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
山西太原市内景点
天龙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原名方山,海拔1370米,位于晋祠西11公里处,560年(北齐皇建元年)兴建天龙寺,山以寺得名。天龙山胜迹,首推石窟艺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大小石窟共25窟,现存大小石佛500余尊,画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质完整,光源充足,展现着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三个世纪的艺术杰作,反映了不同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成就。1924年~1925年(民国13年~民国14年)间,外国侵略者对石窟进行了掠夺和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修整,恢复了天龙山胜迹。园内植物生长茂密,共有各种植物66科169属213种,各种动物55科197种,森林覆盖率达70%。
自然环境
天龙山群山耸峙,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无论是桃花盛开、柳叶抽绿的春季,还是薄雾翻卷、百花争妍的盛夏;无论是天高云淡、红叶漫山的金秋,还是银妆素裹、玉宇无尘的严冬,一年四季都有让人观不尽的美景,赏不完的佳境,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有顾盼生辉的感觉。
主要景点
天龙山既是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景区,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山势险峻,奇峰兀立,沟壑深邃,山路回转,松柏相拥,葱郁苍翠,有蟠龙松、凤凰松、松抱柏、石上柏、参天松等珍稀古树,风景十分秀丽,气候凉爽宜人。其人文景观,除天龙寺和天龙石窟外,还有漫山阁、龙潭灵泽、高欢避暑亭、石刻题字、观音塔等。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晋藩靖安王题有天龙八景,即重山环秀、佛阁停云、龙潭灵泽、虬柏蟠空、鼎峰独峙、石洞栈道、高欢暑宫、柳跖旗石。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风景名胜地。
佛教石窟
天龙山东、西两峰南坡的山腰间,共有25个佛教石窟,即东峰12个窟,西峰 13个窟,其中除第11窟面东外,其余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异,大小不一,计有造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尊(幅)。它以精炼、细腻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艺术而闻名于世,在中国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龙山石窟中时代最早的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开凿的东峰第2、3号窟;到北齐又开凿3窟,即东峰的1号窟和西峰的第10、16号窟;隋炀帝在584年(开皇四年)开凿了东峰第8号窟;其余为唐代开凿的19窟。共跨越4个朝代,历时近500年,反映出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艺术成就,却又有着一脉相连的传统关系。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楼阁日渐破损,虽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辉煌。20世纪初,外国学者涉足天龙山石窟,并相继发表天龙山石窟图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纪20年代始,灾难降临石窟,外国文物窃贼与当地劣僧勾结,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盗凿劫往国外,散布在日本和欧美各国。据国外有人统计,被盗石像达150件,它是国内石窟破坏最严重的一处。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对部分石窟开始修复。
