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本质上是人理解人、人认识人的理性活动。哲学(英文:Philosophy,
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本质上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
世界观的
理论体系。
概述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一般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
宇宙观,研究宇宙的性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基本问题。
中文里,“哲”起源很早,其历史久远,如“
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于
东周时期,以
老子的
道家、
墨子的
墨家及晚期的
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
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北宋中叶以后,
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
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南宋以后,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元明之际,
朱学进居正统之位,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
惠栋在评《
毛诗注疏》时说:“宋儒之祸,甚于秦灰。”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具体
感知到抽象
理知、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进一步地,各种哲知形成了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用范畴式表达这一过程就是:哲知{感知/理知}、体系{个体/关系}、哲学{哲知/体系}。
定义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
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外国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
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
伊里斯”(iris,彩虹,虹之女神,
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
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
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
思维方式”——黑格尔《
小逻辑》。
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1771—1801)关于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科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中国
冯友兰在《
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学的产生皆起源于疑问。
西学东渐哲学进入中国后,学界发生了中国
本土文化中有无哲学的论争。其认为中国有哲学的人把哲学定义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
胡适在他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
哲学命题。
产生发展
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学发展的本质。在
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各种
自然现象还不了解,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起了人们对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认识,这便是
宗教的早期雏形,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哲学解释宗教的形式存在。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哲学产生于社会
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
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
哲学思想出现了。
在古代,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庞杂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各种问题,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时期的哲学研究对象,包含了
具体科学的对象,哲学和科学浑然一体。到了
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
本体论、
认识论和
逻辑学。
随着
资本主义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
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认识论和
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
在当代,由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
意识科学的独立和迅速发展,哲学的研究对象又发生了变化。哲学不再研究世界某一范围、领域的问题了,而是研究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世界的
基本状态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唯物唯心两大派系。哲学本身只是展现思维的不同维度,并无对错可言,可若以实践探寻
客观世界本来面目即存在科学与不科学之分了。
哲学根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根本问题、哲学最高问题,是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内涵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何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
唯心主义和
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
一元论)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
二元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
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
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
不可知论者。
派别
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本体论划分为“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哲学命题
学科分类
古希腊哲学家通过问问题来进行
哲学实践,他们所提的问题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这些问题分别形成了哲学的几门主要学科: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逻辑学(Logic),
认识论(Epistemology),伦理学(Ethics)以及美学(Aesthetics)。
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哲学有很多分类。
+日本哲学
+俄国哲学
*现代哲学
o人文哲学
o实用主义哲学
o家庭伦理学
o美学史
*墨家哲学
*企鹅哲学
哲学与科学关系
主要区别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揭示整个世界发展的
一般规律,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而具体科学针对某一个特定领域,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
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
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
西方哲学的研究”可以说:“道家的审美理论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精神。”
古代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观远远走在历史的前沿。
古代中国主要有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主要的
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深远。近代引入并发展了西方哲学,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在现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官方
意识形态;以
新儒家为代表的学者,则力图让中国传统哲学得以创新和发展。
中国人的
宇宙观方面以
易经与老庄为代表﹐伦理
社会观是以
孔孟之说为代表,儒道相辅相成。
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春秋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在
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普遍
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
中华民族的一种
集体潜意识。儒家的价值观影响古代中国大多数公开场合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作为优先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儒家的
价值取向在总体上代表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优先观。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义”,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
人际关系以
五伦为依归,有一定的规范。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对待;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
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
仁政爱民;对于其他人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重视追求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推己及人的思想。关于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时候,就倾爱父母;年轻的时候有了女友(恋人),就倾爱恋人;婚后有了妻儿(配偶爱人和儿女),就倾爱爱人和儿女;当官员、公务员(广义地说是职员),就倾爱君主(及或上司)。
儒家
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民为重,
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
代表性主张。在
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做不到”与“不去做”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
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发扬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直至达到建立仁治之国和
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为
通才,或者多才多艺而不仅仅是一才
一艺,或者在一才一艺基础上能触类旁通,也即专才和通才的结合。
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经济学,是为了人类
理想社会而服务。儒家重义轻利,以义为本,以义导利。尊重利用自然
市场经济规律,反对违背破坏
市场规律,同时反对
操纵市场,但认可“待价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了“用力少,见功多”的原则,并发展出了
实学,但同时注重全面的
人格发展,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儒家形而上学在以后的理学、
心学中进行了展开。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
宋代儒学的发展
北宋诸儒以
周敦颐、
张横渠、
程颢、
程颐为大宗,上承儒家经典,讲仁与心性,又讲格物穷理。
熙宁三年以后,
王安石变法引发
党争,
二程分别退居洛阳,理学在此后七年或十年达到成熟。
宋朝南渡以后,儒学分为三派——程颢开胡五峰之“湖湘之学”,程颐开
朱子之学,也就是程朱理学,代表者乃
朱熹;
陆九渊则直承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
全祖望评价:“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
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明朝心学
明代心学大师
陈白沙提出了以“自然为宗”“学贵自得”的哲学主张,打破程朱理学沉闷和僵化的模式,开启明代
心学先河,创立了“
江门学派”,在宋明理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转变风气的关键人物。陈白沙学以“宇宙在我”的主体
自我价值,突出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存在意义。他所说的“自然”,即万事万物朴素的、本然的、无任何负累的、绝对自由自在的存在状态。他要求人们善于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无拘无束地去体认“本心”。他极力倡导“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的心学世界观。
宋明
心学始于陆九渊,中经陈白沙,到
王阳明集大成。明朝中叶,王阳明创立致良知之“阳明学”,集心学之大成。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
黄宗羲说:“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
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王是真说:“今之学者,偶有所偷窥,则欲尽废
先儒之说而驾其上。不学,则借一贯
之言,以文甚陋;无行,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问。”
