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
安徽省池州市辖县
青阳县,安徽省池州市辖县,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部中山峭拔,中部丘陵绵延,北部以河谷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总面积119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0月,青阳县下辖10个镇、3个乡(其中九华镇、九华乡由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代管)。2023年末,青阳县总户数83540户,户籍人口271032人。
历史沿革
全境自夏代(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以后,属古扬州域。
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年)后期属吴,境内山区多为山越人聚居;战国初吴灭(前473年)属越;越亡(约前306年)属楚。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3年)楚亡,全境统于秦,属鄣郡。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属鄣郡改置之丹阳郡。陵阳(广阳、南阳)、临城、定陵诸县 。元封二年(前109年),境内始置陵阳县,治所为楚人所建陵阳城戍(今陵阳镇),县域含今青阳大部及石台、泾县与黄山市部分地区。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吴主孙权孙以陵阳北境及石城县地置临城县,与陵阳县并属丹阳郡。临城治所在城子山之东,一说即今县城以南五里之蓉城镇光华村,县境含今青阳北部各乡镇及南陵县、铜陵县部分地区。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陵阳、临城并属丹阳郡以南所析置之宣城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因避杜后讳,改陵阳县为广阳县,隶属不变。义熙(405~418年)中,侨置定陵县由丹阳(今当涂县丹阳镇)迁至临城东北境,今丁桥镇古称定陵乡,治所应即在境内,确址或谓即古之管埠镇;县境含今青阳北部丁桥、木镇等乡镇及南陵、铜陵部分地区,属淮南郡,广阳、临城仍属宣城郡。
南朝刘宋大明六年(462年),定陵属宣城郡。萧齐(479~502年)仍旧。萧梁普通六年(525年),临城、定陵改属南豫州南陵郡。陈(557~589年)仍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陈亡,广阳、临城、定陵统归于隋,旋废定陵、临城入南陵县。大业元年(605),因避炀帝讳,改广阳县为南阳县,旋废入泾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6月,复置南阳县,治所在今陵阳镇,属宣州总管府南徐州(旋改为猷州);八年(625年),再废南阳县入泾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析南陵、秋浦、泾县部分地域置青阳县,治所在今县城蓉城镇,属江南西道宣州。永泰元年(765年),析青阳南境地入新置石埭(今石台)县,两县并属池州。之后,治所迄未变更,县境亦无大变动。
五代十国时,杨吴(907~937年)升青阳县为胜远军。南唐(937~975年)复青阳县,属江宁府(今南京)。
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县境统于宋,属江南路(南宋为江东路)池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县境为元军占领,属江浙行中书省池州路。
明初(1368~1420年),青阳属京师应天(今南京)直隶池州府。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顺天),属南直隶池州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明亡,县境统于清,属江南省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建安徽省,始属安徽省池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皖省划为10个行政区,青阳属第八区。
1949年4月21日起,青阳属池州行署。
1952年,撤池州行署,改属安庆专区。
1965年,复属新建的池州专区。
1980年,撤池州地区,划属宣城地区。
1983年7月,改属芜湖市。
1988年9月,复属新建的池州地区。
2001年1月起,隶属新成立的池州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青阳县辖10个镇、3个乡:蓉城镇、木镇镇、庙前镇、陵阳镇、新河镇、丁桥镇、朱备镇、杨田镇、酉华镇、九华镇、九华乡、乔木乡、杜村乡。青阳县人民政府驻蓉城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阳县,位于皖南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与皖南山区交界处,介于北纬30°19′—30°51′,东经117°41′—118°05′之间。东接南陵县,泾县,南邻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西连贵池区,北交铜陵市义安区。青阳县境域东西宽约40千米,南北长约65千米,总面积11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阳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南部中山峭拔;中部丘陵绵延,山丘间散落,小型盆地;北部以河谷平原为主,平原之上有少数低山、丘陵分布。
气候
青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热冬寒,春秋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长,无霜期短,梅雨期40天左右,秋季干燥,冬有冰雪。四季气温递减率为:春季(3~5月)0.44度/100米,夏季(6~8月)0.56度/100米,秋季(9~11月)0.49度/100米,冬季(12~2月)0.38度/100米,全年平均值0.47度/100米。夏季始于每年5月21日,终于每年9月20日;秋季始于每年9月21日,终于每年11月21日;冬季始于每年11月21日至次年3月15日,计115天。初霜多出现于11月上中旬,平均初霜为每年11月3日,终霜3每年月28日。
水文
青阳县水系以九华山为分水岭,山南陵阳河、三溪河,属青弋江支流,入太平湖;山北青通河、九华河注入长江。主要受降雨量支配,旱期流量小,汛期、雨季流量大。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青阳县地表水量,丰年为22亿立方米,平水年约18亿立方米,偏枯年为1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产水量18.23亿立方米。历年平均径流深800至1200毫米,径流量11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60%。平均每亩降水940立方米,人均占水量7000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青阳县耕地21436.22公顷(321543.3亩)。
园地2444.96公顷(36674.4亩),林地78331.38公顷(1174970.7亩)。草地195.81公顷(2937.15亩),湿地193.3公顷(2899.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607.16公顷(144107.4亩),交通运输用地1727.97公顷(25919.5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550.34公顷(68255.1亩)。
生物资源
青阳县境生物资源较丰富,种类繁多。截至2016年,调查显示有植物资源1200余种,动物资源300余种。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原始森林消失,以原始森林为栖息地野生动植物有的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消亡。明、清时期常出没山林的华南虎,今已绝迹。金钱豹的头数大为减少。野生中药材种类产量均显著下降。
矿产资源
