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
江苏省
苏州市的一种曲艺艺术。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
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
第一人称的角色。角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
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
说唱艺术,使用语言为
苏州方言。
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艺术特色
具有以理、味、趣、细、技(近人有改“技”为“奇”者)为其
艺术特色。其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按
吴音或
中州音押韵。所唱为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以语言因素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韵味。规范的基本曲调又可随内容而作即兴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所谓“一曲百唱”。
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
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
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
思想活动、
内心独白和相互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
京剧等的
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
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苏州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
弹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再加上渲染书中的喜剧人物及情节(“
肉里噱”),并穿插轻松诙谐的噱头(“
外插花”、“小卖”等)其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书调在传唱中,又因艺人根据不同风格、演唱内容,作创造性的发展而形成多种流派唱腔。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
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
明末清初。由于和
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经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即
习惯性地将其与苏州评话合称之为“苏州评弹”。
表演形式
苏州弹词的演出形式分为单档(一人),双档(二人),乃至三档(三人)等数种。一般书目,每天一回说45分钟到100分钟,可以连续说两、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不能每天连续听书的听众,创造了在一个晚上可以说完的中篇(约两个半到三小时)、短篇和分回等形式。但长篇仍是弹词的主要演出形式。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
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
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历史渊源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八月观潮:“其时优人
百戏,击球、关扑、
渔鼓、弹词,声音鼎沸。”
陈汝衡《弹词溯源和它的艺术形式》(1983年)一文认为是“远出
陶真,近源词话”。关于“陶真”,《西湖游览志余》记:“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
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
叶德均《宋元明
讲唱文学》(1952年)考证:“陶真和弹词同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两者只有名称差异。”他认为,“就历史的发展说,元明的陶真是弹词的前身,而明清的弹词又是陶真的绵延,两者发展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清代初年,随着江苏
城市经济的繁荣,弹词在苏州已经盛行。康熙末年定居于苏州的浙江吴兴人
董说在他的《
西游补》小说中,就描写了盲女弹词使用
