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经历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
概念
这里所谓的世界,是指整个
人类社会。因此,世界历史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所谓纵向发展,是指
社会发展程度由低级进到高级的过程,所谓横向发展,是指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统一、联合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所谓世界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分散和孤立走向统一和联合的过程。
当然,“世界历史”,有时也被理解为人们对于上述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所作的主观阐述(这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有时又被理解为反映这种主观阐述的著作,如《
世界史》、《
世界历史》、《世界通史》等这些实际
研究和学习世界历史,要求将世界(
人类社会)看作是个整体,阐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实际上就是要说明如今的一体化的世界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发展演变规律,将来又会怎样发展等问题。以前,世界历史的研究和叙述,就缺少这样一种全局的观念。结果,世界历史就被按照“
国别史”或者“区域史”的简单集合来讲述。
世界历史的分期
世界历史的发展,本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但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将其分为几个大的阶段。
早在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界就已经将世界历史分成“古代”(Ancient)、“中世纪”(Middle Ages)和“近代” (Modern)三大阶段。这种“三阶段分期法”到了18世纪遂为西方史界普遍采用。后来,又加上了”现代”或“当代”(Contemporary),就成了“四阶段分期法”。不过,这种
三分法或
四分法都是以政治兴替作为分期标准,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依据。
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也对世界历史进行分期,并且也将其分为三阶段: “古代”、“近代”和“当代”,或四阶段:“上古”、“中世纪(又称“中古”)”、“近代”和“当代”,但分期的标准却主要是社会性质(
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当然也要考虑人类交往的突破性发展。
这里所说的古代,即从人类产生到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之间约几百万年的时间,一般相当于
前资本主义时期。这一阶段,世界各地区在社会形态上较为复杂——在亚欧大陆的主体地区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基本上较完整地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
发展阶段,但有的地区却仍处在奴隶社会阶段,更有一些地区仍一直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不仅如此,从人类交往的范围来看,这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由于受社会
生产力的限制,生活在
亚欧大陆、中南非洲及
美洲三大版块的人类,虽然已经逐步突破了各版块内部江河、高山、草原和沙漠等
自然条件的分隔,从而实现了各版块内不同文明间的密切交往,但三大版块之间的相互交往却由于几大洋和
撒哈拉大漠的阻隔而基本没有(也就是说在公元1500年之前,人类的交往只是各版块内部的,全球性的人类交往并没有能够形成)。
到了公元1500年前后,情况不同了: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不仅造成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
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推动了人类全球交往的最终实现,世界历史才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的历史,从而进入近代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不仅出现了
社会主义社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交往变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密切——“
地球村”这个词,用来表达
一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交往现状,应该说是非常贴切的。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历史实际上便进入一个
新阶段——当代时期。
世界古代史的下限
世界古代史是指人类社会在古代阶段的发展历程。这里所讲的古代阶段,是指从人类产生到1500年前后
新航路开辟之间约几百万年的时间。
要说明的是,对于世界古代史的下限,除“1500年前后
新航路开辟”这种观点外,传统上还有几种观点:第一种是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说;第二种是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第三种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说。
大家知道,划分历史阶段主要是依据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过程。因此,不能以某一年作为一个时代结束或开始的标志。此外,划分世界历史阶段的依据还应当是具有世界全局性影响的历史事件:不仅应当尽可能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形态的变化有大的促进的历史事件,而且还应当尽可能是对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的横向联系有大的促进的历史事件。而上述几种说法,第二、三种都是以一具体年份作为分界,显然很机械,容易让人觉得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蹴而就的。不仅如此,上述三种说法,都是以一局部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世界历史分期的依据:无论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还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抑或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都不可能引起世界全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而且,不会也不可能造成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
