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西古镇地处
江苏省东南部
南通市
通州区
二甲镇,位于
长江口北岸,被誉为“
通东第一镇”,是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第七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第六批)、江苏省传统村落(2020年,第一批)、
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第三批)。海拔6.5米,成陆早于周边,始建于
唐代, 历尽千年沦桑,城墙几废。
现状
余西是以
盐业生产和交易为主的
沿海小镇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地旧貌换新颜,老房子被成片推到,翻建为毫无地域特色的新型小区,然而在南通
通州区还有一片“春风”未曾刮到的地方,这就是余西。
古镇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生活方式,窄窄的街道承载着余西千年厚重的人文积淀,悠闲的人民演绎着
苏东传统的
农耕生活,尘封的古镇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古镇至今依然保存着
明清格局的街巷形态,历史建筑和文化设施均保存较好,古建筑规模达16927平方米,保护区面积约为26公顷,核心保护区7.4公顷。镇内城河相拥,街巷纵横,
粉墙黛瓦,宅院参差,店铺林立,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有“
通东第一镇”之称。独特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大量的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反映了余西千年的历史演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余西是
通东文化及非物质遗产的空间载体,兼具居住、
商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是具有宜人生活环境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古镇。
地理位置
余西古镇位于长江下游,地处长江和黄海交接处,中心
地理坐标东经121.15°,北纬32.03°,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二甲镇,与
上海一江之隔。距南通主城区30公里,距通州城区10公里,北有335省道、
通吕运河,通甲公路、海二公路穿境而过。距
宁启高速入口8公里,距
南通机场12公里,距
南通火车站25公里,距中国十大港口之一
南通港35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利。
交通路线
南通市区--余西:五一路公交停车场乘坐612路,到余西站下车。
相关历史
江海造陆,
余西是
周朝就露出海面的沙岛,当时东面的
余东还是暗沙,到南北朝时才淀沙成陆。但余西真正开发在唐朝。
《
易经·
坤·
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余庆场始于唐代。
北宋
天圣初,
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见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乃向淮南盐运
发运使张纶建议,请求重修
捍海堰。张纶即向朝廷奏请,允准后,于天圣二年(1024年),征调民夫4万多人,开工重修,并采纳范仲淹方案,将堰址稍向西移,以避潮势。正当工程进行之时,范仲淹因母丧离官,特留言说明此举关系民生利弊,以坚定张纶将工程进行到底的决心。历三年,新堤告成,北起
掘港,南迄
通州之余西场,堤底宽三丈,堤面一丈,堤高一丈五尺,全长140余里,外盐内稼,人民赖以安生。 北宋至和年间(1054年—1055年),海门知县沈起调集民夫
灶丁,筑堤70里,连接范堤,并延伸至吕四场,称“沈公堤”。
范公堤与沈公堤连结点在
余西镇东北方向,龙游沟之北端,此地即范公堤之最南端.龙游沟由此湾曲向南延伸,直至古长江边,即今之海界河,龙游沟乃古海漕遗迹也,余西镇因龙游沟而得名
龙城。
历史上原余庆场太大,后来分为:
余西场、
余中场、余东场。
雍正9年(1731年)余中场合并到余西场。
余西镇海拔6.5米,地势较高,通扬运盐河穿城(城门于1958年拆除,用其砖建造大会堂)而过。盐商毕集,城东二
华里为六甲盐包场。余西古镇因盐而兴,
文人聚居,属
扬州书画派一分支,传承至今,有
柳敬亭、
周维藩、曹秀生、
曹星谷、
李同、张馨谷、陈西洋、任焕文、任鲁侯、
朱理治、任苯生、曹玉麟、江涛、
陈振宜、
曹炳生、季德培诸公及宋济先。
金余镇以西分总,以东分甲,每甲(总)东西宽约一华里,一般北至
范公堤(黄岸)南至海界河,南北长十里,二、三十里不等。甲,自海边向西数起,十甲一重复,因甲而得地名有之,如六甲(在吕四西边),四甲坝,
二甲镇,五甲苴(属余西场,现并入
东社镇),
白龙庙(属余西场,现并入
五甲镇);总与甲相似,因总得名如头总桥(通州市中在此),十八总路口,骑岸的五总,还有
十总镇。
北宋
王安石变法前,原先都称总。王安石变法,推行
保甲制,一总编为一甲,相沿成习,自
余西龙城西八华里处起,(今天的金余镇)以东,就称“总”为“甲”了,以西,仍称为“总”。
余西聚居各姓,有家谱记载的,
曹、
季、吴、任、姜、李等姓。
元末明初,避战乱,自
金陵,
句容经常熟携家谱、典集渡江北上迁来。部分直迁余西场,大多初迁至静海(今
海门市府处)。
清代坍江,因环境灾难,整体北迁入
通州境。
海门县治亦多次变迁,最西至通州腹地的新地(
