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也叫
天井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
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
分布区域
地坑院在河南
三门峡陕州区、山西
运城、
甘肃陇东的
庆阳及
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特别是在陕州区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保存较好的村庄有张村塬的
人马寨和
庙上村等。
代表性村落
陕州区庙上村
这是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州区庙上村,村民们居住在地坑四合院里,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在国家住建部首批公示的“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陕州区西张村镇的庙上村
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16处入围村落之一。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
陕州区北营村
陕州区北营村现存81座地坑院,有128户村民,仍住在地坑院内。
北营作为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规划面积1.2
平方公里,
总投资3亿元,分为核心
游览区、
生态休闲区、乡村体验区。
陕州区曲村
曲村就有地坑院115座,具有整修价值的地坑院103座。近年来,随着陕州区开发地坑院
文化旅游的推进,曲村借助危房改造和
土地整理的契机,已陆续对80余座地坑院进行了修复性建设。
2014年11月23日,内地实力派歌手
林依轮、演员
付辛博和台湾人气偶像
李威齐聚陕州区曲村地坑院,拍摄
真人秀节目《
茶道真兄弟》。
2015年1月25日,
东方卫视元宵节特别节目《绝对中国》剧组到陕州区曲村地坑院拍摄陕州区
民俗文化。
历史沿革
6000年前的
仰韶文化时期,像西黄土撼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陕州区
庙底沟以及
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
人马寨、
窑头等
仰韶文化遗址多处。
仰韶文化的特征,一是以
原始农业为主要
经济形式,二是民居均为园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这些地坑式村落,都有台阶供上下,这些台阶有直坡式的,还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的,这可能就是地坑院的雏形。
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用于翻土、挖士的石锄、
石铲,特别是磨制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的石铲,为这种地穴式建筑的挖衡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此可见,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
汉
2005年7月,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
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掘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这座汉墓呈“U”形,三面分布多个墓窑,有300多平方米,全部川青砖砌成,墓顶为穹隆形。从地面向下看,墓葬结构是一个完整的院落,很像一座现代的“地坑院”。这座墓的年代应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之间,距今己有约2000年的历史。
宋
对地坑院文字记载从早服详细的资料当属
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
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
西征道里记》一书。书中记载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谈到约时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时说:“自荣阳以西,皆
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些介绍为地坑院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证。
明
河南省陕州区
西张村镇窑头村,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95%以上都是地坑院。据本村曹氏族讲记载:“洪武年间避
大元之乱,由
山西省
洪洞县曹家川迁移至陕州区南塬窑头村。”这说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民国
20世纪初,德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rudufosky bernal)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称地坑院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书中刊载地坑院窑洞照片的拍摄地点,就在已有2400年悠久历史的
豫西陕州区三道塬。书中的图片
拍摄者为由德国汉莎公司飞行员武尔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尔-吕登豪森在中国工作期间(1933年-1936年)拍摄。
建国后
地坑院建设般兴盛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情景,人们却历历在目。那时自然经济比较落后,但社会相对稳定,在当时