横向联系的加强。
而之所以将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活动作为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因为:其一,
新航路开辟活动不仅使萌芽于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向全世界扩张,从而拉开了
亚非拉广大
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成为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的序幕;其二,新航路开辟活动导致世界范围
内海道大通,促成全球交往的实现,全世界自此以后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这一点,在新航路开辟前是决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南部非洲、美洲、亚欧大陆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彼此间可以说是相互隔绝、没有联系的,即使有也是偶尔为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往。总之,新航路开辟无论是在纵向发展上,还是在
横向发展上,都把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是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世界古代史的分期
世界古代史从时间上看长达几百万年,往往被学界划分为两个时期:上古和中世纪(又称中古)。一般认为,上古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而中世纪,则是指
封建制生产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它是上古和近代、
奴隶制时代与
资本主义时代间的
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由相互隔绝,相对闭塞时期到全球交往,海道大通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故以“中世纪”(Middle Ages)称之。这里,“中世纪”的“中”字就表示“过渡”之意。
关于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传统上主要有几种说法。第一种:330年罗马迁都拜占廷说;第二种:476年
西罗马灭亡说;第三种:中国进入
封建社会说(
西周说、春秋战国说、
西晋说等);第四种:罗马奴隶制危机,封建制生产关系产生说。在这些说法中,第一种和第
二种说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一,不应某一年作为两个历史阶段的分界;其二,罗马迁都拜占廷、西罗马灭亡都是局部性的历史事件,并不具备对
亚欧大陆历史发展的全局性的影响,更不用说对世界历史的全局性影响了;其三,罗马迁都拜占廷和西罗马灭亡,对于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的
横向联系也没有什么大的促进。至于第三种和第四种说法,其虽然是以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形态的演进作为分期依据的,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或“罗马奴隶制危机”仍然是局部性的历史事件,且对世界历史的
横向发展并无甚大的促进。
如今,学术界一般以公元前后亚欧大陆上的“民族大迁徙”事件作为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采用这种说法是因为“民族大迁徙”事件持续几个世纪,在此过程中或大迁徙结束后不久,亚欧大陆上各地区都相继进入封建社会,且此事件对于亚欧大陆上各地区、各文明间的相互联系有着非常大的促进,此后亚欧大陆内部各文明间的交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人对于东西交往的作用、中国唐朝的
威名远播、中印文化交流的频繁,便是此事件后东西中外交往的突出成就。
当然,上述这种划分法仍存在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没有能够从全球这个全局来考虑
历史分期。不过,一方面,由于在整个古代时期,并无全球交往,有的只是三大版块在各自内部的交往;另一方面,也由于在整个古代时期,亚欧大陆是全世界人口最多,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因此以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作为划分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应该说还是有一定
合理性的。
阶段特征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
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
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
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
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
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
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三大宗教的形成对
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
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
亚洲、
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
美洲和
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大事年表
约300、4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出现。
约200、300万-1万年前:人类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
角器。狩猎和采集业发展,
血缘家族及
母系氏族公社产生。
约前12000年-前4000年:人类
中石器时代。发明并使用弓箭,
细石器广泛应用,狩猎业发展。约前8000年-前2000年:人类先后进入
新石器时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现了
原始农业和