兴仁)。
西亭距
金沙十余里,距南通三十里,但方言更近
南通话。
金沙先民大多也以盐为业。坍江后,复涨起新沙,由
崇明沙地人北宋末年,中原
曹姓、
季姓、
任姓等姓,举家携家谱典籍,随朝廷渡江南迁。成了住在
江南的北方人。元末明初避战乱,又从金陵、
句容经常熟北渡,成了住在江北的江南人。有的直迁余西场,大多就近迁江边静海(今海门市府处),时常有坍江发生,这是一个渐进过程。静海人(江南的中原人)逐步北迁入通州境内。清中期静海乡全没入江中,静海人全迁入通州境。
海门县治亦迁入通州境。
今天的海门市是清中期后新涨起的新土,居民多从
崇明迁来。
经济文化
余西场文化、书画流派传承北宋
东京(今开封)书画派,(南)宋元金陵书画派,明清
扬州书画派。现代由任苯生公举起余西书画派书法大旗大半个世纪,桃李遍怖五大洲。江冠雄先生举起余西书画派国画大旗。近段时间余西书画派随着余西古镇的衰败,而处于低谷。好在现有
曹元生、岑喧天、任科家、曹润生、
曹洪江、朱淦澄、
曹林诸先生及
沈勇、
任祖荣、任祖昊、任祖怡、
曹强、曹灏辉、
曹婧诸君传承余西书画优良传统,默默耕耘。
在
农耕时代,移民以田地为根本。随着余西方言的扩展,向西直至南通城东郊,逐步过渡,并无断层。
金沙场在这过渡地带的中段,移民渐次,逐步整体向西推进(颇具财力),
金沙乡下己找不到纯原住民方言,若要找,只在南通城内及其近郊。
辛亥革命后,
民国初年,为改造、教育、按置
游民、(大)
烟民就业,让他们
自食其力,衣食有着落,地方人民得安居乐业,部分
孔庙殿宇被借用,创办了余西游民工厂。现有的百姓家中仍保存有余西游民工厂出品的精美盖篮、针线匾子等等。
余西
孔庙经历沦桑战乱,在传承抗番、
抗倭英雄传统余西人民的奋力保护下,幸存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实乃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文庙河东是关岳庙。
龙城余西大姓曹氏,传承练武习俗,在地方公共建设领域,占有较大主导权:
武庙建在上首,居东;
文庙屈居下首,居西;此乃余西地方特色!余西场
曹王以武会友,广收门徒,谋
反清复明;逝世后,清廷破其坟以除潜龙;
清廷还进一步破余西镇风水,从
余西镇中间东西走向栏腰开挖一条
市河,东西两头接通运盐河;这一来,反而更便利了龙城余西的
水运交通,余西场更加繁荣富裕;民谚曰:穷金沙富余西,此言不虚。
关岳庙之东邻是余西
城隍庙,城隍庙路东,紧挨通扬运盐河。城隍庙东山墙上镶嵌着一块玉蟹石,被余西地方领导干部呈送
南通县(今通州区)政府妥为保管。
四块
汉白玉城门石,镌刻
欧体正书,犹劲庄重。1958年,被地方领导干部柝下,用作余西“大会堂”前
脚踏石。
饮食文化
余西地处南北交汇要冲,历史上隶属
扬州、
苏州,为江海名邑,
盐商重镇。自
西汉以来,外来移民不断,
商贾云集,南北文化交汇相融。饮食文化吸取
淮扬菜、
苏菜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余西江海菜系风格。其中余西特色面点,誉满天下。
作为余西特色
面点之一的“曹家盘饼” ,在我们
通东地区早己闻名遐迩。“曹家盘饼” 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精工制作、味美香酥、富有营养、易于消化。饼体椭圆、饼面盘旋,火色均匀、色泽棕黄,内质盘层清晰、入口松酥香甜,为正宗余西传统
特产。
“曹家盘饼” ,又名“
曹顶盘饼” 。史载,余西场亭户曹大宾庄客,业制面,生儿发旋三顶,遂名“顶” ,亦为“鼎” 。后为抗倭而应征入伍,曾于江上火烧倭船,城下筑栅抗敌,屡立战功。
嘉靖三十六年(1557) 4月,曹顶追击仓惶败逃的倭寇时,在
平潮单家店北首,因天雨路滑,战马滑倒跌入壕中,逃倭乘机反扑而遇难,噩耗传出,天地同悲!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抗倭英雄,除在平潮、南通两地建造“
曹公亭” 和“
曹公祠” 外,因曹顶发旋三顶,又特制作“曹家盘饼” 。
作为余西特色面点的“
南通跳面” ,又叫“
曹顶面”、“ 切面”、“ 小刀面” ,其加工工艺讲究,加以适当佐料,美味可口。“南通跳面” ,载誉已久。在明朝嘉靖年间,
曹顶于南通城山路旁开设了面食店,主营面条,后曹顶抗倭为国捐躯,为纪念曹顶,南通人将“跳面” 称为“曹顶面” ,此面随曹顶名载史册,一直流传至今。
作为余西特色面点的“余西
肉包” ,又叫“仙人包子” ,据说是为了纪念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吕洞宾。相传吕洞宾曾跨鹤四至吕四(别称鹤城),其间曾在
通州余西场的古镇街上卖过包子。一天,邻近乡民照例到余西镇上赶集,回家的时候总忘不了到吕洞宾包子店,买点包子放在挎篮里捎回去给自己的儿女吃。但有一男子,买包子是给家中老母亲吃的,吕洞宾知道后,非常敬重这位孝子,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孝子的包子钱,特拿了一只包子给他,免费赠送。孝子回到家,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母亲,老母听后却说:“吕洞宾卖包子,不收分文,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这肯定不是好包子” 。说着,老母就要把鲜嫩的包子扔掉。孝子见了忙接过包子,准备放在自己嘴里吃了。说时迟,那时快,老母一把抢过孝子嘴边的
包子,扔在了地上。这时在旁的一只狗,看见地上有香喷喷的包子,猛然-跃,就把包子吃进了肚里。顷刻间,狗子立地成仙,飞身上天了。原来吕洞宾把一只吃下去能成仙的包子送给了那
孝子。老母见此情景,后悔不己,痛恨自己辜负了吕洞宾的一片好心。是吕洞宾让狗子成了仙,如果狗子反过来再咬吕洞宾的话,那它就不识好人心了。以上便是歇后语“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的由来!