人口政策的形响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攀升,农村家庭子女平均在五个左右。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60~80年代逐渐进入
婚龄,居所需求压力很大,而那时的社会
生产力水平又不高,农民手中持有的货币从极少。似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没有钱也能很快完成,并且址多又可住4~5户人家.这种一举几得解决孩子结婚住所问题的方式,成了黄土台阶平探农民的址优选样。在当时,一个千人的村庄每年审批7~8座地坑院是很正常的,我们所看到的地坑院绝大多数都是那时候建造的,从某种彻变上说,地坑院也是时代的产物。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居住从地下走向地上也是大势所趋,加之地坑院占地面积大,一座院占地一般为1--1.5 亩土地,是农户
宅基地的3-5 倍。最晚的院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造的,之后村民们多是在新批宅基地上造房或是在地坑院窑顶造房,没有人再挖造地坑院,“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90年代中期,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许多村子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开始填埋地坑院,使地坑院这一民俗建筑遭到极大破坏。
民俗文化
黄河孕育了
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
繁衍生息的
温床。在这古老而又神奇的窑洞式民居分布区域内散布着许多
文化遗址。如:渑池县的
仰韶文化遗址;陕州区的
庙底沟、三里桥文化遗址、
灵宝市的
黄帝陵、铸鼎塬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
古代文明。作为豫西
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
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定
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
宗教信仰、
社会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等。
建造民俗
地坑窑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实用价值具有
防震功能。
艺术功能方面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圆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
哲学思想反应,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地坑窑院虽系农家小院,但受历史
传统文化影响,建造还是十分讲究的。其间既包含有科学的成份,但也有不少的封建迷信色彩。在黄土地上的风土民俗中,建造地坑窑院称为方院子,是一种关系到家庭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动土之前要请懂得阴阳八卦的
风水先生相宅,造地形、
定座向、量大小,下线定桩、择吉日
破土。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之“靠山厚”,俗语称“背靠
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吃不完)”;宅后临沟无依无托者,谓之“背山空”,俗语称“背无依靠,财神不到(瞧)”,多忌讳。破土之日,行奠基礼,燃放鞭炮,宅主焚香叩拜
土地神(爷),迎吉神,此俗源于远古人类对土地的崇拜。随之在基址中央和四角各挖三锨,谓之“破土”,破土之后,即可动土(工),现有“破土动工”之说。
地坑院的建造受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村民修建窑院前必请
阴阳先生察看,根据
宅基地的地势、面积,围绕
阴阳鱼的八个方位,按
易经八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
西四个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窑洞所处方位,窑院分别被称作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
东震宅:长方形,凿窑8孔,主窑为正东窑,东南为厨窑,
西南窑、
西窑为客窑,正南窑为门洞窑,西南角、西北角为五鬼窑和
茅厕南
离宅:长方形,凿窑8--12孔,正南窑为主窑,东南为厨窑,西南窑、西窑为客窑,东北角、西北角窑为五鬼窑和茅厕,正东为门洞窑。
西
兑宅:
正方形,凿窑10孔,正西为主窑,西南角为厨窑,西北角、
北面窑及南面偏西窑为客窑,东南角、东面是五鬼窑和茅厕,东北角为门洞窑。
北坎宅:长方形,凿窑8--12孔,正北为主窑,厨窑为正东窑,东北窑为客窑或五鬼窑(牲口窑),西北窑、
南窑为客窑,西南窑为客窑或五鬼窑,西南角窑是茅厕,东南为门洞窑。
根据宅院的方位性质,确定在某一个崖面的中间位置挖凿主窑,供长辈居住。主窑高3至3.2米,可安一门三窗,其余为偏窑,高为2.8至3米,一门二窗。窑洞门多为两套门,朝内开的为老门,朝外开的叫风门,老门坚固,风门透光。主窑比其他窑洞都要宽大,以显示主人地位的尊贵。有些地坑院主位方向开挖两个窑洞,无法确定主窑,为补救主宅窑,再在两窑中间的半崖开挖一个小窑,象征性做为本宅院的主窑,也称为天窑。五鬼窑(也叫绝命窑)呈凶性,被认为是全窑院最不好的窑洞,常用来圈养牲口、
磨面和放农具杂物。因石磨是
白虎星,可以镇邪。
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地坑院的建造和使用十分讲究阴阳的配合,讲究
五行相生相克,每建造一座地坑院必须首先考虑与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决不能相克)然后根据相生来确定建造什么类型的宅院。如:木命人,应建造一个北方为主或东方为主的天井院,因为北方为水,水能养木,东方为木,木能互扶,当然建造以东北为主的
