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爬行纲动物
蛇的血液,内含毒素、病菌和多种致死性寄生虫。
蛇血常识
生饮蛇血最大的危害在于会感染多种罕见寄生虫,感染寄生虫的概率为0.1%。蛇体内寄生有孟氏裂头蚴,鞭节舌虫,舌形虫、
绦虫、假
类圆线虫、棒
线虫等十多种寄生虫。对人危害最大的是曼氏
裂头蚴、舌形虫,虫体可移行到眼、脑、内脏、
胸腔、
脊髓、皮肤和生殖系统,形成蜂窝状囊腔而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且无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通过手术取虫。生饮蛇血者和吃青蛙者不同,吃青蛙者一般感染几条,
手术治疗能够实现,但生饮蛇血者
感染数量达上百条,手术难以实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喝过蛇血,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剩下来的只是时间问题。
更为致命的是感染裂头蚴、舌形虫后,只有极少数人被诊断出来,大多数被误诊。以至病人多年都不清楚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而此时虫体在人体组织内移行,到达皮下、眼部、口腔颌面部、各脏器及大脑等
中枢神经系统,对重要器官造成极大破坏,形成蜂窝状囊腔,感染数量多的患者在几年内死亡,感染数量少的在十几年内死亡。
裂头蚴生命力顽强,据报道,青蛙在经爆炒后,其内的裂头蚴依然存活;我国学者冯氏在1975年对裂头蚴进行冷冻致死试验,将含有裂头蚴的猪肉放置于-5度的冷藏室,120小时后表层的偶有个别死亡,深位的冷藏10日后也并无死亡发生。
感染裂头蚴后,潜伏期很长,多数为1至5年,患者发病缓慢,症状不明显,医院无法确定病因,多数患病者往往被诊断为不明原因的“怪病”,多方求医疗效甚微,随着病情加重,几年后大多不明原因死去。部分在
尸检时偶尔检获寄生虫体,才最终确定其死因。
生饮蛇血感染寄生虫后,由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较长,感染者通常起病隐匿,误诊、漏诊又较为普遍,加上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其危害性一般不为人所知,只有专科医务人员、寄生虫教研人员和各地防疫站工作人员才了解其致命危害性:生喝蛇血将使人致残或致死,因生喝蛇血致死的不在少数。
认识误区
“自古物以稀为贵,吃的少的东西自然是好东西”,这是大家一贯的思维观念。在我国一些地区,生吃
蛇胆、生饮蛇血的习俗也由来已久。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认为,生吃蛇胆有祛除风湿和治疗皮肤病的作用,而生饮蛇血则有补血和祛除瘙痒的作用。然而,多数人生吃蛇胆、生饮蛇血后不但未能达到治愈疾病和强身健体的功效,反而染上了一系列“怪病”,常年头痛、身体不适,在医院却又找不到病因。
蛇血和蛇胆内含有多种致死性寄生虫,其寄生于大脑、内脏、眼、
胸腔、脊髓、皮肤和生殖系统等全身各个
器官。生吃蛇胆、生饮蛇血后感染的概率为100% 。
这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常使人出现各种病症,虫体在人体内移行,寄生部位多变,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并且缺乏特异性表现,误诊、漏诊很普遍。由于诊断困难,大部分患者走访了各大医院,依然得不到确诊,“怪病”则一直缠身多年,几年后病情恶化,不治而亡。极少数患者在组织活检时,偶尔检获虫体,才得以确诊。
除生吃
蛇胆、生饮蛇血外,饮用各种蛇血酒、
蛇胆酒,以及吃未煮熟的
蛇肉,用蛇皮敷伤口等均会感染上述寄生虫。不可盲目听信民间流传的各种偏方,轻率地进食
生蛇胆、生蛇血,以免疾病缠身。
很多人在喝过蛇血后,当时感觉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便认为不会有大碍,其实事实完全和他们想象的相反。根据大量医学文献记载,喝蛇血中毒,的确会很快显现出来,但是感染
裂头蚴、舌形虫后,其潜伏期很长,多数在1-5年,所以很多病人长期感觉身体不适,始终找不到病因,加上误诊、
漏诊率高,多数感染者在二、三十多岁便英年早逝,临终却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也正是蛇血危害性鲜为人知的原因,也使得“生喝蛇血、生吞
蛇胆”的愚昧思想还广为流传。
严重危害
生饮蛇血、生吃
蛇胆后,通常会感染如下三类寄生虫:曼氏
裂头蚴、舌形虫、鞭节舌虫(舌形虫的一种)。
裂头蚴可侵入皮下组织形成
皮下结节,也可侵犯腹腔内脏器、组织,还可穿过横隔侵犯胸腔,危害最大的是侵入眼部和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形成蜂窝状囊腔而导致严重后果,可致残疾和危及生命。
