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二年生草木植物,茎分节;每个节上生有一片叶,着生在伸长的茎节上的叶片叫茎生叶;花排列成穗状,通常叫麦穗;果实通常被人们称为种子,其构造与玉米相似;在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6月中下旬成熟。小麦按播种期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冬小麦于秋季播种,抗寒能力极强,故名“冬小麦”。
植物学史
冬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其后,从西亚、近东一带传入欧洲和非洲,并东向印度、阿富汗、中国等地传播。《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传》记载说:早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国,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中国最早的小麦栽培证据距今至少已有5000年,在距今4000~3000年前,小麦不仅在中国西部已有广泛栽培,而且在南部、东部和中部也有种植。
形态特征
株:冬小麦高0.61.2米,67节。
茎:冬小麦为秆丛生;高0.61.2米,67节。
叶:冬小麦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长约1毫米,膜质;叶片长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0.51厘米;
花:冬小麦穗状花序长0.51厘米,宽11.5厘米;小穗具39小花,长约1厘米,顶生小花不孕;颖卵圆形,长68毫米,背面主脉上部呈脊,先端延伸为短尖头或短芒;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0.81厘米,59脉,顶端无芒或具芒,芒长115厘米,其上密生细短刺;内稃与外稃近等长。
果:冬小麦颖果长68毫米。
生长环境
冬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在中国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一带均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分布范围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部分地区和秦岭淮河以南各省。按照地区划分,我国冬小麦种植可分为西南、西北、华北和黄淮海、长江中下游4个区域。其中,西南麦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冬小麦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4.5%。西北麦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冬小麦面积3500万亩左右、占10.5%;华北和黄淮海麦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冬小麦面积2.67亿亩左右、占79.6%;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冬小麦面积1817万亩、占5.4%。
收割时间
由于中国南北地区
气候条件不同,冬小麦收割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在立夏 、小满时节已开始成熟收割。而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在芒种时节开始收割。
繁殖方法
冬小麦主要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栽培技术
部分地区秋播期间因干旱影响播种,播后又遇持续阴霾天气和提早降温,造成冬前生长不足,弱苗比例大,群体不足,个体偏弱;除部分抢墒播种麦田底墒不足外,墒情总体较好。春季管理重点是:促弱转壮,控旺保稳,合理运筹水肥,狠抓春季化除,抗旱防冻减灾,构建合理群体,促穗足、增粒多、争粒重。
促控结合,肥水运筹
对水浇麦田,要因地制宜进行肥水调控。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量的
磷酸二铵;第二次于拔节期进行,亩施尿素5-7公斤,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对叶色和生长正常的晚播弱苗麦田,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二类苗促控结合。对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7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5公斤。一类苗控促结合。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现象的,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前后观察分蘖开始消减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防控病虫,化学除草
冬前没有化学除草的面积比较大,要强化春季化学除草。在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8℃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适宜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要做好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早防早治,统防统治。
浇水镇压,抗旱防冻
对墒情较差的麦田,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补灌,抗旱保苗,浇水过后及时划锄,提高地温,破除板结,改善土壤墒情,防止或减轻冻害威胁。镇压与划锄结合进行,先压后锄,促进土壤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对播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和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早春小麦返青后对旺苗进行镇压,也是控旺转壮的有效措施。
镇压提墒,趁雨追肥。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麦田管理的重点措施,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早春土壤返浆或下雨后,用化肥耧施入氮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底肥没施磷肥的配施磷酸二铵。
预防冻害,及时补救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要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病虫防治
在小麦病害中,主要有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四种最为重要。条锈病分布在西北地区(越冬越夏区)、西南的四川、长江中游(湖北北部),黄河以南的山东和河南的南部。发生面积在1500万~2000万亩左右。发生程度随早春气候的适宜程度而不同,由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化,部分品种抗锈性丧失,存在着大面积流行的危险。南北主要产麦区的纹枯病及白粉病呈加重为害的趋势。赤霉病仍然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威胁,并向北推移到黄河以南,东北麦区也有为害。此外,局部地区病毒病、颖枯病加重。
小麦虫害,主要是穗期蚜虫发生普遍,华北、西北麦区常年发生面积要超过2亿亩。其次,在小麦返青拔节后(生长中期),特别是干旱年份,
小麦吸浆虫,麦蜘蛛、麦叶蜂等在黄淮海麦区也需要防治。北方个别地区
地下害虫(蝼蛄)和土蝗为害也重。
麦田杂草群落发生变化,无论是阔叶草、
禾本科杂草,在南北麦区均有严重为害需要加强除治。
麦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一是,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不利于病虫繁殖的环境条件,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为主,辅以其它防治措施进行协调的防治。二是,要从麦田生态系出发,在小麦全生育期中重点抓好两头,一头是播种期防治保全苗,促壮苗,另一头是抓穗期防虫保增产这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在小麦生长中期,特别是干旱年份,要加强虫情监测,达到防治指标的,也要及时防治。
农业栽培措施。一是,推广抗耐病虫品种。在条锈病常发区,要继续压缩高感品种洛夫林、绵阳系小麦品种的种植,扩种抗病新品种,以四川、甘肃、陕西等省为重点。黄淮海麦区要针对白粉病、纹枯病推广耐病品种,如冀麦36,冀麦37,71-3等品种,表现出发病晚,耐病性强。还有豫麦21,鲁麦14,
中麦9号等抗性较好或耐病的品种。二是,注意作物布局,轮作倒茬、推广免耕、少耕和秸秆、地膜覆盖技术,搞好肥水管理等健身栽培措施,增强作物抵御病虫侵害的能力。
种子处理。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土传、种传病害、降低秋苗发病,使用内吸性的药剂,还能推迟白粉病、纹枯病的发生,生产上推荐的拌种药有,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重量的1.15%拌种;或33%的纹霉净(多?酮混剂)
可湿性粉剂;2%的立克秀干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2%处理。40%的卫福悬浮剂或适时乐2.5%悬浮剂按种子的重量的0.1%~0.2%包衣种子,能控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赤霉病及叶斑病的浸染为害。
返青拔节期(或春季防治)。在条锈病常发区和黄淮海麦区,纹枯病、白粉病和根腐病混发区,要在搞好种子处理的情况下,继续分别选用粉锈宁、纹霉净、禾果利或敌力脱等农药向小麦根部喷洒,防止病害向上扩散蔓延。
在干旱年份,防治麦蜘蛛可用1.6%
阿维菌素6000~8000倍喷洒(或用菊酯类农药防治),防治麦叶峰,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25%快杀灵(辛?氰乳油)2500~3000倍药液防治。对小麦吸浆虫可用5%辛硫磷乳油或50%敌敌畏乳剂150毫升,对水2~3千克,喷洒细土20~25千克,均匀洒施在麦垄中防治,或在小麦扬花期喷洒菊酯或敌敌畏防治成虫。
穗期重点防治蚜虫。在蚜虫盛发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天敌安全的农药,效果显著。也可采用粉锈宁、灭幼脲或抗蚜威混合施药,兼防病虫。还可以与喷施叶面肥(
磷酸二氢钾)结合起来进行。河南农民称之谓“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早衰)”技术,增产作用明显。
主要价值
医用
冬小麦乡土志中记载于南方“性温,食之益气”,于北方“性热,食之助湿生燥”。
食用及商业
冬小麦是粮食作物中营养较丰富的一种作物,随着群众生活的改善,需要量越来越大,冬小麦利用和商品价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