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
以面具为主要艺术造型的戏曲剧种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剧种简史
产生背景
,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在传统的华夏文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代时被称为“傩”。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发展过程
傩仪由天子所命的庄严祭祀,渐变发展到民间,经历了逐疫酬神世俗化三个阶段。汉魏时期,傩事活动的规模变得更加盛大,仪式中的方相氏增至4个,另各有12个黄门弟子和神兽,120名扈从,其余装扮成各种神盠的演员多达上千人。而随着道教的兴起和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傩变驱鬼逐疫而为酬神纳吉。主角方相氏让位于青龙白虎及佛教中的金刚力士等护法神。宗教世俗化后,其功能变酬神为娱人,传统的不可侵犯的神祗,一变而为傩公、傩母;再变则成灶公、灶母;至晚唐,连乞丐也加进了傩仪的行列。至宋,神秘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现实社会的习俗充塞傩祭仪式,自元旦至元宵,丐户戴面具,穿红衣,挈党连群,通宵达旦,遍索酒食,场面十分壮观。
唐宋以后,随着傩事活动的广泛流传,在驱鬼逐疫的鬼神信仰中也融入了大量的等文化,有了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借用,还有不少历史故事和战争题材的内容穿插其间,显示出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兰陵王》《目连救母》等傩戏剧目便一直延传至今。约在元明时,嬗变而成傩戏。
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
在傩戏形成的最初阶段,像戏曲的出现一样,它也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由于它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因此传播渠道也很广泛,社会收效较明显。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戏。除少数地方外,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十分流行,后来又传入一些边远地区,特别是巫术气氛较浓的边远落后地区,经过当地民众的吸收和利用,最后固定成俗,成为中国众多民俗文化之一。
傩戏流行于四川、贵州、江西、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湖南、湖北的傩堂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艺术长处,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目连戏的优势。后世傩戏逐渐发展成一种娱乐性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又称鬼舞跳傩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思想上的宗教意识相应减少,而娱人庆典的气氛却日益增多,最终将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变成纯粹娱人取乐,供人消遣的戏剧。
现状
改革开放后,傩戏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内涵古老的新兴学科,20多年来迅速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性、记述性成果,一些省份还依照《中国戏曲志》的编撰体例出版了如《湖南傩戏志》《四川傩戏志》一类的志书,成果十分丰富,并为今后傩文化学科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资料发掘与成书时间的相对集中,难免在资料整理、认定、梳理、分类方面有所疏漏,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相对薄弱。按照一门历史文化学科构建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现有傩文化研究呈现出枝叶繁茂、主杆不齐的状况,尚待改进和加强。此外,传统的傩戏演出形式变得罕见,绝大多数傩戏表演已脱离了祭祀仪式,演化为民俗活动、旅游节目中的舞蹈节目或民俗展示,其祭祀性逐渐弱化,为展示性所代替。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傩文化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研究更为重视,各地许多傩文化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2006年5月20日,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傩戏(万载开口傩鹤峰傩戏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1年5月23日,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11日,傩戏(临武傩戏庆坛)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傩戏参与其中。
