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词源于古
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由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想和对社会、万物、宇宙的认知的
社会意识形态。注重启迪智慧,引起人思维上的升华。
古代
中国主要有
儒家、
法家、墨家等为主要的
哲学流派。近代引入并发展了
西方哲学,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定为官方
意识形态;以
新儒家为代表的学者,则力图让中国传统哲学得以创新和发展。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为源头,在
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对中国人的普遍
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
集体潜意识。儒家的价值观影响古代中国大多数公开场合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作为优先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儒家的
价值取向在总体上代表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优先观。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并讲求伦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义”,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
人际关系以
五伦为依归,有一定的规范。对待长辈要尊敬尊重对待;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
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
仁政爱民;对于其他人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人要有抱负而有毅力。重视追求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推己及人的思想。关于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时候,就倾爱父母;年轻的时候有了女友(恋人),就倾爱恋人;婚后有了妻儿(配偶爱人和儿女),就倾爱爱人和儿女;当官员、公务员(广义地说是职员),就倾爱君主(及或上司)。
儒家
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
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孔子“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民为重,
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
代表性主张。在
现实政治的问题上,儒家要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义务,从理论上说,被统治者有权利反抗不正常承担义务的统治者。“仁政易行”则提倡分清“不能”与“不为”之间的区别,即“不去做”与“做不到”之间的差异。而其“无恒产,因无恒心”也体现了
民本思想。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发扬人性、完成人格为起点,直至达到建立仁治之国和
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为通才,或者多才多艺而不仅仅是一才
一艺,或者在一才一艺基础上能触类旁通,也即专才和通才的结合。
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经济学,是为了人类
理想社会而服务。儒家重义轻利,以义为本,以义导利。尊重利用自然
市场经济规律,反对违背破坏
市场规律,同时反对
操纵市场,但认可“待价而沽”。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致知。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了“用力少,见功多”的原则,并发展出了
实学,但同时注重全面的
人格发展,反对把人变成物质的工具。儒家形而上学在以后的理学、
心学中进行了展开。儒家相当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
宋朝南渡以后,
儒学分为三派——程颢开胡五峰之“湖湘之学”,程颐开
朱子之学,也就是程朱理学,代表者乃
朱熹;
陆九渊则直承孟子而开出心学一派。
全祖望评价:“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
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北宋中叶以后,
道学家的声势愈来愈浩大;
南宋前期虽然政府几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挡道学的流行和减削它的声望。南宋以后,只有朱陆二系传续不绝。元明之际,朱学进居正统之位,为中国君主社会后期的官方思想。
惠栋在评《
毛诗注疏》时说:“宋儒之祸,甚于秦灰。”
明朝中叶,
王阳明承陆九渊而阐发
心学,创立致良知之“阳明学”,集心学之
大成。明末刘蕺山呼应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义。明末王学亦走入末流,
黄宗羲说:“明人讲学,袭《语录》糟粕,不以
六经为根坻,束书而从事于游谈。”王是真说: “今之学者,偶有所偷窥,则欲尽废
先儒之说而驾其上。不学,则借一贯
之言,以文甚陋;无行,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问。”
理学在清初以后走入空谈,严重脱离实际,变成以学术为工具博取
政治利益的手段。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读了
崔蔚林的文章,说“岸然自负为儒者”实在“可鄙”。又说:“伊以道学自居,然所谓道学未必是实。闻其居乡亦不甚好”。康熙说“今视汉宫内,务道学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
前作一等语,退后又别作一等语”。他曾说:“
李光地、
汤斌、
熊赐履,皆讲道学之人,然而各不相合。”即便如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颁布诏令,规定朱熹成为孔庙十哲之一,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学术。
中国近代哲学的基本趋向是中西哲学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外在的比附,而是内在的会通。其实质是“理智的了解”与“情感的满足”的统一,
逻辑与直觉的统一,意义与意味的统一。其表现形式是西方
形式逻辑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哲学直觉的弘扬。这一趋向由
谭嗣同、
严复、
章太炎开其路,而由
熊十力、
冯友兰、
金岳霖继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