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古代以
长城为界,以北地区已出边塞,故名塞北。其中塞有边界的含意,意指历史上不同时期
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
分界线。
引证解释
《后汉书·袁安传》:“
北单于为
耿夔所破,遁走
乌孙 ,塞北地空,馀部不知所属。”
南朝梁江淹《侍始安王石头》诗:“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隋
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江南有桂枝,塞北无
萱草。”
《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万斛之舡。”
宋
刘过《清平乐》词:“新来塞北,传到真消息:赤地居民无一粒,更
五单于争立。”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雁去雁来空塞北,花开花落自江南。”
名称由来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长城: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楚世家》载:“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
楚国用过。《
汉书·地理志》载:“叶,楚
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长城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
秦简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
卢龙县)遂西趣长堑。”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
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
蒙恬所为塞,
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
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
杜佑《
通典》古
冀州条下载:“
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中国历代长城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
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
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历史沿革
塞北,古代以
长城为界,以北地区已出边塞,故名塞北。其中塞有边界的含意,意指历史上汉族
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
分界线。不同时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样。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
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
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
长城
自
秦始皇以后,中原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除汉族之外,
少数民族的朝代也修长城。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
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
辽宁、
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
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先秦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
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的
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增修。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
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战国长城
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以前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行动迟缓,很难抵御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
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
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1.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
秦国大败
魏国,夺取魏
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
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惠文王令
张仪筑上郡塞,以防北方的
林胡、楼烦南侵。接着,又大举进攻
义渠,使之臣服。至
秦昭王,灭义渠,置
北地郡,秦国北部边境与匈奴相接。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
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2.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
赵国破中山,国境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
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
乌加河地区)。下令筑长城,自
阴山(今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置
代郡、
雁门郡、
云中郡,以防
匈奴南下掳掠。
3.
燕国北邻为东胡,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
燕昭王即位后发愤图强,命大将
秦开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
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
浿水(今朝鲜
清川江)。后方稳定后,燕国也开始修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
康保县与内蒙古
太仆寺旗)至
襄平;置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郡以抵御东胡。
南长城主要以楚、齐、魏、韩、中山国等为代表,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其他
诸侯国的进攻。
1.楚国长城:
楚长城筑于
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
方城”。其位置从今河南泌阳北到
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
竹山县境内,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南长城
2.
齐国长城:
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
平阴县东北,至
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千米。《史记·楚世家·正义》引《
齐记》记载“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齐长城西起
济南长清区,东至
青岛市
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
山东半岛。
3.
中山国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
赵成侯六年(前369年)。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
4.
魏国长城:
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
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达内蒙古的
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
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
新密市。
5.韩国长城:长城先为
郑国所筑,后
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巩固帝国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