苏州方言演出的情况。至乾隆年间,关于苏州弹词形成的记载日益增多。知名的代表人物有外号“紫癞痢”的
王周士。王周士擅唱《游龙传》,吸收昆曲、
吴歌的声腔,
滩簧的表演,以单档起“十门角色”而闻名。清《
吴县志》记载,
乾隆南巡,在苏州行宫召王周士御前弹唱,赐七品冠带,随驾回京。当时的史学家
赵翼在《瓯北诗钞·赠说书紫癞痢》中对其说书的“演”、“说”、“弹”、“唱”因素都作了评价:“专恃滑稽一尺口”,“但闻喷饭轰满堂”;“妙拨鵾丝擅说书”,“自演俚词弹脱手”;“
优孟能会故相生”,“绝技俳优侍至尊”。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周士于苏州
宫巷第一天门创立包括
评话艺人在内的
行会组织光裕公所,以示评弹艺术“光前裕后”之意。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自己说书艺术经验的《书品》和《书忌》,被后来的弹词艺人奉为说书的信条。
嘉庆时(1796-1820年),苏州弹词迅速发展,当时刻印传世的书目有《三笑》、《倭袍》、《
义妖传》、《双金锭》等;知名的弹词艺人增多,弹词发展史上的“前四名家”(具体说法不一)即于此时出现。他们发展了王周士的书艺,丰富了上演书目,创造了流派唱腔,拓宽了技巧思路,奠定了苏州弹词的基本形式。
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1年),苏州出现的女子弹词以
常熟人为多数,弹唱的开篇、书目、曲调和当时流传的大体相同,但多数不会说唱整部,只会说“书中的一段”。苏州弹词艺人
马如飞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反映:“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
女先生”。王弢《瀛孺杂志》记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
满座倾倒”。
苏州弹词的演出地域,南不出浙江
嘉兴,西不过
常州,北不越常熟,东也超不过上海松江。地域小,艺人多,听众要求不一,迫使艺人在创新书、新腔、新的表演风格等方面去作各种探索。至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
苏州评弹发展史中的“后四名家”。这四名家中,三家为弹词艺人,他们使苏州弹词确立了自己的艺术体制:书词中的散文部分,用“说”来表现;叙述和描写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和活动环境,称为“表”;
人物语言叫“白”;书词中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用三弦、
琵琶自弹自唱,相互伴奏,称“唱”和“弹”;在故事中穿插喜剧因素,称作“噱”;演员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表情、语言、语调及某些动作,称“演”或“学”,也称“做”。’
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的从艺人员激增。据1927年(民国16年)统计,当时
光裕社拥有社员200人,而未人光裕社的艺人有近2000人,艺术竞争十分激烈。表现在书目上求新,唱腔上创新,表演上革新,演出场所上要标新。
这一时期涌现的弹词新书目有《杨乃武》、《秋海棠》、《啼笑姻缘》等。艺人所创新腔有:
魏钰卿的[魏调],杨筱亭、杨仁麟父子的[小杨调],夏荷生的[夏调],
周玉泉的[周调],徐云志的[徐调],祁莲芳的[祁调],
蒋月泉的[蒋调],
薛筱卿的[薛调],
张鉴庭的[张调]等等,流派纷呈。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出现了三个档、四个档的演出。此时供
苏州评弹演出的场所很多,装潢华丽、场子宽大的称“新式书场”,在
游艺场占一席之地的称“游艺书场”,每场演出两档弹词、一档评话的称“花色书场”,由商业电台播放评弹的称“空中书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参加登记的苏州弹词艺人有600人,其中苏州市区480人。登记后,这些艺人分别参加了各地评弹演出团体,根据“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对书目、唱腔等作艺术改革。
弹词书目的改革,有三次创新、唱新高潮。第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弹词艺人为配合政治运动,编演了大量现代新书目;同时,还根据戏曲或
古典小说改编了一批
历史题材书目。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艺人组织起来以后,编唱了一批
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书目,如《苦菜花》等;同时,对《
珍珠塔》等传统书目加以整理。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次编唱的新书目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数量众多。据1978-1985年统计,仅