分布区域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西南地区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那种信息闭塞的文化环境中,社会进化的步子分缓慢的,加上边区的巫文化既保守又发达,使得傩祭到傩戏的发展长期浸泡在那种巫术气氛十分浓重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滋长并根深蒂固,才导致了傩祭到傩戏的进化速度与当地的社会同步,并且还保留有相当部分的宗教因素。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都、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及安徽南部,时至如今仍为傩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
传统剧目
傩戏的演出剧目不多,内容也较为简单,大都与宗教和驱疫纳福有关。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请神的需要出发;二是从娱神娱人的需要出发,扮演一些与请神法事无关的剧目。傩戏可分“正八出”和“外八出”两种。“正八戏”统属巫教仪式,“外八出”是有情节的折子戏和连台大戏。
从总体来看,傩戏剧目可分三类:
一类是正本戏,多属巫师作法事必须唱的,如《仙姑送子》《梁山土地》《发五猖》等,这类剧目宗教色彩浓,情节简单,戴面具演出,多唱巫腔。
二是傩堂小戏,在傩坛和高台均能演出。如《采香》《造云楼》《打銮驾》即《陈州放粮》《青家庄》
柳毅传书》或《骑龙下海》),民间经常把《龙王女》与《孟姜女》《庞氏女》(东汉孝子姜诗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这类剧目戏曲化程度较高。傩戏剧目一般唱多白少,但也有一些白口戏。演出时以各地方言为主,生动朴实。
戏曲音乐
音乐
傩戏音乐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宗教音乐、说唱和戏曲音乐。
一、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是傩戏音乐的基础,包括山歌、小调、叙事歌曲、劳动歌曲等。
二、民间歌舞音乐
其中古代文化的层累面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曲调多属分节歌体的上下句结构,段与段之间用打击乐过渡,歌唱以一唱众和为主。
三、民间宗教音乐
多是佛曲和道曲,旋律简单,以口语性和吟诵性为主要特征,说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
四、说唱戏曲
通常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台上台下应和。戏曲部分可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其的影响。随着剧目的丰富,唱腔的戏剧性增强,表现力加大,还吸收融汇了一些兄弟戏曲剧种的声腔音乐,角色唱腔已呈雏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当唱腔和相对稳定的基本曲调。
器乐
常用的乐器是小锣、中锣、钹小钗、师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乐器。除湖南沅陵等少数地区用唢呐在句尾伴奏外,多数傩戏只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
唱腔
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正腔类唱腔粗犷朴实,小调类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等。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
表演艺术
角色行当
傩的表演者古称巫觋祭师,被视为沟通神鬼与常人的“通灵”者,表演时装扮上各种服饰面具,模仿与扮演神鬼的动作形神,借神鬼之名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角色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多数戴面具表演。
傩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特色技艺
傩戏中也有傩技表演,如喷水画符、捞油锅、捧炽石、滚榨刺、过火炕、过火海、跺火砖、吞火吐火、咬铧口、踩刀梯等。傩戏演员多是巫师出身,剧目又多是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诀”,以及柳巾、师刀、师棍等特种道具的运用等.
演出形式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也有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摄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羌姆师公舞
