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隶属甘肃省
定西市。位于
甘肃省东南部、
定西市中部,东与
通渭县相接,南与
漳县、
武山县毗连,西与
渭源县相邻,北与
安定区接壤,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陇西县下辖12个镇、5个乡。2023年,陇西县户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522042人,年末常住人口为42.07万人。陇西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秦陇片。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春秋,渭首有
狄、豲、
邽、
冀之戎,其中
豲戎,即牧居在今陇西地带。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
冀戎,初县之。献公元年(前384年),灭狄、豲戎。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始置
陇西郡、北地、上郡等郡。
秦汉⾄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陇西郡郡治
狄道县(今
临洮)。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五郡,属雍州。陇西郡领县十一,襄武(即今陇西县,故址在今城东南5里处)、首阳(故址在今陇西县城西50里处)二县在今陇西县境内。元朔二年(前127年),改雍州为凉州。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郡,领县十六,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豲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新莽时期,陇西那改为厌戎郡,襄武县改为相桓县,天水郡改为填戎郡,兰干县改为兰盾县。东汉时,恢复原名。
建武十八年(42年),仍设凉州刺史部,州治移设陇县,陇西、天水二郡,仍隶属凉州刺史部。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将天水郡改为汉阳郡,郡治由平襄移设冀城(在今甘谷县境),并将陇西郡的上邦县划归汉阳郡。东汉时分襄武县地设立鄣县(今漳县),隶属陇西郡。东汉安帝永
东汉章帝建初时(76~83年),分襄武县地设立
鄣县(漳县)。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分襄武县东北地设安阳县(今
秦安县境)和乌水县(今
通渭地)。
隋唐⾄宋元时期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
渭州;武德七年(624年),渭州隶属
秦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属陇右道;上元二年(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开元二年(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陇西郡沦陷于
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唐收复陇右后,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
北宋皇佑四年(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眪五年(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将定西城,通渭、通西二砦,分别改设为
定西县,
通渭县、通西县。
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分襄武县东北地设安阳县(今
秦安县境)和乌水县(今
通渭地)。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仍设
巩昌府;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
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
隆三年(1738年),将靖远县划于兰州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祧州卫为祧州厅,归属巩昌府。至此,巩昌府辖有陇西、安定、宁远、会宁、通渭、伏羌、西和、漳县(后改为巩昌府的直属乡)、岷州、祧州厅等十州、县、厅。道光九年(1829年),撤销巩昌府的漳县直属乡,并入陇西县,设为陇西分县。光绪年间,全省分设七道,巩昌府及所属州县,均隶于兰州道(道治兰州)。
中华⺠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道治皋兰),共辖十五县,陇西县隶属兰山道。原陇西县丞分治的漳县,又分出恢复其县制。民国16年(1927年),成立甘肃省政府,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25年(1936年),陇西县属于第一区。
1949年8月13日,成立陇西县人民政府,隶属岷县专区。
中华⼈⺠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岷县专区撤销,陇西县划归天水专区。
1956年初,陇西县改属定西专区。
1958年12月,将渭源县合并于陇西县。
1961年12月,仍恢复渭源县制。
1985年4月,将城关镇改为巩昌镇,城关乡改为南安乡。经调整改革后,全县区划为巩昌、文峰2镇,南安、文峰、渭河、三台、首阳、云田、通安驿、渭阳、权家湾、宏伟、马河、福星、种和、高塄、德兴、柯寨、双泉、碧岩、雪山、菜子、昌谷、宝凤、和平、永吉24乡。
2017年,撤销双泉乡、权家湾乡,设立双泉镇、权家湾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陇西县,位于
甘肃省东南部、
定西市中部,东与
通渭县相接,南与
漳县、
武山县毗连,西与
渭源县相邻,北与
安定区接壤。介于北纬34°50′-35°23′,东经104°18′-104°54′之间。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60公里,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
气候
陇西县,年平均气温8.1℃、日照时数2210小时、降水量415毫米、无霜期160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质
陇西县的地质基础从宏观方面讲,属于昆仑秦岭褶皱区的祁连褶皱带。祁连褶皱带是一列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大山系,它的主体是祁连山地,陇西盆地是它的东延部分。
陇西县的地层,根据地质发展情况分析,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三叠纪前变质岩系;中生界、新生界红色岩系,第四系黄土堆积及现代沉积物。
地形地貌
陇西县,地貌形态分山地、黄土丘陵地、河谷平原三大类型,其中以黄土丘陵所占面积最大,在全国地貌区划中属于甘肃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陇西县的地貌格局总的可以概括为渭南山地,渭北黄土丘凌,中部渭河平原。
水文水利
陇西境内河流,以渭河为主干。渭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属黄河水系,其它河流俱属支流,并在境内汇入渭河,东南流入武山。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2年,陇西县地表水、入境水达9750万立方米,水能资源总量为1.78亿立方米,年开采量可达330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21年,陇西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127367.92公顷(191.05万亩)。其中,旱地119675.48公顷(179.51万亩),占93.96%;水浇地7692.44公顷(11.54万亩),占6.04%。福星镇、文峰镇、菜子镇、通安驿镇、云田镇、渭阳乡、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52.7%。位于年降水量500—600mm(含500mm)地区的耕地62240.05公顷(93.36万亩),占48.87%;位于年降水量400-500(含400mm)地区的耕地65127.87公顷(97.69万亩),占51.13%。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陇西县境内探明
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石灰石矿和粘土等。大理石矿位于东四十里铺东南约2公里渭河岸,资源面积约5.5万平方米,可开采面积约1.26万立方米;石灰石矿位于县境东南21公里的石门,资源储量约300万吨。
植物资源