苏州市创作的新长篇就有《九龙口》、《三个侍卫官》、《芙蓉锦鸡图》等,新中篇有《白衣血冤》、《老子、折子、孝子》、《遗产风波》、《
谁是最美的人》、《普通党员》、《多多》等;据历史题材或历史故事编演的新长篇有《明珠案》、《秋霜剑》、《琴瑟图》、《秦宫月》等数十部。
至1987年,江苏全省19个专业曲艺表演团体中,有市、县评弹团15个,其余4个曲艺团3个演出苏州评弹。
流派唱腔
小阳调
小阳调是弹词艺人
杨筱亭(约1885—1946·苏州人)所创。杨筱亭擅说长篇弹词《白蛇传》、《双珠球》。对《白蛇传》曾在演出中进行加工,尤其对后段《白蛇传》,作了很多丰富提高。《后白蛇》中书目,如《
上金山》、《断桥》、《合钵》、《哭塔》等,都重抒情,唱篇较多,这促使他对唱腔有所创造发展。在当时普遍弹唱的“书调”基础上,根据说唱内容及个人嗓音特点,形成自己的流派唱腔。称“小杨调”。一说,其唱腔不全用
真嗓,且其
假嗓高腔比较突出。内行称真嗓为“阳面”,假噪为“阴面”。因其阳面中夹用阴面,故称“小阳调”。
小阳调的特点是起句多用本嗓,抒情处转用小嗓,落调时常用高音小腔。曲调清丽,韵味隽水、与
俞调相比较,俞调偏于委婉软和,小阳调偏于劲健刚烈,并多短腔、此戏是因为它形成于刻画白娘性格,需要集中有刚的缘故。
杨筱亭传养子
杨仁麟,杨仁麟(1906-1983)以单档说《白蛇传》及《双珠球》闻名、天赋嗓音清亮。对小阳调作了较多发展、现传唱的小阳调的
代表性节目大多是杨仁麟的作品。著名的有《白蛇传梦以哭塔》、《白蛇传合钵》
开篇《请宴》等。
马调
马调是
评弹艺术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为
马如飞所创。马如飞,苏州人,清咸丰、
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其父马春航,以弹唱《
珍珠塔》著名。他幼读诗书,稍
长充书吏。后从表兄桂秋荣学唱《珍珠塔》,得承父业。〔马调〕以吟诵为主,音乐性不强,但节奏明快、流畅。经其后辈师承的发展,〔马调〕已初步形成体系。如有魏玉卿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而成的〔魏调〕,魏玉卿又传子
魏含英,他又对〔魏调〕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加强了音乐性。马如飞以擅唱《珍珠塔》而闻名,人称“塔王”。
祁调
祁调的创始人是
祁莲芳(1910-1986,苏州人)。祁调渊源于俞调,唱时真假嗓并用,以假嗓为主,但在发声方法上,俞调放而亮,祁调收而抑。润腔亦有很大不同,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祁莲芳先后说过《文武香球》、《双珠凤》、《小金钱》、《绣香囊》等长篇弹词。早年擅唱俞调,因喜爱
江南丝竹,将其中哀怨的旋律吸收进自己的唱腔同时,又受京剧程(砚秋)派唱腔的影响,形成特殊风格。祁调幽雅娴静,委婉缠绵,以表现闺阁女子悱恻凄切的感情为主,琵琶伴奏,加上陈莲卿以三弦打节拍的衬托,颇具特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通过电台播唱,在听众中较有影响,以《双珠凤·霍定金私吊》为主要代表节目。
祁调一度演唱的人较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发扬
艺术流派,并经
周云瑞的演唱推广,演唱者渐多。如
徐文萍、
严燕君、刘韵君、
徐淑娟等,常在演出中弹唱祁调,都有一定的成就。
1961年左右,周云瑞用祁调谱唱开篇《秋思》,不仅能得祁调神髓,且在唱腔及过门上都有发展、提高、新创琵琶过门,与唱腔
自然衔接,衬托紧凑,十分
优美动听,也有称周云瑞所创曲调为新祁调的。
邢晏芝在演唱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时,将祁调与俞调揉合在一起演唱。由于两种流派唱腔比较接近,能够和谐协调,对表现哀愁幽怨的感情较为合适,也有称之为祁俞调的。
徐文萍在1963年,患
血管瘤,引起
下肢瘫痪,离开
书台。但他卧病坚持弹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极大毅力谱唱祁调新作,为发展祁调作进一步努力。
徐调
徐调是
徐云志所创的流派唱腔。徐云志(1901-1978),原名徐燮贤,又名韵芝,苏州人。14岁从
夏莲生学艺,16岁登台演唱。他早期学唱“俞调”、“小阳调”,后从
民间小调、
戏曲音乐中吸收素材,博采众长。他音域宽广,音色明亮,采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创出了“长腔”、“短腔”、“长短腔”、“长长腔”、“变腔”、“新腔”等9种唱腔,丰富了
苏州评弹唱腔的
表现力。形成了唱腔委婉、节奏舒缓的“徐调”,人称“糯米腔”、“迷魂腔”。他的看家书为《三笑》。
沈调 薛调
弹词艺人
沈俭安(1900-1964,苏州人)与薜筱卿(1901-1980,苏州人)于1924年拼为
双档,演唱《
珍珠塔》长篇,一举成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弹词界的大响档之一。《珍珠塔》唱篇较多,以弹唱为主,沈、薜二人以马调、魏(钰卿)调为基础,对弹唱作了丰富、发展,两人既有统一风格,又各具自己的特色。听众称沈俭安的唱腔为沈调,薜筱卿的为薜调。虽然也有并称为沈薜调的错误说法,但是始终这是两个演唱流派。
