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长城遗址
隋朝时期修的长城遗址
隋朝是中国古代长城构建的又一高潮阶段,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开皇十九年(599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至大业四年(608年)。所筑长城,达到九次之多。构筑东迄紫河、中经朔方、西至榆谷的长城防线,史称“隋长城”。榆谷作为所筑长城的西端起点,具有重要的地理坐标意义。
历史背景
“北国横亘一青龙,气壮神州万里程。”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特别是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历代修建与坚守的作用与代价如左河水所云“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文明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内蒙古是全国长城里程最长、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省(自治区),总长度7570公里,其中就包括隋长城,分布于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
在毛乌素沙地南缘,泛白色、呈鱼脊状凸起的隋长城,隋长城早已卸下历史的重负和御敌的盔甲,回归黄土地的本色。
鄂托克前旗境内还有遗存的隋长城,通过航拍和卫星图片便可以看到。从卫星图片上看,鄂托克前旗境内隋长城遗址墙体笔直,位于明长城头道边和二道边以北,距明长城 50-300米,与明长城走向一致。隋长城与明长城相伴,呈东西走向贯穿鄂托克前旗南部。这段隋长城从宁夏进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南,向东行,经十三里套、宝日岱、四十堡,折向东南进入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境内。
鄂托克前旗境内隋长城属于隋朝第三次修筑的长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派遣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西距黄河,东至绥州,南出勃出岭,绵亘七百里。”崔仲方所筑长城在朔方,即今鄂托克前旗南部及周围地区。这条长城西起北流黄河东岸的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到南流黄河的绥州(今陕西省绥德县),南出勃出岭(今陕西省白云山),自西向东横亘河套南部。
所筑长城在宁夏境内由灵武市至盐池县,从张家边壕,经毛卜剌、兴武营、大圪塔、安定堡、聂家梁、刘八庄、东郭庄,东去进入陕西省定边县界。其中,张家边壕至兴武营的隋长城从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境内经过。
从隋长城遗址看,多为堆筑墙体,未经过夯筑,质量较差,破坏严重,一些墙体已荡然无存。鄂托克前旗境内隋长城遗址在干旱少雨的地方留存至今,见证了隋朝突厥征战、交融的历史,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长城,起清水河北,缘胡山以东,跨和林格尔南,隋长城西起岔河口(今清水河县宏河镇)附近,经王桂窑二道塔村北、石壁西南跨浑河到五良太乡境古勒半几河口,又偏东经咬刀兔、黑蛇沟至黑台子入和林境内,长110公里。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南汾州即今山西省吉县,北筑长城,应在山西北部。据《重修岢岚州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县城附近牛圈挖掘一块石碑,上有“隋开皇元年赞皇县丁夫筑…县长城筑于赵,而隋、而宋修之无疑。”的字样,更印证了这一点,只是丁夫的来源不同,究竟是河北赞皇人修还是山西吉县人修,在此已不重要了,因反正是隋朝修筑过长城。说明岢岚县的长城为这次的“北筑长城”。
“北筑长城”是修了从保德境内的黄河畔上开始,最能代表隋长城特点的要数宁武岢岚和五寨交界处的荷叶坪上的长城了。长城从岢岚县一直延伸至五寨南山的荷叶坪,再从荷叶坪东西横贯,曲折向东,最后消失在管涔林海中。一道古老的长城横跨东西,雄伟中显示着苍凉,苍凉中渗透着文化。这段长城全用当地产的紫色页岩垒成,故人称宁武关为“紫塞”。长城高处约三四米,低处有一两米,有的地方已经坍塌,但由于坐落在荷叶坪上,看上去十分苍老的长城也显得相当有魅力。
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袭扰和掠夺,隋文帝杨坚自建国伊始,就把修筑长城、巩固边防,作为重要国防建设来抓。开皇元年(581年)四月,杨坚下令“发稽胡修筑长城”;十二月,再次下令沿北部边境“修保障,峻长城”。