畜牧业。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
中国古代史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今中国元谋一带,已能制造和使用石器。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
约7000年前,河姆渡人出现,生活于长江下游,可使用
磨制石器,骨耜;种植水稻(是亚洲稻的起源之一);住
干栏式房屋,对中国木制建筑产生深远影响。
约6000年前,
半坡人出现,生活于
黄河流域,可使用磨制石器;会制彩陶(半坡
人面鱼纹彩陶盆);种植小麦;住
半地穴式房屋;会饲养
家畜。
约前2070年,
禹建立
夏朝,定都
阳城。其子启篡权,改
禅让制为
世袭制,形成“
家天下”。
约前1046年,
武王伐纣,建立
西周,定都于
镐京。推行
分封制。
前771年,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
洛邑,
东周建立,进入春秋时期。
前551-前479年,
孔子在世,提出”以德服人“观点。
前476年,进入战国时期,
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形成。
前356年和前350年,
秦孝公重用
商鞅变法,废
井田制,建立
土地私有制,建立
封建制。
前221年,秦王
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史称”
秦始皇“,建立
郡县制。
前209年,
陈胜吴广于
大泽乡进行起义,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序幕。
前202年,
刘邦打败
项羽,称帝,定都
长安,史称西汉。
前179-前141年,
汉文帝,
汉景帝使用休养生息政策,形成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文景之治“
前141-前87年,
汉武帝建立
大一统王朝,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
儒家学说成为历代正统思想,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
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大败
袁绍,为之后统一北方奠基。
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之后三分天下奠基。
266年,
司马炎篡权称帝,魏灭,建
晋朝,史称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
383年,前秦与东晋
淝水之战,东晋以劣势大败前秦,前秦大伤元气,后
北魏灭。
386年,鲜卑拓跋部建北魏,北朝建
420年,宋公
刘裕篡权,建立刘宋政权,东晋灭。南朝建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掀起汉化运动,促进多民族间交融。
420-589年,南方共计四个王朝:宋、齐、梁、陈。共称
南朝。
386-581年,
北魏分裂为
西魏、
东魏,后又分别为
北齐、
北周,共称
北朝。
其他地区古代史
约前6000年-前1000年:古代两河流域、
小亚细亚、希腊、罗马、印度和
波斯等地
原始宗教和
古代宗教盛行。
约前5000年:亚洲西南部和
中亚地区开始用冷锻法加工天然铜。
古埃及已使用等臂天平秤,为已知最早的衡器。
约前5000年-前4000年:
古埃及出现以太阳和月亮为规律的
日历。
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古埃及、
西南亚、
南欧、
中欧和中国等地先后开始用矿石
炼铜。
前3760年:古代犹太人日历的首年。
前3500年-前3100年:古代两河流域
乌鲁克时期。出现陶轮制陶和
塔庙建筑,创造了
楔形文字。古埃及国家(
诺姆)形成。出现了
象形文字。
前3500年-前3000年: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开始使用轮式
运输工具。 古埃及人已在农业中使用犁、耙和施肥。
前3100年:
古代埃及上埃及统治者
美尼斯(
纳尔迈)征服
下埃及,初步形成统一国家。
埃及早王朝时期开始。
前3000年: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地区出现奴隶制
城市国家。
约前3000年:古埃及出现有桨和帆的船。古埃及人已使用铜镜。
古印度人发明了
印章文字。
前3000年-前2300年:
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出现。
前2686年-前2181年:埃及
古王国时期。国家统一完成,大规模兴建
金字塔。
前27世纪:古代两河流域苏美时代的
英雄史诗《
吉尔伽美什史诗》形成。
前2500年:古代苏美医学发现矿泉水有愈合特性,古代苏美人已使用燃油灯,学会烤制
面包和酿制
啤酒。欧洲出现
编织机。
前25世纪-前23世纪: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人发明在陶片上刻划地图。
前2378年-前2371年:古代苏美拉格什国王
乌鲁卡基那在位,进行世界最早的改革。
前2371年-前2154年:古代两河流域
阿卡德王国时期。国王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南部。
约前2300年-前1750年:古印度
哈拉帕文化时期。
约前2113年-前2096年:古代两河流域
乌尔第三王朝创立者
乌尔纳姆在位,颁布《
乌尔纳姆法典》。同时古
亚述帝国兴起,但受乌尔第三王朝统治。
前2040年-前1786年:古埃及
中王国时期。青铜器广泛应用,开发法雍湖地区,修建
卡尔纳克神庙。
前2017年-前1595年:古代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时代。
前2000年:-爱琴海地区
迈锡尼文明出现。古代埃及出现图书馆,制作木乃伊。
前1900年-前1600年:
古希腊出现
线形文字,青铜器广泛使用。
前1792年-前1750年: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第6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定《
汉谟拉比法典》。
前1786年-前1567年:古埃及
第二中间期。喜克索斯人入侵,统治埃及百余年。
前18世纪:古巴比伦出现
农人历书,内容包括灌溉、耕耘和收获,为已知最早的农人历书。
约前17世纪-前14世纪:小亚细亚
赫梯古王国时期。
约前1500年:古代埃及人已使用24个字母符号。古代埃及小说《锡诺赫的故事》问世。古巴比伦人创造了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马开始用于车辆运输。古埃及人已使用
水银。
前1500年-前1000年:古印度
早期吠陀时代。
瓦尔那制度(
种姓制度)萌芽。
前1379年-前1362年:古代埃及实施埃赫那顿改革。
约前1300年:古代埃及和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
日晷。
前14世纪-前12世纪:古代西亚赫梯帝国时期。
前14世纪中叶-前11世纪末:
古代西亚中亚述帝国时期。
前1000-前600年:古印度后
吠陀时期。雅利安人国家形成,
婆罗门教流传。
前10世纪-前612年:古代西亚新
亚述帝国时期。铁器出现并广泛应用。
前10世纪-前5世纪:
古代印度最早的哲学著作、婆罗门教经典《
奥义书》形成。
前8世纪:古希腊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形成,传为
荷马所作。
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发明
羊皮纸制成的书籍,称“
羊皮书卷”。
亚美尼亚地区创建
坎儿井。
前753年:罗马建成。
前700年-前600年:古代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
草木灰制成肥皂。
前8世纪-前509年:古罗马王政时代。
前626年-前539年:古代两河流域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前624年-前547年: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世,创立
米利都学派。
前610年-前546年: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在世。
约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食和月食重复出现的
沙罗周期。
前604年-前561年:古代两河流域
新巴比伦国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修建
空中花园,灭犹太国。
前594年:古希腊雅典执政官
梭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颁布《阿提卡法典》。
约前580年 -前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在世,创立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数和谐说和灵魂轮回说。
约前563年-前483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
约前540年-前468年:
耆那教创始人
筏驮摩那在世。
约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腊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在世。
前485年-前425年:古希腊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世。
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在世。
约前460年-前401年:古希腊历史学家
修昔底德在世,著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约前460年-前370年: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在世。
前432年:古希腊建成
帕提农神庙,由雕刻家
菲迪亚斯装饰设计。
前427年-前348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在世。
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在世。
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
伊壁鸠鲁在世。
前334年-前324年: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征波斯、中亚和印度,行程万里,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远征。
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得在世,著《
几何原本》。
前323年-前187年:古印度
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时期。
前287年-前212年: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
阿基米德在世。
约前280年:古埃及
亚历山大城港口建成
法罗斯灯塔,为世界古代
七大奇迹之一。
约前269年-前232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国
孔雀王朝国王
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王朝进入鼎盛阶段。
前234年-前149年:罗马共和时期农学家
加图在世。
前221年:中国秦朝建立。
前3世纪:埃及
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建成规模巨大的
亚历山大图书馆,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创造“地理学”一词。
前106年-前43年: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
西塞罗在世,最先系统提出
自然法学说,建立了
折衷主义哲学体系。
前2世纪:古希腊人建成
宙斯祭坛。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完成大理石圆雕阿佛洛狄忒,为古
希腊时期的雕刻代表。古印度开凿
阿旃陀石窟。
前31年:
阿克提姆海战爆发,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海军,两人被迫逃往埃及。
前30年:屋大维攻入埃及,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相继自杀,屋大维成罗马最高统治者。
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尊为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前7年或前4年:相传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
前1世纪:希腊雕刻家阿耶桑德罗斯、诺多罗斯、波利佐罗斯3人雕成大理石雕像《
拉奥孔》。
30年:相传耶稣被钉于十字架,其后耶稣门徒开始传布基督教
70年:罗马攻陷
耶路撒冷,焚毁犹太圣殿,并驱逐犹太人。
100年:
基督教音乐在中亚兴起,先后确立亚美尼亚
圣咏,
叙利亚圣咏
101年:罗马
图拉真皇帝率军灭
达契亚,移民该地,为
罗马尼亚的起源。
120年-124年:罗马建成
万神庙,为古代圆顶庙之最。
129年-200年:古罗马
加伦把希腊解剖知识和医学知识系统化,创立人体生理
解剖学。
227年:
阿尔达希尔一世灭安息(
帕提亚),建立
萨珊王朝。
313年:
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颁布《
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
317年:中国晋元帝在建康称晋王,史称东晋
330年-1453年:
拜占廷美术流行于欧洲和西亚,尤在建筑和
镶嵌画上成就突出
529年:查士丁尼关闭雅典学院。
532年-537年:
圣索菲亚教堂在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
伊斯坦布尔)建成,为
拜占廷建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