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
江西省辖地级市
萍乡市,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宜春市吉安市接壤,南与吉安市和湖南省株洲市毗邻,西与湖南省株洲市相连,北与湖南省长沙市交界,地貌较为复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总面积3823.9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月,全市辖2个区、3个县。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80.16万人。
历史沿革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萍乡就有三苗族生产劳动繁衍生息。
西周时,属扬州。
春秋时,属吴国。
战国时,为楚地。
秦时,属九江郡。
汉高祖时,属扬州豫章郡和荆州长沙郡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设萍乡县,属安成郡,县治设芦溪古岗(今芦溪县古城村),辖地包括今安源区芦溪县的全部、上栗县和湘东区的大部。太平二年(257年),上栗长平以北从醴陵析出划归康乐县(今万载县)。
晋咸宁年间(265~280年),属宜阳郡。元康元年(291年),析荆州安成郡入江州安成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销康乐县,上栗长平以北划归萍乡县。开皇十一年(591年),属袁州;大业初属宜春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萍乡市区)。武德五年(622年),属袁州。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划为10道,萍乡属江南道袁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东、西两道,萍乡属江南西道袁州。
五代十国,先为吴国(907~937年),后为南唐(937~961年)属地。
宋代,复为江南西道袁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安抚司;翌年,袁州安抚司改为总管府,隶属湖南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属江西省袁州总管府。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县升为州,隶属袁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改袁州路为袁州府,辖地未变。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全国废行省,萍乡改州为县,隶属江西省布政使司袁州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清亡(1911年),属袁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袁州府,直隶省辖。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划为豫章、浔阳、庐陵、赣南4道,属庐陵道,辖地未变。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直隶省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属第八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划为8个行政区,属第二行政区,区署设萍乡县城。民国三十年(1941年),区署迁至宜春县城。
1949年7月23日,萍乡解放。政区设萍乡市和萍乡县;9月,撤市留县,隶属袁州分区。
1952年9月,袁州专区和南昌专区合并为南昌专区,萍乡县随隶南昌专区。
1956年,扩区并乡。
1958年,撤乡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59年1月,南昌专区更名宜春专区,辖萍乡县。
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
1966年,撤区并社。
1970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省辖市。
1992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吉安地区莲花县划归萍乡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1年1月,设城关、芦溪、湘东、上栗4区。
1976年2月21日 城关、芦溪、湘东、上栗升格为县级区。
1983年2月,撤销萍乡镇,设八一、凤凰、后埠、东大、丹江5个街道。
1984年3月,改社队为乡村建制。
1986年元月,上栗区鸡冠山乡析出杨岐乡。
1993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城关区更名为安源区。
1997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上栗区改设上栗县;撤销芦溪区改设芦溪县。
2001年7月9日,撤销安源区郊区乡和莲花县琴水、花塘、寒山3乡。
2003年9月,白源镇改设为街道,湘东镇划出新建、新村等5村和兴华、星群、三湾等19个居委会设立峡山口街道,至此全市街道增至7个。9月4日全市共撤并白源、龙台、麻田等9个乡镇。
2012年10月,上栗县从上栗镇、福田镇、东源乡、鸡冠山乡析出部分村组设立杨岐乡,同时将鸡冠山垦殖场并入杨岐乡。
2016年5月,市人民政府从凤凰街迁至安源区白源街道玉湖东路。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1月,萍乡市辖2个区、3个县: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安源区、湘东区;有28个镇、19个乡、9个街道、136个居民委员会和640个村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安源区白源街道玉湖东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省会南昌市的正西方。东与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北纬26°57′~28°01′,东经113°35’~114°17′之间,市境南北最长127千米,东西最宽67千米,境域国土面积3823.9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萍乡市境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但从全市地势起伏状况来看,山地、丘陵和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东、南部武功山是萍乡市与莲花、安福、宜春等市、县的界山,主峰金顶海拔1918.3米,为全市最高峰,北部的杨岐山主峰海拔947.6米。西部大屏山最高点为615米,是江西萍乡与湖南醴陵的省界山。中部广大地区丘陵起伏,河川纵横。上埠―高坑―泉江―楼下一线。丘陵岗峦相连,为赣江支流袁水与湘江支流渌水(萍乡境内称萍水)的分水岭。西部陂头洲海拔仅65.4米,是全市最低处。全市整个地势是南北高,中部略低,为一马鞍形。全市土地总面积2764.93平方千米,其中丘陵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山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河谷平原约占五分之一。