始皇帝派大将
蒙恬率30万大军
北击匈奴,取
河南地,其后筑起了“西起
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
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于
甘肃省
岷县,循
洮河向北至
临洮县,由临洮县经
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
固原县。由
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
环县,
陕西省
靖边、
横山、
榆林、
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
黄河南岸。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
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
集宁、
兴和至河北
尚义县境。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
张北、
围场诸县,再向东经
抚顺、
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处。
据记载,
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长城不仅在构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在防御设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筑见称。
秦长城
秦长城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维修、连接秦赵燕等战国长城,
新筑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还没有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由蒙恬率部和沿线军民共同完成,后期则大力修建长城。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
秦始皇本纪》)
根据当时的
历史环境,长城确保了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给这一中原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如《
过秦论》中所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代
汉初,
匈奴乘华夏战乱,越过秦大将
蒙恬所筑长城,和
汉帝国以
战国秦、赵、
燕长城为界对峙。由于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
汉长城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
程不识是驻守长城的名将,治军严厉,只要他戍边匈奴就不敢来犯。其后
卫青、
霍去病、
公孙贺、
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秦、
赵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
汉武帝登基后,连续发动多次对匈奴的战争,将其驱逐至漠北,修复了蒙恬所筑秦长城,又修建了
外长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
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千米的长城。此时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其军事防御作用也随之终结。
汉武帝修筑长城驱逐匈奴,对维护西汉帝国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维护了
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
隋代
为了对付来自漠北
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巩固边防,视为重要
国防政策。
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除了继续防御北方突厥的袭扰之外,还要着力对付来自西北方面吐谷浑的侵袭,为此曾先后两次修筑长城,动用劳力之多隋代前所未有。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隋朝两代统治者先后7次调发近200万劳力,于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
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
紫河,中经朔方、
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
隋长城
2007年,在
山西省
岢岚县发现了一方隋朝筑长城的刻石,这方长城施工碑记是现今出土的最早的有纪年的施工碑记,也是隋代
长城遗址出土的唯一一方施工碑记。2009年勘测,
隋长城遗迹位于山顶,为石筑,已塌为石滩状,高约50一80厘米。山腰部为土筑长城,地表残高约1.5米,夯土层13厘米。
2010年,长城资源调查队对陕西省
延安、
榆林、
渭南三市16个区县的早期长城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战国、秦、汉、隋等时代长城近1700千米。新发现战国秦昭襄王长城200余千米,在榆林市
榆阳区、
神木县、
横山县、
靖边县、
定边县5区县新发现隋长城约500千米。隋长城大部分段落沿用了
秦昭襄王时期长城,而隋长城又被
明长城沿用。
2010年,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博物馆长城调查小组在鄂前旗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通过察看航空影像、地形,定位
GPS,查阅文史资料,分析
卫星照片以及专家论证后,确认鄂前旗上海庙境内发现一处
隋长城遗址。隋长城位于鄂前旗
上海庙镇特布德
嘎查境内,共有3段,墙体为堆筑
土墙,不坚固,泛白色,呈鱼脊状凸起,宽约3到6米,残高约0.5到1米,均在明长城以北约90到200米处,约6.8千米。更多的遗址位于明长城大边和二边以北,距离明长城50到300米,墙体笔直,与明长城走向一致。
唐代
长久以来,“唐代无长城”在学术界已成定论,但唐代确实修过长城,位于山西省
榆社县。
《新唐书·地理志》载:山西
太谷县“东南八十里马岭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之年废。”现唐长城遗址从马陵关沿马岭向关上(即今
社城镇关上村西),由关上至榆社县
石源村,再至黄花沟(
自然村),再至石会(村)、琵琶窑(村)、焦红寺(村)一带,最后至仪城(辖于和顺县)。
唐朝建立的最初几年,同时并存的还有14个
割据政权,其中有一支劲旅就是依附
突厥,并自封为皇帝的
刘武周。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攻占
李渊发祥之地
晋阳(今太原),攻陷
河东大部分地方,威逼
关中。唐王朝迅速采取强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
李世民抵御刘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构筑防御设施,从平城至鲁口的长城由此出笼。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境内有三段古老的古代边墙,始建于唐代
渤海国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此段古边墙未见于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根据考古调查,断定边墙是古代的一条军事防线,与长城的性质一样,属长城型山城。这道边墙与当地渤海国早期山城和金代沿用并修筑的山城相似,据此认为,边墙是渤海国为防止黑水棘鞴而建。
两宋
山西省宋长城西起
岢岚县青城山,东至
荷叶坪山。岢岚境内现存的38千米宋长城墙体全部由片石砌成,保存完好处高约4.2米,
顶宽约1.6米,有些段落保留着30厘米左右的
女墙,有的地段还有炮台遗迹。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发现有炮台遗迹。
宋长城
中国长城专家
成大林在岢岚考察长城后认定:
岢岚境内的长城为
北齐、隋、宋三个王朝修筑。这是中国首次发现
宋代长城,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长城史研究的空白。
宁夏发现的宋代长城遗迹,位于
固原市原州区战国秦长城南北两侧。虽然保存状况较差,但考古人员根据其构筑特点和现场遗物,认定为宋代修筑。而时间跨越千年以上的战国长城与宋代长城在同一地区并存,则充分说明这一地区
战略地位的重要,具有延续的文明历史。
金长城开始修筑于
明昌五年(1194年),因
旱灾及
张万公等大臣反对而停建。承安元年(1196年),在完颜襄、宗浩的力主下全线开筑,于承安三年(1198年)筑成。金长城(明昌界)北起内蒙古
莫旗七家子村东南1千米处嫩江岸边,经
扎赉特旗额尔吐村北,至吉日根,再经阿勒坦
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营子,折向西行,经达里诺尔北岸至
商都县上
二股地,再至
四子王旗白音希勒,终止于
武川县上庙沟。金长城全长约1650千米,设有副壕
