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季风,是夏季影响我国东南部和日本、
朝鲜半岛及
俄罗斯远东
季风区的主要
季风系统。东南季风产生在
副热带高压及其西北边缘,同样具有高温高湿的性质。受它的影响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和俄远东地区降水集中,天气炎热,形成
夏季风影响过程。
东南季风产生在
副热带高压及其西北边缘,同样具有高温高湿的性质。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我国东部、
朝鲜半岛、日本和俄远东地区降水集中,天气炎热,形成
夏季风影响过程。与
西南季风一样东南季风也有进退的过程,只是它是随着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而进退的,5月份东南季风影响
华南地区,6月上中旬季风影响范围向北扩展,江南一带和
琉球群岛进入雨季,6月下旬到7月上旬推进到
长江流域经韩国南部到日本中南部一带,会给这一地区带来持续降水天气,俗称梅雨;7月上中旬东南季风进一步北上,北方和朝鲜半岛大部,日本北部和
俄罗斯远东季风区相继进入雨季,8月季风开始南撤,10月份基本随着副高从大陆退出而退出
东亚大陆,季风的进退过程与东亚东部夏季
雨带的进退过程基本一致。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
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
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我国的南方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就是典型的
雨热同期。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我国北方的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而我国北方的华北、
东北地区相对于西北地区较近海洋,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会进入全年中降水较多的雨季。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
南方地区属典型的雨热同期。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虽降雨期短、降雨量少,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
东南季风主要是由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就是陆地吸热和散热比海洋快,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这导致夏冬季海陆上
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
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化,这就是季风。夏季,
亚洲大陆是低压,
太平洋是高压,太平洋的
暖湿气流从东南部吹到亚洲大陆东岸,这就是东南季风。
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
南亚、东亚、非洲中部、
北美东南部、南美巴西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
印度季风和
东亚季风最著名。有季风的地区都可出现雨季和旱季等
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