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
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发展历史
上古哲学
上古哲学思想,指奴隶社会的
哲学思想。中国奴隶社会的哲学思想,从
殷代后期起,经历了殷及
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殷周之际是古代思想的起源时期;西周则
学在官府;
周室东迁前后,
官学崩溃,这是
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一阶段。
周王东迁以后的思想,以至春秋邹鲁缙绅先生的《
诗》《书》传授之学,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二阶段。孔墨显学,战国百家并鸣之学,周秦之际的思想,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三阶段。对古代哲学思想的这三个阶段,《庄子·天下篇》曾有所论述。
春秋时期的
唯物主义思想,散见于《
左传》。如云“五行”,或亦曰“
五材”,如云“六气”,都是指宇宙间的基本物质。又论及民与神的关系,指出应先成民事而后致力于神。或指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依人而行。或指出,
天道远,人道迩。这些,都表明人们相信人力,而不甚相信神力;依靠切近的人道,而不依靠遥远的天道,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
诸子哲学
孔子生长在文化典籍丰富的鲁国,接受了邹鲁缙绅先生的诗书传授之学。那时候王官失守,
学术下移,孔子处身这种文化变革的时代,首先开了
私学。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惟官学失守,乃有私学。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多人,形成很有势力的学派。孔子的学术以“仁”和“礼”为中心,仁就是承认人的地位,礼就是讲究
典章制度和
行为规范。言仁,是革新的。讲礼,是保守的。所以孔子的学术反映了新旧交替的矛盾。孔子周游列国,当时的诸侯不能用他。他晚年退而著书,编定
六经。据说《
春秋》是经过他笔削的,《春秋》笔法成为后代史学家的准绳。孔子编定的经书,经过汉朝提倡,成为学术的正统,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的教育学说很有价值,有些原则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今天还在遵循。孔子死后,弟子散处四方,或者为诸侯师,或者友教士大夫,影响十分巨大。
墨子稍后于孔子,当战国初期。他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乃背弃,而著《
非儒》。其书多及
生产劳动,多言百工、商贾、宾萌、役夫,反映其为身份微贱的生产者。墨子的主要主张为
兼爱、
非攻、节葬、非乐,上同、尚贤,天志、
明鬼;反对
奴隶主贵族依靠骨肉之亲,无功富贵。书中《
备城门》以下,是兵书,详言战争防御
方术,可见墨家非攻而不反战。墨家也是徒属弟子充满天下的学派,其后学有
墨辩,有墨侠。终战国之世,
墨家学派传播甚广,其巨子且远至西方的秦国。墨家学派直到汉初才衰落下去。所以
孔墨二家,
韩非子称为“
显学”。
孙诒让谓:
墨学之昌,几埒洙泗。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竟绝。这里所说墨学的历史兴衰,符合实际。
道家称老庄。
老子其人,《
史记》不能论定其时代。而《
道德经》则显系孔墨而后战国时期的思想,非议仁义,批判礼制,要回复到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淳朴之治。其所提出的“道”,是天地万物之母,但是恍惚不可捉摸,不可名状,没有物质基础。《道德经》反映着一个以“道”为核心的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庄子是没落奴隶主贵族,“处昏上乱相之间”,生活贫困,衣履破敝,不得不贷粟于
监河侯。他既不能随时代而前进,又不能把握当前的现实,只能逃离人世,处身于材与不材之间,在矛盾中求得内心的宁谧。所以他齐死生、得丧、小大、多少、贵贱、是非,乘道德而浮游,泯然无累。庄子提出了超越时间、空间的“道”,“道”是不可认识的。这个“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是宇宙的根本。从“道”出发,庄子要求“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不要以人为改变天然。无用是最好的用,越无用就越合于天道。处世的方法是“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是在命运面前听凭摆布的败北主义。庄子的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对后世影响很大。