气候
萍乡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霜期短,作物生长期长。平原地带,春、夏、秋、冬四季平均开始日期为:春季3月26日,季长70天;夏季6月4目,季长99天;秋季9月11日,季长61天;冬季11月11日,季长135天。夏冬两季时间较长,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春秋两季时间较短,各约两个月,其昼夜时间相近。四季天气特征表现为:春季湿润温和,但天气多变,时晴时雨,俗有“春无三日晴”之说;夏季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秋季凉爽、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多雨(雪)天气。春夏两季多雨水,但夏季是全年的降水集中期。而在夏秋两季交替时期,晴热少雨,蒸发量大,易出现伏、秋旱。
水文
萍乡市区内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袁水、莲水发源于罗霄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萍水、栗水、草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杨岐山之间,最终注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萍乡市境内有袁水、草水、栗水、萍水、禾水等5条主要河流,控制流域面积3877.5平方千米。其中袁水控制流域面积729平方千米;草水控制流域面积1376.1平方千米;栗水控制流域面积413.4平方千米;草水控制流域面积412.7平方千米;禾水控制流域面积946.3平方千米。有各类水库203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27座,小(二)型水岸170座,总有效库容2.09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沉积物)孔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红岩风化网状、裂隙水等五种。
动物资源
萍乡市境内有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哺乳动物有金钱豹、狼、黄鼬黄鼠狼)、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野山羊刺猬穿山甲华南兔竹鼠野猪水鹿、河鹿、猕猴藏酋猴蝙蝠等40种。爬行动物有乌龟,平胸龟、中华壁虎、北草蜥白条草蜥蝮蛇青竹蛇菜花蛇眼镜蛇蕲蛇银环蛇乌梢蛇等18种。两栖动物有大鲵娃娃鱼)、蟾蜍雨蛙虎纹蛙黑斑蛙、青蛙、牛蛙等9种。鸟类有燕、雁、夜鹰、喜鹃、杜鹃布谷鸟)、白鹂、啄木鸟黄鹂、麻雀、铁雀画眉猫头鹰竹鸡、鹳、野鸭、水鸭、翠鸟、莺、鸥、百舌白头翁、鹦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鸳鸯、唤春、鹤、伯劳、石燕、乌鸦等173种。其他动物常见种类主要有蚌、螺、蜗牛、蟹等介壳类及昆虫。市境内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云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灵猫、小灵猫、水鹿、河麂猕猴藏酋猴穿山甲大鲵(娃娃鱼)、虎纹蛙鸳鸯、白鹂等12种。江西省级保护动物有豹猫野猫、狸子)、狼(野狗)、黄鼬(黄鼠狼)、果子狸(花面狸)、尖吻蛇五步蛇)、乌梢蛇、黑眉锦蛇金环蛇眼镜蛇(扇头风)、喜鹊鸦鹊)、画眉、寿带鸟、竹鸡、鹧鸪、伯劳(山和尚)、翠鸟等17种。
植物资源
萍乡市境内有分布的裸子植物9科,20属,30种;被子植物157科,645属,1295种。其中乔灌木有64科,279种,且分布广。主要乔木树种有壳斗科栲属、麻栎属、板栗属、杉科的杉木属水杉属樟科檫木属樟属润楠属山茶科木荷属山茶属柃木属,杜黄科的杜英属猴欢喜属木兰科木兰属含笑属等。主要灌木有柃木、杜鹃、乌饭、白栎冬青胡枝子等。主要草本植物有铁芒萁狗脊淡竹叶芭茅等。主要藤本植物南蛇藤大血藤野木瓜爬山虎蛇葡萄、刺果卫茅等。市境内有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杉穗花杉南方红豆杉苏铁伯乐树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鹅掌楸白豆杉花榈木花梨木)、福建柏厚朴凹叶厚朴香樟润楠浙江楠喜树(旱莲木)等12种;江西省一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金钱松等;江西省二级保护植物有南方铁杉沉水樟刺楸、银针花、独兰花八角莲天竺桂白桂木、短萼黄莲等18种;江西省三级植物三尖杉粗榧紫玉兰豹皮樟黑壳楠江西杜鹃云锦杜鹃紫花含笑实心竹天门冬七叶一枝花红花油茶小果石笔木细叶香桂、中华五味子、金毛狗蕨等42种。
矿产资源
萍乡市发现有用矿产44种,其中:能源矿产有煤,黑色金属矿产有铁(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锰),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钼、钨、锡、铅、锌、钴、锑、砷、汞,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粉石英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滑石、海泡石、镁质粘土、海泡石镁质粘土、石砂、变质石英砂岩、膨润土透闪石、大理石、膨胀粘土、釉泥、花岗岩、辉绿玢岩黄铁矿菊花石、石膏、硅石、类浮土、麦饭石、红砂、河砂(石)、矿泉水等。发现矿产地285处,探明工业矿床87处,按保有资源储量划分:中型6处,小型8l处,另有矿点162处,矿化点36处。