广西一55岁农民,因
裂头蚴钻入
脊髓内,致下半身完全性
截瘫,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
膀胱、
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
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有人因吃青蛙导致裂头蚴进入大脑的事件,最后都是通过
开颅手术将虫体摘除,稍有不慎,便可能致残致死,风险极大。吃青蛙一般感染1~4条,但喝蛇血感染数量巨大,一般达上百条。
曼氏裂头蚴、舌形虫均无药物可以治疗,临床上只能采用手术取虫的方法治疗。但手术治疗有其局限性,仅适用于感染虫体数量在几条以内,且寄生于皮肤等易于手术的部位,寄生于内脏、大脑等部位的手术风险较大。蛇血中一般含有几百至上千虫体及虫卵,由于数量多,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只能暂时控制病情。
裂头蚴病中的一个分支:增殖裂头蚴病。因虫体不断增殖,无法控制,全球已发现病例无一存活。医学界对其致病原因也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是
裂头蚴在人体内感染病毒后产生了变异,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未知的新的虫种。
舌形虫病是另一种危害极大的罕见
寄生虫病,全球首例鞭节舌虫(舌形虫的一种)感染者,便是我国杭州一33岁男子,在服用五步蛇血及
蛇胆后感染。
人舌形虫病分成两型:一是内脏舌形虫病,病例最多,是舌形虫病的主体。二是鼻咽
舌形虫病。此外,尚有舌形虫性
皮肤幼虫移行症、首例眼舌形虫病分别在以色列和
厄瓜多尔查见,美国一
佐治亚州患者,死于心脏舌形虫病。
如果女性感染上述寄生虫,虫体可从母体经胎儿外膜进入胎儿,其危害可想而知。
诊断的困难
感染
裂头蚴、舌形虫后,绝大多数被误诊、漏诊,诊断的困难之处在于两点:1.医疗机构的设置问题。2.寄生虫诊断本身的技术问题。
1.医疗机构的设置问题:
“看病到医院”,这是理所当然的想法。但是我国现行各大医院中,并没有专门设置“寄生虫科室”,如果病人提出检查寄生虫,一般会被安排到“消化内科”,做大便检查。但是只能查蛔虫等常见
肠道寄生虫,像裂头蚴、舌形虫等寄生于全身各处的都无法检测,许多医生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而裂头蚴、舌形虫患者,因虫体寄生部位不同,根据病症的不同,会被安排到“眼科”、“
神经内科”、“脑科”、“
肿瘤科”、“
皮肤科”等科室做检查,而且大多数都被误诊、漏诊,结果是病人常年奔波于各大医院,始终不清楚得的是什么病,很多患者甚至被医生说成是精神有问题或心理有问题。仅有极少数富有经验的医生会建议病人到寄生虫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寄生虫种类繁多,据记载,可以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在我国有229种,其中
线虫35种,
吸虫47种,
绦虫16种,原虫41种,其他
寄生动物90种。寄生虫的检测由独立的寄生虫研究机构承担。这一点不为大众所知。
我国各地的寄生虫机构有:
卫生防疫站,
血防站,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教研室,热带医学研究所。
由于常年经济效益不行,和医院根本不能比,这些机构往往仅有20多名工作人员,寄生虫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许多地方的卫生防疫站、血防站现都改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寄生虫病研究所也改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单位,寄生虫教研室又设在医学院等大学教学楼内。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教研室、热带医学研究所等名称让大众对寄生虫机构更加陌生了,只有在此工作过的人员清楚,外人根本不会想到要到这些地方才能做寄生虫的检查。这也就是
寄生虫病难以检查,通常被误诊、漏诊的医疗体制问题。
上面已经谈到寄生虫种类繁多,最有效的诊断方法还是直接取得虫体,常规的大便检查可以确诊常见
肠道寄生虫,像裂头蚴、舌形虫等,医院通过手术检获虫体后,还是需要将虫体送到上述的专业机构进行虫种的鉴定。
CT扫描、MRI检查、超声检查等在医院也作为辅助的诊断手段,但由于裂头蚴、舌形虫等产生的症状与其他疾病难以区分,所以误诊率很高。
活检到虫体一般是医院在手术后的偶然所得,
寄生虫研究所一般采用另一种方法:
免疫学检测。像上海寄生虫研究所的寄生虫全套包括:
弓形虫、
肺吸虫、肝吸虫、
裂头蚴、
血吸虫、
囊虫、
包虫。然而市场上缺乏商品化的裂头蚴
诊断试剂,因此许多二线城市的寄生虫机构虽然写有裂头蚴的诊断项目,但当患者要求检测此项时,很可能被告知暂时没有试剂,无法检测。只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的寄生虫机构才常年有此类诊断试剂。而舌形虫无可用诊断试剂。
裂头蚴诊断试剂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与其它
蠕虫之间普遍存在着交叉反应,因此可能会被错误检测为囊虫等其他类寄生虫。所以特异性强、准确、保质期长的诊断试剂也一直在开发中。
曼氏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是曼氏
裂头蚴寄生于人眼部、皮下组织或脑、
阴囊、肾、肺等脏器所致的疾病。裂头蚴是
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由于人体是
中间宿主,曼氏迭宫绦虫成虫极少会寄生于人体,
成虫寄生于小肠,产生的症状轻微。裂头蚴虽然只是幼虫,但可在人体内移行,并侵犯多种
组织器官,其危害远大于成虫。
曼氏迭宫绦虫的
中间宿主以蛙、蛇为主,人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民间用蛙或蛇的肉、皮局部贴敷伤口,
裂头蚴从伤口侵人;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等;饮用生水或游泳时误吞被感染的第一中间宿主
剑水蚤。裂头蚴可侵入皮下组织形成
皮下结节,也可侵犯腹腔内脏器、组织,还可穿过横隔侵犯胸腔,危害最大的是侵入眼部和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可致残疾和危及生命。
裂头蚴感染人体方式有两种:1.通过伤口侵入,如:用蛙或蛇的肉、皮贴敷伤口。
2.通过口腔经消化道侵入,如:生喝蛇血、吃青蛙。
第2种喝蛇血的方式危害远比第1种大,那是因为:喝蛇血感染虫体数量巨大,在几百条至上千条;而且潜伏期很长,不易发现。
裂头蚴病潜伏期:用蛙或蛇的肉、皮贴敷伤口侵入者感染数量少,一般在1~4条,潜伏期短,一般6~12天,个别可达2~3年;喝蛇血等经消化道感染者潜伏期很长,多为1至数年。喝蛇血感染者因为潜伏期长,发病缓慢,等症状出现时,病情已十分严重,虫体已侵入大脑等各主要器官并造成严重损害。曼氏
裂头蚴感染者通常起病隐匿,局部形成的
嗜酸性肉芽肿囊包或脓肿与肿瘤相似,常被误诊、漏诊。
曼氏裂头蚴可在人体内移行,寄生部位多变,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并且缺乏特异性表现,误诊、漏诊较为普遍。
裂头蚴在体内的寄居部位,以皮下、眼部、口腔颌面部及
中枢神经系统居多,近年来更有寄生于肺、椎管、泌尿生殖器官等部位的报道。绝大部份病人通过手术或病理组织活检发现虫体而确诊。病灶中常可见白色带状虫体,活虫蜷曲成团,能蠕动,体不分节,头部膨大,体前端中央呈唇状凹陷,末端钝圆,体表具明显横皱褶,体内含有大量石灰小体。病灶常形成
嗜酸性肉芽肿或脓肿,内有大量坏死组织,可见
窦道痕迹。对
囊肿周围组织进行
病理切片检查,常可见有大量
炎性细胞和较多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型:
临床表现酷似脑瘤,常有阵发性头痛,严重时引起癫痫、昏迷甚至全身瘫痪。
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
肢体麻木,抽搐,甚至瘫痪等,极易误诊。
2、内脏裂头蚴病
临床表现因
裂头蚴移行位置而定,有的可经消化道侵入
腹膜,引起
炎症反应,有的可能经呼吸道咳出,还有见于
脊髓、椎管,
尿道和
膀胱等处。引起较严重后果。 另外,国外文献均报道了数例人体“增殖型”裂头蚴病,认为可能是由于
曼氏裂头蚴患者免疫功能受抑或并发病毒感染后,裂头蚴分化不全引起。虫体较小而不规则,最长不超过2mm。可广泛侵入各组织芽生增殖。还有一种增殖
裂头蚴病经研究认为系由另一种较少见的增殖裂头蚴引起。虫体是多态形具不规则的芽和分支,大小约10mm×1mm。最长者24mm,亦可移行到人体各部位组织中进行芽生增殖。
预后很差。但有关这两种裂头蚴的生物特性和致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眼裂头蚴病
最常见,多累及单侧
眼睑或眼球,表现为眼睑红肿,
结膜充血、
畏光、流泪、微疼,奇痒或有虫爬感等。有时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在红肿的眼睑和结膜下,可有游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直径约1cm左右。偶尔破溃,
裂头蚴主动逸出而自愈。若裂头蚴侵入
眼球内,可发生眼球凸出,