狗成仙的消息,在余西场上不胫而走。吕洞宾包子店每天总是门庭若市,“
仙人包子” ,从此便
名扬四海。
每当人们在细细品尝余西特色面点“ 曹顶盘饼”、“曹顶面” 和“仙人包子” 时,总不由得被古镇那浓郁的江海饮食文化氛围所吸引。
余西名人
曹顶,
通州余西场人。生于
正德九年(1514),牺牲于
嘉靖三十六年(1557)。
据《曹氏家谱》载:
北宋末年,
曹彬后裔,山东武惠堂
曹姓、梁姓、
开封府任姓、中原
季、刁、姜、李等
众姓,携家谱、典籍,举家携
庄客南渡;
元末明初,避兵火,自
金陵、
句容,经常熟北渡,迁通州余西场。
史载:余西场
亭户曹大宾庄客,生儿发旋三顶,遂名“顶”,亦名“鼎”。及长,强悍豪爽,多
膂力。受顾
盐贩,驾舶往来江海。
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犯
太仓。总督
张经征兵于通州。曹顶应募,隶
千户姜旦。江中战倭,顶以长叉刺其操舟者堕水,跃登其舟,沉其铁缆,焚其舟。倭乱,江南兵乘势奋击,贼大败去。由此,顶望著,统哨船30艘,卒500名,驻
江南剿倭。
每战,顶亲冒
箭矢,率部击寇。
战酣,寇众,击落顶盾,长枪刺来;从卒未及呼喊,顶右腋夹定贼枪,左手飞拾盾,挡贼枪,奋进,寇遁。又,顶入贼阵,救回部卒,且俘一寇。
曹顶率军,倭寇丧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倭船百艘,自
狼山江面乘潮而来,寇3000余登岸,烧杀掳掠,屠戮老幼数千人,通州遭空前惨祸。
贼锋锐,攻计百出。顶率水兵五百壁于城外
江面,伺间叠出挠倭。相持两旬余,贼恶其逼,退至狼山。又4日,
徐、
宿、
邳援兵至,合兵击贼。寇乘舟败走。通州城围始解。
鼎身被数十创,杀倭百余,辞赏,
解甲还乡,操业刀切面。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倭寇自
掘港登陆,再犯通州。顶偕
官军,自辰至午,激战寇于通州城北50里,冒雨追寇于单家店(
平潮),马蹶壕堑。鼎壮烈
殉国,时年44岁。噩耗传出,天地同悲,万民敬仰!
通城南郊
狼山脚北侧,建有
曹顶墓、
曹公祠;
曹顶殉难地单家店(平潮)建有
曹公亭;曹顶故里,
余西镇武惠堂曹氏宗祠(在余西小学祠堂沟西岸)供奉有曹顶公祖先牌位。1956年,余西地方干部为建大会堂,(若直白建剧场,
南通县政府不批准,)折除曹氏
祠堂,仅存一埭朝西边屋,曹朝忠一家数口居住,现已
圮废。一对祠门
石狮,由
季姓后人代管,后转入余西小学。
《
通州志·人物志》中收有曹顶本传。建曹公亭时,费范九向全国征集诗稿,
张謇、
陈衍、
梁启超等45人来稿;集53首诗词赋,汇编成《
南通平潮曹公亭诗》一册出版。张謇还为曹公祠、曹公墓撰写楹联。
柳敬亭(1587-1672)曲艺开山祖。柳敬亭原名
曹永昌,
南通州余西场人,祖曹棆,父曹应登,皆在
余西镇上经商。其叔父曹应科在
泰州设有分号,往来于余西泰州间
经商。永昌之父曹应登奉永昌之祖曹棆命,之泰州,助永昌之叔曹应科一臂。永昌少年好动,常随父至泰州叔父分号游。
曹永昌自幼强悍不羁,十四岁时得罪
权贵,化名柳敬亭,往来于余西、
通州城、
如皋、
海安、
泰州、
扬州、
盱眙、
金陵、
苏州、
北京等地说书言志,意在
反清复明。
曹永昌在金陵传有子嗣;曹棆长房长孙曹永昌寿高八十三岁,晚年贫困潦倒,落叶归根,终,葬余西场南祖茔。
牌位供奉在余西场武惠堂曹氏宗祠。金陵城北、南通城柳家巷、
余西龙城皆可寻其迹。
③任尧章-任焕文(1861-1934),余西
精进书院首任院长,著述颇多,有任焕文笔记余西场
乡土教材,通州物产,通州
民俗,通州称谓,小学
算术,
博物等;并续修任氏家谱。任焕文为曹顶作传,载入任焕文笔记,编入
乡土教材,有师山顾贵亭为之
作序,并成为精进书院、余西小学、
余中小学、通源小学等小学必读教材。
④
顾怡生为余西小学作
校歌:美哉我校,美哉我校,邻有
夫子堂堂庙,乡有将军义勇曹。天风怒号,海潮狂啸。我保我卫先我教。夫子之道高,将军胡弗效?
