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村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下辖行政村
曲村,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陕州区西南部,张汴乡北部,距三门峡市区24公里,村域面积2.87平方公里。
村落历史
据曲家家谱所载,村落原居住的是曲姓,所以该村以曲村为名。现以村北曲家寨墙为证。
明朝,曲姓为了逃避战乱,而迁至距离曲村4公里左右的范家洼定居。曲村有李、卢两大姓,李姓于明末从十里外的李洪坡迁入曲村居住,卢氏世代祖居于曲村。
晚晴至民国时期,曲村实行保甲制度,南北曲村分为两保,时而合并为一保,保里由保长、财粮、警卫等人组成。
1955年,曲村成立初级合作社,南曲村和代村组成一个初级社,北区村单独成立一个初级社,归陕县第二区西过乡统管。
1956年,曲村初级合作社转为高级合作社,南北曲村合并为一,代村划归西过社。
1958年全国公社化运动,曲村成立了一个生产大队,直属三门峡大营人民公社所辖。
1960年划归陕县张汴人民公社。
1976年取消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模式,曲村成为行政村,直属张汴乡政府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曲村地处河南省西部、黄土高原东部边缘的陕州区张汴乡。距三门峡市区24公里。北与张汴集镇相邻,西与卢庄村接壤,南接西过村,东与曹村搭界。村域面积2.87平方公里。
土壤
曲村所在的张村塬,土层较厚,土色为黄白色,土质肥沃疏松,吸水性好,便于耕作。
水资源
曲村地下水资源多埋藏在冲击的沙层、沙砾石的含水层中,为冲积孔隙潜水或承压水,埋藏深度12~90米。含水层透水性强,水量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单位涌水量为4~8吨/小时,水质较好。曲村寺院村附近有一条泉水。
气候
曲村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9°C,最高气温38°C,最低气温-7°C。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8~10月份降雨量较大。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热、雨涝;秋季气候凉爽,雨水减少,全年无霜期219天。年平均日气温大于10°C的日数211天,日照率53%。风向受季风气候影响,常年多刮偏东风,一般风力2~3级,最大风力4~5级,多刮于春冬两季。区域昼夜温差大。
生物资源
曲村植物多为落叶林和落叶乔木,常见树种有泡桐、杨树、槐树、榆树、柳树等。
村落特色
选址理念
曲村选址位于张汴塬上,四周沟壑纵横而张汴塬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居民点的建设。同时,曲村北侧不远处即为黄河,张汴塬较高的地势又避免了近期社会以前黄河洪水泛滥的威胁,较高的地理海拔也增加了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作物和水果的种植。
选址张汴塬上的平坦的地势、地面深厚的黄土堆积层的优良直立性、较少的年降雨量构成了地坑院形成的天然基础和条件。
空间布局
曲村的整体布局是由曲村地坑院及其周围空旷场地、地坑院之间联系道路、曲村主要道路所构成的。地坑院星罗棋布式的布局,形成了特殊的空间肌理,也是曲村独特的传统村落格局。
经济社会
人口
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曲村有户籍人口1527人,常住人口1527人。
经济
曲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
曲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经济作物,以果、蔬为主,各种果树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蔬菜大棚40个。其中,种植苹果500亩,年产值150万元;种植葡萄300亩,年产值180万;种植桃200亩,年产值80万;种植梨树80亩,年产值24万。
曲村养殖业以养猪、养羊和养蜂为主。
2018年,曲村客流量达到30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
据2020年4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曲村人均年收入7860元,村集体年收入1200.2万元。
主要景点
森林公园
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曲村南部窑店林场境内,距离曲村约11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为3800公顷,最高峰海拔1884.64米。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达1500多种,动物20余种,林木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主要景点有蝴蝶沟、铁瓦庙、祖师庙、钟楼、马武寨、崔氏洞等。
民居院落
曲村卢国兰家地坑院,别称曲村老院,是曲村地坑院建筑时间最早的地坑院之一,现为卢国兰家住宅。曲村老院现状建筑质量良好,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外观为典型的曲村地坑院外观,整体色彩为青灰色与土黄色,墙体为土黄色,拦马墙和眼睫毛为青灰色。其地坑院共有12孔窑,主窑朝北,是为北坎宅。曲村历史上有名的卢大汉担缸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此处也是卢大汉当时的居住地,村民相传卢大汉所担回的两口巨缸,其中一口就埋在地坑院周围的某处。
曲村卢安强地坑院是抗日战争时期曲村民间抗日组织卢勇泉居住的地坑院,因维护修缮不利,地坑院也日渐坍塌,但主体框架仍然完好,依然可以居住,现仍有村民在其中居住。此地坑院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外观为典型的曲村地坑院外观,因未进行修缮土层裸露整体为土黄色。其地坑院共有11孔窑,主窑朝东,是为东震宅。
