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管径大小可分为淋巴毛细管、
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淋巴管由淋巴毛细管汇合而成;9条淋巴干分别汇合成胸导管(左淋巴导管)和
右淋巴导管,分别汇入左、右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
目的通过对胆道螺旋CT片的客观测量,对肝门部胆管进行立体定位.方法以肝内外胆管显影清楚,诊断为肝内外
胆管结石的CT片117份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左右肝管汇合处及其体表投影点至剑突尖端的距离,计算出左右肝管汇合处至剑突尖端连线的长度及其与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的夹角,对肝门部胆管进行立体定位.并比较男女之间的差异.结果①左右肝管汇合处在剑突尖端平面下方19.8±16.1mm.②左右肝管汇合处位于
正中矢状面右侧45.5±10.1mm.③左右肝管汇合处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距前体表81.7±13.0mm.④左右肝管汇合处与剑突尖端连线长度为94.4±12.1mm.⑤左右肝管汇合处与剑突尖端连线与横断面夹角为12.4±9.9度.⑥左右肝管汇合处与剑突尖端连线与冠状面夹角为76.6±11.3度.⑦左右肝管汇合处与正中矢状面夹角为30.2±6.7度.结论术前CT定位定向对PTCS穿刺有指导意义,采取剑突下肋缘点穿刺时,在穿刺深度上男女有显著差异,穿刺针与目标胆管成锐角朝向肝门
国人胆总管下段、胰管汇合处的应用解剖幼年和老年大白鼠的
大脑中动脉壁超微结构在性别上的差异
食管食管为一肌肉管道,于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其下端相当第10~11胸椎水平与贲门相连。腹段食管在肝左叶之后向左下斜行入胃。在食管上口与咽连接处以及在膈的食管裂孔处各有一生理性高压区。为上、下食管括约肌。
吞钡后正位观察,食管位于中线偏左。轮廓光滑整齐,管壁伸缩自如,宽度可达2~3cm。右缘可见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压迹。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用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由上到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和左心房压变迹。在上两个压迹之间,食管往往略显膨出,勿误诊为憩室。在老年,明显迂曲的降主动脉可在食管下段后缘造成另一个压迹。食管的粘膜皱襞表现为数条纤细纵行而平行条纹状影,与胃小弯的粘膜皱襞相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