天龙山石窟依山开凿,此处岩石易雕凿,也易风化,属灰白色砂岩。造像的雕刻技艺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圆雕以贴壁圆雕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萨像;浮雕多用于建筑构件、羽人、龛楣花纹等。造像大至数米,小仅盈寸。从佛像到花凭、约记的成熟、饱满、洗练和表现感情的细致,接近劳动者的生活气息,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称,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它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因而被誉为“天龙山式样”,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一颗灿烂明珠。
天龙山石窟除东峰、西峰25窟外,还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个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沟滩地悬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时期的5窟(其中3窟无佛像),总计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于南北两处路线不顺,崖壁险要,又是较晚的作品,故鲜为人知。
东魏石窟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东魏高欢消灭盘踞在晋阳(今太原市)的北魏权贵尔朱氏,同时在晋阳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东魏武定五年)前后近15年的时间,他坐镇晋阳。曾建避暑宫于天龙山。据此推测,天龙山石窟的开凿应在这一时期。
位于天龙山东峰的第2、3窟,即为东魏后期高欢摄政时期所开凿。东魏石窟造像题材范围比较狭窄,是北魏云冈石窟模式的延续。一般多以释迦牟尼的说法像为主尊,两侧分别是禅定像胁侍菩萨造像,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造像。其形制为方形,凿出莲花藻井,窟内四周底部凿出沿着壁面下部的一个低坛,坛上正壁、左壁、右壁各开1龛,是3壁3龛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结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属贴壁圆雕和浮雕技艺结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线长清晰,浮雕中的树下菩萨、维摩、文殊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体现了东魏继承北魏的传统雕刻技法,结构紧凑,刀法纯熟,简洁明快,朴实庄重,具有强烈的写实性。以第3窟为例,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像,龛外雕二供养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体修长,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平直阶梯形;菩萨袒上身,下着长裙,披巾于腹部穿环;飞天发髻作双结,上身直,腿弯屈,着紧身裤;供养人举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态喜悦。石窟造像风格与云冈三期(494年~514年)、龙门二期(516年~528年)、敦煌北朝三期(525年~545年)相近,早于安阳宝山灵泉寺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大留圣窟
北齐石窟
550年(东魏武定八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而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仍以晋阳为陪都,崇尚佛法,于晋阳大兴寺塔,开窟造像。551年(北齐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间,先后兴建晋阳开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凿石室,其规模宏伟,为当时罕见。天龙山石窟北齐造像主要开凿于这一时期。