学生努力各有造,
家邦真正生英豪。”
⑤唐汝峒--清官,兴办
教育事业,重修
余西龙城诚门,振兴
余西镇。
⑧任苯生--余西书画派书法领袖。
建制变革
余西镇原名余庆场。元代余庆场一分为三:余西场、余东场、余中场。雍正九年,余中场并入余西场。
1911年,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废州改县。
南通县设:南通一城;
金沙、唐闸、石港、余西、平潮、
吕四等十三市;余中、兴仁等八乡。余西市乃余西区公所治所。后来,余西市改名为余西镇。
解放后,基本沿用民国建制。五十年代中期,余西区建制不变。原辖余西镇、
二甲镇、金余镇、袁灶乡、
东社镇、白
龙庙乡、五甲苴(忠义)乡。余西区公所在余西镇东高桥(庆余桥)南,解放后被拆除。余西区公所曾迁东社、二甲镇。
解放后,余西镇改为余西乡,二十一世纪初,余西乡被并入二甲镇,从行政建制上被取消,而且余西的其他部门亦被改名消除。2007年,在
二甲中学与二甲镇
新华书店之间,还见挂着一块“余西区教育督导组”的牌子;在去
二甲镇汽车站的十字路口转盘西南角,尚残留有“余西区
粮管所”的招牌;现已不见。2008年,余西小学这一百年老校亦被改名;同年,余西居、庆余村合并为余西居。现仅剩“余西居”。然而余西古镇整体面貌犹存,成了
摄影家的天堂。
龙城由来
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于场北端的课盐司署衙门为“龙头”;衙门两侧的两口水井为“龙眼”;衙门后的稍高于他处的地基为“龙舌”;衙门口朝南正对着的一条主街为“龙身”;街道上铺设的碎石为“龙鳞”;衙门两边两条约为300米的街道为“龙须”;衙门东、西侧的两棵银杏树为“龙角”;东、西高桥和东西虹桥为四只“龙足”;桥脚为“龙爪”;南街为“龙尾”;衙门西北角的
三官殿为“左顶珠”、东北角的大悲殿为“右顶珠”;场内24座庙宇的香火为缭绕在龙身四周的“吉祥云”。余西场东、北、西三面环水与南面始挖于南宋的运盐河相通,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街端部设有迎江门,镇
海门、对山门和登瀛门四座城门,加之场内东部、运盐河西侧还建有
城隍庙,余西场故名“
龙城”。
②余西“龙城”因有“龙游沟”而得名。
据记载:“北宋
天圣二年(1024)”,出任西溪盐官的
范仲淹集泰、通等州的兵夫4万,筑
捍海堰,长143里136丈,外盐内稼,人民赖以安生,史称“范公堤”。
至和年间(1054-1055)海门知县
沈起自吕四场至余西筑堤70里,延接“
范公堤”,史称“沈公堤”。“范公堤”与“沈公堤”连结点在余西场东北方向,“龙游沟”之北端,此地即“范公堤”之最南端,“龙游沟”由此弯弯曲曲向南延伸,直至古长江边,即今之海界河,“龙游沟”乃古
海漕遗迹,余西场因“龙游沟”而得名“龙城”。
③余西“龙城”因
钦天监测定余西是块“龙地”,“出真龙天子的地方”而得名。
据说在清
光绪年间,有一年发生饥荒,各地起兵造反,闹得朝廷不得安宁。
光绪帝就向大“风水师”
康有为商讨对策,康有为夜观天象,发现东南方向有颗克星,系不祥之兆,就奏请皇上派
钦天监查明原委。钦天监来到位于
江淮的通州,在白
知州的陪同下,通过查看地形地貌、城廓设置和周围水系等,测定通州余西场是块“龙地”,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非破“风水”不可!后在场内通过采取“开二河”、“挖曹王坟”这两种卑劣手段,破了余西的“风水”。钦天监见“破风水”、“除潜龙”大功告成,便回京请功去了。余西场因“龙地”而得名“
龙城”。
古镇格局
现存余西古镇区,面积约为26公顷,为
明代余西城所在地。原有的
迎江、
登瀛、
对山、
镇海四城门,虽只有南面迎江门两侧城门垛残存,但仍能保持
明清时期余西城“
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基本格局。
1、古镇原有的基本框架:古镇的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整,最突出的是南北长街,“龙街”(兼排水功能),长422米,街巷两侧当年的商铺旧宅多数仍在;古护城河沿岸自然风貌仍在,另有四座古桥、六口古井-----这些都保持了
古城原有的基本框架。
2、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仍能体现:现存古运盐河和盐码头,原有盐仓、盐店、盐栈等在
清末民初张謇建设
南通时期,随功能转化为棉花行、染坊等,但遗址尚在——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余西因盐成邑的
城镇体系。
3、古镇原有的功能格局得到反映:龙街两旁原为商铺,店铺蝉联。有
盐庄、布庄、
书店、
酒店(坊)、
肉铺、
茶叶铺、
药材铺和
杂货店等,现仍零星存有商店;原有的主要
宗教场所遗址尚在;原有的
精进书院建筑尚存;原有的
衙署功能场所的遗址基本保留;核心区内以居住为主,仍存在多处大门堂,
民居虽为各个时期所建,但89%以上为一层建筑——这些都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古城的原有
功能格局。
文物古迹
四座城门
南城门-迎江门,临盐运河,面向长江。
北城门-登瀛门,城门外乃衙门,余西为龙城,衙门乃龙首。衙门东西两眼古井,乃龙眼,笔者祖辈皆取用东龙眼井水。登瀛门面对北海(黄海)余西成陆较东部沙洲早,向东突入
长江口与黄海之间,故,自余西古镇登高可见正北八
华里范公堤外的黄海。“登瀛”寓:继承故乡明代民族英雄
曹顶遗志,登上瀛州,永绝
倭患。
西城门-对山门,面对
狼山。出西城门,过西虹桥,转而北行,有夹河车路-左龙须-北端为南通州名胜余西
山官殿。此乃左龙须顶珠。