2021年,陇西县种植园地487.57公顷(0.73万亩)。全部为果园。首阳镇、渭阳乡、文峰镇、权家湾镇、巩昌镇、通安驿镇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县园地的81.8%。
2021年,陇西县草地35731.21公顷(53.60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272.11公顷(0.41万亩),占0.76%;人工牧草地71.53公顷(0.11万亩),占0.20%;其他草地35387.57公顷(53.08万亩),占99.04%。草地主要分布在福星镇、文峰镇、通安驿镇、德兴乡、云田镇、权家湾镇,占全县草地的55.2%。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陇西县下辖12个镇、5个乡:
巩昌镇、
文峰镇、
首阳镇、
菜子镇、
福星镇、
云田镇、
通安驿镇、
马河镇、
碧岩镇、
柯寨镇、
双泉镇、
权家湾镇、
宏伟乡、
德兴乡、
渭阳乡、
和平乡、
永吉乡。215个村、18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1287个村民小组,陇西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巩昌镇县门街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522042人;年末常住人口为42.07万人,较上年末减少0.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05万人,女性人口21.03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0.09(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为0.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25‰;死亡人口为0.4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10.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4‰。城镇常住人口为22.44万人,较上年末增加0.2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19.63万人,较上年末减少0.64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3.33%,较上年末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民族
陇西汉族为主。截至2015年,除汉族以外还居住着回、满等12个少数民族。
语言
经济
综述
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9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和6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15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
全县实现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45.0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2%,比重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陇西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全县工业投资增长23%,建安投资下降17.1%。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增长16.7%,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下降4.3%。
陇西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5%,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4%;商品房销售面积33.4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1%。
人民生活
2023年,陇西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59元,比上年净增1928.1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12465元,比上年净增901.5元,增长7.8%。
财政
2023年,陇西县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25亿元,同比增长4.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2.5%;非税收入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7.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47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10项民生支出完成37.68亿元,同比增长3%。
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466.1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39.84亿元,同比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226.26亿元,同比增长6.4%,存贷比106%。全年保费收入增速5.6%。
第一产业
2023年,陇西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42.04万亩,同比增长2.7%。粮食播种面积97.15万亩,产量达到24.47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夏粮4.15万吨,同比下降0.1%,秋粮20.32万吨,同比下降0.6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4.89万亩,经济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2.36万亩,产量3.34万吨,同比增长7.8%;瓜果种植面积6574.8亩,产量2.75万吨,同比增长42.78%;中药材种植面积33.53万亩,产量10.9万吨,同比增长10.3%。
农作物播种面积142.04万亩,同比增长2.7%。粮食播种面积97.15万亩,产量达到24.47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夏粮4.15万吨,同比下降0.1%,秋粮20.32万吨,同比下降0.6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4.89万亩,经济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2.36万亩,产量3.34万吨,同比增长7.8%;瓜果种植面积6574.8亩,产量2.75万吨,同比增长42.78%;中药材种植面积33.53万亩,产量10.9万吨,同比增长10.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陇西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6%,从门类看,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8%的制造业实现产值106.26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3.2%的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11.6%。
建筑业
2023年,陇西县全县共有22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比上年末增加2家;完成建筑业现价增加值2.2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2.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陇西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76亿元,增长9%。从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2.57亿元,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19亿元,增长10.1%;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类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2.89亿元,增长7.2%,餐饮类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87亿元,增长20.4%。
