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
汉语词语
迁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qiān xǐ。1、迁移;搬家。2、变易;更改。3、为了觅食或繁殖周期性地从一地区或气候区迁移到另一地区或气候区。4、被征发而远途服役。
释义
(1) [move]∶迁移;搬家。
(2) [change]∶变易;更改。
(3) [migrate]∶为了觅食或繁殖周期性地从一地区或气候区迁移到另一地区或气候区。
(4) [do corvee labour to distant place]被征发而远途服役。
迁徙之徒。——汉· 贾谊《过秦论上》
出处
《国语·齐语》:“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
例句
1、有变化。
《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史记·李斯列传》:“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覩归。”
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及上废其典、下失其职而周衰矣,故征伐出于诸侯,使典之用舍兴坏系焉迁徙。”
2、更改,变易。
《国语·齐语》:“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 韦昭注:“迁徙,犹改更也。”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故卒伍成于内,则军正定于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
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宿迁县志》:“至国朝雍正十一年,复属徐州。沿革迁徙不一,故志为难。”
3、搬迁,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史记·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应劭 《风俗通·正失·王阳能铸黄金》:“王阳虽儒生,自寒贱,然好车马衣服,极为鲜好,而无金银文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
苏轼《策别十九》:“如此则内无屯聚仰给之费,而外无迁徙供亿之劳。”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百姓迁徙,城中一空。”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家母等仍居北京,盖年事已老,习于安居,迁徙殊非所喜。”
《再塑生命》:“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4、流放边远地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李迪既与丁谓论事,得罪迁徙,淹沦久之。”
《元典章新集·刑部·毁伤眼目》:“将曹辛一决杖一百七下,迁徙 辽阳屯种。”
5、谓升迁官职。
《史记·龟策列传》:“卜迁徙去官不去。”
王巩《闻见近录》:“上悉可,内外迁徙,数日间凡数十人,皆文靖平日所厚。”
傅维鳞《明书》卷一六二:“刘瑾用事,以入赂迁徙人官,故中外冀迁官者多贪墨克赂,民重病之。”
参考资料
迁徙.汉典网.
迁徙.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2 11:38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