傩面具以柏杨和酸枣等木料为原料。制坯是雕刻面具工作的开始,面具雕刻分粗雕和细雕两道工序,粗雕是按照坯料所描的人物五官头饰位置,雕成立体图形,以确定各部位的大小和具体形象。细雕是将各部位进行认真刻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和镂空。刀法上有凿、镂、剔、剜、划、挑、戳、刻、铲、钻、拓、削等。面具雕刻好以后,先用粗砂布打磨,再用细纱布打磨各细致部位。对新雕成的面具要刷上底灰,防治油漆浸入木料中,又能增加色彩的鲜艳度。
另外,傩戏的演出形式与其他戏曲不同,它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后就演出傩戏剧目。迷信的乡人遇上一病两痛、三灾六难,以为是鬼神作祟,便请求神灵庇护,并许下傩愿。一旦到了还傩愿的时候,还要备好香纸、法器和祭献的用品。清末傩戏班子,边做法事,边演傩戏。傩戏一般在愿主家的堂屋演出,背面祭着神像,三面向观众,时空虚拟。傩戏班子里的演员也兼法事主持,他们既能唱、又能舞,还会“判卦”、“绘符”、“念咒”等法事技能。傩戏班多以“坛门”组合,艺人一般以作法事开始,以唱《盘洞》戏为结束。湘北一带还傩愿演出,则要经过发功曹、扎寨、请神、安位、出土地、点雄发猖、姜女团圆、勾愿送神等八大法事,有关剧目就穿插其中演出,法事与演出形同一体。
班社艺人
班社
傩戏班称“坛”,班主称“坛主”或“掌坛师”。一个傩坛约8至10人不等,常有严格的班规。傩戏的传承主要是目耳相授,而且要举行拜现师仪式,学徒期满后,必须要有较好的表演才能与惊人的记忆力的弟子才能“度职”升为“掌坛”。南丰的石油村傩班、上甘村傩班、大傩班、竹马班、八仙班、和合班等傩班,至今依旧活跃并演出的有重庆酉阳的陈永霞坛班和黄光尧坛班以及安徽贵池区梅街镇的“吉祥傩舞团”、荡里姚傩班等。
南丰“石邮傩”始于汉代。清同治南丰县金砂村《余氏族谱·傩神辨记》载:“汉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所传之傩很快在当地流行开来。唐末,余氏为避乱,由余干迁南丰金砂,主庙祀傩神,世袭“驱傩”。明宣德年间,乡人吴潮宗出任广东潮州海阳县令,解职返乡时,购嵊头山乐姓屋址修建傩神庙,在石邮传播乡傩。石邮傩班始终由8人组成,论资排辈,代代相承。年纪长者称为“大伯”,为傩班班主,次称“二伯”,并以此类推,直至“八伯”。八伯中一人去世,依次递进,并从杂姓弟子中推选一人为八伯。每年从正月初一至十六,为傩班活动期,平日禁跳。傩班弟子负责跳傩和举行仪式,从古到今,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凡村民新盖房屋,或家庭分居,或闹病等原因,都要举行当年的搜傩仪式。搜傩中的傩舞表演节目有《开山》《纸钱》《雷公》等。石邮傩舞动作古朴遒劲,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表演时间可长可短,方向可跳八方也可跳四方,甚至可以跳两方,速度可快可慢,有一定的随意性。石邮傩舞的艺诀是笑晃头、怒抖肩、脚勾手弯身段圆、指出快、腕反弹、手脚同步顺一边,概括起来便是,梗、拙、拧、倾、跺、甩、推、抖。
和仙、合仙是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喜神,南丰县的乡傩队都有和合舞。而在该县的白舍镇三坑村,小神童是跳和合二仙的主神。
三坑村地处偏僻山窝里,在过年时节,和合的地位至高无上。乡民们笃信两位神仙小童可以为他们新年带来福分,相信勤劳奋斗、适时顺应、诚信买卖,生活一定会和谐合安。从清代开始,这里的傩班就在族谱上有了记载,每班4至5人,2枚面具,2个小孩表演,2、3个青年或成人伴奏。在家中神龛供奉面具。不同于其他乡村的大傩班,三坑的傩班则由两姓家族分别组成,王氏跳“和合”,聂姓跳“判神”。三坑村的傩神有四位,王姓拥有和仙、合仙二位神童,聂姓拥有判官、小鬼二位驱邪神灵。这些圣神以傩面具为相,分别恭放在家族祠堂。和合的扮演者均为10岁左右的孩童,虽然戴上面具转换了身份,但那稚嫩活泼的舞姿的确让人觉得可爱。和仙腹前装肚,右手拿毛笔,左手握竹简,象征读书做官;合仙右手持帕,左手拿算盘,暗合勤俭治家,相同的情节、动作在整套和合舞中反复6次,寓意六六大顺,家人和睦。
在三坑,傩祭年年有,傩舞年年跳,举灯礼是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晚举行,按族规轮流起灯,延续了几百年的古傩规从无变更,形成了三坑村独具特色的乡傩风情。
贵州省印江县中坝乡烂坝沟傩戏班成立于1987年10月,现有艺人5人,张泽君任掌坛师。该傩戏班表演的傩戏为阴戏,属于“乡人傩”,在本地称“冲傩还愿”,又称“跳菩萨”。该班子表演的正戏有:《报戏三郎》《开路将军》《引兵土地》《点兵仙官》《押兵仙师》《出秦童甘生》《出先锋》《出开山》《安龙奠土》《出判官》《倒傩》。表演的杂戏有:《张仙娘勾阴愿》《张少子打鱼》《唐二挑担送苏秦》《祭四老爷》《讲春》《打钱杆(莽蛇记、江湖诗、二十四孝)》等具有启迪教育他人、改恶从善的戏。在傩技的表演过程中,主要有上刀梯、捞油锅、滚刺筒,翻案解结等绝枝。傩面具有:报戏、土地、蔡阳、关公、灵官、唐氏太婆、秦童、甘生、先锋、和尚、开山、钟馗、判官、将军、柳三、杨四、李龙、师爷等24幅。法器有:牛角、牌带、司刀、卦子、马鞭、祖师棍(杵师棍)、令牌、朝简、令旗、玉皇印、斗、宝剑、锣、鼓、钹、法衣、法冠、法围等。收藏有傩戏手抄本:《开坛礼清》《立牛坐桥》《交标》《和神》《运星祀灶》《和神下马》《出豹戏》《开路将军》《出先锋》《打开山》等40余本。
贵池荡里姚“以委婉、细腻为风格特色,代表表演项目有《舞伞》、双人和多人舞蹈《打赤鸟》《五星会》《高跷马·花关索大战鲍三娘》以及使用古老青阳腔表演的《和番记·分别》和《关公斩妖》。安徽池州是傩戏之乡,有“无傩不成村”之说。傩戏主要流行于九华山北麓方圆百里的刘街、姚街、梅街、清溪等村落的姜、杜、姚、刘等姓氏家族中。刘街的“荡里姚”傩班第三十七世祖姚祥七,于北宋由江西新建县迁往贵池。