名辩思想包括名家与墨辩。名家
惠施、
公孙龙都逞诡辩。惠施合同异,如说“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种诡辩,抹杀事物的质的差别,把相异的事物视为同一。公孙龙
离坚白,谓“
白马非马”,谓“坚白石”,离。“视不得见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白马论的逻辑特征,在于把普遍的概念(马)与个别的事物(白马),抽象而绝对地分离开来,把本质(马)与属性(白),抽象而绝对地分离开来。这是他所以陷于谬误、成为诡辩的原因。
坚白论则认为色(白)性(坚)质(石),互不相关,人物感觉(视觉与触觉),各各分离,互不联系。现象不可知,
感性认识不可靠,把诡辩推向极端。
墨家后学墨辩,有文字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
大取》、《小取》,讲墨学的
认识论、逻辑思想、
科学思想,在《墨子》书中,自成一组。文字体例,殆如《
尔雅》,文辞简约,讹夺过多,至为难读。今举其批驳名家公孙龙诡辩的论题如次。“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小取)。“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经说下》)。一则批驳白马非马,一则批驳坚白石,离。由此可知,墨辩的
成书时代,乃有晚于公孙龙者。
阴阳家
邹衍、
邹奭,著作无传。《
管子》书中,或有其绪论,当俟考定。《吕氏春秋·应同篇》保存其
五德终始之论。《
史记》所载
大九州之说,为
阴阳家思想的一端,然而非其思想之最重要者。
封建哲学
从
秦汉开始,中国社会进入
中古时期,即
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中古时期历时二千年,至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才进入近代。
中古时期的正宗哲学,是以
儒家哲学为代表的。但是各个发展不同的阶段,具有十分不同的特点。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各以其不同的性格与风貌,标志着正宗哲学的历史演化。但是正宗哲学的神学化性质是始终存在的。
中古正宗哲学从
董仲舒开始,正宗哲学的神学化也从董仲舒开始。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六艺之科”的书籍成为经典。汉初的子学余绪,由式微而归于斩绝,经学的统治开始。西汉占统治地位的是
今文经学。董仲舒的《公羊春秋》以其非常异议可怪之论独成为今文经学的大宗。他的天人三策和《
春秋繁露》是正宗哲学神学化的标本。阴阳灾异之说,天人感应之论,
人副天数之言,
土龙祈雨之术,何莫而非神学。正是这个董仲舒,被称为西汉大儒,上承先秦儒家端绪,其思想学说成为中古哲学的正宗。
西汉
今文经学,《诗》、《书》、《礼》、《易》、《春秋》,各立博士。弟子传习,严守师说。而一经有数家之传,是以互异。东汉
白虎观会议,旨在统一经说,泯今文经学内部的纷歧。
班固以古文学家而奉敕撰《
白虎通德论》,综合今文诸儒经说,注释名词术语,以神学为指归,遂勒成一代今文经学的神学词典。汉代正宗哲学的神学化,至此乃臻体系严密,理论
周至。这是经学史上的大事。尔后
古文经学兴盛,服、贾、马、郑,多以古文经学为儒林大师。而
郑玄尤以综罗今古学见称,风尚为之一变。于是古文经学不能不说是哲学的正宗,但是它有异于今文经学者在于不言灾异,不为谶记,所以其唯物主义思想透过实事求是的学风而显露。这是值得注意的。
魏晋玄学以《易》与《老》、《庄》为
三玄。以孔子与老子为“
将无同”,以“
名教”为出于“自然”,其消融儒言于道家的特点非常明显。
何晏注《
论语》,
王弼注《易》与《老子》,未尝不揭仁义之言加诸道德之上。葛洪外儒术而内神仙,要亦时代风会使然,则玄学作为正字哲学的神学性质固甚分明。
魏晋玄学的统治,时间并不止于魏晋。可以说,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都是玄学统治。在玄学统治期间,经学仍在发展,特别在北方,经学未尝中绝。
江左也有经学,战乱频繁,人民流散,书籍不易保存,好象经学销歇似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隋唐是佛学各宗派创立、发展的时期。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四大宗派之中,尤以华严宗与禅宗影响为大。它们无疑地具有正宗哲学的性质,而不是传统所说的“异端”。隋唐经学应数《五经正义》,它综合了南