青阳县已知矿藏,按工业用途和自然分类,有燃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27种;按地质矿产成因分类,有火成岩成矿7种、沉积岩成矿12种、接触带或裂隙充填成矿8种,有矿床、矿点、矿化点119处,地球物理、化学异常区74处,辰砂、重砂异常区3处。
人口
2022年,青阳县人口出生率3.98‰,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死亡率6.33‰,上升0.9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35‰,比上年下降2.02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户数84212户,年末户籍人口271384人。其中男性人口139284人,占51.3%;女性人口132100人,占48.3%;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2人;乡村人口173829人,占64.1%。
2023年,青阳县人口出生率4.43‰,比上年增长0.45个千分点;死亡率3.57‰,降低2.7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0.86‰,比上年增长3.21个千分点。2023年末全县总户数83540户,年末户籍人口271032人。其中男性人口139074人,占51.3%;女性人口131958人,占48.7%;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24人;乡村人口170739人,占63%。
经济
综合
2023年,青阳县生产总值178343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8579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12930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921928万元,增长6.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8290元,比上年增加2095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5:42.5:49变化为8.3:40:51.7。
2023年,青阳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4.6%。投资在库项目238个,其中5000万以上168个,5000万以下70个。房地产开发投资119808万元,下降30.5%;商品房销售面积93222平方米,下降48.4%;商品房销售额67419万元,下降47.8%。
2023年,青阳县财政收入261767万元,增长27.7%。其中地方一般收入130463万元,增长9.5%;上划中央收入126234万元,增长49.7%。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87988万元,增长14.1%;非税收入42475万元,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42025万元,增长38.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2.5%。全年财政支出295169万元,增长4.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472万元,增长4.2%;科学技术支出5562万元,增长109.4%;卫生和健康支出23099万元,下降7.6%;农林水事务支出58968万元,增长14.4%;教育支出41389万元,增长9.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0323万元,增长1.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78万元,下降29.9%。
第一产业
2022年,青阳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15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38万亩,比上年增长0.94%;全县粮食总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1.43%;全年粮食平均单产367.64公斤/亩,比上年增长0.49%,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平均亩产实现“三增长”。蔬菜产量39986吨,增长4.1%;生猪出栏85847头,增长0.14%;肉类产量20398吨,下降0.48%。
2023年,青阳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048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8%。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59万亩,比上年增长0.71%;全县粮食总产量10.94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全年粮食平均单产369.88公斤/亩,比上年增长0.61%,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平均亩产实现“三增长”。蔬菜产量41023吨,增长2.6%;生猪出栏86510头,增长0.77%;肉类产量20680吨,增长1.38%。
第二产业
2022年,青阳县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户,当年新增25户,产值超亿元企业38户,超5亿元企业2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2%;工业增加值能耗0.6411吨标准煤/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4.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增长4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下降0.09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增长21.5%;汽车制造业增长7.6%;纺织服装、服饰业产值增长0.5 %;造纸及纸制品业下降0.4%;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不一。阀门2.4万吨,增长2.6%;石灰石1341.4万吨,增长12.8%;服装147.1万件,增长8.5%;铸铁件4.9万吨,下降19.3%;铜材6599吨,增长45%;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20732对千米,下降15.1%。
2023年,青阳县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户,当年新增31户,产值超亿元企业36户,超5亿元企业3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工业增加值能耗0.6052吨标准煤/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增长23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7%;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下降4.4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下降6.8%;汽车制造业增长43.6%;纺织服装、服饰业产值下降14.6 %;金属制品业下降27.8%。
2022,青阳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905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1%。63家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1066万元,增长23.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8万平方米。