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
角膜溃疡、
虹膜睫状体炎,
玻璃体浑浊,甚至并发白内障而失明。眼
裂头蚴病在临床上常误诊为
麦粒肿,急性
葡萄膜炎,
眼眶蜂窝织炎、肿瘤等。
4、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
常在口腔粘膜或
颊部皮下出现硬结、直径约0.5—3cm,患处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并有多小白虫(
裂头蚴)溢出史。
多累及四肢
躯干表浅部,如胸壁、
乳房、腹壁、
外生殖器以及全身各处。可能有游走性
皮下结节,圆形、柱形或不规则条索状。大小不一,直径长约0.5—5cm。局部可有搔痒,有虫爬感等,若有炎症时可出现间歇性和持续性疼痛或触痛、或有荨麻疹。常被误诊为肿瘤。
诊断
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
曼氏裂头蚴病诊断标准,市场上缺乏商品化的
诊断试剂,曼氏裂头蚴病依然通过手术或病理组织检查取得虫体得以确诊和治疗。
免疫学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经济、简便、创伤性小,可为
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是较为理想的辅助诊断手段。但是,曼氏
裂头蚴与其它
蠕虫之间普遍存在着
交叉反应,采用可溶性粗抗原作为
诊断抗原虽然可获得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差,影响免疫学诊断的准确性。因此,采用亲和层析等
生物化学技术或
基因重组技术制备
曼氏裂头蚴特异性抗原,是曼氏裂头蚴病
免疫诊断的关键。简易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试剂稳定保质期长又可单份检测的金标免疫
渗滤法或
免疫层析法,非常适合病例数较少的
曼氏裂头蚴病临床辅助诊断。既准确又简易快速的免疫诊断试剂开发和应用,有望减少曼氏裂头蚴病的误诊率和
漏诊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疑难食源性寄生虫病诊治水平。
治疗
裂头蚴病无有效药物,主要靠手术摘除,术中注意务必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方能根治,否则断裂的虫体在人体内又能再生。国内外医学研究证实,
吡喹酮对虫体有强烈刺激作用,但不能杀死虫体,一般手术取虫后,建议再用吡喹酮巩固治疗。
舌形虫病
舌形虫病是由舌形虫(Linguatula)所引起的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过去被认为是罕见的寄生虫病,但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明显增多,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中国是近20年来全球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方式也有所改变,喝新鲜蛇血、
蛇胆和食未煮熟的
蛇肉等,不良的进食习惯与民间的风俗旧习是造成该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舌形虫
成虫寄生于
终宿主如蛇和犬、猫、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
呼吸器官,幼虫和
若虫寄生于
中间宿主啮齿类动物、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传播途经和感染方式主要为生饮被寄生
蛇体舌形虫虫卵污染的新鲜蛇血、蛇胆和食未煮熟的蛇肉,或宰蛇放血时,蛇体感染性虫卵随血流入酒杯,人因喝污染的酒而感染。以往
舌形虫病被认为是罕见的
寄生虫病,近20年来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特别是它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感染此病主要是生饮新鲜蛇血、
蛇胆和食未煮熟的蛇肉,或宰蛇放血时,蛇体感染性虫卵随血流入酒杯,人因喝污染的酒而感染。
人舌形虫病分成两型:一是内脏舌形虫病,病例最多,是舌形虫病的主体。二是鼻咽舌形虫病。此外,尚有舌形虫性
皮肤幼虫移行症、首例眼舌形虫病分别在以色列和
厄瓜多尔查见,美国一
佐治亚州患者,死于心脏舌形虫病。Pruner 1847年发现人体舌形虫病,已近160年。近20年来,随着内脏舌形虫病的分型,新致病种、致病新种和新流行区的发现,
舌形虫病研究也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
分类