艮宅天井院也行。须要求主位要高,其它方下向,地势较高的方位为阳,地势较低的方位为阴,宅主应占居阳位,其他成员以长次从高向低排列占居,阴位则另做茅厕、牛屋、磨房等用,它的格局使用安排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门主灶的配合,即哪孔窑是主窑,哪孔窑作灶屋,哪孔窑开门洞等都不能随心所欲,而窑的使用确定的准则就是按地坑院的类型来确定的。例如:静宅(即西兑宅)中的兑宅院。宜宅主为金命相者,建造居住,此宅院西高东低,主门灶的配合应是西为夫位,做主窑;东北延年做门洞,西南
天医做灶屋,东南六杀做茅厕,这样配合的宅院阴阳平和,居住者才能祖辈生活安乐,富有发达。根据八卦大游年图确定了此类宅院的阴阳方位,即:正东为绝命(阴),东南为六杀(阴),正南为
五鬼(阴),正北为祸害(阴)正西为夫位(阳),西南为天医(阳),东北为延年(阳),西北为生气(阳)。不同类型的天井院阴阳方位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基本要求,阳位地势要高,阴位地势相应要低些,保持
阳强阴弱之势。八卦中将八个方位都给予阴阳定位,即夫位(上主位),绝命(下主位),祸害、五鬼、天医、生气、六杀、延年,其中天医、延年、生气、夫位为阳,六杀、五鬼、祸害、绝命为阴,一座天井院如果阳位过强,即主门灶三个方位过高,则此户人家人丁不旺,虽有钱财而无后人享用;相反如果阳位过低,则生活不顺,意外损伤不断,后代不聪明,家人特别是妇女多病多灾,祖辈无财,阴位只须低不须高,四个阴位若
不注意,有一个阴位偏高,这个宅主及家人就会口舌官司不断,疾病连连,意外伤亡,人丁残疾,祖辈无能。 地坑院不仅要注意本宅范围内的阴阳配合,保持阴阳平和,而且还苛求宅舍四周的地势和建筑物,一百米以内的地势、建筑、栽树等都对本宅的盛衰有很大影响,也必须注意阳强阴弱之势。如果在本宅地界内,户主则不能在阴位上增土,建筑高大物,而如果本宅地界以外又正好在阴位上有高建筑物或高树、高地等,宅主就应在自家宅位阳位上补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仅只了解并不可取。
建地坑窑院有
三要,就是主窑、门洞窑、灶火窑的位置很重要,也讲究阴阳平衡,图个吉利。造窑孔数也多有讲究,有明五暗六含八封九之说。九为大,所以九孔窑院落最多。窑院建成有个热闹隆重的仪式为
合龙口。窑洞挖好之时,匠人在中间一孔窑的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
空穴,用系了红布或
五彩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放爆竹,设宴请客,共祝主人平安吉祥。迁入
新窑院时亲朋好友还备礼祝贺,
喝喜酒,为其“
暖窑”,有的称之为“踩院子”。
窑洞倚窑口盘炕为“通灶炕”,有的窑盘前后双炕,前炕睡孩子,后炕(在窑底)睡老人。冬季烧火做饭、饭熟炕热。盘炕择日带“七”,尺寸长短带“七”。
如长六尺七寸,宽四尺七寸。“七”与“妻”同音,取意“与妻同炕,偕老百年”。
灶火的烟囱通过
土炕通向地面,称谓烟洞。
灶神祀奉在橱窑,对联常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地坑院的门洞中,通道多用砖砌筑成阶梯形。门楼多用砖瓦精心砌筑,俗称“穷院子,富门楼”。
装饰民俗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主人装饰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春暖花开,人们犹如生活在花丛中,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院子里再种上几棵果树,夏天既可以乘凉,挂果季节还有新鲜
可口的水果吃。地坑院种树特别有讲究,要“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杨树)”。因“桑”与“丧”同音,柳为丧仗用木,杨树树叶被风
吹出的声音恐怖,均视为不吉。“前
梨树,后
榆树,当院栽棵
石榴树”。因“梨”与“利”同音,榆树称为
金钱树,石榴
多籽(子),均取吉祥之意。门洞旁栽一颗大槐树,谓之“千年
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幸福长久安康。
窑洞窗户上贴
窗花(也叫剪纸)是传统民俗。多出于妇女之手,旧时
姑娘们长到十二岁左右,除劳动、干针线活外,还要学剪纸。窗花的制作很精细,分为画、剪、薰、染、贴五个步骤。(1)画。是先画出样子,画出熟悉或所想象的事物。(2)剪。讲刀工、把画好的花用剪刀裁下来,越细微越好。(3)薰。是一种科学的翻版方法,把剪好的花样贴在一叠窗纸上,放到
油灯上薰过,再把图样取下来,便露出白花黑底来。这样可省去描摹的手续。(4)染。就是着色(在没有多色彩纸以前),把剪好的花样涂上各种颜色,使线条分明好看。(5)贴。拿搞好的窗花贴在窗纸上,即告完工。
窗花剪纸分有
季节性和非季节性两种。在过去,春节是妇女显示技艺的最佳时节,窑洞的窗户上、住宅内就成了剪纸的展览室,新婚的媳妇还要给亲戚四邻送自己的剪纸,以展示自己心灵手巧。其次是结婚或办喜事,不仅窗上贴剪纸,而且窑洞周壁都贴,以美化居室增添喜庆气氛。
由于旧时妇女生活圈子局限于室内的家务琐事,其剪纸内容多为“
喜鹊登梅”、“龙戏珠”、“
孔雀开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种花、卉、虫、鱼、鸟、禽兽一类的图案,反映人的也多是胖娃娃。另外,还有吉祥如意、富贵长久、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避邪震妖类的剪纸也较受欢迎。这些大红的剪纸充满民间的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荒凉贫瘠的
土窑洞增添了色彩和盎然春意。
饮食民俗
地坑院里较有特色的饮食为“
八大碗”与“十大碗”,是当地群众操办红白喜事、娶媳嫁人、招待到访贵客或时令节庆准备的特别吃食。完全的“十大碗”包含
红烧肉(9块)一碗、
白肉(8块)一碗、
猪头肉两碗、
黄花菜一碗、
海带一碗、
豆芽一碗、粉条一碗、芹菜一碗、
煎饼一碗。“八大碗”则是再由中选择六个
热菜和两个
凉菜组成。另外,十大碗上菜的顺序和摆放的方位也有一定的讲究。
信仰民俗
住在地坑院的老百姓多有信仰神灵的民俗,在崇拜中,出于敬仰、希求庇佑的占大多数,人们信仰它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崇拜,获得庇佑和帮助,得到美好的结果,或使已经得到的结果,不再被破坏。这里