北齐开凿的石窟共有3窟,即东宓?号窟和西峰的第10号、16号窟。北齐石窟仍以北魏流行的前后室方形窟为主,3壁3龛,造像题材为释迦多宝、交脚弥勒和倚坐佛。前室廊凿八角柱,刻仰莲、替木,承接替木的额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别为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构造尺寸与实际建筑相近,代表了北齐的木构建筑风格,具有很强的时代感。窟门两侧雕力士像,窟顶雕飞天。譬如,正面坛基上镌刻释迦多宝说法像为主尊,坛前正中刻摩尼珠,侧面浮雕二蹲狮奉博山炉。两侧一佛二立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坛前刻乾闼婆伎乐人像,细腰鼓、都昙鼓、琵琶、瑟等乐器清晰可辨。门内左右两侧雕持叉二天神像,门外左右为力士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浑圆,肩宽腹鼓,着褒衣博带式和袒右肩式袈裟,雕刻线条硬直,腿部出现双阴线衣纹;菩萨头戴花冠,披巾自然下垂;天王力士深目高鼻,均着菩萨装,衣纹稀疏。总的看,天龙山北齐石窟像风格与响堂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北齐、北周时期造像相近。
隋代石窟
581年(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废周自立,弘扬佛法。其次子杨广封为晋王,镇守晋阳,竭力倡导佛事,营建寺塔。天龙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开皇四年)开窟造像碑文,表明当时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8窟位于天龙山东峰,开凿于584年(隋开皇四年)。窟形是天龙山惟一的前后室中心塔柱窟,前后室作三间仿木式前廊,建筑特征与北齐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龛,龛内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龛,后壁龛较特殊,佛像右侧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体方整,面相略显方圆,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内着僧衣,衣纹简洁朴拙;菩萨头戴花冠,斜披络腋,双肩垂挂穗状璎珞;弟子着袒右式偏衫。窟内造像形式多变,雕刻细致实用,虽然风格有些呆板,但却具有时代写实感,呈现出向唐代风格过渡的特征。
唐代石窟
初唐时期采取的抑佛扬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则崇信佛法,唐僧人为了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编造《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转世。因此,盛唐时出现以弥勒为主的造像,这种内容的造像在武则天死后逐渐停止。天龙山最大石窟主像弥勒像为尊,说明开凿于盛唐时期。武则天时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筑寺塔和开凿佛像,使天龙山石窟开凿达到了高潮。
唐代石窟合计19个。其形制分别为方形前后室、圆形前后室和圆开单室3种。造像组合以3壁3佛为主,主尊佛像为结跏趺坐式的释迦多宝、弥勒、阿弥陀佛,其结合有一佛二立菩萨二坐菩萨、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二坐菩萨等形式。佛、菩萨头与身体比例和谐,面相丰腴。佛像为水波纹或旋涡纹高肉髻,着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摆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纹立体感强烈。菩萨头束高髻,面相丰腴,颈饰花形项圈,下接连珠纹璎珞,披巾婉转自如,络腋斜披透体,从整体构思观察,其优美的体态,华丽的装饰,体现了唐代气势宏大、豪放飘逸的装饰风格。力士则上身裸,下着袍。所有造像制作技艺精纯,雕刻圆熟,比例适当,造型准确,更具有写实性。如第18窟造像安然闲坐,形象逼真,在质感强的薄纱衬托下,丰润的肌肤似有弹性,是唐代最具写实风格的杰出代表。第17窟造像则衣纹清晰,线条深刻,以犍陀罗式的纹饰为基础,渗入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西峰第9窟开凿于永徽年间(650年~655年),属中晚唐杰作,以其规模宏伟、气势恢弘,蜚声中外。9号窟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弥勒大佛坐像,高约8米,面相方圆,丰润雍容,体态端庄,表情威严,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下层主像为十一面观音,左雕文殊骑狮,右镌普贤坐像。观音菩萨像站姿,通高11米,面目清丽,文静典雅;体态优美轻盈,右腿微弯,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稍偏向左脚,强调了谦虚而自然的立意;璎珞和飘带周身披挂,罗纱转折自如平整,加强了本体的性格。