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
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
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
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
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释义
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英文:Eco-City),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
必需品的
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
废热、
二氧化碳、
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现仍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科学家、政治家、
社会学家和有识之士,陆续提出了
人类文明的低碳生态发展方向。使得城市发展的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毫无疑问,转型的方向就是发展生态城市。”2012年1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总经济师、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李秉仁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城市转型已颇为紧迫。
“生态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100%的建筑都应该达到
绿色建筑的标准,中国计划要要建50个生态城市,远期上百个,它们作为绿色建筑的摇篮和基地将会发挥巨大的
地区性示范作用,从质和量上保证绿色建筑整体实现飞跃性发展。”在2011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
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
高峰论坛”上,住建部副部长如此表示。
内涵
“生态城市”是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
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
失业率低、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
持续发展的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
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体地说,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
生态意识和
环境价值观,
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
社会环境。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
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
利用率,降低
矿物燃料使用率,
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
自然能源。
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
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
自然资源和保护
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标准
生态城市的创建标准,要从
社会生态,
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确定。社会生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
可持续生产、消费、交通、居住区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予以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生态城市应满足以下八项标准:
(1)广泛
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
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
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
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6)保护和继承
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
道德观念;
【生态城市的特点】
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
持续性、
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七个特点。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仅所映在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在人与人关系上。
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
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乃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
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
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优化配置,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物流畅通有序、住处快流便捷,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通过
共生关系。
◆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期、空间、
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繁荣”,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效益,不仅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重视对人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
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和谐为
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的
网络系统,建立全球
生态平衡。广义的要领就是全球概念。
◆结构合理 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合理的
土地利用,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地系统,完整的基础设施,有效的
自然保护。
◆关系协调 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城乡协调,资源,
环境胁迫和
环境承载能力协调。
提出
前
苏联生态学家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从
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
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
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
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
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
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
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
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
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
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它在本质上适应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
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它体现了
城市发展理念中传统的
人本主义向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转变,反映出城市发展在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发展不仅仅追求
物质形态的发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进步,即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
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讲的纯自然生态,而已成为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
生态城市中“生态”两个字实际上就包含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和
生态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态城市建设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内容涵盖了
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产业的发展(包括
生态工业、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人居
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涉及各部门各行业;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因此在本质上,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区域水平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平台和切入点。生态城市建设是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全民参运动,通过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目标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关于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6〕62号)》中明确指出: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的发展建设,要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
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充分发挥
中心城市作用,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
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
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2012年9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
规划师唐凯在天津说,现阶段我国各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有两百多个城市或者区都先后提出了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口号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但总体而言,紧凑、低碳、经济、和谐,应该是我国今后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
唐凯22日在天津
滨海新区举行的第三届
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表示,中国现在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
人口流动给城市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根据统计,中国有
流动人口2.3亿。与上一代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的主要目标是增加收入后回家从事农业不一样的是,新一代农村富余劳动力希望留在城市,且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人口流动对城市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
唐凯说,除了快速城镇化的挑战,中国城市还需面对土地、水、能源等
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挑战,以及
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困难的挑战。在此形势下,我国各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有两百多个城市或者区都先后提出了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口号。
唐凯认为,紧凑、低碳、经济、和谐,应该是我国生态城市今后发展的基本目标。今后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生态新城新区试点,创新生态城市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效能型政府,创造适合绿色
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
精细化管理,降低
发展成本。
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
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自1996年以来,中国推行了一系列建设生态城市的
建设方案,带动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截至2011年底,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多个,所占比重在80%以上;提出“
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有130多个,所占比重接近50%。综观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大致可概括为六类示范性生态城市,即景观休闲型城市、
绿色产业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和绿色消费型城市。在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
然而,与国际上的生态城市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的建设远达不到
国际标准,建设成效有限。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城市
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有待完善,生态城市规划未充分意识到地区差异显著的现状,
生态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脱节。另外,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
动态性;当前
指标体系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地方政府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
政绩工程,生态城市流于形式;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更加缺乏
公众参与的机制。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到2012年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