信仰民俗属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的反映在心理上的习俗,基本崇尚后世信仰,与中国北方多数地区相同,属于
多神崇拜,城隍土地神、门神、灶神、财神、关帝都曾建庙祭祀,现仍保留的只有“祭灶”的传统。另外比较独特的是当地对
椿树的
自然崇拜,因为椿树种在地坑院里生长极好,人们便寄托椿树将成长的力量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每年正月初一,这里的百姓都会让自家小孩伸开两臂抱住椿树,同时念道“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大梁,我长高来穿衣裳。”以求椿树庇佑。
婚葬民俗
地坑院的婚俗和
葬俗都是很有特色的。男骑马,女坐轿,
仪仗队最前边是打麻伞的(其实是黄罗伞,但民间只能叫麻伞)。接着是打旗的,最多打八面旗。之后是打灯笼的,和旗的数量一样。灯笼后边是打牌子的,牌子上写着吉祥话,两边绑着葱和
酒瓶,葱是聪明,酒是长久的意思。牌子后边是敲
铜锣的。再往后就
是乐队,有
唢呐、笙、
梆子、
小锣。乐队后边是新郎的马和新娘的轿。
结婚时女方家所有的亲戚都跟着过来,给男方的家人打上花脸。据分析,
打花脸是古老“抢亲”风俗的遗存,在陕州、
灵宝、
卢氏、
洛宁一带都有这种风俗。最早应该是男方抢亲,怕女方家人认出来,所以把脸全部涂黑。后来演变成一种游戏式的打闹,脸也不是完全涂黑,而是用油彩涂得很艺术。
结婚的队伍先到崖上(
土话叫nai上),新郎拜新娘叫拜轿,然后婆家出来两个妇女把新娘搀出来,鞭炮响,新娘下轿前脚踩在“五谷丰登”盆里(里面装着花生、棉花)。地上铺着
红毡,红毡从崖上一直铺到新郎屋里。先进洞房,进洞房时新人要抢门,新郎往外走,新娘往里走,表示男主外,
女主内。新人要先吃饭,新娘先吃,新郎在厨房吃。十六个莲瓣的
花馍,新娘掰开,吃一半,给新郎吃一半。新娘还要吃豆芽,“先吃豆芽,后生小娃”,表示早点扎根。吃过饭娘家人走后,新人再拜堂。先拜祖宗,再拜父母,夫妻
对拜。拜堂时桌上放斗,一斗是30公斤,
斗里放粮食,插一杆秤,秤上挂着镜,镜是
照妖镜,意为驱邪镇妖。
地坑院葬俗中仍然注重风水,死者讲究“头顶金山,脚蹬米粮船,两手扑银山”,还是为了给后人求个吉祥。还要给死者“开光”,死者在棺里躺着,棺盖打开,孝子们轮流拿棉花
蘸水,在其脸上擦一下。是佑护后人“眼明心亮”之意。
黄土地上的婚俗、葬俗展示的场景、气氛、礼仪,同地坑院的窑洞、老树、窗花、方格
土布一起,有形的
文化资产和无形的
文化资源,包含着人们的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一起构成民间
文化生态的基因。
岁时节令
岁时节令民俗是紧密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大多都是以喜庆欢跃为特点。住在地坑院里的百姓最重要的岁时节令民俗为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人们
踩高跷、
跑旱船以欢度节日,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耍社火最重要的乐趣还在于人们扮演各种角色来串联自己独特的故事。这里耍社火的造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神话传说人物。这类角色都作为“神仙”进行表演,意思是“安邦佑民,赐福增寿”。他们
从化装、道具、演唱自成传统,趋于规范化。(2)历史故事人物。此类
人物角色有名有姓,有历史来历,有具体事例,但经过艺术加工更趋于形象化、典型化。比如
刘备,
赵云,
赵匡胤,包公等。(3)丑角人物。俗话说:“无丑不成戏”,社火也不例外。滑稽可笑、引人捧腹的丑角人物,比如“胖婆娘”等,可以很好的烘托节日的气氛,独具风格。(4)典型动物形象。社火中多采用象征吉祥、利民、驱恶意义的动物,一则祝愿、寄思;二则增添节日乐趣。比如“龙舞”、“
狮子舞”、“竹马子”、“抓
狗熊”等。
文艺技艺
豫西地坑院村落的文艺民俗有以下几个剧种:(1)豫剧:也称
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
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
河南讴”。在豫西地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
靠山吼”。(2)
曲剧: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但其所演唱的曲牌,明清之际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共有二百个左右,可谓年轻而古老。曲剧音乐属民歌体曲牌音乐,或称“曲牌联缀体”音乐。每个曲牌特点都是一个多功能、多用途的单曲体,具有明显的、很强的独立个性。它的曲牌、曲体、调式都比较丰富,有上下旬体、三句体、四句体、五句体及多句体等
曲式结构;它的调式分
宫调式、商调式、徵调式等三种。它长于抒情、清晰、质朴、活泼、明快,既有北方音乐的激昂奔放,又不乏江南音乐的婉约绵秀。朴实亲切、通俗易懂,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听而入迷。(3)蒲剧:即“
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
晋南占蒲州一带而得名。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长于表现激情,唱腔由于当地人民生活习性和语言音调关系,其旋律跳跃幅度大(通常有一度乃至十四度猛跳),起调高,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激跃凄楚的情绪。
地坑院村落的技艺民俗包括以下几种:(1)纳鞋底。半实用,半消谴,纳鞋底在地坑院已经成为妇女们平日手边放松的活计,因此她们也相对有时间来考虑鞋底的纹样和花式,对比强烈的红蓝色是最常见的鞋底颜色。(2)
纺线,织布。旧时,地坑院的妇女多会纺线、织布,农闲时,特别是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妇女们就会把自家的
纺车搬到院落里,一边享受阳光,一边纺线 ,旁边再有一条狗跑来跑去,自是勾画出地坑院独具特色一幅风景。如今,地坑院里能纺线、织布的人越来越来少,许多老式
织布机、纺车都闲置在窑洞里了。
地坑院的成因
地质成因
陕州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主要以石英和
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