自开皇元年至大业四年的28年中,调发近200万劳力,于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使东迄紫河,中经朔方、灵武之境,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这对巩固隋朝北部及西北边防,抵御突厥吐谷浑的袭扰,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
隋之古长城。县境内有土边墙一道,东北自和林入境斜贯县之中部,至老牛湾与长城连接,殆即隋之长城。”老牛湾就在偏关,可能山西的老牛湾也有隋代长城。因内蒙的牛湾过去不叫老牛湾,叫闫王鼻子村。
从开皇至大业年间隋与突厥关系来看,隋炀帝大业三年、大业四年两次北巡期间在河套北部修筑长城,其主要目的在于防范西突厥和铁勒对南迁的东突厥启民可汗的侵扰。大业四年长城应位于河套北部,而非地处吐谷浑腹地的黄河上游。因此,榆谷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西北境狼山西段某山谷这一推断,符合历史事实。
隋炀帝即位后,长期受到扶持和保护的东突厥启民可汗主动示好。因此,防范西突厥和铁勒对启民可汗的侵扰,成为隋朝稳定北部边疆的重中之重。隋炀帝征调民力在河套北部构筑长城,不但巩固了边防,而且维护了河套稳定。
大业三年四月,隋炀帝北巡榆林郡。次月,在郡城(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西湾村古城)为启民可汗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隋炀帝“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死者十五六”。这段长城西起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东北,向东绵亘一千余里,抵达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东南、东洋河上游河段,横跨榆林郡定襄郡马邑郡北境,是对二十年前重修的故秦汉长城的补筑。
大业四年三月,隋炀帝北巡五原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南)。次月,下诏在万寿戍为启民可汗筑城造屋。大业三年隋炀帝北巡榆林郡时,曾在榆林宫接见启民可汗
大业四年为示优宠而在榆林宫附近的万寿戍为启民可汗筑城,当在情理之中。同年七月,隋炀帝为创造有利于启民可汗稳定发展的边疆形势,在大业三年所筑长城基础上向西延伸,“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
历史沿革
隋文帝于开皇元年(581年),筑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长城,时间20天。同年又修临渝(今河北省抚宁县)长城。
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杨坚派遣司农少卿崔仲方修筑灵武郡到朔方郡(今靖边白城子)的长城,用来遏制北方胡人入侵。定边正处在这段长城的中段位置。定边境内的隋长城遗迹,远不如明长城分布广泛、为人所知,证明它存在的更多是史书记载。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榆林是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所治之县,治所在今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紫河为今清水河县境内的浑河,于岔河口附近汇入黄河。《中国长城》对这段隋长城也有记述:“西起十二连城东南黄河东岸的王桂窑乡二道塔村北,东至杀虎口的二道边村,长约100公里,此段长城因循浑河之南而筑,在《绥乘》里被称为 “通漠长城”。
有关专家依据史书记载和实地考察,认为清水河县境内隋长城具体分布走向 “西起黄河东岸的王桂窑二道塔村北。跨缘山(今摩天岭),在石壁西南20里浑河西岸中断。过浑河后,又折东沿刘四窑梁南爬边墙壕墩,与明次边相交。又经杀虎口至和林二道边村止于浑河。
发现遗址
隋代在忻州尤其是在岢岚修筑长城的文献很多,很珍贵,可是还有更为珍贵的,就是岢岚发现隋代修筑长城的石碑。《续修岢岚州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县城附近牛圈洼村掘得一块筑长城石碑,碑文云:“开皇元年(581年)赞皇丁夫筑”,这和《隋书》上记载的开皇元年(581年)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是十分吻合的,只不过是丁夫的来源不同,史书上是南汾州,石碑上是赞皇,究竟是河北赞皇人修还是山西吉县人修,在此已不重要了,反正隋朝在岢岚修筑过长城,岢岚县的隋长城为这次的“北筑长城”。
1998年,岢岚县大庙沟村附近的灰窑沟山上发现了一块隋朝修筑长城碑,碑文曰:“开皇十九年(599年)七月一日,栾州元氏县王囗黎长宗,领丁卅人,筑长城廿步一尺,西至囗囗,东至囗囗。”这是迄今我国最早记载修筑长城的石碑实物,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修筑长城的石碑实物,但远远没有隋代早,这块石碑,奠定了忻州隋代长城。