2000年8月,应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基金义安城的邀请,池州傩首次走出国门。随后,池州傩又相继赴韩国、匈牙利、德国等海外演出。 2008年11月,他们携带6个节目应邀参加法国第十二届意象艺术节,连演5场,场场爆满。
传承人
龙开春,男,湖南怀化天井寨人,于1948年2月加入傩戏班,数十年间演出不辍,与叔父龙子明一起,培养了傩戏演员近30名,承上启下地传承剧目28个。
龙开春能够饰演各类剧中人物,如刘备关公张飞关平周仓王允吕布华佗蔡阳刘高、癞子、强盗、巫师、看香婆、县官、衙役、农人、农妇、土地、雷公、雷婆、小鬼公、小鬼婆、瓜精等,可根据剧情将剧中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能一人串演多个角色,是傩戏班子的顶梁柱,为傩戏不可替代的主要继承人,曾演出《跳土地》《天府掳瘟 华佗救民》《桃园结义》《古城会》《战华容》《关公教子》《云长养伤》《关公捉貂蝉》《老汉推车》《癞子偷牛》等。
李增旺,男,生于1950年,8岁便登台表演傩戏,1985年从爷爷李正年那里接过了“社首”的位子,成为第十九代传人。作为“社首”,李增旺只负责组织演出的人事安排和事务性工作,不用参加演出,不扮演任何角色。2008年2月,李增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固义傩戏的传承人。
刘臣瑜,男,汉族,1930年10月生。自幼受宗族长辈影响,参与宗族傩事活动。17岁登台搬演傩戏剧中角色,现任本村刘姓宗族傩戏会会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恢复中断了近三十年的傩戏搬演,凭记忆亲笔书写了该宗族所演的傩戏剧本和傩舞喊段词。他先后培养了十几位后生熟练掌握了傩戏的各种角色,指导新一辈鼓师独立担当起司鼓重任。
1990年4月,参加了在山西临汾召开的“中国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展演了傩戏、傩舞。2005年6月,参加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和文化艺术周”中获表演金奖和踩街表演优秀奖。
姚家伟,男,汉族,1965年8月16日生。其父对傩戏爱好,对现存荡里姚傩戏复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从父辈那里学到了一些傩戏技艺,每年都参加表演。
曾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演出分别获金奖、优秀表演奖;代表池州市参加黄山民俗文化节演出,获优秀节目奖;代表贵池旅游局参加安徽国际旅游文化月演出获二等奖。
土家傩戏大师谭学朝,恩施市三岔乡鸦沐羽村四组人,自幼开始在农村从事傩戏、耍耍的演出。1996年10月,恩施市人民政府授予谭学朝“民间艺术家”称号。
谭学朝一生致力于傩戏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在他晚年时期,谭学朝将傩戏逐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独辟蹊径;在傩戏演出面具的雕刻和制作上亦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从1986年以来,谭学朝以协会为基础,开始系统地向会员传授傩戏艺术。在他的引导下,三岔傩戏声誉越来越高,三岔乡因此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谓,谭学朝被命名为恩施州首届民间艺术大师。
代表分支
湖南傩戏
城步傩戏
城步境内的傩戏,主要特点是在傩文化基础上融注于当地一些民风民俗的内容,在表演程式方面除祭鬼逐疫之外,还参与了一些民间戏曲小调的内容,内涵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因此,历经几千年历史的傩戏仍流传在城步境内。
这里的土著苗族,从“母系氏族”时期就创造了傩戏,主要用于祭祀神灵,驱邪避魔。整套节目有33场,需连续演三天三夜才能演完。桃林傩戏祭坛所立的山峒大王,都是城步有史以来开山辟地的始祖或历届苗民起义领袖和民族英雄,都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各具特点,而且整套节目都以他们的原型来反映苗族人民劳动生产,驱魔赶兽、繁衍生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
城步苗族傩戏的内容比较多,但情节一般比较简单,人物不多。其中有《嘎茫莽嘎》、《庆鼓堂》、《打山魈》、《打水魈》、《金沙女神》、《桃源洞》、《降先锋》、《唱太阳》等神话传说、人物故事。这些“戏”的发展水平很不一致,有的还只是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但有的已有了生、旦、净、丑的雏型。
