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World Geography)隶属于
区域地理学,是人们科学地
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从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或两者相结合的角度,运用
地理学一般的分析综合、
归纳概括、区域对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的概貌及其内部差异,并阐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事物的特点。
海陆分布特点
首先,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半球,约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只占1/5。在北半球的中、
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的陆地在中、高纬度显著收缩,
南纬56°~65°之间,除一些岛屿外,几乎全部为广阔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
北冰洋,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
大陆──
南极大陆。
其次,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
三角形。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还南北成对分布:
北美与南美、欧洲与
非洲、
亚洲和
澳大利亚。每对大陆之间,形成范围广大的
陆间海,岛屿星罗棋布。
另外,
亚欧大陆东部边缘环列着一连串
花彩列岛,形成向东突出的
岛弧,其外侧则是一系列深邃的
海沟。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互为对应,这一大陆的凸出部分能与另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嵌合。
多变的地表
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按照
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表层岩石圈被裂解为若干巨大的板块。刚性的
岩石圈板块驮伏在塑性
软流圈之上,在地球表层作大规模
水平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在
地幔对流的驱动下,或相背分离,或相向聚合,或相互平移,从而发生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或
错动。
板块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带动了
大陆漂移和大洋的启闭,导致了
造山运动、火山、地震等种种
地质构造作用。
板块构造学家认为,在早古时代,地球上存在统一的南方大陆和离散的北方大陆。到
古生代末,北方大陆(
劳亚古陆)与南方大陆(
冈瓦纳古陆)联为一体,叫做
泛大陆。此时全球是由一个大陆和一个大洋组成。从中生代至新生代,新大洋先后开启,大陆则在漂移中由合而分。其中冈瓦纳古陆发生多次分裂解体,多数裂解的块体向北漂移,相继归并于劳亚古陆,后者扩展增生;在劳亚古陆内部,北大西洋开始启开,
北美大陆与欧洲乃沿此裂开、分离。全球便逐步演变为各个大陆和各个大洋的
分布格局,但这不过是地球发展历史中的一幕。
陆地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悬殊,形态变化多端。
喜马拉雅山脉的
珠穆朗玛峰的现测高度为海拔8848.86米,这是陆地上的最高点;而西亚
约旦河的
尾闾死海的水面为负392米,是陆地上的最低点,高低差距9240.13米。
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类型,它们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相分布,构成陆地表面起伏不平的外貌。
山地所占面积并不大。陆地上有两大
高山带,一是
环太平洋带,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另一是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及
非洲大陆北缘,略呈东西向分布。两
大高山带是
中生代以来近期
地壳运动的产物,陆地上最高峻、宏伟的年轻山脉几乎都集中于此,这里也是火山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中生代以前形成的山脉,如北美洲东部、欧洲中部和西北部、中亚、澳大利亚东部等,由于年代已久,历经风化剥蚀,与上述高山带相比,山势大为逊色。
陆地上平原面积最广,约1/4的地面海拔不足200米。多属大河
冲积平原,常见于大陆中部和
沿海地带,往往傍以山地或高原,这在北美和南美大陆最为显著。
大片隆起的高原一般以前
寒武纪古陆为核心,地壳相对较稳定,起伏不大。如非洲大陆的高原,亚洲
中西伯利亚、
蒙古高原和南部三大半岛上的高原,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以及被巨厚冰层覆盖的南极大陆高原,等等。另一些高原处于前述年轻山脉之间,地壳活动比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如亚洲的
青藏高原、
伊朗高原,美洲西部山系中多数山间高原等。
海底地形
以
海平面为基准,陆地的平均高度是875米,而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800米。
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
大陆边缘、大洋中脊和洋底盆地三大单元。
大陆边缘处于大陆和洋底盆地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约占大洋总面积的22%。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周缘称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通常由大陆架、
大陆坡和大陆麓三部分组成。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浅水地域,地势微缓倾斜,最宽者可达1000多公里;大陆架向洋侧进入大陆坡地带,坡度显著增加,水深也急剧加大,宽约数十至数百公里,地形崎岖,常被
海底峡谷所切割;大陆坡
坡脚之下为大陆麓,这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坦坡,宽达数百至上千公里,平缓地过渡到洋底盆地。太平洋周缘称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架狭窄,大陆坡很陡,缺失大陆麓,而代之以海沟。这里是板块的
潜没(俯冲)带,洋底最深的地方,地壳活动特别强烈。在太平洋西缘,海沟与岛弧相伴;在太平洋东缘,海沟直接毗邻大陆地块,与陆上年轻的褶皱山脉构成地球表面最大的地形高差。
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连续延伸,
相对高度2000~3000米,总长度约80000公里,巍然耸立在洋底之上,堪称地球表面最长的山系。在大西洋,它的位置居中,走向与两岸轮廓一致,“中脊”之名即由此而来。大洋中脊是软流圈
地幔物质上涌、板块增生之处,
火山活动较强烈,部分火山山峰露出海面成为岛屿。
洋底盆地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水深一般在4000~5000米。这里分布有纵横的海岭,林立的海峰,孤立突兀的
海丘,平缓隆起的
海底高原,它们将洋底盆地分割成若干个