雕像极富质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写实技法可与西方雕刻媲美。唐代佛教崇拜观音,从永徽开始,观音造像有增无减,天龙山各窟观音体态婀娜多姿,容颜妩媚动人,反映了唐代造像风格。天龙山唐代各个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与龙门、庆阳、须弥山唐代石窟有相似之处,其年代应在盛唐至晚唐期间。综观天龙山风景名胜区,它是以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称誉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饱满、洗练和表现感情的细致,接近劳动者的生活气息,以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称,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他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因而被誉为“天龙山式样”,是我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森林公园
灵山秀水
景区占地面积约170万平方米,由东峰、西峰、南峰(香炉峰)和柳子沟组成。东峰名仙岩山,西峰称大佛山,山势雄奇,林木茂密。东西两峰之南,则是柳子沟,沟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公里,两岸悬崖壁立,青藤倒挂,杂树丛生,地净尘绝。柳子沟的南侧是天龙山南峰,海拔1350米,山势险峻,层峦叠翠,远望仿佛是一幅连绵不断的卷轴画。在这幅画卷中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峰顶耸立有一块高约10米、宽约7米的巨石,因常有薄雾在石上飘游,远远看去宛如青烟自炉鼎中冉冉升起,颇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趣,故名香炉峰。这里也是天龙山的一景,称为“鼎峰独峙”。
天龙山还有十分丰富的地下水。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随处可见涓涓细流。泉源多为砂岩裂隙水,流量虽小,分布却极广。有的叮叮淙淙滴答于悬崖壁下;有的默默无闻,自岩畔地下涌出;有的积水成潭,清澈可鉴。千条细泉汇流成溪,蜿蜒于山谷之中。天龙山的泉水,水质极佳,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凡游天龙山者,无不赞叹泉水之美,以一饮为快。这些清泉中,最著名的当数龙泉。龙泉位于天龙山东西两峰的交汇处,古人在一块巨石上凿石为洞,洞中开池,泉水自池中涌出,水深约2米,清澈见底,天旱不涸,雨涝不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被古人视为“灵泽”,列为天龙山又一景“龙潭灵泽”:“潭水长阴隐蛰龙,为霖赫赫慰三农。灵源远注金枢穴,石窦谁穿第一峰。”因传说池中匿有白龙,故在池旁修建了白龙祠祀之。
天龙山是天然的避暑胜地。酷暑季节,当山外的人们暑热难耐、挥汗如雨的时候,天龙山上却依然凉爽如秋,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7℃,再加上幽静的山林,新鲜的空气,处处鸟语花香的环境,是喧嚣的城市中绝对享受不到的仙境。明嘉靖太原县志》对天龙山的景观作如下的评价:“此山松柏苍翠,林木葱茂,既具天然之生成,复有人工之修饰。胜境之佳,在环省诸山中实属罕见,且峰峦秀美,泉声淙淙,气候清爽,幽雅绝俗,游者于此,辄有不忍即返者。”
森林景观
天龙山为高山型天然林区,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林木以松柏为主,落叶乔木有杨、柳等,植物种类有200多种。山林中鸟语花香,栖息于林中的珍禽异兽有百余种。郁郁葱葱的松柏林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赐予,千姿百态的奇松怪柏则是大自然千百年来的造化。这些松柏有的枝干挺拔,玉树临风;有的纡曲盘绕,老态龙钟;有的则凌空欲飞,如龙似凤,构成了天龙山独特的森林奇观。
芳香紫花,步出晋祠奉圣禅寺,顺西南角望去,一条盘山公路就在眼前,此即通向天龙山的主要通道。每当春日,沿路上行,呼吸着无比清新的空气,览望着不断变化的山间春色,你会感到心旷神怡,雅兴倍增。绕过悬瓮山极乐峰,道路两旁映入眼帘的一簇簇紫色丁香花挂在翠绿的枝头,轻盈如纱,恬淡似氤,馨香扑鼻,真是“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