礓石,是介于
典型褐土和
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即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陕州人马寨村址久的地坑院窑龄己达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此外.这里
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气候原因
豫西地区的
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
北温带大陆性
季风区,属于
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陕州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最大塬区,有近百个村庄。这里十年九旱,
降雨量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
大暴雨发生,即使偶遇
洪涝,由于平面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群。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洞“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社会经济原因
马克思说,“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经济”,窑院建筑存在数千年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经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黄河流域是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周边的
黄土塬上的先民却相当贫困。这里缺乏
煤炭资源,也稀缺
森林资源,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
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而小麦、玉米的打收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很受欢迎.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
地坑院的构造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
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
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一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
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这种以地坑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
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走进村庄,方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土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
地坑院一般为独门洞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二至三个地坑院相连。地坑院就形状而言,只有正方形或长方形两种,按其
八卦方位来分,则可分为动宅和静宅两大类:动宅又称
东四宅,它包括以东为上的震宅,以南为主的离宅,以北为主的
坎宅和以东南为主的
巽宅。这类天井院多为长方形,长14--18米,宽10一12米,8一12孔窑洞。静宅院又称
西四宅,它包括以西为主的
兑宅,以西北为主的
乾宅,以西南为主的坤宅和以东北为主的
艮宅,此类天井窑多为正方形,边长约12--16米,深7米左右,开10孔窑。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 厘米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拦马墙内侧有的还种些
酸枣等灌木,在通往坑底的门洞四周同样也做有这样的栏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做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
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居住在地坑院内,排水和防渗是最要紧的事情。地坑院的基本附属设施几乎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也是居民每逢婚庆大事要加以“摆治”(加固修理)的主要部位。窑脸(窑洞正立面)除开有窗户外,均以泥抹壁,基座一般以青砖加固。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砖。地坑院院心是在比院子边长窄2米左右的基础上再向下挖30公分左右,并在其
偏角(一般东南角居多)挖一眼4—6米,直径1米左右的水坑(井),坑(井)底下垫炉渣,上面用
青石板盖上,主要用来积蓄雨水及污水排渗之用,有些地方,这些雨水沉淀后还要供人畜饮用。
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主窑三窗一门,最高,其它窑
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无窗无门(因门洞窑的大门和二门做在洞内在外边看不到)。地坑院窑门多为一门双扇,以
槐木、
椿木为主,油漆多用
黑漆带红线的色彩,在门的一侧留有锅腔和
土炕的烟火道。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节庆时
贴窗花。窑洞大小,一般主窑为九五窑,宽九尺,高九尺五寸,其它窑为八五窑,宽八尺,高八尺五寸。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