明代另一位心学大师
湛若水所创立的“
甘泉学派”与王阳明的“阳明学”被时人并称为“王湛之学”,湛若水在继承陈白沙的学说时有所创新,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湛若水提出“体认于心,即心学也”、“
随处体认天理”等主张;纠正其师学说过于倾向内省等缺失,倡导“合内外”之学等。所谓“随处”是指“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在他看来,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体会、实践心中的天理。
清朝
理学在清初以后走入空谈,严重脱离实际,变成以学术为工具博取
政治利益的手段。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读了
崔蔚林的文章,说“岸然自负为儒者”实在“可鄙”。又说:“伊以道学自居,然所谓道学未必是实。闻其居乡亦不甚好”。康熙说“今视汉宫内,务道学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
前作一等语,退后又别作一等语”。他曾说:“
李光地、
汤斌、
熊赐履,皆讲道学之人,然而各不相合。”即便如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颁布诏令,规定朱熹成为孔庙十哲之一,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学术。
近现代
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在美国哲学家
弗兰克·梯利的《
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如
欧文,对
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
古希腊哲学到美国
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
罗素的《
西方哲学史》中提到马克思,且认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西方哲学中的“西方”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
西欧)”,而且指文化上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
古希腊罗马哲学、
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古希腊罗马哲学
①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
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
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
米利都学派、
爱非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爱利亚学派等。米利都学派以'水'、'
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斯派把'数'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存在','存在'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能动的、物质性的东西'
奴斯',促使热和冷、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开始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
具体事物。
②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
客观真理,
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人是万物尺度”);
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
爱智者'的
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
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
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
理念论(“理型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回忆'。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
具体事物是由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和
目的因构成的。
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它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
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去世后,
希腊文化逐渐与
罗马文化相结合,在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
伊壁鸠鲁学派、
斯多阿学派和以
皮浪为代表的
怀疑论等。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亚里士多德创立的
形式逻辑,为
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世纪哲学
欧洲
中世纪,
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
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后期
罗马哲学家
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
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
物质性的。
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
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以
法兰西经院哲学家
罗瑟林为代表的
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以基督教哲学家
安瑟尔谟为代表的
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等等。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
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
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近代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是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这个时期,
文艺复兴颂扬积极生活,崇尚理性,人们不再迷信神学和权威,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尘世,从而发现自然,也发现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
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
灵魂不朽之说和
禁欲主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
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
意大利的
特勒肖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
物质运动的原因;
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
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
自然科学家,他们的
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
炼金术、
占星术混在一起,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
经验论和
唯理论两个派别。以
培根和
洛克为代表的
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
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
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以
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实体',认为思维及
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才能认识个别事物。
以
笛卡尔和
莱布尼茨为代表的
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笛卡尔提出了'
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天赋的,
不证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赋的。不过,他除了承认
精神实体独立存在外,还承认独立存在的
物质实体,并把这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实体统一于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但起初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存在于人们心中,须经加工才真正显现出来。以
贝克莱和
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
不可知的。18世纪,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
法国启蒙思想家和
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带有机械的
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
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
费希特、
谢林、
黑格尔和
费尔巴哈。
在
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系统,还有
朝鲜哲学、
日本哲学、
巴基斯坦哲学、
斯里兰卡哲学、
越南哲学、
伊朗哲学、
阿拉伯哲学、
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哲学。它们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学传统的影响,又具有各自
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其中,阿拉伯哲学在中世纪起到了向西欧传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媒介作用,它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亦有重大发展,成为世界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环节。
现代哲学
“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它是
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
印度哲学
印度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哲学(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纪哲学(公元750年~18世纪)、近代哲学(约18世纪~1947年)、现代哲学(1947年后)四个时期。
古代印度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
梨俱吠陀》时代中就已出现世界观的萌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开始形成系统的哲学。最早的哲学著作《奥义书》中已经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公元前10~前6世纪,印度
奴隶制国家形成之后,
婆罗门教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潮和唯物主义或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
沙门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
唯物论的著作加以销毁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中古
在中世纪,宗教占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哲学囊括在
印度教神学体系之内,印度传统地把这个时期中承认
吠陀权威的
数论派、瑜伽派、
胜论派、
正理派、
吠檀多派、
弥曼差派等
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把否定吠陀权威的
顺世论、佛教、
耆那教等称为
非正统派。这些学派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属于唯心主义的有吠檀多派、瑜伽派、
大乘佛教中的
中观派和
瑜伽行派;属于唯物主义或者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有
顺世派、数论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
经量部等。12~13世纪,伊斯兰教成为占统治的
思想体系之后,伊斯兰教内部也展开了正统的经院派与苏菲派或
清净派之间的斗争。
殖民时代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印度教中很多启蒙思想家在
西方哲学和
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印度教的正统派哲学进行了批判,力图对世界作出唯物主义和合乎科学的说明;在
伊斯兰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精神对《
古兰经》及伊斯兰教的教义进行新的解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印度后,印度的进步哲学家和思想家同
封建地主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种种意识形态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现代印度哲学
巫白慧在《
印度哲学》中指出,现代印度
意识形态领域中最主要的哲学思潮是“新
吠檀多主义”。它是吠檀多哲学在现代的条件下,沿着近代特别是由
辨喜所开辟的路线而构成的新形态。它的主要特点为:它把理论(智弥曼差)和实践(业弥曼差)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在内心直觉上下工夫,求得对绝对之梵的亲证。“新吠檀多主义”在继承传统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科学思想和西方各国的哲学思想,结合印度现代社会的特点,赋予吠檀多新解释,使其在印度
思想界继续保持
主导地位。新吠檀多主义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
奥罗宾多高士(1872—1950)和
拉达克里希南(1888—1975年)。
著名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