洪涛绿浪 沿路而上,绕过卧虎山,就有大片森林出现,顺梁西行,只见路的下侧绿林之下有一片片或金黄或紫红的沙滩。大漠之情,林海之意,尽储其中,让人在咫尺间领略了大自然不同的风采。沙滩地上皆为稀疏的松林,有近千亩。地势有的平缓,有的斜陡,其中野草丛生,野雉出没,人在其中可游乐、可小憩,是野餐、野营的理想场所。
平台环松 穿出林海,视野顿时开阔,已到天龙山顶,俗称“房山顶”或“平台顶”。该平台面积近200亩,盈盈翠绿的野草和各色野花遍布平台,好似一块地毯铺在林海中。方山之巅,雄峭高耸,巍然屹立于其北;万丈悬崖,大佛石窟,隐于其南;向下望去,天龙古刹嵌于林中,眺目远望,“鼎峰独峙”、“柳跖旗石”立于南山。真是平台盖顶,四围环松,一片迷人景象。
众生朝观音 驻足圣寿寺,向东南方望,在群山拥翠、层林尽染的林海中,耸立一白塔,为观音塔。《柳子峪志》有“塔之左右,松柏苍蔼,怪石峥嵘,布绿叶之萋萋,峙青峰之兀兀,金沙银砾,映带靡阶”的记述,层层松柏仿佛朝拜观音的众生相。
群龙聚会 天龙南山的香炉峰,为天龙八景之一,称为“鼎峰独峙”,刘大鹏有“独峙姻林无笑语,争妍竞媚是苍松”的诗句,说的就是南山的松林景观。在香炉峰北部阴坡上,有一片天然油松林,其树形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有若探身捞月,有若躬身拜佛,有若鹰击长空,有若双龙比武,它们聚在一起,好似各怀绝技的游龙,云集于此。
翠叶银枝 香炉峰东部是油松白皮松混交而成的树林,艳阳高照之时,翠叶欲滴,银枝闪烁,构成一种独特的森林景观。
林海浩瀚 站在香炉峰顶,向南极目远眺,便是太原市林场杜里坪林区,林地面积达3?2万多亩,以天然油松、白皮松为主,全为中龄林,正是生长旺盛之期,四季常青,郁郁葱葱,形成一片莽莽林海。
皇衣龙女在“洪涛绿浪”的东北有一山梁,当地人称马茹茹坪,面积百余亩,连四面坡上,由俗称“马茹茹”的野玫瑰组成的灌木林达160余亩,每当春季,黄花盛开,一片金黄,令人惊叹,宛若皇衣锦簇。到夏末秋初之时,鲜艳欲滴的马茹茹挂在枝头,一簇簇一串串红果,恰似一群群戴着红玛瑙锦冠的皇家儿女嬉戏园中,婀娜多姿。
蟠龙松 位于圣寿寺山门前,它主干高约2米,斑驳嶙峋,枝干向四面辐射平伸,形如华盖,状似盘龙,绿荫面积达200多平方米,仿佛一把巨伞,又像一个天然凉棚,迎候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前人有诗咏叹:“老干孤标香叶浓,阴森盘踞绿蒙茸。天工蜿蜒多奇异,云雨空山疑化龙。”这就是天龙八景之一“虬柏蟠空”。
凤凰松 从圣寿寺往东,跨过小小的东洼桥,由南向北拾级而上,两旁是浓荫蔽日的松林,途中路西生长着一株奇异的松树,长满碧绿针叶的枝干全向南倾,惟有顶端一枝迎风而立,酷似一只腾空而起的凤凰,人称“凤凰松”。
松抱柏 松抱柏位于白龙庙背后,避暑亭前,一株郁郁葱葱的松树?豢么浒亟艚舯г?怀里,盘根错节,长成一体,犹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人相依相抱,堪称树中奇观。
七松坪 天龙寺东有一平地,平地中间原有一座3米高的舍利塔,在塔的周围长着7株笔直参天的钻天松,好像是北斗七星,称七松坪。民间相传,这7棵松树是圣寿寺第四代住持彻证老和尚按“七重行树”的布局栽的。现塔虽不存,七松犹在。
石上柏 东洼桥下,南约20米处,有一山石,一株柏树长于山石之上,树高约4米,其根扎在岩石的缝隙之中,身躯从石罅里钻出来,根深枝茂,郁郁葱葱。石上凿刻斗大的三个字“石上柏”,异常醒目。
参天大松 位于天龙寺到石窟小路的东侧,姑姑坟平台上西北角,树高9?5米,胸径达0?7米,冠盖面积达150平方米,傲然挺立,枝叶茂盛,为天龙山最高大粗壮的一棵松树。
丽豆 是一种豆科胡豆属灌木,分布在天龙山和龙山海拔1100米左右地带,华北地区仅在此处有自然分布,属于一种稀有的濒危植物,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寺庙建筑
圣寿寺
古名天龙寺,560年(皇建元年),北齐孝昭帝高演创建。天龙寺初建时的原状,因记载缺乏已难以详考。北汉皇帝刘继元(968年~980年在位)又在天龙寺新建了千佛楼。金天会年间(1123年~1134年),天龙寺毁于兵火。1148年(金皇统八年)开始恢复,建千佛大殿、六师堂;1158年(金正隆三年)重修山门、钟楼。其后,元、明多次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在古潭法师的主持下,天龙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奠定了寺院的总体布局。据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维修碑记载,圣寿寺为一座三进院落的寺院,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前殿、大雄宝殿、法堂,东西配殿前院伽蓝殿、祖师殿,中院配殿各5间,法堂两侧各有厢房5间,钟楼建于山门左侧。寺院左侧为僧人活动区。从总体布局上看是典型的禅宗寺院布局。以后历有修建,但基本格局未变。1947年(民国36年)寺院的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20世纪80年代,依明代风格重建。