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
鸡舍、牛棚。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用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粮囤是用苇子编成的,在囤下铺一层约20公分厚的
麦糠,粮食装满后顶上再盖一层麦糠,最后用泥将
囤顶封严,可储存粮食三年五载,不生虫,不腐烂变质。茅厕顶部也开有一个“马眼”,一方面可以通气,另一方面可以把晒干垫厕的黄土直接灌入窑内。
地坑院中间地面通常还栽植1-2棵
梨树、
榆树、
桐树或
石榴树,
树冠北京四合院”。
建筑特色
工程造价低廉
地坑院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运而生的,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差,根本没有钱去建造房屋,那时候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长期荒芜,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虽然费力大,耗时长,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
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陕州
庙上村的张巷丁老人已近八十岁,一辈子住地坑院,这座院子是他在1970年亲手挖下的,十孔窑共花销120元,祖孙三代住在一个院子里。在
豫西地区经济尚
不发达的农村,老百姓什么都缺,惟独不缺的是力气,于是,挖一方地坑院就成为人们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地坑院的建造是一项较大的
土方工程,一座中型十口的地坑院要出土两千佘方,投工一千余个,一个人来干要化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陕州人马寨村过去就有一个叫王文古的人,他的儿子住的院子就是他当时一人一镢头一镢头的刨,一担一担的挑,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才挖成的,那时候
他家生活贫苦,孩子又小,只有他一个人来干,但他有恒心,有毅力,不管农活再忙,也不管身体有病,坚持每天抽空挖挑六十担土,从不间断,而且常常打黄昏,
起五更。有一次,他去进城办事,往返步行近百十里,深夜才回到家,困乏之极,饭后就上炕睡觉,猛然想到挑土任务还未完成,就立即起来去挑,直到挑完那六十担土,才回去休息。天井院子由于结构合理,所以它经久耐用,一座天井可居住一百年左右,多的可居住一百五十多年,村里王新元、王么环、王书昌、王邦古等二十几座院均在一百五十年以上,王有古现住的院已居住过六代人。
构建方式独特
地坑窑院是
建筑史上一种
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地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这与普遍通用的上
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地坑院是在黄土层中挖出的
居住空间。这种
建筑形式从现代绿色
生态建筑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生态建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
哲学思想来看,它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由于它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可以认为大自然的山山峁峁就是它的体量,原生的
自然生态环境风貌就是它的形象。地坑窑院的构思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
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形成收放有序的
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地坑院深入土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内,长天大地一色,院里花开满院,蜂飞蝶舞,院上“车马多从屋顶过”,呈现出一派田园之美、自然之美。难怪建筑学家
荆其敏、张丽安教授的在他们的著作《
中外传统民居》中这样写道:“中国的黄土窑洞民居建在
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人工与天然的
有机结合……有的整个村庄建在地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乡村住宅应寓于大自然之中,好像是大自然的延续。”先秦时有一本书叫《
考工记》,记录了当时“百工”造物的一些原则,第一条原则是造物要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道理,创造任何一种物件都要考虑到天气、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地坑院,充分体现了“天有时,地有气”的营造法则。
造型装饰美观
进入地坑院村落,往往首映眼帘的是那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
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绿树、窑顶上的
麦秸垛;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是那样的鲜艳夺目和协调统一,富有生活的韵味,体现着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另外种植于崖畔、路边、入口的枣树,无论是在
枣花飘香的夏收6月、还是8月秋收芒种,那悠远的清香与红艳艳的大红枣儿,都在装饰着黄土窑居村落。
由于黄土窑洞只有一个外露的门脸,俗称“窑脸”。这唯一的立面真实地反映出
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