对外贸易
2023年,陇西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71.4%。其中,出口总值0.72亿元,增长58.4%;进口总值0.33亿元,增长108.4%。
旅游
2023年,陇西县共有旅行社10个,星级饭店5个,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62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39.1%;旅游综合收入总计10.9亿元,居民出境人数1076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4万元。
邮电业
2023年,陇西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5%,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0.3%。
金融业
2023年,陇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466.1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39.84亿元,同比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226.26亿元,同比增长6.4%,存贷比106%。全年保费收入增速5.6%。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陇西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33所,其中高中7所,职业学校2所,初中39所,小学53所,幼儿园13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813人,其中高中教育阶段1075人,初中教育阶段1645人,小学教育阶段3143人,特殊教育44人,学前教育阶段1594人。共有在校学生88341人,其中高中9835人,初中18425人,职业学校1418人,小学42284人,幼儿园16236人,特殊教育学校143人。
医疗
2023年,陇西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公立机构30个,床位数3542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1个,村卫生室208家。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98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9人。
文化事业
2023年,陇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各1所,文联组织1个,文化文物机构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个(陇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传输机构1个(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陇西分公司),电影院3个,秦剧团8个,其中民营剧团7个,出版印刷企业数12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农家书屋215个。
体育
2023年,陇西县全县有大型体育场馆3处(县体育馆、县体育场、县级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乡镇体育健身中心11个(巩昌镇、云田镇、福星镇、通安驿镇、双泉镇、权家湾镇、菜子镇、文峰镇、碧岩镇、马河镇、宏伟乡),社区体育健身中心3个(巩昌镇南城社区、巩昌镇东城社区、巩昌镇北城社区),乡镇较高标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碧岩镇、柯寨镇、双泉镇、宏伟乡、渭阳乡)。新建文峰镇群众滑冰场1处,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1个,全县134个贫困村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配置达到全覆盖。11人制标准足球场3个(县体育场、定西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陇西二中),7人制足球场1个(实验小学),笼式足球场7个(定西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渭州学校、西城社区、首阳中学、思源学校、文峰镇、西郊社区),渭河风情线健身步道3条(长8.8公里)。篮球场254个,室外乒乓球场443个,室内乒乓球场48个,羽毛球场46个,投放健身路径226套2696余件。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8%。每千人占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3人。
科学技术
2023年,陇西县高新技术企业30个,全年专利授权904件,科技管理机构1个14人,县属科技推广机构4个,全职人员122人,其中技术人员110人,乡镇政府机构17个;申报技术实验示范及开发项目25项;技术推广项目7项。
社会保障
2023年,陇西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1313人,城乡居民月人均领取养老金金额142.26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2339人,其中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970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996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1385人,享受工伤待遇人数152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436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895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1029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395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933人,比上年增加了207人,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4735人,比上年增加了3328人,同比增长10.6%。全县特困供养人数2197人,其中农村集中及分散供养人数2110人;城市集中及分散供养人数87人。全县优抚对象3255人,其中定期抚恤人数29人,定期补助人数3055人。
交通
综述
陇西县交通优势明显,商贸物流发达。陇西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条横跨祖国东西大动脉陇海线穿境而过,有连霍高速、310国道纵贯东西。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甘肃东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公路
2023年,陇西县高速公路129.143公里、一级等级公路15.993公里、二级等级公路122.389公里。
公共交通
2023年,陇西县共有公路营运汽车1530辆,其中载客汽车802辆,公交车171辆,出租车500辆,货运车728辆。
人文
综述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安定区。隶属甘肃省定西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灿烂的饮食文化。陇西县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彩陶文化、独特的千年药乡文化和深远的李氏文化而闻名遐迩。
饮食
十二体
陇西民间常见的有“定菜喜面”“全福烩菜”“水八碗”“八碗”“锅子四碗”“全福席”“十二体”“十八体”8种规格的聚宴形式。以西北风味为主,酸、辣各异,荤素搭配、有蒸有炒,蒸炒结合、雅俗共赏、四季皆宜。
酿皮子
酿皮子(西北话读rang皮子)是比较典型的西北美食,整个甘肃地区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存在,但每个地方又不尽相同。不同的原材料品种,不同的水源和不同的配料方式,虽然都是一个东西,但做出来的味道卻大不相同。与中原地区的凉皮很像,但是是两种产物。
荞粉
荞粉用荞麦面为主要原料。先说制粉面,将荞麦用水喷湿,搓破皮,倒入盆内清水中揉搓慢洗,然后用细箩滤去黑色的皮,在盆中沉淀,倒去浮水,晾晒干,粉面制成。再说撒粉。将粉面溶入适量清水中,做成粉芡。锅内注水适量,烧沸,擀面杖搅动,木勺舀粉芡慢慢溜入锅内旋涡,如此反复,由稀而稠。荞粉质量的高低,关键功夫在烧锅的火候、溜粉芡的速度和搅拌的力度。以柔软、透明、色正为佳品。