生态环境将成为
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
生产力和商品 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
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
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地面沉降、
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
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
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
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
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今后1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环境问题是否处理得好是涉及
全球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实现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
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
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当今世界一些
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
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
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
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
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
花园城市”、“
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
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
大力提倡建设
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
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
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
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
交通阻塞、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
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建设内容
1 城市生命
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
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
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
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
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重点在于:
1.1 水资源利用
市区:开发各种节水技术
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
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
郊区: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
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
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
1.2 能源
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
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1.3 交通
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
清洁燃料;市中心和
居民区限制
燃油汽车通行;保留
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
交通需求;提高
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打破城郊界限,扩大
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
城市绿地率、
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
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
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
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考虑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
预留空间。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
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
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2.1 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
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
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
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
透水性,降低
地表径流。
2.2 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
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
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
生活环境。
3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按
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
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
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2个或2 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
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
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生态产业注重改变
生产工艺,合理选择
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生态
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
生态评价、
生态设计、
生态工程与
生态管理的方法。
城市活动的最终主体是人,强调人人参与,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
生态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典型做法是:
(1) 为市场运作创造条件,通过与
经济利益相结合,将环保事业推向市场;
(2) 创造合作的机会,如学校、机关和社区等,扩大社会影响;
(3) 深入宣传生态思想,转化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切实行动;
(4) 通过政策、法令强制执行。
建设状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
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
生态省,2001年
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天津、广州、上海、
宁波、
昆明、成都、
贵阳、
长沙、
扬州、
威海、深圳、
厦门、
铜川、
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相关提问
著名
城市生态专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如松院士:生态城市是指在
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调整生产和
消费方式、决策和
管理方法,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
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进入2010年来,生态城市已成为国内外
生态建设的一个热门领域。国际上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上都开展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则和建议。
强调健全的
生态服务功能。要求城市非工程开阔地表100%可渗水透绿,屋顶和立面绿化,绿地兼有湿地功能,湿地兼有生态给排水功能,社区内生态服务面积不低于
建筑用地面积的3倍。
强调健康的代谢环境。要求安全适宜的衣、食、住、行环境、低的
热岛效应和
灰霾日数,社区
分散式污水处理、生活
垃圾堆肥、生态用水保障和
生态卫生设施齐备。
强调合理布局。要求新区和产业园沿轻轨或大容量
快速公交的“
主动脉”,呈“
糖葫芦串”型布局,小区之间由生态服务用地隔开,
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
城市人口的80%;要求生产、居住、商政和生态服务用地
混合布局,1/3以上市民能就近上班。
强调
低能耗、低废弃、高效率。有条件的城市建筑空调和供热的能源80%靠地热、太阳能、
生物质能、
工业余热等可
再生能源;80%以上生活
垃圾能在家庭和社区尺度
减量化和资源化。居民
高峰期出行90%以上是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此外,城市要有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标识、社区和睦,治安良好等。
专家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表示,中国作为
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重视相关经验的吸收和积累。“生态城市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路程。”在何祚庥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所产生的垃圾必须全部经过
无害化处理,同时一切
有害气体的
排放源也应该被清除;城市的能源需求应该主要由
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提供;而生态城市的
公共交通工具,也应该尽量使用电能进行驱动。何祚庥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也应是一个环保的过程,对于
生产过程高污染、
高能耗的水泥等建筑材料应该减少使用,生态城市建筑尽量选用
环保建材。
王忠平:效益与生态一个不能少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王忠平教授表示,当前中国
绿色经济的发展仍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很多方面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21世纪以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在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其中探索城市建设与
自然循环之间的关系是共同点。每座城市都根据自身的
地理位置、产业基础、
资源分布等因素侧重发展不同的
生态产业,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生态城市还没有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他说,当前各地在
绿色产业领域仍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比如发展
太阳能产业,如果从这个产业中得到的产能和效益,比发展该产业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更多,那么这样的产业化就得不偿失。因此王忠平表示,中国应该以科学和冷静的态度看待绿色经济的发展,不能发挥盲目的热情,否则经济账和生态账就无法平衡,甚至产生更大损失。
Arthur Molella和Simon Joss:新城与老城都得要兼顾
美国史密森学会Lemelson研究中心主任Arthur Molella表示,新的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典范作用,但对于
传统城市的生态化改造也应该得到各国政府重视。传统城市消耗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能源,只有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才能解决2000年以来全球性的能源与
环境问题。英国
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Simon Joss表示,对生态城市的讨论不应局限于新建城市。经过对全球79座生态城市调查后发现,绝大多数的生态城市都是在老城区基础上扩建和修复后形成的。传统城市随着经济发展,
环境压力与人口压力的迅速增加是这些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共同因素。
“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就是一个好的环境政策。”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唐丁丁说,中国推动
可持续消费的主要手段与措施主要包括:
一要大力推行中国
环境标志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污染、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把消费者手中的钞票变为环境
选票。
最后,中国还要实施绿色
贸易政策,这样可以
有效控制或减少
资源类产品和能源性产品的出口,以促进我国的
节能减排工作。
杨保军:评价指标不搞一刀切
城市规划专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生态城市的指标,学界一直在研究,公认的(21世纪以来)还没有。我认为至少有几个指标,对我们衡量城市是否生态是离不开的。首先是
碳排放,生态的城市应该是有利于减排的,在能源的利用上,要尽
最大可能地去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学能源。其次是当地
就业率,要让老百姓尽可能方便地就业和生活,当你考虑他有
居住环境,
配套设施的时候,还要考虑就业岗位的提供。生态城市,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尽可能短距循环,运用技术手段,排斥大规模,崇尚小,排斥自上而下,崇尚自下而上的理念和行动。当然绿地的指标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
公共交通、
慢行系统、循环利用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指标。可是,到2013年常用的指标中恰恰没有
容积率的指标,没有人说容积率达到多少,就一定是生态的,或者是小于多少就一定是不生态的。恰恰从生态的本原来看,要求的是适度的密度,如果密度太低,是不生态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借鉴生物学的观念来看,如一个
森林里,如果只有一头羊,这个物种很快就会灭绝的,但是同样一块草地上,过多的羊也会灭绝,因为它吃完以后不能再循环。那么,对于城市来说,这个恰当的密度又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说
交通组织方式、管理水平等,甚至包括这个地方让人是不是感觉到舒适、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