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是指由人们在长期
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
国家制度、礼俗制度、
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其主体包括国家
管理理念、
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
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雨热同期是中国非常优越的
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农耕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国家
管理理念、
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农耕文明除了带来稳定的收获和财富,造就了相对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还为进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文化创造,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各自的世界里不断发展、演变,由于文明的巨大差异,也是这些人类在性格上和体制上出现了很多不同。在
亚欧大陆的广阔土地中,大陆的北部形成了一条天然的草原地带,众多的
游牧民族生活在此,在大陆的南部及一些
中部地区出现了一个个农耕区。从
社会形态的
发展阶段以及特点来看,农耕文明一直被认为要先进于游牧文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
生存方式的不同,更为根本的则是
农耕社会的发展进程始终要快于游牧社会。
从当时亚欧大陆各文明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在繁荣昌盛之时,位于它们北方的游牧人正处于尚未开化的状态,文明远远还没有产生。农耕文明相对游牧文明既有诸多方面的进步性,并且在这种进步性的长期影响下,农耕文明率先进入了
国家形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
人类文明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
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基础。
从历史上看,只有自然条件不能满足农耕的地方才能停留在游牧社会,凡自然条件能够满足农耕的地方,一定会进化到农耕社会。从事农耕,是古代人类实现定居的必然条件,而定居是一切高级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耕生产与
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
大陆性气候与
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季风气候表现为
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
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所以
中国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
高温期与
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由于中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
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中国的南方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雨热同期;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所以中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气候也是属于“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是中国非常优越的
气候资源,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农耕文明除了带来稳定的收获和财富,造就了
相对富裕而安逸的定居生活,还为进一步衍生出高雅的精神
文化创造,奠定了基础。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为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不用于
商品交换。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
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
农耕文明的格局主要为南稻北粟。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中国早期农业已形成了以水稻为代表的南方
水田农业和以粟为代表的北方
旱作农业两大系统,以及与
手工业、
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的南稻北粟格局。
北方的
原始农耕以
旱地农业为特色,这与
黄河流域的
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春秋冬三季干旱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该区域普遍存在的黄土,持水
保肥能力低,但有较好的
毛细作用。所以选择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
幼苗期能抗旱的栗。
南方的原始农耕以
稻作农业为特色。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雨多湿润,所以选择了喜水作物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
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原始农业和
原始畜牧业、
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发源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高温湿润适宜农耕生产的地域,它是
工业文明的摇篮。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农耕文明一直延续到
工业革命之前,此间人们以农业为主。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劣性,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它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而是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和的环境。尽管以
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园牧歌,也有争斗和战乱,但较之于游牧文明,具有质的不同。
农耕文明决定了
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游牧文化的一种
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
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
管理制度等等,与今所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致突然消失。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古代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有五个:古巴比伦(公元前2250年)、
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
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之间)、
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中国(上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