人口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总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萍乡市总人口1804805人。
截至2023年底,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0.1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6.8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42%,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9万人,出生率为6.56‰,比上年下降0.9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53万人,死亡率为8.47‰,上升0.7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91‰,下降1.68个千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
城乡构成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常住人口126.87万人,比2022年末的125.45万人增加1.4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3.29万人,比2022年末的55.43万人减少2.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70.42%,比2022年的69.36%提高1.06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0-15岁的人口为34.45万人,占总人口的19.12%,其中0-14岁人口31.77万人,占17.63%;16-59岁的人口为107.18万人,占59.4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8.53万人,占21.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7.66万人,占15.35%。与2022年末相比,0-15岁人口减少1.57万人,占比下降0.79个百分点;16-59岁人口减少0.93万人,占比下降0.2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77万人,占比提高1.0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0.86万人,占比提高0.54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91.83万人,比2022年末的92.21万人减少0.38万人;女性人口88.33万人,比2022年末的88.67万人减少0.34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50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95,比2022年末的103.99下降0.04。
人口自然增长
2023年,全市出生人口1.19万人,比2022年的1.36万人减少0.17万人;死亡人口1.53万人,比2022年的1.40万人增加0.13万人。人口出生率6.56‰,比2022年的7.50‰下降0.9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8.47‰,比2022年的7.74‰上升0.7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91‰,比2022年的-0.23‰下降1.68个千分点。
地区分布
2023年,全市6个县(区)中,常住人口超过40万的有2个,在2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有3个,在20万人以下的有1个。
民族构成
萍乡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他各民族和谐并存的结构组成,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土族、达尔族、仫佬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塔吉客族、怒族、俄罗斯族等32个民族。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15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1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475.44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598.51亿元,增长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796元,增长3.1%,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为9053美元。
2023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71.21亿元,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5.67亿元,比上年增长6.2%。
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8%;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9.4%,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9.6%,工业技改投资下降37.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8.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37.8%;非国有投资下降18.4%,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9.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8%。
第一产业
202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粮食种植面积108.39万亩,下降3.4%。其中,谷物种植面积88.74万亩,下降4.4%;豆类种植面积8.75万亩,增长9.0%;薯类种植面积5.93万亩,下降4.2%。油料种植面积48.30万亩,增长0.5%。蔬菜类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3.00万亩,增长1.2%。
