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
哲学领域术语
印度哲学已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印度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基本时期:
简介
源于印度次大陆的世界主要传统哲学之一。印度古代通常把哲学称作“见”,哲学学说或哲学体系,又称为“探究的学问”。
历史渊源
印度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哲学(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纪哲学(公元750年~18世纪)、近代哲学(约18世纪~1947年)、现代哲学(1947年以后)四个时期。
古代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时代中就已出现世界观的萌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开始形成系统的哲学。最早的哲学著作《奥义书》中已经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公元前10~前6世纪,印度奴隶制国家形成之后,婆罗门教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潮和唯物主义或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沙门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唯物论的著作加以销毁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中世纪
在中世纪,宗教占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的哲学囊括在印度教神学体系之内,印度传统地把这个时期中承认吠陀权威的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弥曼差派等六派哲学称为正统派,把否定吠陀权威的顺世派、佛教、耆那教等称为非正统派。这些学派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阵营:属于唯心主义的有吠檀多派、瑜伽派、大乘佛教中的中观派和瑜伽行派;属于唯物主义或者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有顺世派、数论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经量部等。12~13世纪,伊斯兰教成为占统治的思想体系之后,伊斯兰教内部也展开了正统的经院派与苏非派或清净派之间的斗争。
近代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印度教中很多启蒙思想家在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印度教的正统派哲学进行了批判,力图对世界作出唯物主义和合乎科学的说明;在伊斯兰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精神对《古兰经》及伊斯兰教的教义进行新的解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印度后,印度的进步哲学家和思想家同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种种意识形态进行了不断的斗争。
现代
巫白慧在《印度哲学》中指出,现代印度意识形态领域中最主要的哲学思潮是“新吠檀多主义”。它是吠檀多哲学在现代的条件下,沿着近代特别是由辨喜所开辟的路线而构成的新形态。它的主要特点为:它把理论(智弥曼差)和实践(业弥曼差)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在内心直觉上下工夫,求得对绝对之梵的亲证。“新吠檀多主义”在继承传统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科学思想和西方各国的哲学思想,结合印度现代社会的特点,赋予吠檀多新解释,使其在印度思想界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新吠檀多主义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 奥罗宾多高士 ( 1872 ~ 1950 )和拉达克里希南( 1888 ~ 1975 )。
作品特点
1.印度哲学的大部分体系都是以古代的吠陀经典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或者以它为理论指导,或者是以它为理论出发点。
2.印度思想不满足于单纯的解释世界,不满足于为认知而认知,它们都带有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希望能够为人民提供一种正确的人生指南和获得解脱之道。
3.印度哲学家都轻视纯粹的理性认知,他们强调“真理存在于理性之外”,真理是不可言说的,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把握真理。
4.印度哲学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们的那种气度非凡的宽容性。
5 .印度哲学倾向于鄙视尘世生活和超越现实人生。
相关著作
印度哲学史》1989年,黄心川
印度哲学通史》2014年,黄心川
《印度哲学》199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姚卫群
巫白慧的《印度哲学》2000年,东方出版社
《印度哲学通史》2014年,大象出版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2 19:29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