沈、薜调共同的特点是吐字清晰、明快流畅,但由于二人的个性、秉赋及在书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沈俭安嗓音哑糯,行腔委婉,韵味醇厚,而薜筱卿嗓音清脆,吐字锉锵,口角爽利、两种唱腔正好互相映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沈薜还擅于
叠句连唱,一气呵成。后期,受业于沈俭安的周云瑞曾与薜筱卿拼档灌制《珍珠塔》的录音,发扬了
沈薛调。流传的节目有《螳螂做亲》、《一双军鞋重三斤》、《找为人民守海岛》等。
夏调
夏荷生继承“俞调”所创的流派唱腔。夏荷生(1899-1946),浙江
嘉善人。少年时从伯父夏吟道学唱俞调,后从演唱《
描金凤》、《三笑》名家
钱幼卿学艺,出师后声誉胜过乃师。他定音较高,以响弹响唱为特色。演唱时,上半句用假嗓,下半句用真嗓,真假嗓结合十分贴切自然。他演唱的《描金凤》有很多创造,人称“描王”。
周调
周调创始人为弹词名家
周玉泉(1897-1974,苏州人)。他擅长说唱长篇弹词《
玉蜻蜓》及《文武香球》,周玉泉说书造诣甚高,说表稳健温文,冷隽幽默,以“阴功”见长。他喜爱京剧,从而吸取养料,丰富书艺。并结合及本人
说功特点,在张洪涛、
张福田、
吴升泉等所
唱书调的基础上,形成本嗓演唱的弹词唱腔流派,世称周调。
周调以亲切含蓄、温文舒缓为特色,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板眼分明、
咬字清晰。叙事、表达内容明白晓畅,既充分发挥
说唱音乐的吟诵行腔特点,又注重唱腔的音乐性,婉约多姿,稍带
鼻腔共鸣,饶有韵味。三弦伴奏,亦显雅逸。
《
玉蜻蜓》中的“云房产子”、“智贞描容”、“文宣哭观音”等皆为其代表作品。在过去的一些弹词唱腔中,用本嗓演唱而形成流派的,主要是平直而少余韵的马(如飞)调。至周玉泉而另辟蹊径,独创了本嗓演唱的委婉抒情的弹唱腔,成为与马调并行的另一系统。为后来影响深广的音乐性、抒情性兼备的蒋(月泉)调,乃至崛起来的(徐)丽(仙)调、张(鉴庭)调的形成和发展、开了先河,提供了基础,对弹词唱腔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俞调
俞秀山(生卒年、出身、籍贯不详。为清
嘉庆、
道光时人)吸收江南
民间音乐,丰富了唱腔旋律而形成的流派。“俞调”音域宽,唱腔包涵了高亢与低沉,委婉与平直,刚劲与柔和,曲调十分优美动听。主要传承人有
朱耀笙、
朱介生、
朱慧珍、
江文兰等。开篇《宫怨》为其代表性唱段。
杨调
弹词世人
杨振雄(1920-1998,江苏
苏州人)所创的唱腔流派。因杨振雄小名阿龙,故又称
龙调。
杨振雄幼年随其父
杨斌奎学艺,九岁登台,充当其父下手,说唱《描金凤》、《大红袍》二书,以唱俞调为主。二十岁后,改放单档,致力于编说根据
洪升原著改编的长篇弹词《
长生殿》。起初弹唱一般书调及夏(荷生)调。后来,根据书情要求,在
夏调基础上,发展唱腔,缍终于在演唱《长生殿·埋玉》时,使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唱腔
杨调,脱颖而出。
杨调发挥了弹词唱腔的吟诵体特色,适当融入抒情成分。他不务旋律的花俏华丽,着重于人物内心的刻画。并吸收昆曲的发声、润腔方法,唱时,真假嗓并用,转换自如,音域宽广。常根据感情需要自由行腔,并以跌宕起伏的
散板形式和句末顿挫分明的长拖腔,同时,加上速度快、跳跃性强的戏剧效果。其唱腔雄健、豪放、声闳气贯,间有凄切苍凉之处,激情撼荡,感染力较强。除了《长生殿》书中唱篇外,代表性唱段有开篇《剑阁闻玲》、《昭君出塞》、《紫鹃夜叹》及《武松打虎》、《晴雯·夜探》等选曲。
陈调
创始人
陈遇乾,苏州人,清
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早年演唱苏州昆曲,后改习弹词,用嗓与昆曲相近。他以大嗓演唱为主,音色宽厚,苍劲,间或杂以小嗓,增加曲折、悲怆之感。一些有造诣的艺人在演唱〔陈调〕时都带有自己的风格。如
刘天韵所唱的《林冲踏雪》便是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又如杨振雄唱的《武松打虎》也别具一格。现多作为书目中老年角色的唱调。
姚调
姚荫梅(1906-1997),江苏苏州人、其唱腔人称“姚调”。姚荫梅早年师从唐芝云、
朱耀祥,弹唱《描金凤》、《大红炮》、《玉连环》等长篇弹词,后来又编说《啼笑因缘》。姚氏擅说表,尤长
文丑,创造了独特的说书风格。以刻画人物,描摹世态细腻生动及语言诙谐为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单档说书的风格,形成了重在语调语意、语气的表达的朴质、自由的唱腔—一姚调。
姚调以普通的书调为基础,受了小阳调的一定影响,以本嗓为主、偶也交入用假嗓的小腔。其弹唱注重语言因素,吐字清楚,行腔自由,充分显示了弹调音乐的说书性,其唱词一般不受
七字句格律的限制,接近白话,通俗易懂、因此其唱腔也灵活自如,力求对
内容表达均贴切。
姚荫梅还擅唱白话开篇,早期的代表作有《跳舞厅》、《饭粥》等,均以描绘世态,缕析人情见长,又以诙谐噱到胜地。这些也都得利于他唱腔的自由.