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46.15万吨,比上年下降5.2%。其中,谷物产量41.88万吨,下降4.7%;豆类产量1.43万吨,增长8.6%。油料产量5.40万吨,下降5.4%;蔬菜类及食用菌产量74.13万吨,增长4.2%。
2023年,全年肉类总产量13.85万吨,比上年下降5.9%。其中,猪肉产量10.75万吨,下降7.0%;牛肉产量0.47万吨,增长1.2%;羊肉产量0.76万吨,下降3.9%;禽蛋产量1.21万吨,下降2.6%。年末生猪存栏62.38万头,下降14.8%;全年生猪出栏131.88万头,下降5.0%。水产品产量4.48万吨,增长5.1%。
2023年,全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437家,比上年增长2.3%;合作社成员8.21万个。
第二产业
2023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3.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5.7%,集体企业增长32.4%,股份合作企业下降30.6%,股份制企业增长4.9%,私营企业增长2.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5.8%;分行业看,33个行业大类中,22个实现增长,占比6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8.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6%。煤炭、陶瓷、水泥、烟花鞭炮、冶金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下降8.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11.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下降5.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8.6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3.3%,比上年降低5.3个百分点。
2023年,全市重点监测的1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7种产量比上年增长,增长面为63.6%。其中,钢材增长4.1%,原煤增长27.3%。全年全市工业用电量55.2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实现工业增值税34.58亿元,下降6.8%。
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利润总额57.05亿元,下降10.2%,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63元。
截止2023年末,有6个工业园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源工业园区、湘东工业园区、莲花工业园区、上栗工业园区、芦溪工业园区)投产工业企业达700家,安置从业人员7.67万人。全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9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42.84亿元,下降3.6%。
2023年末,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业总产值22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98.57亿元,下降0.8%,占建筑业总产值的90.0%;安装工程产值19.32亿元,增长34.8%,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8%。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8.5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6.76亿元,增长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52亿元,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41亿元,增长8.1%;金融业增加值66.93亿元,增长10.8%;房地产业增加值55.17亿元,下降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5.54亿元,增长4.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30亿元,增长4.4%;利润总额4.43亿元,增长25.4%。
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类比上年增长51.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0.7%,家具类增长57.7%,粮油、食品类增长34.9%,金银珠宝类增长10.4%,通讯器材类增长6.0%,中西药品类增长3.3%。
20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43.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5.47亿元,增长1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02.13亿元,增加191.66亿元,增长17.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36.75亿元,增加243.94亿元,增长15.3%。其中,短期贷款475.97亿元,增加67.80亿元,增长16.6%;中长期贷款1229.86亿元,增加171.01亿元,增长16.2%。
2023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04亿元,增长7.9%;寿险保费收入23.87亿元,增长3.1%。累计赔付支出1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财产险赔付9.93亿元,增长12.9%;寿险赔付4.96亿元,增长18.1%。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全年专利授权149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2件,比上年下降17.7%。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92件,比上年增加1.27件。