东城门-镇海门,隔东虹桥面对古黄海,寓永镇海潮,保民保田,子女孙孙平安。东城门内,过三门堂-有季氏百岁坊。折向北行,亦有夹河车路-右龙须,北端亦为南通州名胜-余西大悲殿,殿内有两株宋代
古梅。此乃右龙须顶珠。
自山门堂沿东后街大路南行百余步,折向东行数十步,有四面园沟环绕,过坝庄,向北,可达
文庙,文庙是余西学派学人聚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光绪中期以后,余西
祭孔大典多由秀才任焕文公带领学人祭祀。祭祀结束后,可分得
祭肉一大块,一家人共享。
郁氏节孝坊
节孝坊位于南通市
二甲镇余西古镇龙街中部,
花岗石质,单门双柱三楼式,宽3米,高5.5米,座西朝东,坊顶部及左右分刻以一大一小的
庑殿式顶,中楼嵌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一
朝官,中间额阴刻“
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
都察院右
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军务粮饷操江加三级
尹继善。
太子少傅兵部侍郎兼
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理粮储巡抚江苏等处
提督军务三级
陈弘谋。
大理寺卿提督江苏等处地方
学政加三级
李因培。
江南江宁等处地方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加三级
彰宝。署江南
直隶通州
知州加五级张宗衡。州同夏扶云。
州判钱朝栋。学政毕擢。训导吕淑茂。
吏目钱斌。大清乾隆
岁次辛巳年建”。下额
阴刻“
旌表故
儒士曹建章之妻郁氏孺人之坊”。上下横额分别雕刻
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柱上阴刻对联一副:“百年
贞操冰霜厉,千载
徽音日月昭”.。
节孝坊见睹文献记载的有:余西古镇武惠堂《曹氏家谱》记载:“
旌表。郁氏曹建章妻
乾隆二十五年
旌节孝建坊”。《
崇川咫闻录》卷十列女表第十六有记载:“节孝。乾隆二十五年,郁氏,曹建章室”。1997 年版《
南通县志》记载余西古镇有钱氏
节孝牌坊。1997 年版《南通县志》中记载
余西古镇节孝坊为钱氏
牌坊恐有误,除非志中所述是另有一座牌坊方可证明其确切。
2009年8月16日余西古镇龙街上的
节孝坊,表面除去水泥石灰后,牌坊主人出现:“
旌表故儒士曹建章之妻郁氏孺人之坊”。多年迷惑得到解开。
建造年份:牌坊上署“
大清乾隆
岁次辛巳年建”,是年为乾隆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距今250余年矣。
牌坊的批准年份应该是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在《曹氏家谱》、《
崇川咫闻录》中均有明确记载。另外,曹建章及郁氏在《曹氏家谱》中未查到单列的传记,待考。
余西古镇节孝坊,2009.08.25被定为通州
文保单位,2009.09。19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材料中的文物,得到验证专家的好评。
曹溥孝子坊
余西曹溥
孝子坊位于古镇龙街中部、二河桥北侧,原为一座甚具规模的跨街
石牌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宽3米,高5.5米。花岗石质,单门双柱三楼庑殿式顶,座北朝南。中楼嵌
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朝官,中间额阴刻建坊各级官员及年代,下额阴刻“皇清旌表孝子曹溥之坊”10字,上下横额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等精美图案,柱上阴刻对联。
曹溥孝子坊为余西七座
牌坊中规格最高的石牌坊,可惜在“文革”期间惨遭拆毁,当地人民政府正准备恢复重建在苏北久负盛名的曹溥
孝子坊。
曹溥,字敷远,号宏德,清通州余西场人,系
北宋大将曹彬始祖创曹氏武惠堂迁
南通州余西场第十七
世孙,是余西乃至周边地区家喻户晓的大
孝子。
曹溥三岁丧父,母亲重病卧床七载,生性聪明之曹溥为此放弃博取功名。他七年如一日,一把屎一把尿地精心服侍母亲,冬日把母亲便盆放在胸前捂暖,怕母着凉,为治母病,他又不惜变卖家当。后亲戚朋友皆劝其放弃母病治疗,他从未应允。乃至母临终前再三嘱咐其丧事从简,
芦席裹尸罢了,他坚决不从并厚葬母亲。他孝母之事感动了清廷。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天子以
孝治天下,皇帝赐圣旨江苏
翰林院建造笃孝堂,竖大牌坊,曾先后两次赐金匾额册封宋代名将曹武惠后人曹溥为忠孝子。
光绪《
通州直隶州志》卷十三人物志中有传:余西场示意图中,明确标注:“皇清旌表孝子曹溥之坊”位置。嘉定《曹氏家谱》列传中,除详细记述敷远孝母外,还记录了官员对其表彰:“
圣朝以孝治天下,乾隆二十年(1756),蒙督学梦公麟,州守王公继祖给《敦伦风世》匾额,载入盐志;乾隆二十六年,又蒙督学刘公墉,州守张宗衡给《莱衣继美》匾额,加批载入州志,崇祀忠孝祠。”
精进书院
光绪十七年,
绍兴附
贡生唐汝峒任余西场官,上任初年,即成立
精进书院。聘余西鲠直塾师,秀才任尧章(任焕文)任院长。院址暂设于任宅私塾。
余西场精进书院旧址:32.02,16.83,,N 121.09,46.63,,E
废科举办学堂,精进书院为余西小学所承继。稍后,精进中学也承继精进书院。精进中学成了
共产党的秘密大本营,走出了岑喧天等一大批革命者,
抗日战争胜利后,精进中学并入
南通中学。
大悲殿
北出龙城登瀛门,自衙门口沿北街东行,过婴堂沟头、