装饰艺术。不管家中经济条件如何,人们都力求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从最简朴的耙纹装饰、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脸,再发展到
木构架的
檐廊装饰,历代工匠都将心血倾注在窑洞的这唯一立面上。
另一方面栏马墙(
女儿墙)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大多用
土坯或砖砌成花墙。除满足功能要求外更注重美化与装饰,用砖则必砌成各式花墙,用土坯则在顶部的扣
小青瓦中作
装饰花形,于简朴中蕴涵灵秀之美。在栏马墙下做的青瓦
挑檐,做法有一叠和数叠,在
窑顶预埋木
挑梁或
石材挑梁,上铺小青瓦而成。窑洞中在砖石拱窑前做檐廊的属高档次的窑洞建筑,数量较少。檐廊的出现,可以说是护檐功能的扩大。它同时构成庭院与窑洞的过渡性空间。
窑洞的拱形曲线是窑洞立面构图的重要元素,它与栏马墙、瓦檐这些直线因素形成对比。同时,窑院内的鸡窝等小窑拱以及不同功能窑拱的大小变化,使这些曲线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和节奏。各地窑洞拱形曲线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尖拱、
半圆形拱、
抛物线拱等。这些拱形曲线内的构图中心,则是门窗。鲜红的
窗花使整体立面增添了色彩。窑畔、窑腿用兰砖勾勒装饰,线条素洁生动。
在中国风水理论中,很强调门的安置,因为它关系到主人的吉凶祸福,因此在确定门洞的定位和尺寸时须煞费苦心。按风俗观念讲:“宅门”是煞气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用镇符镇住煞气,在民间流传最广且有感情色彩的镇符形式是贴
门神、
除夕夜放置桃木杠。贴门神的风俗后来演化为年画和楹联,意在图个吉利。
门楼、入口一直是传统
民居中重点装饰的部位。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宅门”可表现房主的财富和地位等。最简朴的宅门是就地挖洞;其次是土坯门柱搭草坡顶;进一步是青瓦顶;讲究点的是砖砌门拱,上卧青瓦顶;富有人家则是
磨砖对缝,砖墙门楼。门洞中的坡道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同样有各种不同的做法。有的用青石平铺或
青砖铺成踏步,甚至还有用碎石装饰坡道两旁崖面,别具一种自然的
工艺美。
另外,在地坑院院中央挖一30公分深,比院落边长窄2米左右的方坑(也称院心),方
坑内种上一丛丛绿树、
一簇簇鲜花,这些象征生命存在的植物,为地坑院带来许多生气和灵性,它的人文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实用功能。它提示地面上行走的人“别掉下来”,在
炎炎盛夏里给地坑院带来一片绿阴,滋润了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子,那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
自然观,被应用得淋漓尽致,置身于每个坑院仿佛进入一座座与世隔绝的“
地下宫殿”。木制门窗古朴典雅,向外开启的风门更是奇特,所有这些,整体搭配得十分自然、素洁、严整。观看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就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制品。
居住舒适惬意
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实践中,人们对
天井院不断完善改造,使之合理化,这种地坑院窑为圆拱形,坚固耐压,院洞深,冬暖夏凉,挡风隔音,安全可靠,冬季窑内温度不会低于
摄氏l0度左右,夏天也在20度左右,既使中午也要盖上被子休息,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最适宜人居住。几家人杂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共用一眼水井,合用一处
茅厕,同甘共苦,充满温情,构成一个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
大家庭。
建造科学合理
在近20年内,许多专家纷纷到
三门峡考察地坑院,认为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
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虽然没有建筑师,但这种建筑非常的科学。例如,为了防止下雨时,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挖有供存渗雨水之用的
渗井;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拦马墙和青瓦房檐,拦马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有儿童掉入地坑院内;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同时村民们还可当作打谷晒粮的“场”,一举两得;“通灶炕”的设计,冬季烧火做饭、饭熟炕热,一事两用;存放粮食的窑洞开有与地面相通的“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方便省事等等。
保护开发利用
紧迫性
随着
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居住条件也正逐步发生巨大变革。人们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尤其是年轻人更把地坑院看作是贫穷的体现,如今极少再有人建造地坑院了。村子里最晚的院子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因为没有人居住,成片的地下村落正在加速走向消亡。人马寨村的王宝藏说,在200年前,他们村还几乎没有砖瓦房,大家都住在地坑院内,住在地坑院内的人数只剩1/3了,而地坑院在这几年内也消失了五六十个。地坑院如果有人住,一般都能住上一两百年,在陕州有100多年历史的地坑院有很多,但没人住后很快就会倒塌。西张村镇一位工作人员说,仅在2003年9月29日的
强降雨中,西张村镇地坑院就有600余孔窑洞倒塌,使地坑院的消失速度进一步加快。抢救有