北朝经学著作,但更多的是北朝经学的笺注成果。在经学统治下,培养出许多“学究”。
宋明七百年间是理学统治时期。理学以
儒家思想面貌出现,骨子里渗透了佛教与道教思想。
北宋理学,以
周敦颐为开山。《太极图·易说》、《易通》,是理学家不刊的经典,而《太极图》则传自华山道士
陈抟,其道教的渊源很明显。
二程、
张载、
邵雍,是北宋理学大家。
程颐、张载、邵雍,都深于易学,邵雍独以象数著。明道《
识仁》、
伊川《
易传》、子厚《
西铭》,都是理学的经典。
司马光虽见许于
朱熹,列于六先生,与上述五子并,而后世不以其为理学家。
南宋理学,朱陆为两大派。朱熹传程颐理学之绪,更衍周、张、邵学统,故称理学集大成者。
朱学受华严宗影响,也受道教影响。《
四书》经二程
表章,朱熹集注,取代了经书的地位。朱熹门庭,盛极一时。
陆九渊开创
心学学派,近于禅。其后
学为杨简、
袁燮、
舒璘、
沈焕,称甬上
四先生,而未能张大其师说。张栻湖湘之学,
吕祖谦婺学,与朱学鼎峙,但影响远不如朱学。
庆元学禁解除以后,
真德秀、
魏了翁为南宋朱学殿军,对树立朱学的统治地位有所贡献。
明初朱学统治,编纂《
五经大全》、《四书大全》、《
性理大全》,都取朱学著作。明中期而后,
王阳明心学崛起,挟其功业地位,
王学传播几遍寰中。
明末清初,乃有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批判理学。
颜元、
李塨以
实学批判理学。黄宗羲的《
宋元学案》、《
明儒学案》,对宋明理学作了总结。清初统治者提倡理学,御纂《性理精义》,重用理学大臣,但理学颓波不返,终为
乾嘉汉学所代。
理学自以为传
孔孟道统,明斥二氏,但阴受二氏影响。七百年的正宗哲学,讲义理心性,阴阳动静,牛毛
茧丝,辨析毫芒,在思维发展史上自有较高的地位,但它的神学本质始终存在。
使命
中国古代哲人,脱胎于
巫史。经过“绝地天通”、“
武王克商”和“怨天尤人”等几个历史具体事件,天命神学的信仰体系逐步动摇,直至崩溃。作为
中国哲学开端的几个标志性事件,叔兴论“阴阳”“吉凶”,
伯阳父论“地震”,
史伯论“和同”,
史墨论“陪贰”,都是
周天子或诸候国君的
史官、大夫们解释自然或
社会现象。在这里,旧式的巫史一变而为新式的哲人,最容易给出
宗教神学解释的巫史们,却抛弃了依赖
卜筮的专业手段,不再诉诸鬼神天帝,而是试图用理性给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宣告了
中国文化从宗教母体中的突破,宣告了中国哲学-思想这一崭新
文化样式的诞生。由于他们身为巫史的独特身份,他们虽有闲暇,但却不是追求纯粹知识的“
爱智者”,他们也解释
自然现象,但关心的重心却总在于人事,“推明天道”的目的,无非是为“人事”给出一个较为圆满的
解释系统,以解决在宗教天命观念坍塌之后思维世界中无法可依的彷徨。
中国哲人出现的具体历史机缘,既造就了
中国哲学的性格,也塑造了
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国哲人的“推天道以明人事”,使得中国哲学具有鲜明的入世品格;中国哲学关心的重心在于人事,使得中国哲人总是饱含忧患。“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是《易传》作者对前人哲理作品中巫史性格的会心体认。另一方面,古代的中国人又富于
理论思维传统,他们虽然关心的重心在于人伦日用,但他们总是寻求世俗生活的超越根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古代哲人的学术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古代哲人的自觉使命。
趋势
中国哲学与哲人的特质,也形成了中国哲学“国家不幸哲人幸”这样一种历史发展轨迹。
时至近世,“
中央之国”与西方扩张瓜分世界的强盗民族相遇,一败再败,民族自信降至前所未有的低点。“强国保种”、“救亡图存”成为第一时务。中国哲人论“古今中西”,求自强图新之道,引入西学,会通中西,形成一种影响至今的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新文化。
就中国哲学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来看,所谓“国家不幸”的时代,可以看做是时代给出重大哲学课题的时代;所谓“哲人幸”,可以看做是哲人们在回应时代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富有活力的思想创造活动。
每当
中国哲学处于这样一个集中发展时期,学派之多,人才之盛,思想之自由,学术之开阔,都会达到一个高峰。中国哲学之兴衰,系于中国社会之兴衰,同时也造就了
民族精神的个性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