城步苗族傩戏的音乐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苗族歌曲,这是傩戏音乐基础,包括山歌、小调、叙事歌、劳动歌等。二是苗族民间歌舞音乐,曲调多属分节歌体的上下句结构,段与段之间用打击乐过渡,歌唱以“一唱众和”为主。三是苗族的民间宗教音乐,多是巫调和道曲,旋律简单,以口语性和吟诵性为主要特征,说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有时还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台上台下应和。四是民间苗戏音乐,随着剧目的丰富,唱腔的戏剧性增强,表现力加大,还吸收融汇了侗族傩戏、北方傩戏、汉族傩戏的声腔音乐,角色唱腔已呈雏形,初步形成了不同的行当唱腔和相对稳定的基本曲调。五是民间特色器乐,常用的乐器有小锣、中锣、、小钗、苗鼓师刀、牛角和其他一些特有的地方性特色乐器。这些乐器在傩戏音乐中的地位重要,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城步苗族傩戏除用唢呐伴奏过门外,其余大多为锣鼓伴奏的清唱。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辰州傩(又称土家傩),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流传最广的傩戏,见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均有记载。沅陵县七甲坪镇尚有较为完整的保存。辰州巫师冲傩还愿时,必唱傩戏。辰州傩由两大流派组成,即上河教和河南教,傩时,分为三个部份:即傩祭(又称法事)、傩戏、傩技。
江西傩戏
江西傩的品类之丰富,在中国傩文化中也不多见。从其性质而言,如傩祭、傩艺术之分;从表现形式而言,有“开口傩”、“闭口傩”,“文傩”、“武傩”之别;从艺术开矿而言,则有“傩戏”、“傩舞”相辅相成。正是由于这种丰富,赣傩才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存其生命,葆其活力。赣傩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并在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赣傩在历时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并不断从释、儒、道三教中汲取营养,文化积淀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包括信仰、特定的祭祀仪式,具备了祭祀场所,以及由傩祭影响形成的民间习俗、文化活动等的赣傩文化体系。
宁都傩舞赣南仅存的傩舞,其所在地为江西宁都南部的黄石乡中村。这个村自明代洪武年间建村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宁都中村傩舞到清代已形成傩戏,面具达108个,节目也较多。通常演出的节目有《打安乐》《打钟馗》《打冬易》《打王卯》(又称《王卯醉酒》)。
宁都中村的傩舞表演一般在每年两次的“禳神”期间进行。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二至十六日,另一次是农历九月十一日至十七日。
这里的傩戏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踏罡”、“踩灵”等步伐,动作虽简单却相当原始,也很优雅。表演时,不论演什么角色,演员都必须头戴面具,面具由樟木雕凿而成。演员用不同身段动作区别男女角色,配器也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服装有两种,一为红色,代表男性;一为绿色,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道具也很简单,大多是用木制剑和木制令尺令箭或根据剧情需要制作的其他道具。
中村傩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说先前可演《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大戏,到今天仅保存《赖公射月》《太公钓鱼》《钟馗斩鬼》等7个节目,剧情单调,内容简单,但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浓郁。到今天,面具仅存下34个,能演傩戏的也只剩下郭家习、郭天春两位老人。
傩舞 ,萍乡俗称“仰傩神”(仰,方言为舞跳之意),“耍傩神”、“耍傩案”、“蹍傩神”,有的地方因舞步必须踩在锣点上而称为“踩傩”、“踩傩案”。萍乡傩舞一直沿袭“逐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所谓“沿门舞”的习俗。
一是索室。按旧制,在索室之前,先要到县城集结,在“官迎”后才正式开始。
二是夜场演出。傩队住哪村,就在哪村表演两三个小时的节目。
三是封洞仪式,即傩队回傩庙将面具搁置神龛上和神龛下密封 。封洞是跳傩中最大的活动,当天在傩庙要通宵达旦表演傩舞。
舞蹈节目依据面具名称而定。如戴太子面具跳舞、就叫《太子舞》、以此类推。舞蹈的特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以古朴庄重,典雅文静为特色;二是以激烈奔放、对峙而舞为特色;三是以雄壮剽悍、风趣诙谐为特点。舞蹈节目有:《头阵》《太子》《关公》《三将军》《赵公》《钟馗捉小鬼》《雷公电母》《瘟神下界》《先锋祭将》《功曹奏本》《欧阳将军》《小鬼戏判官》《关公观南北二斗》《关公战颜良》等。
江西萍乡,普遍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百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面具在傩舞中具有特殊的位置,是傩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供奉和舞耍两种面具。萍乡的傩面具,原有4000多幅,现存700多幅,制作时间从元末、明清到民国时期都有。面具雕刻艺人被称为“处士”,专职雕刻面具,并在面具头顶后凿刻的小方洞中,放茶叶,灯芯草,稻谷、药物等,以油膏密封称为“安腹藏”。还要杀鸡取血涂抹面具,给额头和眼睛“开光”后,据艺人说,面具才成为有生命力的神灵。