代表性的地下村落,保护民居
文化遗产已成当务之急。90年代后期,国家出台了“退宅还田”的
土地政策,由于地坑院占地较多,被当地政府列入“退宅还田”项目之内。填院造房,退宅还田,使一座座地坑院逐渐被水淹土埋,地坑院的数量在迅速减少,地下村庄正在
一步一步走向消失。在此民居保护与
土地开发产生矛盾的关键时刻,有选择地保护抢救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坑院村庄,已是刻不容缓。作为
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容之一,作为民居史上的一大奇特景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民居地坑院进行抢救性保护。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呼吁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培养群众的保护意识,提高领导对保护工作的认识,将地坑院的保护纳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之中。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来地坑院的抢救与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当地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抢救与保护,不少著名学者、民俗专家等也都在积极献计献策。
必要性
地坑院是
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民居建筑领域的精彩篇章。对于这一古老的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楼庆西认为:“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在农村,它全面记载了封建
宗法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形态,是中国
民间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意义,给人文化的启迪与熏陶。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老房子去掉,新房子起来,这是规律,我们保护它就是留下一种印记,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丧失了记忆,意味着人没有了童年,没有了过去。”每一种民居形式都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升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征。地坑院建筑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充分反映豫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特征。保护这种民居形式,也就是保护
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代不间断的物质记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改善和退宅还田政策的要求,地坑院这种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地坑院院显得十分必要。
有效途径
(1)政府参与,宣传引导。
(2)做好窑洞村落的规划。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改善窑居环境。
开发原则
(1)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民居最吸引人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正在进行时的民居状态。
平遥、
丽江引人之处也在这里。有人居住和生活,造成了一种既有历史痕迹又有现实状态的场景。这样的建筑不是静态的,也不是空洞的,人的生活充盈着它,历史与文化在这里循环往复,不是定格与凝滞,而是持续与发展。
(2)文化生态
经济原则。地坑院的开发建设应以保护文化
生态环境为前提,地坑院的开发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会具有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特征,既是当地独特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所以它的开发建设一定要以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其与经济的
协调发展。
(3)可持续
发展原则。地坑院景观资源是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保护为前提。开发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有利于分期建设和逐步实施,注重开发序列与
开发强度,尤其要摆正
经济利益与
资源保护的关系,着眼全局,着眼长远。
(4)资源特色原则。地坑院文化资源丰富,要以此为基础,重点突出地坑院的整体景观,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适当结合开发其余的自然和
人文景观。突出地坑院在豫西旅游业中的地位,首要的就是突出自身的资源特点,而不是迎合市场要求。
(5)协调统一原则。地坑院开发建设要做到互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地坑院的主体景观特色和地方特色,又能构成集聚
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感到舒适、自然、和谐。所有的人工设施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藏不宜露,要注意和当地景观的有机结合,也要避免部分城市化倾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