鉴赏评价
苏州弹词是广泛流传于江南
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曲艺形式。自形成以来,通过数代艺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雅俗共赏的
艺术品格。这里所谓的雅,是高雅之雅;俗,是通俗之俗。高雅主要是指
表现手法的优雅讲究,富有人文气息;通俗是指内容通俗、语言质朴,
为百姓所喜闻乐见。通俗不低俗,高雅不
奥深,是苏州弹词的美学特质。
从艺术
发生学的角度去看,苏州弹词的产生,天然地具有连通大众的世俗品格。苏州弹词是民间自发的文化娱乐形式。苏州弹词本身,也是为解除人们劳作之苦和精神困惑而产生的,只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达,此类彼此谈论故事的工作,就由职业的说书人来代替罢了。因此,苏州弹词从一开始就是“通俗”的。而明清时期苏州
地区经济社会较长时间的繁荣稳定和
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以及百姓
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为苏州弹词的产生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基础。苏州弹词的表演道具也非常简单,一方“
半桌”,两个茶杯,一把三弦,一把琵琶,即可因陋就简。节目的故事曲折引人,听众十分广泛,无论男女老幼、三教九流,不管目不识丁,还是满腹经纶。
苏州弹词通俗品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节目表现的故事内容非常通俗。传统的苏州弹词节目,无不表现“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的世俗故事,家长里短和儿女情长,占据了绝大的比例。反映的是俗世红尘中人们都会触及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表达的是社会大众单纯朴素的生活感悟与追求理想,宣扬的是最为基本的
普世价值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和精忠报国等的价值理念。如《
玉蜻蜓》、《白蛇传》、《三笑》和《啼笑因缘》等优秀的苏州弹词节目。
具体到苏州弹词的
说白和唱词,更是大俗大雅。如果说苏州弹词的说白语言,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苏州方言,则其用以演唱的唱词韵文,堪与唐诗、宋词和元曲相媲美。七言或十言的基本唱词句式,在演唱运用中被多少不等的
衬词或
衬字镶嵌点染之后,格律的规整与辞采的活泼仍然不失基本的法度。如表现
唐玄宗与
杨贵妃爱情的传统开篇《宫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贵妃独坐沉香榻,高烧红烛候
明皇。”又如表现《红楼梦》中
潇湘馆意境的《潇湘夜雨》:“云烟烟,烟云宠帘房;月朦朦,朦月色昏黄。阴漫漫,一座潇湘馆;寒凄凄,几扇碧纱窗。”清新简约,意味悠远。
生活现状
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
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苏州弹词的萎缩状况和普及中存在的问题而忧虑。这种在
苏南乡镇青少年中听苏州弹词、喜欢苏州弹词人数不断减少,基层文化单位及专业人士重视不够的情况,确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
1、苏州弹词存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明清及近现代苏州弹词的演出场所,主要是当时遍及城乡的茶馆、茶楼,由于与茶馆、茶楼的结合苏州弹词得以很大发展。茶楼、茶馆成为弹词演员进行艺术实践的主要场地,许多弹词名家与书目也均产生于此。乡村居民也多把在茶馆、茶楼听苏州弹词作为自己的主要
文娱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生活方式在改变。昔日用煤、用柴烧水的方式,已被今天用电、用液化气烧水的方式所取代,饮茶已成简单之事。文化娱乐日趋多元,出现了诸如舞厅、歌厅等娱乐场所。昔日繁盛的茶馆、茶楼逐渐衰落,书场也有很大萎缩。
2、苏州弹词缺乏现代媒体的关注
今社会是
信息社会,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每天、每时传递着大量商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是当今人类了解
外部世界的窗口。人们通过它们了解、聆听各种风格、各种题材的
音乐作品。而苏州弹词却仍在靠演员一个书场、一个书场的奔波演出作为传播的主要途径。专业网站“中国评弹网”在为资金、所用作品的版权而苦恼。这也是苏南乡镇青少年中听苏州弹词、喜欢苏州弹词人数不断减少,普及面不够宽的原因之一。
3、演出收入偏低制约着苏州弹词的普及
苏州弹词演员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场次”和“人数”,每年完成场次指标为200场,每场收入除与书场分成外,另需上交10%。乡镇书场以苏州
东山镇书场为例:每场票价3元,每场听众约50人,加郊区演出补贴30元/天,一般弹词演员月收入在二至三千元。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三千元月收入确实不高。这使一些弹词演员更愿意进入宾馆、酒店演出,一个月收入平均可达近万元。因此,弹词演员收入偏低制约着苏州弹词的普及。
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