教育事业
2023年,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6565人,在校生53262人,毕业生17023人;普通高中招生13415人,在校生41112人,毕业生11633人;普通初中招生24685人,在校生75204人,毕业生23568人;普通小学招生22596人,在校生141643人,毕业生2511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216人,在校生19792人,毕业生7758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64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2231人。
主要小学: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上栗县栗江小学、湘东区湘东小学、莲花县城厢小学
普通高中:萍乡中学安源中学上栗中学芦溪中学、湘东中学、莲花中学
成人院校: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萍乡分校)
本科高校:萍乡学院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含个体),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7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75820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国家一级图书馆:萍乡市图书馆莲花县图书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底,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95个(含村卫生所、诊所、防保站)。其中,医院、卫生院8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防治所(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6个。卫生技术人员19623人(含村卫生所、诊所、防保站)。其中,执业医师4961人,执业助理医师978人,注册护士7793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3158张。
体育事业
截至20223年底,共有青少年俱乐部11个,晨晚练健身活动点117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65个。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200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全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7亿元,直接扶持创业4517人,带动就业2.6万人。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5.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7万人,增长6.12%。其中,参保职工43.1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2.26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74万人,市本级8.19万人。向城市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84亿元,月人均补差573元;向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3.5亿元,月人均补差441元。
截至2023年底,年末共有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8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77个。床位数10095张,其中养老床位数9715张。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114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785个。临时救济困难户20455人次。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7亿元。
交通运输
数据
2023年,全年铁路货物发送量469.2万吨,比上年下降5.8%;铁路旅客发送量498万人,下降25.0%。全年公路社会货物运输量5797万吨,增长5.0%,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294209万吨公里,增长4.0%;社会旅客运输量458万人次,下降60.3%,社会旅客运输周转量29518万人公里,增长22.8%。
截至2023年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1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7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32.16万辆,比上年增长4.3%。
2023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电信业务总量16.9亿元,增长1.2%。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8182.13万件,增长21.3%。其中,快递业务量4136.90万件,增长32.9%;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4045.23万件,增长11.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8.1万户,增长1.8%。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85.3万户,增长3.4%。
公路
萍乡市交通发达,是赣湘交通中心。国道G319、国道G320、国道G322和G60沪昆高速公路(昌金段)、G72泉南高速公路(吉莲段)、S89上莲高速公路、S38昌栗高速公路在萍乡交汇组成了“大十字”主干线,形成了贯通全市,通达四邻,两纵两横的高等级公路网。