曲村卢营军地坑院,别称三军属地坑院,因抗日战争时期李吉固其子女三人均参加革命而得名,现为卢营军住宅。现状建筑质量良好,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外观为典型的曲村地坑院外观,整体色彩为青灰色与砖红色,拦马墙和墙体为青灰色,眼睫毛为砖红色,其地坑院共有9孔窑,主窑朝南,是为南离宅。
曲村卢文功地坑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工作者李照虎旧居,现状建筑质量良好,地面铺有地砖。地坑院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外观为典型的曲村地坑院外观,整体色彩为青灰色、土黄色与砖红色,拦马墙和窑脸为青灰色,眼睫毛为砖红色,墙体为土黄色。其地坑院共有10孔窑,主窑朝南,是为南离宅。
李建功家地坑院是曲村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地坑院之一。现状建筑质量良好,形态优美,占地面积较小,采用灰檐灰瓦地面铺设灰砖,整体协调统一,各部件结构整洁规范,建筑外观为典型的传统曲村地坑院外观,整体色彩为青灰色与土黄色,拦马墙、眼睫毛和窑脸为青灰色,墙体为土黄色。其地坑院共有12孔窑,主窑朝西,是为西兑宅。
历史文化
传统民俗
曲村自建村初始既有祭拜关公祈福求平安的习俗,这个习俗至今仍有影响。曲村关帝庙始建于清朝中期,位于曲村北面,现于2013年进行修整,时年农历八月十九落成竣工,并举行祭祀大典。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祭拜祈福求平安现在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庙会集会,关帝庙也成为了曲村集会的公共空间,每年农历四月初五曲村都会举办“曲村古庙会”,全村村民参加,规模盛大,同时还会有锣鼓等节目演出。
文物古迹
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王朝。成王时期,由于年幼,为了维护新建立的政权,方便治理和协调内部关系,以三门峡(古时为陕州)的“陕”为分界线把周的统治区域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由周王朝的开国重臣“分陕而治”。于是周召二公商定,凿了一根高3.5米的石柱栽于土中,称其为“立柱为界”。碑上刻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据考证,此石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块界碑,“陕西”因此得名。
曲村街心池塘北土台上建有马王爷庙一座,院内西南处矗立一座八棱石碑,上有古传为牲畜治病验方八面,称为世面石。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侵华日军一个师团司令部驻扎该村,无恶不作。当地抗日民众多次对其司令部和炮楼据点进行袭击。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春,一次日军扫荡返回,把抓获的30多名抗日民众拉至村南炮楼下,捆绑在几棵树干上,他们列队用活人当靶子练刺刀,然后把尸体拖至井边,砍下头颅,扔至井中,甚至直接把抗日群众拉至水井边,砍下头颅扔至井中。有抗日群众不忍被砍下头颅,随投入水中自尽,残害现场惨不忍睹,事后抗日民众和亲属常来井边哭泣祭奠。人们将此井称为“含恨井”。每年清明节都会有附近的村民来这里献花祭奠。
非遗项目
地坑院是在具有深厚黄土层的平地上,向下挖掘6米左右,形成矩形深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民居形式,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陕县地处秦晋豫三角地带,境内三大黄土台阶平原,土质均匀,连续延展,地处高敞,排水便利,是地坑院产生和建造的前提条件。
地坑院坑口的四周通常设置低矮的挡墙(当地称作拦马墙)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物坠落。地坑院根据使用要求,设有8以2孔窑洞,分别作为主窑(长辈居住)、下主窑(客人居住)、侧窑、角窑、门洞窑、茅厕窑、牲口窑。院落作为生活使用的主体,周边环以甬道。中间称作院心,为自然地面。可种树、栽花、种菜,并设有渗井排出雨水和生活污水。门洞窑中常设有吃水井。外部设有住宅外门和联系地面层的坡道或台阶。
地坑院形成很早,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民居被认为是其雏形。南宋绍兴九年(1139),郑刚中所著《西征道里记》中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陕县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地坑院遗存,20世纪80年代前,陕县95%民居是地坑院,有万座之多。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评为第三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美食
“十碗席”就形状而言,丝、片、条、块、丁花样丰富;就其营养而言,荤素搭配、汤菜兼有。而烹饪“十碗席”,则必须使用具地方特色的穿山灶。
荣誉称号
2019年6月6日,曲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公布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9年12月25日,曲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2020年9月9日 ,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参考资料
曲村.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环境格局.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1 15:03
目录
概述
村落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