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傩戏
端公戏
大关傩戏传入历史悠久,清康熙六年(1667)大关县吉利镇鱼田村曹家寨道士曹文广从四川学习傩戏返回家乡,便招收门徒,立坛开教,使傩戏在大关县境内日渐普及。道家师傅曹文广在编剧和演出中,把地方民间小调、川剧音乐、民间武术和杂技等表演技巧融入其中,形成演、唱、说、跳、打为一体的地方特色剧种,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傩戏,俗称端公戏、师娘戏或跳端公。民间也有叫庆菩萨或庆坛的。端公坛门有武坛、阳坛和正坛,是民间巫术祠仪与戏曲表演相结合的古老的地方民间剧种。
大关傩戏表演的最大特点是,用生动形象的木雕面具,通过化妆来表现和区分人物,它仅用于妆扮二郎神、寿星、福星等角色,还用于妆扮八蛮将军,苗老三、和尚等世俗人物。
大关的傩戏经过长期改进,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表演方式,表演角色分生、旦、净、丑 四类,其唱腔有“九极十三腔”之说。曲牌有《西江月》、《哭梧桐》、《柳含烟》、《豆芽黄》、《洞中春》、《梅花咏》、《二黄腔》、《高腔》、《哭声腔》和《走板》等。演员必须具备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艺术及扑、翻、打、斗、踢的功夫,演出时既有武场伴奏,又有丝竹管弦的文场设置。20世纪80年代,大关傩戏只有少数地方偶尔演出,传统的傩戏艺术已日渐消失。最近,大关县文体局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中,已将其收集整理纳入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6 17:3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