重建以后的圣寿寺,仍依旧址。寺前流水淙淙,寺后林木葱郁,浓荫蔽日,奇花佳木多达百余种。二进院落递次升高,中轴线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门殿、过殿、大雄宝殿,主殿两侧建有配殿,山门东侧为禅堂院、钟楼,寺后为九莲洞藏经楼。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
山门 位于中轴线的最南端,是一座精巧玲珑的木结构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中设板门一列,前廊下塑金刚力士,门后两侧为四大天王。门前设有八字影壁,中嵌五彩琉璃团龙一方,制作精细,色泽艳丽,团龙张牙舞爪,生动劲健。
过殿 过殿是寺内的第二重殿堂,因前后辟门可穿行,故称过殿。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庑殿式屋顶,檐部施以五彩斗拱,石质八角檐柱,造型庄重典雅。过殿又称药师殿,因殿内奉有药师三尊及十二药叉大将而得名。
大雄宝殿 为寺内主殿,俗称正殿,居于全寺的中心。明代重建时为五开间歇山式殿堂,1947年(民国36年)毁于兵火。现存主殿是20世纪80年代从晋祠北大寺村原崇福寺迁建的。崇福寺亦为一座古老的寺院,创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隋唐时期高僧辈出,曾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主殿为1377年(明洪武十年)重建的原构,面宽五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前檐辟廊,廊下施四踩斗拱,明、次间均为?扇门,两梢间为直棂窗。殿堂内不设内柱空间异常宽阔,能容纳许多僧徒同时礼佛。
主殿内正面为宽达三间的佛坛,正中奉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佛像慈眉善目,面相端庄,具有显著的明代风格。释迦牟尼佛作结跏趺坐(俗称盘腿打坐),左手横放于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牟尼在成道之前,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这一切惟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造型的像均为成道像。药师佛是左手持钵,钵中盛甘露,右手持药丸。阿弥陀佛的造型是右手下垂,作与愿印;左手当心,手中执金莲台。殿内两侧,供有十八罗汉。罗汉是佛教彩塑中最富有世俗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彩塑,形象千姿百态,能充分地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佛教教义深奥的教理形象地普及到每个善男信女的心中,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
配殿 东西配殿均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式建筑。前构辟廊,檐柱、金柱均为八角石柱。
法堂 据圣寿寺内明代碑的记载,明嘉靖年间重建寺院时,曾在大雄宝殿后建有法堂。法堂亦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佛寺中是仅次于主殿的建筑。法堂中,除安置佛像外,还设有法座,供演说佛法者使用。法堂后挂象征释迦牟尼佛说法传道的图像。座前置讲台,台上供小佛像象征听法的诸佛。两侧列置听法席。堂中还有钟鼓,左侧为钟,右侧为鼓,上堂说法时击鼓鸣钟。
禅堂 又称云堂或僧堂,与佛殿、法堂同为禅宗寺院中的主要建筑。圣寿寺在明清之际为禅宗丛林,禅堂就设于寺院的东侧,与主寺基址相连。圣寿寺现存禅堂院传说创建于北汉广运年间(974年~979年),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重修后的建筑。二进院落,正面为禅堂3间,两侧建有耳房,为寺僧的早晚诵经之所,两侧客堂各3间,前院东西禅房各5间,为寺内的府库。南面为一座精巧玲珑的垂花门建筑装饰简洁,风格轻盈。禅院外南房为寺僧的斋厨,东房为碾磨房。
九莲洞 位于禅堂院之后,原为圣寿寺的延寿堂(即养老堂)。由9间形制相同、内部相通的砖窑洞组成,故称为“九连洞”,因与“九莲”发音相同,又称“九莲洞”。旧时住在九莲洞的僧人大多是等待圆寂的老和尚。他们认为,在九莲洞中圆寂,象征着能进入“西天极乐世界”。