经长城专家探寻,当时隋文帝在忻州境内修筑的长城是从兴县境内的黄河畔上开始,经岢岚、五寨,再到神池、朔州,沿管涔山恒山通向雁门山的这段长城,有些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复修的。最能代表隋长城特点的要数岢岚和五寨交界处的荷叶坪上的长城了。长城从岢岚县延伸至五寨南山的荷叶坪,再从荷叶坪东西横贯,曲折向东,最后消失在管涔林海中。荷叶坪是管涔山的最高峰,海拔2782米。高山之巅有一处开阔的草原,面积约3700余亩,坪上油草茂盛,野花吐妍,冰川地貌明显,一道古老的长城横跨东西,雄伟中显示着苍凉,苍凉中渗透着文化。长城墙体用当地产的紫色页岩垒成,人称“紫塞”。墙体高处约三四米,低处约一两米,虽然苍老但彰显着魅力。
忻州的隋长城有史书记载,有古碑印证,有墙体遗存,奠定了在全国长城界的崇高地位。杨坚两次在忻修筑长城有史为证。
鄂尔多斯市境内存在隋长城遗迹,这是内蒙古长城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隋长城遗迹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内,长约6.8公里,分为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呈鱼脊状凸起,宽3米-6米,残高0.5米-1米,部分遗迹表层散见有灰、黑陶片和绳纹砖瓦残块。从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长城位于明长城大边和二边以北,与明长城走向一致,二者相距50米-300米,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明长城重叠一处。
意外发现
2007年春天,农耕活动被意外发现,山西省岢岚县岚漪镇大庙沟村的一位村民在长城脚下的农田耕作时,意外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块。该石刻出土于大庙沟村东南0.4千米处,北距灰沟窑村约0.5千米。刻石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体,长约41厘米,宽约25厘米,厚约8厘米。
石刻保存相对完好,铭文大多清楚可识。铭文为楷体,少数文字漫漶难辨。行间镌刻竖线,现存6行、34字,约9字灭失。经过笔者辨认,其铭文曰:“开皇十九年七月一日,栾州元氏县王、黎兴宗领丁卅人筑长城廿步一尺。”第一至第三竖行各有6字,第四竖行有7字,第五至第六竖行各约8字,第七竖行铭文全部漫漶不清,共40余字。
依据该石刻文字,可获得四大信息。其一,开皇十九年构筑长城是一次大规模的工程。施工者既有本地的民夫,也有征调自太行山脉东侧的外地民夫。外地施工者包括来自栾州元氏县(今河北元氏)30名民夫在内。元氏县,隋开皇与仁寿年间属栾州(今河北栾城东),唐代属赵州(今河北赵县),延续至今依旧称元氏县。
其二,开皇十九年长城是划分工段、按责任区段分别构筑的。栾州元氏县民夫构筑的长城总长二十步一尺,折合今公制约为29.766米。此类30人的小型长城施工队,在隋代开皇十九年的长城工地为数众多。该石刻应是隋长城构筑工地分划施工工段的标志,作为检查各区段工程质量的依据。其数量较多,但迄今仅发现一块。
其三,该长城工役石刻的出土地标志着开皇十九年长城的实际区位。据此,隋开皇十九年构筑的长城就分布在该石刻出土地东西一线——今岢岚县岚漪河北侧的山岭上。循此追踪,可探明隋代开皇末期长城的分布格局。
其四,该石刻的重见天日,填补了《隋书》完全遗漏开皇十九年长城纪事的空白,重新展现出隋开皇十九年大规模构筑长城的历史真相。此点尤为关键。
隋开皇十六年至二十年间(596—600)属于开皇末期。该石刻客观揭示出隋开皇末期构筑一道横贯忻州管域及其以东地带长城的历史真相。这块隋长城工役石刻是极珍贵而稀有的长城文物,可弥补《隋书》完全漏载此工役的缺憾。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实物证据价值。
隋开皇十九年长城工役石刻对于深化隋代长城的空间配置研究、古长城遗址断代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若将出土石刻与古代文献记载、实地踏勘资料相互印证,就可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开皇末年长城
关于开皇末期构筑的长城,虽然《隋书》毫无直接记载,但唐代文献《元和郡县图志》和北宋时期修撰的《新唐书》保存着明确记录。过去,由于《隋书》完全漏载,人们对这两部文献记述难以置信。但是,出土于岢岚县大庙沟村的长城工役石刻给学界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实证了这两部文献对隋开皇末期长城的记述是可信的。据记载,隋开皇末期长城的确存在,分布于唐代河东道岚、忻、代、蔚四州之地,以及河北道易、妫、幽三州区域。
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三·岚州》“合河县”下曰:“隋(朝)长城,起(合河)县北四十里,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开皇十六年,因古蹟修筑。”