铁路
萍乡市境内沪昆铁路横贯东西,2014年建成沪昆客运专线(杭长段)在萍乡城北设立萍乡北站,使城市形成3小时内到达上海杭州,4小时内到达武汉广州,到达省会南昌一小时不到,到湖南长沙也只需半小时,规划中的渝长厦快速铁路也将经过萍乡,届时到达福建海西经济区更加方便。主要铁路有沪昆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吉衡铁路
历史文化
地方象征
香樟树是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2017年11月30日,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最终确定香樟树为“市树”。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2017年11月30日,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最终确定杜鹃花为“市花”。
方言
萍乡方言是介于赣、湘而方言之间的一种地方方言,源于楚国,经过其它方言变种而来。萍乡方言使用范围北至福田、彭高,南至高坑,白源,西至青山、大城,方圆约五十里地。而事实上,一离开萍乡城,萍乡方言还有不同的变种。赣方言以南昌话为标准方言,湘方言以长沙话为标准方言。就萍乡全市而言,宣风话受宜春话的影响比较大,与萍乡话的距离比较大,麻田、张家坊受安福话的影响比较大,上栗话受浏阳话的影响比较大,老关话受醴陵话的影响比较大,排上话受攸县的影响比较大。芦溪话介于宣风和萍乡话之间,湘东话介于老关和萍乡话之间。以此类推,萍乡话受芦溪话、湘东话和上栗话的影响,介于三者之间,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方言,比芦溪话更接近湘方言,比湘东话更接近赣方言,显得柔和、动听。
非遗
萍乡市境内非遗资源众多,截至2017年,萍乡市共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省级非遗项目。
宗教
萍乡市历史悠久,杨歧山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杨歧宗发祥地,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涉及海内外。
地名由来
“萍乡”一名始自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孙皓置县。《宋书》州郡(二)曰:“萍乡侯相,吴立”。这是萍乡设县的最早纪录。其名称由来,自宋迄今说法不一。关于“萍乡”的由来大体上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楚昭王在这里获得萍实(一种大如酒具“斗”、红色、味甜野生植物果实),所以取名“萍乡”。此说在萍乡流传较早且较为广泛。“萍乡”一名的由来,历届县志均记载为楚昭王渡江得萍实故事,其典故出自《孔子家语》。春秋战国时期,楚昭王路过萍乡,在过河时,只见河面上有一样东西顺流而下,“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别。”楚王于是派一使臣带着那东西和礼物去请教孔子。孔子见了那东西惊喜地说:“这是萍实,是吉祥之物,只有称雄诸侯的国君才能得到呀!”使臣听了,有些迷惑不解。问道:“先生何以得知它叫萍实呢?”孔子说:“我过去周游列国的时候,曾在楚国境内问渡口,顺便听到一首童谣,说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圆如赤,剖而食之,甜如蜜。所以我知道。”使臣又问道:“这萍实能经常得到吗?”孔子说:“这怎么可能,萍实是集天地之精华而成,百年也难得一遇啊!现在楚王得到了它,是楚国将要振兴的征兆。你回去后,可代我向楚王表示祝贺。”使臣回去后一一作了汇报。楚王听了,非常高兴,对孔子的博学赞叹不已。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萍实里”,又叫萍乡。此后,宋何异根据县北昭王庙古碑,曾作《楚台引》。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来萍探望其兄时,曾写过一首诗赞美萍乡,诗中写道:楚地童谣已兆祥,果然所得属昭王。若非精鉴逢尼父,安得佳名冠此乡!
二说是古代这里有很多萍草,所以取名萍乡。该说出自唐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以地多生萍草,因以为名”。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吉甫深明时政,为相时多所建树,著有《元和国计簿》十卷(已佚),汇总全国方镇、府、州、县之数与户口、赋税、兵员之状况;《百司举要》一卷(已佚),阐述职官源流职掌;《元和郡县图志》,为地理名著,深为后世学者所称道。《大清一统志辑要》、《补三国疆域志》、《中国市县手册》等书,均持此说。萍乡境内多萍草,这一自然现象与李吉甫所说的相吻合。如《萍乡县志》气候篇曰:“萍地风光茂密,水土和平,绝无瘴厉之害,暖多寒少,气泄鲜凝……按月令,桐始华,萍始生,桐有三种,萍产则荏桐居多;萍亦有三种,而萍之县所云,叶如小荷,开黄花,结实如小角黍,乃萍实也。”又《祥异篇》曰:“萍缝草,水栗也。楚昭王所获者,此萍之实也。”可见以前萍乡境内多萍草无疑。三国吴置县,就是据当时这一自然特点而名县的。这也是历史上置县名的规律之一。按《郡县释名地理志》曰:“萍,皆作苹或平三字同韵,在词也多为同义。”《说文解字》曰:“萍,无根浮水而生者,从草,平声。符兵切。”萍乡一名在古籍中往往亦可写作“苹乡”。
三说是古代中原民族南移,为了表示不忘本,而沿用了中原地区平乡的名字,后来人们把“平”转写成了“苹或萍”。“北民南迁说”是萍乡得名新的说法。“古代中原民族南移,名不忘本。验之江西,如豫章、九江、浔阳、都昌、戈阳、上蔡、新昌等皆本北方旧名。萍乡之名,当即沿用汉志广平国之平乡。汉末孙吴立县时,其四邻旧有之县,均沿用中原旧名,如宜春、安成,本汝南郡之县名,建成,本沛郡之县名。……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醴陵侯越。索隐曰:属清河(全租望所见本,见《汉书·地理志》稽疑),则醴陵之名,亦转袭而来。萍乡之取旧名,事同一义。若[平]之转变为[苹](《新唐书》)。为[萍],古今地名,字形传写,随时遽变,其例甚多,可无庸作字义之解释矣! ”
风景名胜
武功山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中西部,萍乡、宜春、吉安三市交界处,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北段。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武功山作为江西省西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由七大景区组成,总面积183平方千米,总规划面积38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8.1%。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进入,由萍乡方向进入的金顶、九龙山、发云界、羊狮幕4大景区,面积71.6平方千米,规划面积为130.5平方千米。