藏经楼 原位于大雄宝殿之左,建于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1935年(民国24年)毁坏。重建的藏经楼位于禅堂院后的九莲洞之上。圣寿寺在古代名僧辈出,藏经亦多,据1932年太原县保存古迹古物委员会在天龙山圣寿寺查核,除散佚外,尚存532套(函)。
钟鼓楼钟楼、鼓楼位于寺院的山门两侧,合称为钟鼓楼。左侧为钟楼,司晨;右侧为鼓楼,司暮。圣寿寺的钟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原建筑已毁,钟楼是近年仿照明代建筑重建的。钟楼内的大铁钟是明代原物,声音洪亮,音域广阔,击之,此起彼伏的余声回荡于四面八方。寂静的山林,梵钟之声飘过,更显佛教丛林的幽秘。
白龙祠
又名白龙王庙、白龙洞。位于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汇合处,背依石窟危峰栈道,下临深渊绝壁,两侧碧树参天。正殿三间,为巨石砌成的窑洞式建筑,前檐为廊,廊柱为八角石柱,形制古朴苍老,传说为北齐时期遗物。殿内原供有明代木雕龙王及侍者像,刻工精致,技艺颇佳。殿西侧为一石窟,内有一巨石凿成的池沼,下有清泉,天旱不涸,雨涝不溢,被乡民视为神灵,称为“龙潭灵泽”,是古代祈雨的场所。传说池内潜藏有一白龙,故称白龙池。
关帝庙
建于天龙山东峰山腰一处较为平坦的松林之中。现仅存正殿1座。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式建筑。前檐设廊,明间为扇门,两次间为扇窗。殿内设有神坛神帐,内有关羽坐像1尊,殿下仅存武士像1尊,虽臂已残,彩已落,但英武之气犹存。殿内3壁绘有连环壁画,水墨绘成,人物精细生动,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壁画内容取材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事迹的描写,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榜题皆为本地捐奉者题名,对于研究当地村落的变迁颇有价值。
观音塔
建于圣寿寺东一片葱郁的林海之中,苍松掩映,一塔独秀。远处奇峰隐约,浮烟点点,近处林木苍劲,林海漫天。观音塔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半藏半露,显出深邃的意境。观音塔高约30米,砖质结构,方形塔基,八角形须弥座,塔身覆钵形,塔刹置圆形铜盘,挂铜质风铃。清风徐来,发出阵阵清脆的铃声。塔前置18级石台阶,拾级而上为塔门。塔内中空,顶部叠涩收束。内设佛台,原塑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由于年久像坏,现为新塑的三大士像,即文殊、观音和普贤菩萨。民间传说,天龙山上建造这座观音塔,还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传说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晋祠有个在朝任翰林院编修的大人物杨二酉,晚年选择坟地时,看中了天龙山东峰下的这块风水宝地。说这里是天龙山的龙头,北有靠山,南临溪水,在此修筑墓地必能荫及子孙,世代居官为宦,兴旺发达。当他往工地运送石料时被寺僧发现。寺僧认为杨家在此修坟会破坏天龙山的风水,但又不敢惹这个当朝的大员。于是就连夜在工地修了一座观音塔。杨二酉见状,只得作罢。塔后的草丛中有凌乱堆放的石块,据说就是当年杨家运来修墓的石料。
普同塔
平山老人普同塔,1731年(清雍正九年)春季建造。方形台基,上施须弥座两层,喇嘛式塔身,上覆八角形密檐三重,造型简洁明快,刚劲有力。塔正面置一小龛,内嵌一石碑。
平山老人,法名明修,俗姓赵,扬州府兴化县人,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来天龙山圣寿寺任住持,是一个博学多才的高僧。传说平山老人住持圣寿寺后,有一天,正在对着青灯研修佛经,突然从门外进来5个面目丑恶、身材高大的僧人,要求老人收他们为徒。老人一看他们的行为举止,绝非寻常之辈。但为了感化他们,便含笑收留下来。这5个僧人来到寺院后,行为粗鲁,寺中的同门僧人没有一个敢和他们交往。在平山老人的指点下,修行了一段时间后,5僧凶焰收敛,与寺僧也能友好相处了。平山老人见他们已渐入法门,能够参禅入定,便给他们授了法名,分别为悟仁、悟义、悟礼、悟智、悟信,取古代哲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为名。3年以后,平山老人把5僧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你们本来就不是人类,到寺里来也不是要参禅念佛,但你们经过研习,已入法道,再往下修行便能成佛。你们刚来的时候,本来是想了解我的修养,如果我没有道行,早已被你们所害,寺中的同门也早成为你们的腹中之食了。”5僧听后,吓得汗流浃背、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半天都不敢抬头。