萍乡傩面具的雕刻,蕴含着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其中传承着历代艺人对傩的祟信和理解,将先民们对神灵的偶像崇拜,对鬼魅疫疠的痛恨,通过面具的制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仍能感受到远古先民请神驱鬼的巨大震摄力。
河北傩戏
武安市地处河北省南部,东距邯郸市30华里。武安傩戏历史久远。从武安傩戏的规模、阵容和角色来看,有宋代宫廷大傩的遗风。武安傩戏内容丰富,娱神娱人节目多样,有队戏、赛戏、竹马等。傩戏面具角色原始古朴。
武安市固义村有一种古老的傩戏“捉黄鬼”,丰富的内容,恢弘的气势,演出的同时还赛戏,以及花车、旱船、龙灯、狮子舞、武术、霸王鞭、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600多人,连同辅助人员,总数不下千人。整个演出期间还有迎神、祭祀虫蝻王和冰雨龙王、送神等仪式。
“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
傩戏是元宵活动的又一重头戏。从正月十四,一直持续到十六晚上,分为赛马戏和社火
安徽傩戏
傩戏在皖南地区较为常见,如贵池徽州等地。贵池傩戏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动,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徽州地区盛行的是傩舞,特点是不说不唱,有锣鼓和乐器伴奏以烘托气氛,人物主要通过夸张变形的面具来塑造。傩戏表演主要是为了娱神,同时也有娱人的功能,它是了解徽州习俗与民众信仰的一个重要方面。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
池州傩戏剧目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的小戏,用于娱神,如《舞伞》《舞棋》《舞回回》《童子拜观音》等。另一类是本戏,共有五大本:《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寻夫》《打銮驾》(即《陈州放粮》)、《章文选赶考》(即《卖花记》)和《花关索》。傩戏曲调有曲牌和板腔两种。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小堂鼓等,无丝弦乐器。
安徽日报》发表了有关论著。2006年5月20日,池州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随,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明嘉靖时,歙、休宁县二月二十八日举行纪念汪华的游行活动,人们戴着面具,在队伍中边歌边舞,即为傩戏。婺源县是徽州诸县傩活动最为兴盛的县份,历史上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往往狮傩同游,一边舞狮,一边是傩舞,以酬神娱人,故有“狮傩会神”之称。
从清朝中期开始,傩舞向傩戏方面演变。清光绪年间,休宁茗洲吴氏春秋二祀请傩戏演员来演戏成为宗族定例,并且是搭台演戏,显然吴氏的傩已经是舞台表演,成为傩戏。
贵州傩戏
贵州民族民间傩戏系统,主要有两个系列,三个层次。贵州傩戏具有民族多、品种多、层次多、分布广、保存完整等特点。
德江傩,作为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是古傩的一种,它源于古时傩仪。明代中期,德江傩堂戏已发育成熟,在民间占有了生存空间和价值。德江傩堂戏原始古朴,源远流长,除傩艺人口传历史外,有明洪武千年傩艺人墓志碑记;有传代数百年的师传名单位,《师坛图》和代传《金谱》。由于师传不同,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之分。师公传授者为茅山教,师娘传授者为师娘教,二者的“师坛图”上都共同顶敬“玄坛会上赵侯圣主傩公大法师”。茅山教与师娘教所用道具基本相同,但演出内容和风格则有一定的差异,师娘教的文戏、正戏较多,茅山教的正戏、插戏较多;师娘教柔美细腻,唱腔婉转,舞步轻盈;而茅山教则粗犷豪放,唱腔质朴,舞步骄健。或者说,一是充满阴柔之美,一是充满阳刚之气。
时至今日,德江傩堂戏在民间开展活动十分普遍,傩戏坛(班)遍布全县20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傩戏坛班131坛,掌坛师131人,傩艺师200余人,古老面具1484面,专门从事傩文化研究的人员有20余人。
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
撮泰吉”是彝语。“撮”意是人,“泰”意是变化,“吉”意是游戏、玩耍、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
“撮泰吉”的演出,一般是在阴历正月初三到十五的“扫火星”民俗活动中举行。由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
祭祀。由包头布把头顶缠成锥形,身上和四肢用白布缠紧以象征裸体;戴着面具,用类似罗圈腿的步伐,表示先人初学直立行走形态的一群演员表演。开场时,在场地四角点燃灯笼,由惹嘎阿布发号施令,领着几个“撮泰”老人,手柱棍棒,踉踉跄跄,像从遥远的原始森林里走来,发出猿猴般的吼叫声。接着向天地、祖先、神灵、山神、谷神斟酒祭拜祭祷毕,跳“铃铛舞”(一种古老祭祀舞蹈)。
正戏。正戏就只有一个剧目——“变人戏”。它的内容是反映先民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演出中,对先民如何驯牛、犁地、撒种、薅刨、收割、脱粒、翻晒、贮藏等生产过程,都作了粗犷的示意性动作描述。演出由模拟动作、原始舞蹈及用彝语讲述的对白和诵词组成。诵词内容主要是驱邪、讲史、祝福。演出中,除惹嘎阿布用常人声调讲彝语外,其他几个“撮泰”老人,则用抽气冲击声带发出怪声答话,很像猿猴一类动物叫声。面具大于真面,有猴相,前额宽大厚实向前突出。制作工艺原始、拙朴、粗犷。有打击乐器锣、鼓、钹,但只是在演出开始和舞狮时敲打。
