立了新标准的歌剧作曲家是斯蓬蒂尼(Spontini,1774年至1851年),其代表作《贞洁的修女》(1807年)、《费尔南德·科尔特兹》(1809年)、《奥林比亚》(1819年)结合了当时流行的拯救情节和英雄化风格,并未戏剧披上了音乐外衣;同时,更注重爱情故事和壮观场面,甚至让真实的马匹出现于舞台上,还有大型的管弦乐队音响。
发展历程
法国大歌剧的重要台本作家是斯克里布,他以创作情节离奇、风格简洁和结构紧凑的“佳构剧”而著称,作歌剧台本多达130多部,曾被奥伯、阿里维、梅耶贝尔、多尼采蒂、奥芬巴赫与威尔第等人选用,是当时多产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台本作家之一。
1828年,奥伯根据斯克里布台本所作的《波尔第契的哑女》真正揭开了大歌剧的帷幕。它以1647年那不勒斯渔民反抗西班牙压迫的起义为题材,叙述革命英雄马萨尼埃罗及其妹哑女发内拉的故事。剧中充满革命激情,强烈的戏剧性曾使瓦格纳大为激动,1830年在比利时公演时冲击力更强,推动了比利时人民反对荷兰统治的起义,最终建立了独立的比利时政权。
此外,德籍犹太作曲家梅耶贝尔根据斯特里布台本写作的《恶魔罗勃》达到了大歌剧的高峰。此后,梅耶贝尔与斯克里布、巴黎歌剧院院长路易·维隆联手,对大歌剧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操作,是音乐史上成功的组合之一。
同时代的优秀大歌剧还有罗西尼《威廉·退尔》(1829年)、奥伯的《古斯塔夫三世》(1833年)、阿列维的《犹太女》和梅耶贝尔的《胡格诺教徒》。其中,《犹太女》和《威廉·退尔》从声乐旋律到管弦乐队,乃至应用自如的大型戏剧场面,都表现出宏伟壮观的风格,也是大歌剧的范例。
大歌剧最后阶段的代表作有古诺的《示巴女王》(1862年)、柏辽兹《特罗伊人》的第二部分《特罗伊人在迦太基》(1863年),19世纪大歌剧的最后一部作品可能是托马斯的《哈姆雷特》(1868年)。
主要特点
大歌剧的形式通常为四至五幕,布景精致豪华,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剧中表演无说白。音乐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与管弦乐构成。18世纪法国歌剧喜用芭蕾舞的传统仍旧保持,规模庞大的管弦乐队既作为声乐的伴奏,也演奏序曲、场景音乐和芭蕾舞音乐。大歌剧作者十分强调音乐对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和激动热烈的舞台效果的渲染作用。
代表人物
以上代表人物参考资料来源
体裁影响
大歌剧的理想贯彻了整个19世纪,影响了贝里尼《清教徒》(1835年)、威尔第《西西里晚祷》(1855年)、《阿依达》(1871年)和瓦格纳的《黎恩济》。
大歌剧的传统也存在于一些20世纪作品中,如米约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903年)和巴伯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1966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11:43
目录
概述
早期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