马面、
烽燧,边堡和屯兵城。
明代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
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
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
房山、
昌平诸县,直达
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
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
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明长城示意图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
漠北草原的蒙古
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
女真族又兴起于
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年—1447年)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出兵15万分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
河西走廊,设置甘州、
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将军
冯胜、
蓝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
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
朱棣即位后,在
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年—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
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
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今
宣化境内)
迤西,至洗马林(今山西
天镇),皆筑石垣,深壕堑”(《
明会要》卷六三),即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
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长城
明中叶(1448年—1566年)长期的大规模兴筑。“
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众多长城重镇。
明后期(1567年—1620年)隆庆、
万历之际,蒙古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
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
辽阳。”(《明神宗实录》)三岔河指辽宁
海城市西北60里,当时的
辽河、
浑河合流于此,
辽河套长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
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
敌楼,易以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清代
清长城名称甚多,但清人王安定在其所著《
湘军记》卷十六《平捻军篇》中明确称之为长城:“清长城之筑,盖三晋、燕、齐以至秦筑长城限胡骑之御敌方略之延用。”
虽然清代有过康熙的“不修边墙”令,但只是形式大于意义,实际上清代长城的规模相当大,且地域跨度之大空前,其修筑范围基本包括了
淮河以北所有省份,黄河以北尤为密集。
清长城
清朝统治者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实行种族隔绝,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壕沟,沿壕植柳,称
柳条边。柳条边是
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极其反动的措施,在一个国家内,汉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辽东自
战国时代的
燕国起就纳入中华版图,明末的时候,辽东地区仍然生活着数百万汉人,然而后来辽东汉人或被后金军队屠杀,或被强行迁出关外,禁止汉人进出东北。这一野蛮政策使得东北人口锐减,导致
沙俄轻而易举殖民东北北部,割走了中国140万
平方千米的领土,直到民国时期,
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用火车将大量人口运输进东北,才避免了东北再次遭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的厄运。
清长城与明长城及历代长城不同,是用于对内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的工具,对内而不对外。清长城是
满清政府的权益之计,相对粗糙且保存不多,作用单一,故而很少提及,更无法同明长城比肩。
王恽《秋涧集·总管范君和林远行图诗序》:“国家兴王地,据上游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
西域,盘盘郁郁,为朔土一都会。”
虞集《道园录·送苏子宁北行诗序》:“控制要害,北边重藩。”“又尝有大臣镇抚经理之,富庶比于都会。士有不次之擢,贾有不资之获,而侥幸之民争趋之。”柳贯《柳待制文集·苏志道墓碑文》:自予游京窃从廷臣知边事者一二言:“和林其地沃衍,河流左右灌输,宜杂植黍麦,故时屯田遗迹,及居人井臼,往往而在。盖阴山大漠,益南数千里,控扼形势,此为雄要。”
朱思本《贞一斋稿·和宁释》:“和宁即哈刺禾林,乃圣武始都之地,今岭北行省治所,常以勋旧重臣为之,外则诸王星布棋列,于以藩朔方,控制西域,实一巨镇云”
初中地理上讲过
亚欧大陆由于
帕米尔山结的存在极大阻碍东西方的交流。中原想要到达欧洲,只能通过丝绸之路翻越
帕米尔高原,但北方情景就截然不同,随着纬度半径不断减小地貌也越平整,是
北大西洋暖流以北受到
北冰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区域,骑兵可以一路从漠北
杭爱山快速机动到
喀山汗国境内,仅仅只有3000多公里,远不
如东汉首都洛阳到西域喀什的距离。所以历史匈奴远遁欧洲、蒙古西征欧洲看似很远,其实难度和漠北机动到杭州是一样的,任何势力从漠北右臂打欧洲,据上攻中原是相当方便。
从漠北出土的遗迹以及突厥碑文证实汉唐曾在这里设置过统治机构,但汉唐都以为这地方不适合耕种,忽必烈却建
五卫,每卫万人,其中屯田者2000 人,屯田军与其他军人为二与八之比。京师六卫,每军抽兵士二人屯田,以供兵士八人之食。这就告诉我们,十分之二屯田, 即满足其余十分之八的粮食需要。之后,其他各卫抽调的屯田军有多有少,都与2000户相去不远,虽然中原有的地方屯田军人数要高出,但还是少数。历史上中原军民不断打走一波总会有另一波不知名的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渊源不断的涌下,为此
元朝从漠北扼守北方成为重中之重。元朝百年来通过农牧互补把和林打造成“生殖殷富埒内地”的
大元雄关,
朱元璋与他的谋臣武将正是深知利害毅然北伐但在
岭北之战遭遇失败。而自土木堡之后更是少有出塞之军,自此
岭北行省成为明朝唯一没有拿下的元朝实土行省。斯大林亦有这样的思想。向东可抄东北战区的后路,向南直接压迫
京畿重地,向西矛头指向河西走廊,威胁通往新疆的后勤
补给线,用一个蒙古压迫中国的三个“北”,
冷战时期的蒙古是
苏联的宠儿,是苏联面向东方的战略前进基地,它使苏联获得了巨大的
战略优势。
基本含义
塞北,一般是指中国
长城以北的漠南、
漠北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属
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地和
畜牧业基地。
塞是指边塞、要塞,这里所谓的塞既指历代长城,而以此为界,以北的部分已经出边塞,故名“塞北”,偶尔会与塞外一同使用。
塞北一词,在作为划分
地理区域时并不像东北、西南之类单纯的方位概念。塞有边界的含意,塞北有边界国界之外的意涵在,隐约地认为这些地方并不是
中国领土,而事实上塞北省区都是中国领土,所以如今的塞北、塞外应该算塞内才对。
解放后,由于
外蒙古独立,而另外四省在行政区重置后全数撤销(省名仅留下“
宁夏”,但省区大量缩小),部分区域划入
河北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外,皆成为
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只剩一个行政区,加上内蒙本身也不仅包含塞北还有东北的西部部分,再加上上述原因,在地理区划时划入
华北,表示是中国领土的北部,而非中国领土以北的地区。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塞北的区划方式与概念仍在地理教科书上继续使用,直至20世纪90年代教改开始及教科书开放后,为顺应现实划分,已多半不再使用,但
地理位置划分和大陆不同,而是将
内蒙古划入
西北地区,与新疆同区,而
蒙古地方(即
外蒙古)则移到
世界地理。
地理划分
清代的塞北大约是
漠南蒙古、
漠北蒙古、
漠西蒙古等以蒙古人居住为主的地理区域。
民国以后,用来做为地理划分的区域,包括
热河省、
察哈尔省、
绥远省、
宁夏省、
蒙古地方五个省区,
国民政府承认
蒙古国政权期间,塞北用以代指其他的四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