海盆。海盆底部发育
深海平原,坡度微缓,是地球表面最平坦的部分。
海洋水域
简介
作为
地理环境主要组成部分的广大海洋水域,表面均质,以
地带性分异为主,按纬度而异的
太阳光热分布,成为划分
海洋自然带的基础。但由于水体的
水平运动和
垂直运动,使海洋
自然带较
陆地自然带简单,各带之间的界限也较不明确。全球海洋大致可划分出 7个自然带:
北极带、
北温带、
北热带、
赤道带、
南热带、
南温带和
南极带,各带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表水温度、
含盐度、
海洋生物分布等方面。海洋自然带也受到
洋流等
非地带性因素局部的干扰和破坏,特别是在同一纬度地带寒、暖流所经部分。受陆地分隔的四个大洋,跨越不同的纬度位置,具有不同的轮廓,在
自然地理方面各具特点,体现着全球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约占地球表面的35%,大洋总面积的1/2。
海底地形复杂多样,最突出的是西部
边缘海盆-岛弧-海沟带和东部与大陆年轻褶皱山脉邻接的海沟带,地壳不稳定,形成世界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另一个特点是
大洋中脊偏于太平洋东侧,其中北段已潜入
北美大陆之下。岛屿众多,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居各大洋之首,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水域。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平均深度4028米;集中了世界上大部分海沟,深度超过10000米的海沟全部在太平洋,其中
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一说11022米),为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太平洋北至
北极圈附近,南达
南极洲,跨越多个气候带,但其水平轮廓略呈扁圆形,东西宽度超过南北长度,最宽处是在赤道附近,热带与亚热带范围最广,再加上北部为陆地环抱,仅以狭窄的
白令海峡同北冰洋沟通,所以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海洋,表水平均温度高于其他大洋。与大西洋相似,太平洋在赤道至南、北纬40°左右的范围内,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其中
南太平洋环流系统中贴近
南美大陆西岸北流的
秘鲁寒流,是世界上最强盛的一股寒流。由于面积广、岛屿多,环境多样,太平洋拥有的
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50%以上。
大西洋
大西洋是
世界第二大洋。水平轮廓略呈“S”形,东西窄,南北长。北部与北冰洋畅通,南达南极洲,分跨南、北半球寒、温、热三带,地球上各大
风带在大西洋上表现最为完整,形成南、北对称的气候带和两大环流系统。
墨西哥湾暖流及其延续的
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盛的一股暖流,它对北大西洋本身及其相邻大陆的气候有巨大影响。海底地形最显著的特点是大洋中脊(
大西洋海岭)纵贯中部,走向与海岸平行,也作“S”状,其宽度约占大西洋宽度的1/3;其次是
大陆架宽广,所占面积的比率超过太平洋和
印度洋。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其水平轮廓的特点是北部被亚、澳、非大陆封闭,南部开敞。主体部分在热带、亚热带范围内,有“热带性海洋”之称。在
北纬30°至南纬40°的辽阔海域内,表水温度高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同纬度流域;处于干热沙漠之间的印度洋边缘海──红海,则是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海域。受
亚洲大陆南部热带
季风环流的影响,
北印度洋表层海水的流向也随季节变更,形成独特的“
季风洋流”,显著不同于在盛行西风和信风影响下的南
印度洋环流系统。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展布,由印度-阿拉伯
海岭、
中印度洋海岭、西
印度洋海岭和
南极-印度洋海岭组合而成,脉岭崎岖错杂,中轴
裂谷纷繁,与大西洋海岭有着明显差异。大陆架狭窄,但广泛分布大陆麓,以及巨大的水下
冲积锥。此外,印度洋岛屿最少也是其有别于其他大洋的重要特点。
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海洋, 不及太平洋面积的1/4;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欧、北美三大洲包围。岸线曲折,岛屿众多,若包括世界第一大岛
格陵兰岛在内,岛屿总面积约达400万
平方公里,仅次于太平洋。气候严寒,约2/3洋面被冰覆盖,其余也多有
浮冰漂流。 大陆架宽广,其面积约占北冰洋总面积的36%,这个比率远远超过其他大洋。近乎平行的
罗蒙诺索夫海岭和
门捷列夫海岭,横断整个北冰洋,构成海底最突出的地貌。大洋中脊宽度较窄,发育不成熟,居于罗蒙诺索夫海岭左侧。海底地形的特点,使北冰洋成为世界最浅的海洋,平均深度为1225米。严酷的
自然环境,则使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远比其他大洋少。
南冰洋
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极海,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62°间的太平洋的海域。
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
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
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
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
中洋脊而不承认南冰洋这一称谓。
据美国《
纽约邮报》9日报道,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8日庆祝“
世界海洋日”的到来,同时它宣布,南极洲周围海域将被称为南大洋,也就是世界第五大洋。
世界气候分类
低纬度气候
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
赤道气团和
热带气团所控制。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
赤道辐合带、
瓦克环流、
信风、
赤道西风、
热带气旋和
副热带高压。全年地气系统的
辐射差额是入超的,因此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
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全年水分
可能蒸散量在130cm以上。本带可分为5个
气候型,其中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型又可划分为3个亚型。
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5°~10°以内,
宽窄不一,主要分布在非洲扎伊尔河流域、南美
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间的从
苏门答腊岛到
伊里安岛一带。这里全年
正午太阳高度都很大,因此长夏无冬,各月平均气温在25du3-28℃,
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
气温年较差一般小于3℃,