2023年,青阳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434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3%。76家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2亿元,增长9.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青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653.7万元,增长4.9%。其中批发业零售额43184万元,零售业零售额617964.6万元,住宿业零售额21050.2万元,餐饮业零售额158454.9万元。全县共有116户限额以上调查单位,其中:45户联网直报企业,71户直报个体户(包含3户产业活动单位),全年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1369.9万元,增长3.5%。
2023年,青阳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643万美元,增长7.8%,其中进口8514万美元,增长12.6%,出口4129万美元,下降0.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51万美元,增长5026.8%。
2023年,青阳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618.6万人次,增长22.5%,其中入境游客0.03万人,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旅游总收入1986951万元,增长19.3%。
2023年,青阳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269万元,同比增长5.4%。全县邮电业务总收入27065.83万元,增长5.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593.91万元,增长17.12%;电信业务收入20471.92万元,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78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73049户,互联网用户127044户,5G移动电话用户175264户。
2023年,青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口径,下同)3275132万元,增长15.8%。其中住户存款2627672万元,增长17.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49224万元,增长19.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16951万元,增长8.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432272万元,增长28.9%。
交通运输
2022年客运量1026.8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521.6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350.32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75278.23万吨公里,青阳县城区公交线路5条,农村客运公交线路39条,出租汽车352台。截止2022年12月底我县境内公路总里程 1597.8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4公里、国省道241.82公里、县道224.008公里、乡道437.441公里、村道643.188公里。
2023年,青阳县客运量1030.594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138.073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798.27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02700.39万吨公里,青阳县城区公交线路5条,农村客运公交线路39条,出租汽车352台。截止2023年12月底我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599.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4公里、国省道241.82公里、县道221.299里、乡道454.846公里、村道630.005公里。
青阳县境内交通有318国道,里程42.2千米,纵贯东西;103省道64.5千米,横穿南北;五九公路通往九华山12千米;325省道通往石台县7千米;高速公路51.3千米,贯穿南北,青阳境内设道口二处。铁路里程5.8千米,在童埠设县级火车站青阳站。2013年7月29日,开通启航的九华山机场距青阳县城直线距离约20千米。2019年,池黄高铁正式开工在境内设立九华山站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青阳县共有小学29所(包含5处教学点),专任教师895人,在校学生1350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县有普通中学16所,专任教师1142人。其中,普通初中12所,在校学生7801人,专任教师645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33%;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6897人,专任教师497人。职业高中1所,专任教师86人,在校学生1712人。幼儿园25所,专任教师256人,在园幼儿5955人。
2023年末,青阳县共有小学19所(包含1处教学点),专任教师865人,在校学生1320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县有普通中学16所,专任教师1129人。其中,普通初中12所,在校学生7447人,专任教师635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86%;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6642人,专任教师494人。职业高中1所,专任教师85人,在校学生1931人。幼儿园24所,专任教师260人,在园幼儿5394人。
科学技术
2022年,青阳县新申请马德里商标 1件。全县商标有效注册量4393件(该数据为截至9月末数据,10-12月份数据暂未反馈),有效发明专利299件,万人拥有量达13.02。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青阳县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青阳县文化馆。
2022年末,青阳县共有博物馆1个,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数字文化馆)1个,图书馆 1个,为国家一级馆;青阳腔博物馆1个,影剧院1个,数字影剧院1个,乡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11个,农家书屋126个(其中:村级110个,社区7个、学校 9个),农民文化乐园9个,县开发区农民工文化园(开发区职工文体中心)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项。县图书馆年末图书馆总藏书量 120000册,有效借书证数达17202个。
2022年,青阳县更新村农家书屋图书6700余册,完成110个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实现村级农家书屋数字化全覆盖。举办“喜迎二十大 共筑中国梦”朗读大赛、“贯彻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第七届“书香飘农村”农家书屋经典诵读等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40余场。
2023年末,青阳县共有博物馆1个,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数字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为国家一级馆;青阳腔博物馆1个,影剧院1个,数字影剧院1个,乡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11个,农家书屋126个(其中村农家书屋110个、社区和学校书屋16个),农民文化乐园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县图书馆年末图书馆总藏书量244371册,有效借书证数达21680个。