精进书院,至东后街十字路口,达季氏
百岁坊山门堂,此乃一诺堂季氏宗祠余西大悲殿山门。
穿山门堂北行,沿夹河车路,过
护城河,直至外护城河阴,一路垂柳依依,河水清澈;车路北端,有朝东土地堂,路人借以小憩,避雨;土地堂后,西延,狭长义冢直抵红庙宅沟后。土地庙旁,木桥接通北岸;河阳西行,过土坝,达通州名胜余西大悲殿。祠周,河沟环绕,芦苇茂密,杂树错落,野趣横生,满眼原生态。祠前罩壁高耸。全祠呈巨“目”字布局。
祠门堂朝向正南,两边彩绘神像、泥马,栩栩如生。祠门堂东内门通入地府室,向北有砖砌格栅墙,室内光线晦暗,供奉着
阎王,黑、
白无常,牛头、
马面,等鬼物,令人毛骨悚然,不敢正视。祠门堂西内门通入空室,专供施主暂厝棺廓用。每逢重大纪祀活动,才大开宗祠正门,平常时节,正门常闭;宗祠东北,设有朝北角门,通向祠外,供日常出入。
前殿三间,中殿三间,后殿四间,供奉
西方三圣、
玉皇、
老君,
八大金刚等帖金、彩绘佛、道、
圣人像,金碧辉煌,五彩缤纷,庄严肃穆,常年香火不绝。西厢房五间,供奉一诺堂季氏
祖先牌位,悠古肃穆,春秋二季隆重祭祀。前殿东南角前院内,建有六角
魁星楼,供奉
魁星,麻脸跛足,单腿踏巨鲤背脊之上;
学子到此,皆恭敬瞻仰。祠内儒、释、道
三教并存,和谐共处;余西三官殿亦然;此乃
余西龙城一大特色。东厢房六间,作厨房、怅房、接待室、祠僧起居室等。
前院东部魁星楼西侧,有古紫薇一株,内部已朽空,游人常戏叩树干,全树枝叶皆动,似人之挠痒。紫薇西邻,两株千年北宋古春梅,一顺向西半卧斜倾。西株以铁柱支撑,东株下砌砖墙顺势垫托。俩
宋梅主干皆开裂,向上一面,
韧皮层及树干主体
木质部,大部朽空,仅剩干体下部韧皮层及少量残存木质部维持生存;树干满生青苔,恰似俩苍龙蜿蜒欲升。然而,两株宋梅生命力仍极顽强;每年春暖,老干嫩枝,绿叶丛生,白花带粉,艳丽动人;初夏阴雨,
梅子串串,挂满枝头。
穿过前院偏西双柱花岗岩孝子石坊,可至前院西部;可见双柱花岗岩贞孝石坊,镶嵌在西端南围墙中。行人穿过前殿东西山墙外砖拱门,可穿行于前院、中院间。祠内满植奇花异木,四季长青,鲜花满园。
出后院西北角门,护祠河上砌有石拱桥,桥下活水注入祠墙外金鱼池;余西民风
纯朴,无人私捕
金鱼。过石拱桥,西北伏假山一坐,古柏苍翠,小河环绕,满植荷花,花岗岩石板铺就四座小桥。攀山顶,树隙间远眺,
小桥流水,农舍水车,历历在目。
乡民常到此,读书,奕棋,闲聊,嬉闹;
革命者借此喑中碰头聚会。吾幼时,常结伴前往,其乐无穷。
大悲殿常有贫寒学子借读,就食,
寒士发迹后,赞助颇丰。每逢大灾、大疫之年,大悲殿往往发征救急,助贫。
秦汉季布公
一诺千金遗风,在余西场各姓皆相沿成习,传为美谈。
北宋一诺堂季氏先祖建祠同时,在紧挨祠西、祠北,置祠田五千步,(合当代二十亩,)为宗祠永久岁入,历千年沦桑不变。
农忙时,除祠主、帐房、火夫外,全体
僧人、仆役人等,全都参加农业劳动;平时,有三位仆役,专事祠田收种,劳作,管理。季氏先祖置祠产,供后代祭祀之费,子孙学业之助!此例不胫而传;请阅红楼梦里
秦可卿托梦
王熙凤:……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可保常的。……今日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供给。……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处……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祭祀又可永继。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土地改革时,大悲殿大部分祠田被
没收;1958年,剩余祠田加入
人民公社。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余西初级中学迁来大悲殿,不久,余西民中亦合并过来。
宋梅东邻一株古紫微,在改建校舍时亦被毁。现仅存
明代罗汉松一株,清代古银杏一株,独守校园。
余西初中合并至海洪初中,余西小学代管大悲殿校舍,部分出租给
个体户,办
玻璃仪器厂。
三益斋南北货店
余西古镇的龙街南端,在繁荣地段的东侧紧靠老商铺码头曾开设过一家著名的三益斋南北货店。余西是龙地生辉的
风水宝地,随着
盐业的发展,
农业的兴旺,
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成了历史文化名镇,吸引了许多
外商客户和本地有远见卓识的经商者,开设了数十家
商号,呈现出一派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繁荣景象。三益斋南北货店就是其中之一。
据三益斋老板季国琦的女儿季素娥(93岁)和儿媳曹淑筠(84岁)两位老人的回忆,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余西镇颇有经营意识的季国琦抓住商机,与其他两位
同仁合资经营开设了南北货店,同时也经营
茶食点心。为体现三家的共同利益,便取店名为“三益斋南北货店”。店铺雇有员工七八人,所经营的南北杂货门类齐全,十分畅销,有些自己加工制作的
彩纸、蜡烛、红白对子等更富有地方特色,适用当地百姓的消费需要。经营的
茶食点心,充分体现了余西的饮食文化,当地非常有名,除常年供应日常的茶食
糕点外,还能精制时尚的各色月饼、特色糕点等,都深受百姓喜爱,有的还被作为高尚的馈赠礼品。由于三益斋人品好、信誉高、
生意红红火火,余西镇的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晓的。
三益斋到了三十年代以后,因
战乱等原因,其他两位店主各自另立了
门户,三家店主经过商定,决定将店铺并转给季国琦,由季国琦一家经营,店名仍沿用“三益斋南北货店”,为与原三益斋有所区分,另加上“琦记”二字。由于季国琦善于经营,坚守诚信,品性厚道,生意一直非常