日较差可达6~12℃。由于全年皆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风力微弱,以辐合上升气流为主,多雷阵雨,因此全年多雨,无干季,年
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最少月在60mm以上。但降水量的
年际变化很大,这与赤道辐合带位置的变动有关。
分布在南北纬10°~25°
信风带大陆东岸及
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这里正当迎风海岸,全年盛行
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25℃之间,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皆小。由于东风(信风)带来
湿热的
海洋气团,所以除
对流雨、热带气旋雨外,还多
地形雨,降水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一般以5~10月较集中,无明显变化。
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5°~25°之间。这里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时,位于信风带下,受热带
大陆气团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是为
干季。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赤道辐合带移来,有潮湿的辐合上升气流,是为雨季。一年中至少有1~2个月为干季。
湿季中
蒸散量小于降水量。全年降水量在750~1600mm左右,
降水变率很大。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6~18℃以上,干季之末,雨季之前,气温最高,是为
热季。
分布在纬度10°到
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部、
雷州半岛和
海南岛,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大部,
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这里
热带季风发达,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时,降水稀少。而当赤道气团控制时,降水丰沛,又有大量的热带气旋雨,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2000mm,集中在 6~10月(北半球)。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年较差在3~10℃左右,春秋极短。
分布在
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伸展,平均位置大致在纬度15°~25°间。因
干旱程度和气候特征不同,可分为
热带干旱气候(5a)、热带(西岸)多雾
干旱气候(5b)和
热带半干旱气候(5c)三个亚型。5a,5c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有极端
最高气温。5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因此降水量极少。5c位于5a的外缘,大半年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干燥少雨,在
太阳高度大的季节,赤道低压槽移来,有对流雨,因此出现一短暂的雨季。5b位于热带大陆西岸,有
冷洋流经过,终年受海洋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多雾而少雨,降水量极小,但气温较凉,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皆小。
中纬度气候
这里是热带气团和
极地气团相互角逐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
盛行西风、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该地带一年中
辐射能收支差额的变化比较大,因此四季分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15~18℃以下,有4~12个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cm之间。天气的
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显著。再加上北半球
中纬度地带大陆面积较大,受
海陆的热力对比和高耸庞大地形的影响,使得本带气候更加错综复杂。本带共分8个气候型。
分布在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一侧,约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它是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信风带背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因干旱程度不同可分为干旱6a与半干旱6b两亚型。
6a副热带干旱气候具有
少云、少雨、日照强和夏季气温特高等特征。但
凉季气温比5a型低,气温年较差较5a型大,达20℃以上。凉季有少量
气旋雨,土壤蓄水量略大于5a型。6b副热带半干旱气候位于6a区外缘。夏季气温比6a型低,冬季降水量比6a型稍多。
分布于副热带亚欧大陆东岸,约以30°N为中心,向南北各伸展5°左右。这里是热带海洋气团与
极地大陆气团交绥角逐的地带,夏秋季节又受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因此夏热湿、
冬温干,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左右,气温年较差约在15~25℃左右。降水量在750~1000mm以上。夏雨较集中,无明显干季。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分布于南北美洲、非洲和
澳大利亚大陆副热带东岸,约为南北纬20°~35°。冬季受
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夏季受海洋高压西缘流来的潮湿海洋气团的控制。由于所处大陆面积小,未形成
季风气候。冬夏温差比
季风区小,降水的季节分配比季风区均匀。
分布于副热带大陆西岸30°~40°之间的地带。这里受副热带高压季节移动的影响,在夏季正位于副高中心范围之内或在其东缘,气流是下沉的,因此干燥少雨,日照强烈。冬季副高移向较低纬度,这里受
西风带控制,
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带来大量降水。全年降水量在300~1000mm左右。冬季气温比较暖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10℃左右。因夏温不同,分为两个亚型。9a凉夏型,贴近冷洋流海岸,夏季凉爽多雾,少雨,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下,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9b暖夏型,离海岸较远,夏季干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冬季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稍大。
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约40°~60°的地带。这里终年盛行西风,受温带海洋气团控制,沿岸有