这段引文显示了四层重要信息。其一,隋长城构建于“开皇十六年”。但是,结合岢岚县大庙沟村长城工役石刻的纪年,《元和郡县图志》的“十六”应为“十九”的笔误。其二,隋开皇十六年长城乃沿用前代长城“古蹟”而建。它沿袭着北魏“畿上塞围”、东魏肆州北山长城、北齐内线长城的部分旧址,再建造新设施而形成隋长城。其三,隋开皇十六年长城的起始地、经行地十分明确。隋开皇末期长城西端“起(合河)县北四十里”,即唐代岚州合河县北四十里处。巧合的是,“起(合河)县北四十里”恰好处在今山西兴县与保德县交界地带,正与岢岚县大庙沟村隋长城工役石刻出土地呈东西相望关系。其经行地是“东经幽州”,即循恒山、太行山经幽州西部与北部区域,再沿着燕山山脉继续向东延伸。在岚州(治今山西岚县北部)与幽州(治今北京市西南隅)间,经由地包括唐代岚州、忻州、代州、蔚州、易州、妫州、幽州,共计七州之地。其四,隋开皇末期长城长度数据明确。所谓“延袤千余里”,即自岚州合河县北部起,抵幽州北境中止,长一千多里。
除《元和郡县图志》提供《隋书》完全漏载的长城信息外,《新唐书》也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新唐书·地理志》“妫州”下载:“妫州妫川郡,上……怀戎,上……东南五十里有居庸塞,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有铁门关。
此段引文对“居庸塞”的叙述具有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其意指“居庸塞”长城伸向西南,与“太行、常山”的长城相互衔接,组成一道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显然,幽州西北境的军都关、铁门关等地是隋开皇末期长城经由地之一。所谓“常山”,指今山西境内恒山山脉,恰与今大庙沟村的隋长城石刻、《元和郡县图志》所述区位一致。换言之,这段引文与岢岚县大庙沟村的长城工役石刻、《元和郡县图志》对岚州合河县隋开皇末期长城“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的记述适相吻合,达到相互印证的绝佳效果。此外,“居庸塞”长城也向东与“卢龙、碣石”的长城防线相互联结。
长城走向
如前所论,隋开皇末期长城“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结合岢岚县大庙沟村出土的长城石刻纪事、《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的记载综合研判,隋开皇末期长城的空间分布真相遂重见天日,即经由唐代河东道河北道七州之地。就当代省级政区而言,延亘于今山西河北北京三省(市)之地。
其一,隋开皇末期长城的河东道段。
隋开皇末期长城在河东地域蜿蜒伸展于忻州、代州和蔚州(唐代岚州、忻州、代州和蔚州)等地,循管涔山、恒山和太行山分布。西起今山西兴县西北部黄河东岸,东达今河北涞源县北部。
岢岚县出土的长城工役石刻显示,隋开皇末期长城构建于开皇十九年,《元和郡县图志》则记为开皇十六年。究竟哪个年份正确呢?笔者认为应综合考虑这两个年份。开皇十六年应是“因古蹟修筑”长城策划之年,而开皇十九年是“因古蹟修筑”竣工之年。石刻铭文已表述得十分清楚。据此,隋开皇十九年竣工的长城应称作开皇末期长城。
岢岚县出土的长城工役石刻和《元和郡县图志》的相关记载,开皇末期长城的起始地——岚州合河县北40里,即今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西北隅。唐代合河县城在今兴县蔚汾河入黄河口北侧的碧村,隋代亦然。那么,隋长城起始地就在今碧村北方40唐里。1唐里等于540米,40唐里等于43.2华里。依此量算,隋开皇末期长城起始地当在今兴县瓦塘镇前北会村、后北会村和牛家洼村所在黄河东岸。
所谓“因古蹟”系指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四朝构筑的长城防御工程。北魏于太平真君七年至九年(446—448)利用管涔山、恒山和太行山地形,构筑“畿上塞围”工程;东魏于武定元年(543)依托恒山与太行山地形,重建“畿上塞围”长城的肆、定、幽、安四州区段;北齐于天保、天统年间则依托恒山、太行山燕山地势,构筑“重城”等数段长城;北周于大象元年(579)修缮西起雁门、东至碣石的魏齐旧长城。此即隋代以前的长城“古蹟”。隋朝“因古蹟”而构筑长城,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果。据《隋书·地理志》载:在雁门县境,“有关官。有长城”。在繁峙县境,“有长城、滹沱水、瓜水、唐山”。在崞县境,“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在汾源县境,“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上述记载虽未表明长城构筑年代,但也未说是故长城,从其所处区位判断,无疑是指隋开皇末期长城
据此,隋开皇末期长城延展于忻州的蔚汾(后名临泉)、汾源(后名静乐),代州的崞、雁门、繁峙,蔚州的灵丘、飞狐等县域。