兴隆。三十年代末,季国琦因病过世后,三益斋便由其夫人掌管经营,其儿子季仁、女儿季素娥协助管理,分管门市和内外账务。季夫人是个善于经营的女强人,她精明能干,不仅保持了三益斋一贯的经营传统和特色,而且坚持
人性化经营、
薄利多销的原则,因此在当时的余西码头乃至方圆数十里的乡亲都以选购三益斋的食品为荣,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和繁荣。待她儿子季仁熟悉经营业务后,便逐渐放手给儿子独立掌管,并为儿子娶了个能说会道、能写会算的书香门第出生的女儿曹淑筠为媳,从此三益斋又多了位好帮手、好管家。所以,三益斋在百姓中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声誉。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
公私合营,三益斋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店名改为“益民商号”,店主也都成为
社会主义企业的新主人。三益斋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在群众中一直流传着三益斋的好
口碑,它的声誉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杜义茂绸布庄
余西
百年老字号“杜义茂
绸布庄”位于古镇龙街十八弯口,为余西“商业一条街”最繁华地段,由布店老板杜义茂建于清末。建筑为前店后宅。前店和后宅各为两层楼一座。前店为两滴水屋面,屋面材料为黑色
蝴蝶瓦,地面为方砖铺设,
墙面抹灰。建筑结构为六界穿斗,后宅为两层建筑。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六界,
观音兜山墙。院落为
四水归堂,青砖席纹铺地。杜义茂绸布庄现为通州
文物保护单位。
杜义茂绸布庄里的呢绒绸缎、
绫罗丝麻以及各色布匹,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比当时南通城里最大的布店——“荣大祥”销售的品种还要多。布店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雇佣8个帮工。由于余西商贸繁荣、富甲通东,所以,南通“荣大祥”布店大老板,将自己的千金小姐许配给余西一布店老板、任厚安之子任海成。南通城里的姑娘远嫁余西,这门亲事在余西古镇上一时传为佳话。同时,这段姻缘也成了余西
富庶的一个明证。
西来庵
始建于
明代,历史上曾多次修缮,因年代久远,1956年惠俊和尚发起众信徒捐款,拆除大殿前即将倒塌的香台,对大殿进行了维修,2005年大殿残破不堪,四周杂草丛生,惠俊弟子通禅大和尚带领弟子及众信徒在原址重建大殿,并逐年又建了厢房及韦陀殿,共计三十余间,2007年92岁高龄的通禅大师在此
圆寂。
厕所文化独特
“龙城”人上厕所也有讲究,要端坐在“
太师椅”上。这是余西古镇传承下来的一种独特的厕所文化。
走进“龙城”,随处可见毫不隐蔽的厕所。与众不同的是,这些厕所大多在居民家门外一处低矮的小棚子内,一把“太师椅”安放在粪坑的上方,前面很少有遮挡物。每个木质的“太师椅”坐板中间,都被开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口用来方便。
参观途中,记者发现一位老先生正端坐在家门口小矮棚内的“太师椅”上方便,毫不顾忌过往路人。余西古镇建设发展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周亮说,他第一次到余西古镇时,就遇到一位20多岁的女孩当着他和众人的面上厕所,让他很尴尬。“她好像没看到我们似的,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赶紧躲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当地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
尽管余西古镇内许多厕所还是青砖
黑瓦结构,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太师椅”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新做的“太师椅”结构已相对简单。当地一位居民说,他家厕所的“太师椅”坏掉后,是用木板在粪坑上搭了个简易的坑槽。“坑槽离地面四五十厘米,我们还是习惯坐在上面。”
“全中国什么地方还有自
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公厕?但我们余西就有,仍在使用中,可以说是最老的
公厕了。”让马锡华等老人自豪的公厕位于余西北街南侧,在原
盐课司场署的斜对面。记者看到,这间公厕和沿街的门面房连在一起,公厕内用木板分割成两个部分,其中左侧木门缺失,右侧的木门被封堵。
名老中医
余西古镇,龙地生辉,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出过不少历史名人。但鲜为人知的余西古镇的中医事业曾一度十分兴旺,不仅推动了祖国
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且为余西古镇及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解决了就医的困难。同时,也出过不少中医名人,主要有朱姓和
曹姓两家。
朱姓名中医,是指朱竹斋、朱煦堂、