烧鸡粉
烧鸡粉颜色翠绿,口感嫩滑。烧鸡粉的汤要用土鸡炖制。熬出特有的新鲜的鸡汤美味。
饸饹面
包子“一颗印”
包子的内陷只有一块儿大大的腊肉,并没有像其他的内陷一样将肉切碎搅拌,而是整块腊肉放入其中,而这腊肉的形状才是一枚印章的形状。相传当地人因其寓意甚好便多在赶考、求学之前食之讨个吉利。
金钱肉
金钱肉——又名蝴蝶肉,形似金钱,纹展蝴蝶,色艳味鲜,具有滋补强精之特殊功能。相传唐代就为朝庭供品。金钱肉以驴鞭为原料经特殊腌制而成。
李氏文化
李氏文化是与
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县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
地方特产
定西马铃薯
定西马铃薯,甘肃省定西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定西马铃薯是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西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其内在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具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塘,虚喘咳嗽等症,素有“药中之王”之美誉。
2016年,“陇西白条党参”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12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陇西白条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年,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申报的“陇西白条党参”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药学家陶弘景就对陇西黄芪赞誉有加在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写道:“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
陇西黄芪因品质出众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和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陇西腊肉的食材主要来自漳县、岷县一带饲养的生猪,尤其以岷县蕨麻猪为最佳。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微带透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西云阳板,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陇西云阳板,是陇西民间流传的一种舞蹈,是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的。虽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的祈雨仪式,但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现已演变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和日常文娱活动。
2021年5月24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申报的陇西云阳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Ⅲ-142。
风景名胜
综述
2023年,陇西县全县共有旅行社10个,星级饭店5个,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62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39.1%;旅游综合收入总计10.9亿元,居民出境人数1076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4万元。
重要景点
威远楼
威远楼,又名鼓楼,位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以渭州地修筑占渭砦后,韩琦筹划边防时,于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元中统二年(1261年)移置于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旧址重建,清代维修。
威远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59平方米。为砖基三层木楼,分基座与楼体二部分,通高26米。基座为梯形,高11米,长27米,宽17米,中间辟东西向券拱门,西设阶楼台级直通基顶。有木楼三层,高15米,歇山顶。是定西市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钟鼓楼建筑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3年05月03日,威远楼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位于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占整个县城的三分之一。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
保昌楼
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处。保昌者,乃拱卫巩昌之意也。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楼院两面悬空,呈90度垂直。楼基坐北朝南,楼顶尖距离山根平地150米。是现存于陇西的为数不多的古楼阁建筑之一。陇中地区稀有的清代楼阁高山建筑,也是研究清代楼阁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见证。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1996年,被国家级项目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县”。
2000年,陇西县入选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
2003年,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
2007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
2010年,确定为全省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
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获定西市教育质量振兴奖。
2016年3月,陇西县入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
2016年,陇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5月,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
2017年8月,陇西县入选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
2018年9月,陇西县入选“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9年7月,陇西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2019年8月,陇西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0月,陇西县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5月,陇西县入选“2019年度甘肃省ETC发行服务工作先进县”。
2020年6月,陇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3月,陇西县入选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
2021年7月,陇西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9月,陇西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2月,陇西县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2年4月,陇西县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
2023年,陇西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