平山老人又说:“你们的身份、目的已被我点破,在寺中已不能再停留了,应该另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修行,以成正果。”5僧听后,叩别老人,告别同门师兄弟,一同出了寺门。刚出寺院门口,这5个僧人就在一阵狂风中化作5只猛虎,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从此,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他们。平山老人点化猛虎的故事,成为圣寿寺历史上的佳话,为寺僧们津津乐道,也为圣寿寺平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漫山阁
位于天龙山西峰。始建于明代,是庇护唐代所凿第9窟石佛的大阁,原称重檐阁,毁于兵火。现名漫山阁,为20世纪80年代仿明结构格式重建。阁分两层,下层中间有站佛一尊,高一丈余,左为文殊菩萨,骑坐青狮;右为普贤菩萨,骑坐白象;上层坐佛一尊,高达丈许。佛、菩萨均为石像,就崖所凿,因而此阁又名大佛阁。天龙八景之一“层阁停云”即指此。前人有诗形容此景:“高阁凌虚拥碧云,烟林万壑望中分。乘风直上三千界,长啸犹夷帝阙闻。”每逢雨过天晴,万谷空幽的时候,白云缭绕于阁前,虚无缥缈,慑人心魄。
天龙山有多处摩崖石刻,附此记述。一处为白龙洞西之石壁上,崖间划石为方形,高约2米,宽1?5米,中题“览胜留题”四字,字大70厘米,系山西按察使提督学校副使贺邦泰题,于1580年(明万历八年)夏日所镌。另一处为冯玉祥于1920年(民国9年)冬,在山上暂住时所题:“穷苦同胞之得救,其所途为革命,根基在知识,吾生惟此二事。”字为隶书,大如拳,共6行,每行4字,无标点。西面又有冯之随从朱天光留题“猛进”两字,字大4寸,行书,亦于1920年11月题刻。此南向崖下,两层岩石上亦有刻石,上层“十九年十一月,一腔热血在救党国”。下层“天下为公”,字大5寸,系冯玉祥将军的参谋邓长耀题。
柳子峪
柳子峪景区由柳子峪与天龙山南山组成,在景区内有群龙聚会、翠叶银枝、林海浩瀚等森林景观,有香炉峰、柳跖旗石、蛙朝观音、骝马坪、九曲龙溪天龙瀑布、避暑洞等自然景点,还有黑龙洞、千佛洞及柳下跖遗迹等人文景点。从天龙寺到柳子峪沟底及各个景点之间,有步道、台阶相连。
九曲龙溪
在柳子峪沟底,翠绿的山间,溪水穿流于嶙峋怪石之间,蜿蜒曲折,叮咚作响,飞珠溅玉。沿山溪游玩,别是一番情趣。
天龙瀑布
天龙山观音塔下,柳子沟崖上,有一瀑布,面宽8米,落差5米,雨季飞流直下,银瀑飞溅,旱季则为珠帘倒挂,到冬季又形成冰瀑,在周围苍松翠柏的映衬下,宛如玉带一般,景观十分壮丽。
插旗石
位于天龙南山畔,为一巨石,巨石之上有一凹槽,传说是春秋时期率领奴隶起义的柳下跖插旗所留遗物,故称柳跖旗石,亦为天龙山一景。柳下跖,春秋时期鲁国人,因不满奴隶主的压榨,率众起义,聚集数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被“圣人”孔子斥为“盗跖”。相传柳下跖先在柳跖洞(极乐峰二三里处)聚众起义,后投奔者增多,便迁到天龙山。“插旗石”是柳下跖当时召集战士的点将台。此外,沟内还有跑马坪、支锅石、喂马槽、三合村、下马村、寨峁哨、骝马坪、安谷梁8处柳下跖遗迹。后人为纪念柳下跖的功绩,将这条沟命名为“柳子峪”,俗称柳子沟。这些遗址加上柳跖旗石,组成了柳跖遗址群。
千佛洞遗址
位于柳子沟西崖,从圣寿寺西南行约200米,有一山谷,东西两崖相距25米余,沟深12米,千佛洞就位于西崖峭壁上。峭壁上并排3个天然石洞,坐西朝东,上穹窿而下宽敞,可容纳数百人。洞中雕凿佛像甚多,故称之为千佛洞。诗曰:“仙人往来无行貌,骚客哦吟有墨题。峰半是谁开栈道,俾僧足踏拜菩提。”天龙八景之一“石洞栈道”便是指此景观。1903年(清光绪三十九年),岩崖崩裂,石洞被埋,栈道被毁,现仅存遗址。
黑龙王洞
黑龙王洞位于南坪村南沟,洞前原有黑龙王庙,已毁。据《柳子峪志》载:“黑龙王庙,圣寿寺对面南山之半洼处,名曰黑龙洼,有一小庙,祀黑龙王神。”据传,黑龙王之灵验不亚于白龙王,凡到白龙祠祈祷者必到黑龙王庙虔诚供拜。
发展历程
2022年,山西出台龙头景区建设工作方案,实施“9+13”梯次打造计划,首批打造包括晋祠天龙山在内的9家龙头景区。
交通信息
天龙山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晋祠景区14公里。在太原火车站迎泽大街乘坐308、804、856路公交晋祠公园下车,乘坐Y1路旅游公交专线(投币刷卡同价5元)沿盘山公路可直达天龙山。
途经公交站点“天龙山景区”站途经公交线路:线路:Y1路(晋祠新镇-天龙山景区)、Y1区间路(窑头村车场-天龙山景区)、Z002路【已停运】(石窟游客中心-天龙山景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4:56
目录
概述
自然环境
主要景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