朱作舟祖孙三代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朱理治同志就出生于这个中医世家。他们分别是朱理治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朱竹斋是清代的
太学生,即是在
太学读书的生员,在当时是最高级的学员。后来他转攻中医,成为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按照当时传统的习惯,他将中医事业和他毕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长子朱熙堂。朱熙堂在其父亲中医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朱熙堂长子朱作舟又继承父业,他将祖上传授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融为一体,成为地方上很有名望的老中医。朱姓祖孙三代,虽以行医为业,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从不巴结权贵,以病患者为重,且乐善好施,对没钱看病的贫民百姓,凡是他们开的药方,到药店打药欠费的都记在他们帐上,到年底由他们结算。所以他们行医,名声在外,百姓受益,自己却挣不了多少钱,除开销外,有时还得欠债。到了朱作舟手上,连儿子
朱理治被推荐到南通上学,还付不起学膳等费用。朱理治的启蒙老师王小楼觉得朱理治是个可堪造就的材料,不读书实在可惜,就去南通找他的好友朱溥泉,正巧朱又是朱理治的族叔,经极力举荐,朱溥泉答应供给朱理治在南通上学的费用,这才解决了朱理治无钱读书的困难。以上所述的朱姓祖孙三代,都是余西当地很有名望的老中医。
曹姓名中医,是指曹政明、曹晋书、曹蕴山、曹筱晋等。他们都出生于余西,而又名闻
通东的著名老中医。曹政明精通医典,擅治内科杂症。其侄曹晋书对治疗温病时疫、麻痘惊疳有独到之处。
曹姓户族曹蕴山为儒医,注重内科、妇科诸症。而曹政明的嫡孙曹筱晋更是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成为中国一代医圣,闻名江苏的著名老中医。他十四岁时,在其祖父曹政明和熟娴医古文的父亲曹素履影响、指导下兼读医书,为其学习中医奠定了基础。十六岁时,他正式拜曹蕴山为师,指读三载,专攻医典,初奠基业。后随伯父曹晋书老中医临证二年。他潜心钻研中医学,既崇古训,又不泥古,善于博采诸师之长,搜集百家众方,做到兼收并蓄,融为一体。他二十一岁开业行医,对内科杂症、急性
热病、尤其麻痘惊疳、妇科疾病,在临床实践中,不拘泥陈规,辨证辨病精当,组方严谨灵活,疗效显著。对抢救危重病人,治疗疑难杂症,常有绝招,往往是药到病除,出奇制胜。每当疫病流行时,他宵衣旰食,昼夜应诊,且人不分贫富,路不论远近,酬不计有无,均热情对待,精心诊治。对有困难的病家,他常自讨腰包,为其支付药费。他自始至终为病家着想,常以低药费、高疗效而深得病家欢迎、感激、爱戴。他悉心为病人医治,济世救人,屡起沉疴,治愈病人无数,名扬通东、海门等地。因其排行为老五,当地百姓均尊称其“余西五先生”而闻名遐迩,早在上世纪三十代就已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一流名中医。他先后带徒多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协同卫生局创办中医班,为培养中医人才倾注了很大心血。他所培养的学生,成为中医事业的骨干,成为主治、主任级中医师,在全省第二`、三代当代名中医中都有他培养的学生。季光是他在余西的入门弟子,现已成为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他治学严谨,热心于祖国学的继承、发掘和创新、提高,结合临床实践,深研医术,留下了《曹筱晋医集》等许多专著。
余西古镇,还有一位顾香斋
老中医,他擅长妇科,注重调理,也挺有名望。余西古镇出了这么多中医名人,中医事业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历史文化和高尚精神得到传承和发展的有力见证。
最新动态
“玉碑桥必须在2014年7月31日前全面通车,这是硬任务。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我们现场解决。”
二甲镇党委书记沈凯军向余西古镇指挥部负责人询问道。7月29日,二甲镇组织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余西古镇保护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该镇
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实地了解了工程进度及遇到的难题,现场研究解决对策,制定解决措施,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按节点计划正常推进。为抓紧实施古镇桥梁建设、水系贯通、河坡整治、景点打造“
四大工程”,该镇集中力量、集中时间迅速掀起古镇保护建设工作热潮。建立健全工作跟踪制度,每周反馈工作进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据悉,2014年3月,余西古镇被国家
住建部和
国家文物局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镇保护建设总投资已近3000万元,完成内外河道石驳3.8公里,疏浚河道3.5公里,铺设污水管网2.2公里,新建桥梁2座,
绿化景观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