喜庆。正戏演完,在紧锣密鼓声中,狮子登场翩翩起舞,几个演员挥舞棍棒逗耍狮子,气氛十分热烈。
扫寨,即“扫火星”。正月十五演出后,由惹嘎阿布领着几个“撮泰”老人,走村串寨,向村民祝愿:“一切天灾人祸、邪恶随着老人去,一切吉利留下来,六畜兴旺,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儿孙满堂”。主人要备下酒肉,表示欢迎,“撮泰”所到之处,喜气洋洋。最后由惹嘎阿布瓴诵词,向各家各户要几个鸡蛋和一束麻。走时,还要从主家草房四角,扯走一些茅草,来到寨边,埋下鸡蛋,用茅草作燃料,把其余鸡蛋烧熟后分食,高呼:“火星走了,火星走了!”埋下的鸡蛋,来年由“撮泰”老人撬出看其好坏,以卜来年吉凶祸福、年景好坏。上述仪式完成后,“撮泰”们取下面具,放在住在寨边的人家保存。面具是作为神灵看待的。
“撮泰吉”是傩戏大家族中的早期成员。它具有傩戏最突出的特征,即在表演上要戴面具,而面具是作为神灵看待的;在内容上与民俗信仰,傩祭活动密不可分。完成了傩祭向傩戏艺术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是傩戏的低级层次。
傩,是我国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汉族先民用以驱逐鬼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逐渐增加了有戏剧情节的内容,用以娱人,称之为“傩戏”,明王朝“调得征南”和“调得填南”的过程中,内地众多的汉族军民进入贵州境地,与仡佬族等各少数民族错居杂处,汉族文化向仡佬族社会渗透。汉族傩文化逐渐在仡佬族社会扎根,成为仡佬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黔新、黔东等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早、较广、较深,仡佬族传说的原始宗教信仰受到较大冲击和削弱。黔中地区仡佬人受汉文化影响面窄,程度浅,民族传统的原始宗教尚大量保留,因而盛行的是以娱人为主的傩戏变种——地戏。
仡佬族民间傩戏请巫师演出,既酬神女娱人。演出的特点是戴傩面演出,按祭祀程序进行,分开坛、开洞、闭坛三段。开坛和闭坛是酬神送鬼,表示对祖先的虔城祈祷,开洞则是演出戏剧节目。其剧目有《山王图》《收蚩尤》《柳毅传书》《金鸡岭》《五岳庙》《财神图》《青龙山》《黑风洞》等。道白用当地汉语方言土语,唱曲有9板13腔。9板是:一字、二流、三眼、快板、慢板、摇板、碰板、剁板、倒板。13腔指:傩腔、松腔、二回回、连二腔、上香调、清水调、点兵调、缕缕金、菊花馨、哭皇天、骂玉郎、祝运程、满庭芳。戏有唱有舞。其舞,手姿讲究勾、屈、伸、按、拧、扭、旋、翻,脚功有踢、跌、滚、爬、跃、旋。著名的仡佬族傩戏剧目《山王图》1956年获贵州省民间舞蹈艺术调演二等奖。傩戏主要流行于黔北仡佬族地区。
其他地区
除了以上地区的傩戏代表,湖北三岔傩戏、云南大关傩戏、四川川北傩戏、甘肃临夏傩戏等各具特色的傩戏,都是傩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影响
傩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社会基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混合性的古老艺术形式,其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我国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堪称“戏曲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傩戏是中国戏曲的源头之一。中国戏曲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的起源是原始歌舞。傩是原始祭祀仪式的重要活动,是原始舞蹈的源头,因此,它也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源头之一。
傩戏是中国戏曲的催化剂。傩戏的不断发展成熟,也带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进步,傩戏的文化内涵、表演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影响等都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思想文化方面而言,到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傩戏将原始巫艺术融合了儒、释、道等文化。如傩戏宣传的儒家忠、孝、节、义等道德观也是中国戏曲的普遍主题;傩戏较早地受到佛学思想的影响,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轮回思想在中国戏曲的结局中也时常体现;傩戏中道教的神仙方术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更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古代戏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表现方式而言,由于傩戏的早期演出没有特定的剧本,都是口耳相授的艺术经验,因此具有现场发挥的灵活性。