暖洋流经过。冬暖夏凉,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下,气温年较差小,约在6~14℃左右。全年湿润有雨,冬季较多。年降水量750~1000mm左右,迎风山地可达2000mm以上。
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约35°~55°的地带。这里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盛行
东南风,温暖湿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北温差小。气温年较差比较大,全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降水分布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减少。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冬季
寒潮爆发时,气温在
24小时内可下降10℃甚至20℃以上。
分布在亚欧大陆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北美100°W以东的温带的地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而寒冷,有少量气旋性降水。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的侵入,降水量较多,但不像季风区那样高度集中。这里季节鲜明,天气变化剧烈。
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
北美洲大陆中心部分。由于距离海洋较远或受山地屏障,受不到海洋气团的影响,终年都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因此气候干燥,夏热冬寒,气温年较差很大。因干旱程度不同可分为
温带干旱气候(13a)和温带
半干旱气候(13b)两个亚型。
高纬度气候
14.副极地大陆性气侯
分布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区。这里年可能蒸散量在35cm到52.5cm之间。冬季长,一年中至少有9个月为冬季。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小,在
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
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
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冬温极低。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土壤冻结现象严重。由于暖季温度适中,又有一定降水量,适宜
针叶林生长。
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
格陵兰沿海的一部分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中。在南半球则分布在
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
南设得兰群岛和
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年可能蒸散量小于35cm。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左右。其纬度位置已接近或位于
极圈以内,所以
极昼、
极夜现象已很明显。在极夜期间气温很低,但邻近海洋比
副极地大陆性气候稍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40℃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在7,8月份,夜间气温仍可降到0℃以下。在
冰洋锋上有一定降水,一般年降水量在200~300mm左右。在内陆地区尚不足200 mm,大都为
干雪,暖季为雨或
湿雪。由于风速大,常形成雪雾,
能见度不佳,地面积雪面积不大。
自然植被只有
苔藓、
地衣及
小灌木等,构成了
苔原景观。
分布在格陵兰、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上。这里是
冰洋气团和
南极气团的源地,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皆在0℃以下,具有全球的最低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有长时期的极昼、极夜现象。全年降水量小于250 mm,皆为干雪,不会融化,长期累积形成很厚的
冰原。长年大风,寒风夹雪,能见度恶劣。
高原山地气候
在高地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诸要素也随着发生变化,导致
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
垂直地带性。为了区分因高度影响和因纬度等因素影响的气候,也因为高山气候仅限于局部范围,所以
高地气候单列为一大类而没有包括在低地
分类系统内。
种族和民族
种族
世界上的人口分属于三大种族,即
蒙古利亚人种、
尼格罗人种和
欧罗巴人种。蒙古利亚人种又称黄种人或
亚美人种,主要分布在
东亚、东
南亚、
西伯利亚和
中亚;
美洲的印第安人和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也属黄种人。尼格罗人种也称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
奴隶贸易时期从非洲贩运去的
黑奴的后裔;居住在澳大利亚、
太平洋岛屿和亚洲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黑人,也称
棕色人种或马来-波利尼
西亚人种。欧罗巴人种也称白种人或
高加索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
北非、西亚和南亚,白种人移民的后裔也成为美洲、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地区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各大种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形成许多混血种人。亚洲中西部和非洲东北部是三大种族的接合部,从古代起就产生一系列
过渡性人种类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
大洋洲,
人种混杂也很明显,其中
拉丁美洲的混血种人约占总人口一半以上。
民族
不同地区的人种由于历史发展、经济生活、
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又形成许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约有200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超过2500万的大民族有29个,合计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万的
少数民族有1400多个,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国家是单一民族(如
蒙古、朝鲜等)或两大民族并列(如
塞浦路斯、
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如中国、
苏联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许多国家(如
阿拉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