医疗卫生
2022年,青阳县卫生计生(健康)机构182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机构3个、村卫生室114个、民营医院7家、门诊部及诊所36个,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各2个,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及血吸虫防治机构各1个。在岗职工总数20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59人,每千人口医生数2.89人,开设病床1667张,每千人口床位数6.72张。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千分之4.61;婴儿死亡率千分之3.4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2022年出生人口总数为1102人;死亡数1752人;女性初婚共486人,其中:19岁及以下0人,19岁及23岁间64人,23岁及以上422人。
2023年,青阳县卫生计生(健康)机构177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机构3个、村卫生室110个、民营医院7家、门诊部及诊所39个,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健康执法监督各1个,妇幼保健和血吸虫防治机构各1个。在岗职工总数22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54人,每千人口医生数3.38人,开设病床1568张,每千人口床位数6.79张。202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千分之1.87;婴儿死亡率千分之1.8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2023年出生人口总数为1201人;死亡数967人;女性初婚共488人,其中:19岁及以下1人,19岁及23岁间52人,23岁及以上433人,202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千分之1.87;婴儿死亡率千分之1.8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人民生活
2023年,青阳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12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55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68元,比上年增长5.5%。
社会保障
2023年,青阳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6.67万人,待遇领取5.523万人。2023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9715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910人。农村低保年末保障人数7293人,城市低保年末保障人数926人。年末全县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6个,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1941张。
历史文化
青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出上文物数以千计,其中,西周时期的“双龙青铜尊”、春秋晚期的“菱形花纹戈”、汉晋时期的“堆塑人物谷仓罐”、隋代的“青瓷豆托五足炉”、唐代的“蜂蝶牡丹镜”、“真子飞霜镜”等均为罕见珍品。地方戏曲“青阳腔,明代即被奉为“时尚”,广传国内并远及海外。目连戏傩戏、九华民歌也被广为传唱。
青阳境内之九华山佛教文化闻名遐迩,珍品纷呈,现馆藏佛教文物1300余件,其中以贝叶经、钦赐“藏经”及《华严经》血抄本最为出名。有众多体现佛教文化特色的文艺美术竞相争艳,书画、石雕、竹编、纸扎、刺绣、剪纸等均久盛不衰。
风景名胜
九子岩
池州青阳九子岩景区,是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打景区。该景区是由青阳县林业局投资建设,由森林公园管理处管理经营的独立景区。
甘露寺
甘露寺,上接九华街,下连大佛像景区,境内岗峦起伏,翠竹环抱,峰回路转,风光秀美。主要景点:二圣殿、一宿庵、佛学院、碧桃岩瀑布、桥庵、甘露寺龙池瀑布、拴龙柱、龙池庵、西竺庵、燕子洞。
狮子峰
狮子峰,位于九华山东北。周围有五指峰、九子峰、独秀峰等,峰形若雄师横卧。峰西峭崖悬空,峰东麓明代建有狮子庵、飞龙洞。周边群峰并耸,山峦怪石奇异,是九华山一处风光旖旎的高山景区。
莲花峰
莲花峰,位于翠盖峰北,西洪岭南,上、中、下3个莲花峰统称莲花峰,最高峰海拔1042米。峰顶岩石极似盛开的莲花,“莲峰云海”为九华古十景之一。主要景点有乔觉禅林、神仙叨酒、云门峰等。
青阳县博物馆
青阳县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蓉城镇九华西路顶端。《青阳县历史文物展》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各类文物476件,并复原展出庙前春秋木椁。
清源山景区
清源山景区,占地面积6平方千米,是一处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有清源禅寺、五百罗汉山、清源圣境溶洞、怪石群、枫树林等景观,景于2014年7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神仙洞风景区
神仙洞风景区,坐落在佛国圣境九华山的南大门,位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是“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圈内众多风景名胜中的佼佼者和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神仙洞古称玉华洞,具考证唐开元十年至十一年,地藏王金乔觉曾在此洞修行,得道成仙,明万历年间青阳知县苏万明“归云堆洞口,落日系峰头。石叠溪尤浚,猿啼山亦幽。”的诗句赞美此景。
龙泉圣境景区
龙泉圣境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脚下,是中国第一家民间陵园通过创建被报批的国家级风景区。人文文化和佛教文化有机结合的佛国陵园—万佛园片区;再现特色上香文化的回龙寺片区;老年休闲养身康体疗养的龙泉浴社片区;参禅、问禅、寻禅、悟禅的生态林区。
佛缘谷旅游景区
佛缘谷旅游景区,位于九华山背侧,属于皖南山地,奇山秀水,比比皆是。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著名景观有巴河峡谷、八都河峡谷、梅山瀑布等。
著名人物
古代:费冠卿、殷文圭、熊皦、汤悦、陈维稷、刘光复、王懿修、王宗诚、刘放、罗尚忠等。
近代:洪诚、沈培新、严秀英、钱根洲、宁松泉、宁剑青、宁攸武等。
现代:王巧云、王宏庆、宁长延等。
荣誉称号
2020年2月,青阳县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45。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11月,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2年5月,入选安徽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
2022年7月,入选首批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6。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7。
参考资料
青阳概况.青阳县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青阳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08:4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