隋开皇末期长城遗址自今兴县瓦塘镇前北会村、后北会村和牛家洼村所在黄河之畔向东延伸,循今兴县保德县毗邻地带东去。据清代康熙《保德州志》曰:“长城在(保德)州南(境)偏桥村,西抵黄河、南接兴县,(长)八十里。”据实而论,清代“偏桥村”东西走向的古长城遗址正是隋开皇末期长城遗存。它自黄河畔向东穿过今保德县与兴县的边界,历经保德县南部的土崖塔乡驻地、冯家塔村、黑土峁村、偏桥村、尚家塔村等地,再度进入今兴县北部,经过魏家滩镇葛家里村、姚子峁村、武德村等地,穿过今兴县与岢岚县边界,伸入岢岚县岚漪河北侧山地,继续向东历经温泉乡、阳坪乡、岚漪镇、宋家沟乡和王家岔乡北部。在大庙沟村、北道坡村至吕梁山脉荷叶坪等地,皆有隋开皇末期长城遗存。再继续向东,伸过今五寨县南隅的芦芽山,横贯宁武县南部、原平市北部,循恒山山脉经过今代县繁峙县的北部,伸至大同市灵丘县北部,再继续沿着太行山脉伸至河北省涞源县飞狐口,转向东北方继续向幽州(治今北京市西南隅)地区伸展。
其二,隋开皇末期长城的河北道段。
在隋开皇仁寿年间,隋开皇末期长城在河北地域分布在易州、幽州之境。至唐代,在隋开皇末期长城沿线增置妫州,形成易、妫、幽三州。
易州区段的隋长城,在易州西部,“有驳牛山、五迴岭”,乃长城经由地。据此,五迴岭(易州西南154唐里)、五迴县故城(易州西70唐里)、石泉故城(易州东北72唐里),皆是隋开皇末期长城经行之地。
妫州幽州毗邻区段的隋长城,史书也记载明确。《新唐书·地理志三》“幽州”条:“幽州范阳郡,大都督府……昌平(县),望。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唐代昌平县城“北十五里有军都陉”,即今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关沟。其西北三十五里的军都陉顶端矗立一座纳款关,也称居庸故关、军都关。这正是同书“妫州”所谓“居庸塞”,隋开皇末期长城的重要节点之一。由“居庸塞”向西南与“太行、常山”长城相连,组成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恰与《元和郡县图志》隋开皇十六年长城“东经幽州,延袤千余里”的表述相吻合,达到相互印证的绝佳效果。显然,幽州西北境的军都关、铁门关等皆是隋开皇末期长城的分布地。
长城遗址
隋长城遗存很少,究其原因:一是建筑工期短、修造质量差,不坚固的墙体抵不住千年风雨侵蚀。二是明朝将隋长城部分“包装”而“改头换面”。三是靠近浑河的长城,因河道改变,自然灾害频发,所以地面上隋长城遗迹逐渐消失。
有的经过1400余年的风雨侵蚀现已荡然无存。被明时所筑的长城叠压覆盖, 不见了当年修筑痕迹。今在盐池县境北部“深沟高垒”北侧10—400米处有一道黑褐色或白色的墙体呈鱼脊状出露地表,从柳杨堡乡的上红沟梁至陕西省定边县界,较为清楚,这就是隋长城,民间俗谓小边。隋长城在盐池县境内长30余公里。墙体为黑色,红色,白色土的堆积,建筑十分粗糙,基宽9米,残高1—3米。在墙体内侧,相距1300米筑一敌台,今呈蘑菇状,基宽13米,残高7米左右。
隋长城遗迹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内,长约6.8公里,分为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呈鱼脊状凸起,宽3米至6米,残高0.5米至1米,部分遗迹表层散见有灰、黑陶片和绳纹砖瓦残块。从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长城位于明长城大边和二边以北,与明长城走向一致。
2010年,鄂尔多斯市博物馆长城调查小组在鄂前旗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通过察看航空影像、地形,定位GPS,查阅文史资料,分析卫星照片以及专家论证后,确认鄂前旗上海庙境内发现一处隋长城遗址。
隋长城位于鄂前旗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境内,共有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不坚固,泛白色,呈鱼脊状凸起,宽约3到6米,残高约0.5到1米,均在明长城以北约90到200米处,约6.8公里。更多的遗址位于明长城大边和二边以北,距离明长城50到300米,墙体笔直。与明长城走向一致,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明长城重叠一处。呈东西向,贯穿整个旗境上海庙镇特布德南端,折向东南深入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境内。长城沿途区域多为草原戈壁和灌丛沙滩以及盐碱地带。
参考资料
一道被史书“遗忘”的隋长城.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1-05
内蒙古境内长城系列之隋长城.内蒙古日报.2019-02-17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3 11:23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