这种即兴表演的发挥,也影响到中国戏曲的表演,为其积累创造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从艺术风格和内容而言,傩戏为中国戏曲发展提供了更直接的借鉴素材,是中国戏曲由实用性到审美性过渡的重要阶段。傩戏的音乐、语言、舞蹈、造型等,都能在中国戏曲的演绎中体现出它们的缩影。此外,面具作为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值得一提。面具在傩戏中应用极广,渊源深厚,流派众多,是傩戏思想和表现人物特征的直观体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审美和娱乐功能。傩戏面具对中国戏曲脸谱等文化艺术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外,在傩戏的演化形成过程中,农业民族的民族信仰以及思想意识都始终贯穿于其中,其社会功能不仅仅在于某种精神的寄托和慰藉,同时还是某种精神的陶冶。这就是傩戏的娱人因素,显示出了傩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互结合的倾向。
傩戏对研究中国戏曲具有重要价值。傩戏沉淀积累了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文化和艺术,也包括戏曲艺术,从而在剧目、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比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在一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傩戏原始粗狂的风格和文化形态保留得比较完整,同时还有很多流传久远的面具也得以保存下来,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另外,作为民间草根文化的代表,由于民间祭祀和法事等表演需要,傩戏往往并无职业班底,也没有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改造,故而很少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现今还保留着宋杂剧、古南戏等古朴风貌。因此,傩戏对于研究古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戏曲保护
传承意义
傩的宗旨是驱鬼逐疫,以商周时期《周礼》的文字记载为始。数千年来,周代傩仪延伸为傩俗,衍为傩戏,扩散到汉文化全周边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如东亚地区的韩国和日本。傩仪、傩俗、傩戏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诸多文化艺术因素,包括诗、歌、乐、舞、戏等,这给文化艺术的起源和发生带来了诸多启迪。 这就意味研究傩戏不单纯是进行戏剧研究,而是具有人类文化学民族心理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由巫入道,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足迹。因此就有对其研究、记录、开掘文化内涵的必要。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也认为,对傩文化的重视、保护和研究,则对全面完整和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草根思想文化的一脉相承具有积极意义。
傩戏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为学术界提供了极高的历史学宗教学人文学、戏曲学、美术学、民俗学考古学等研究价值。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文物资料相当缺乏,特别是历史久远的史料少,难以佐证人类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动。而沿袭经年、保持不变的傩戏,却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人们从驱邪逐疫、敬神祭向请神尊祖、消灾纳福和娱神娱人方面转变的历程,留下了珍贵史料。
保护措施
傩文化应在现有条件下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这需要人们对本土文化更加重视,也需要得到当地各级领导的重视。如对傩戏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开展展演活动并筹建傩文化原生态基地建设、傩文化传习所、傩文化陈列室等。
对文化的封闭和开放性,我们也应持辩证的态度。另外,更好研究傩的价值,应从宗教、文艺、民俗、戏曲等不同角度广泛切入。
保护传承人,让传承人在良好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展演。争取组团队参加国内外的展演和学术交流活动。
2022年2月,傩戏(泸州傩戏)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傩戏 .华夏经纬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19:17
目录
概述
剧种简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