武功山于1985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年,再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5年,成功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自然遗产,2011年,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月,被文化和旅游部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被授予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第一名)、全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等。
杨岐山
杨岐山是禅宗杨岐宗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栗水河和萍水河的主要源头。1995年,杨岐山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3月,入选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杨岐山风景区1995年规划范围为100平方千米,为便于管理,2010年,省政府批准将规划面积调整为30.94平方千米,下辖杨岐普通寺、孽龙洞、凤鸣湖三大景区,是一个以禅宗古刹、岩溶景观和自然生态为特色,以宗教文化、休闲度假、岩溶探奇和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根据申报国家级风景区的需要和资源禀赋,将九龙洞区域纳入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扩展至57.2平方千米,包括杨岐山、普通寺、孽龙洞、九龙湾4个核心景区和瑶金山寺、李畋故居、长红檵木3个外围独立景点。
孽龙洞
孽龙洞是位于萍乡市城区15千米的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是一个形成于1亿八千年前的天然溶洞,全洞长达4.2千米,蜿蜒曲折,深邃清幽。
洞内常年恒温18度冬暖夏凉。洞内景点多达一百余个,如:天堂大厅、童子拜观音、千丘梯田、倒柳垂杨、许愿池、回龙厅等。最为壮观的是洞内的洞天飞瀑,它高九米宽七米,天然瀑布水从九米高的上空直奔洞池,溅起无数水花,声势浩大声撼震天,为此洞一绝。清风、怪石、流泉、飞瀑被称为“洞中四绝”。
相传古代鄱阳湖有条孽龙企图把江西变成泽国,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后被许真君制服于萍乡杨岐山下的一个山洞里,孽龙洞故得其名。
杨岐普通寺
杨岐普通寺,位于萍乡市上栗县的杨岐山上,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原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1200平方米,距萍乡市区25千米。杨岐普通寺依杨岐山而建,逐层递高,古朴雄伟。杨岐普通寺系中国佛教五宗七家之一禅宗临济宗杨歧派的发祥地。
杨岐普通寺,初名广利禅寺,乘广禅师唐宝十二年(753年)创立,宋庆历年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将广利禅寺改名为普通寺。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杨岐普通寺”匾额。
萍乡孔庙
萍乡孔庙,是在中国已知的22座孔庙中兴建较早,也是江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孔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为唐萼倡建,故址在萍乡市南正街的宝积寺后,北宋时兵毁。自南宋后经过八次迁建,清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建。1987年就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1981年时,萍乡孔庙就被辟为萍乡市博物馆,在大成殿西侧的训导斋和明伦堂内,还有萍乡古代文明陈列馆。有着“世界罕见、亚洲第一”之称的巨型千年灵芝,以及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蛋化石都曾在这里展出。2010年,萍乡市博物馆迁出了孔庙,搬到了新的地址,孔庙则变成了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时常举办一些关于孔庙文化的展览。
安源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萍乡安源区,距萍乡城区6千米。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遗址陈列室。1968年,兴建陈列馆。1969年,开放。1984年8月,改现名。获评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大楼高24米,长100米,宽30米,系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间建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边是红色瓷砖组成的五星红旗和大型有机玻璃火炬灯。大厅门口有6根用大理石砌成的方开型大柱,高约14米。
安源锦绣城
安源锦绣城又名安源古城、安源影视城。该影视城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浓缩了老安源的建筑,茶楼、烟馆、祠堂、工人俱乐部等五十多处景观,旨在重现二、三十年代的安源老街旧景色。同时还将呈现出早期在萍乡拍摄过的矿井、道具、演出剧照、名人题词。安源影视城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安源红色旅游开发,更加方便以安源为背景的影视剧拍摄。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城市名片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6: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