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1981年杨淑清领唱、中国广播合唱团伴唱的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杨淑清领唱、中国广播合唱团伴唱的歌曲,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的歌曲,于1981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录制并播出。
歌曲创作
创作历程
1981年初,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计划举办一场“农村题材歌曲音乐会”,刚刚调入《歌曲》编辑部工作的陈晓光恰逢其时,多次跟随中国音乐家协会与各地音协联合组织的歌曲创作小组,赴安徽、四川、广东等改革前沿地区的农村深入生活,在调研中积累创作素材。
在调研过程中,陈晓光亲眼见到乡亲们用艰苦劳动和辛勤汗水改变着家乡面貌;亲耳听到农民在实行“包产到户”后真切朴素的表达;亲身感受广大农村男女老幼发自内心的欢悦之情。他的脑海里不停地闪过两个大字——希望,希望在田野上萌发,希望在心底里流淌。陈晓光抑制不住创作灵感的冲动,马上奋笔疾书。虽然三段24句歌词在三个钟头的时间里奔涌而出、一挥而就,但酝酿构思的过程却如心路历程般长达十多年之久。
歌词创作完成后,陈晓光物色到一位作曲的最佳人选,他不动声色地把歌词寄到单位,还对责编作了交代。后来,施光南正在家中创作时接到《歌曲》编辑部的电话,编辑冯世全给他念《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施光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甚至来不及等编辑把稿件送来,就在电话里一句句地记写下全部歌词。被激发创作欲的他,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谱曲。歌曲谱成后,施光南将其寄还陈晓光,并附上一封长信说明自己的创作想法与艺术追求。陈晓光对曲谱十分中意,感到升华了作品内涵,给听众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1981年岁末的一个深夜,在中央电视台的录音棚里,开始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录制工作。歌曲领唱选定杨淑清,而中央广播文工团指挥家聂中明担任合唱指挥,最后完成歌曲的录制。
创作团队
歌曲歌词
发行信息
歌曲鉴赏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歌词朴实、富有乡土气息,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在主题结构上,施光南将全曲的音乐建立在两个基本主题上,一是热烈欢快、锣鼓式节奏的动机,在歌曲前奏和后半部分较为突出;二是豪迈宽广的音调,出现在歌唱的开始,并构成歌曲的主体。民族风味鲜明的音调与铿锵豪迈的进行曲节奏的有机融合,更增添了农村题材歌曲的时代气息。在第一、二段结尾,施光南运用山东琴书和安徽泗州戏“拉魂腔”真假声结合的特殊唱法,以丰富的花腔和拖腔翻高、八度的大跳进行,使得旋律酣畅淋漓、一泻千里,抒发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同时又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将皖北地区的音乐元素不留痕迹地写进歌曲,隐喻中国改革的序幕在凤阳小岗村拉开。
从总体的意境来讲,该曲虽然也是一首抒情歌曲,但它和大多数同题材的抒情作品相比,却因为旋律节奏上的偏快,从而创造出一种抒情之中兼有热情的艺术效果。而这种生机勃勃的朝气与活力,也与改革开放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建设场面相当的合拍。因此,这种在抒情旋律上的加速,其实也是当时中国老百姓在劳动积极性上加速的一种体现。这种用不具表意功能的旋律代替文字叙述功能的艺术手法,也正是施光南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该曲和“文革”期间一些同样赞美家乡的作品相比,作品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既不留恋过去的辉煌,也不空言未来的昌盛,而是就现实说现实,让现实的繁荣富强自然而然地带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和联想。这种与过去告别,与现实争分夺秒的干劲,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整个中国社会时代精神的一种缩影。
重要影响
获奖记录
重要成就
社会影响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典歌曲,不仅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曲目。这首歌曾是共青团中央推广的歌曲之一,也是1984年国庆“建国35周年大庆”活动的集体舞歌曲。
2007年9月,《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搭载歌曲被送上了太空播放。
2014年10月24日,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被选用为中国探月飞行器搭载的10首音乐作品之一,飞上太空。
重要演出
翻唱版本
衍生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7:30
目录
概述
歌曲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