舌形虫有100余种(分9科18属),分类位置尚有争议。通常认为舌形虫属
节肢动物门舌形虫纲或
舌形动物门。寄生于人体的舌形虫有10种,
大蛇舌状虫(Armillifer grandis)、串珠
蛇舌状虫(Armillifer moniliformis)、腕带蛇舌状虫(Armillifer armillatus)、尖吻蝮蛇舌状虫(又名鞭节舌虫)(Armillifer agkistrodontis)、蝎虎赖利舌虫(Raillietiella hemidactyli)、
响尾蛇孔头舌虫(Porocephalus crotali)、锯齿状舌形虫(Linguatula serrata )、台湾孔头舌虫(P.taiwana)、辛辛那提莱佩舌虫(Leiperia cincinnalis)、瑟皮舌虫(Sebekia sp.)。我国已报道病例中的虫种有锯齿状舌形虫、
尖吻蝮蛇舌状虫和串珠
蛇舌状虫。
形态
成虫呈舌形或圆柱形,头胸部腹面有口,口两侧有钩2对。活体呈半透明、死后白色,体长(18 ~ 130)mm,体表具有很厚的
角质层,形成环状,一般腹部生7 ~ 105个腹环,雌虫大于雄虫。卵呈无色或黄色,近圆形,大小约(90 X 70)µm,
卵壳较厚。幼虫卵圆形,有尾和2对足,幼虫具有足和钩,体表光滑。
若虫形状与成虫相似,死后呈乳白色,体长约4 ~ 50mm,有钩两对,腹部环数较少。
蛇舌状虫(似棒状洞头虫,P.subclauatus)与
锯齿舌形虫形态上的区别是:蛇舌状虫体形呈圆柱形,腹环数7-35个,口孔旁两对钩几乎在同一平行线上,若虫表面没有刺;锯齿舌形虫体形略扁,腹环数72-105个,口孔旁两对钩前后排列,若虫表面有刺。
流行病学
自从1847年在
开罗首次报道人
舌形虫病以来,人类舌形虫病呈世界分布,主要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流行,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报道较多,在美洲和欧洲则较少。蛇舌状虫属的感染以非洲最高,腕带舌状虫病多见于非洲的尼口利亚和
阿拉伯半岛;大蛇舌状虫病多见于非洲的刚果;串珠蛇舌状虫病多见于东南亚;
尖吻腹蛇舌状虫病多见于中国。舌形虫属中的
锯齿舌形虫呈世界分布,多见于中东和北非。
1927年Faust报道了我国首例病人,裘明华等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是
锯齿舌形虫,而非串珠蛇舌状虫。最近在浙江报道了串珠蛇舌状虫
病,在广西玉林也报道过蛇
舌形虫病,
尖吻腹蛇舌状虫病分别见于中国台湾和杭州,在辽宁、广西等省(自治区)均有人锯齿状舌形虫病的报道。此外在广东省和山东省都有舌形虫病例的报道,但未能鉴定虫种。从报道来看,病例大都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地区。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的病例多数无症状或有轻微的症状,当重度感染大量虫体包括活
若虫或一条若虫成囊于要害部位时,可产生严重症状。常表现为咳嗽、突发头痛、发热数月,
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剧烈、
持续腹泻或腹痛,甚至出现
腹水与
腹膜炎、
败血症、
心包炎、
虹膜炎、
继发性青光眼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病情恶化可致死。
被
蛇舌状虫属寄生的患者多数症状不明显,不易被检出,只有在
活检、
尸体解剖、X-射线检查或
尸检中才发现,多寄生在肺、肝、脾、
肠系膜等处。可引起肺部炎症、纤维化和钙化病灶,病变亦可发生于
胸膜下。
舌形虫属的寄生虫以钩附着在鼻咽组织,虫体悬浮在
鼻腔中,无全身症状。其特点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为非传染性
鼻咽炎。症状开始于食入含有感染性若虫的食物后几分钟至数小时,以半小时为常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鼻鲤、
吞咽困难、发音困难、咽部刺痛,时有气急,可有显著的
扁桃体肥大、
鼻道和嘴唇的
水肿。常有鼻腔、
泪腺的分泌物,颌下、颈
淋巴结有时肿大,脸和颈部有
风疹,常见前额部头痛。
曾有报道
舌形虫病可能产生癌症,但不能肯定与舌形虫的关系。在鼠舌形虫实验感染中,没有发现
肿瘤发生。
诊断
对
舌形虫病的诊断方法依然是通过手术或病理组织检查等方式取得虫体才能确诊,而免疫学诊断方法还有待开发。
舌形虫病的诊断在手术、
活检、
尸检、服驱虫药后所得虫体标本,或从鼻腔分泌物、痰和呕吐物中检出活虫便可确诊。舌形虫病也常用X一射线检查,如从
胸片或腹片中见到钙化的
若虫可作辅助诊断,手术或尸检在肺、腹部及肝和脾
被膜的表面,见到呈不透明直径0.4~1 cm的C形和月牙形含若虫包囊的病变。但钙化的若虫患者生前一般无症状,X-射线不能查出未钙化的若虫。流行病学调查可用鼻腔拭子和粪便查舌形虫卵。
免疫反应、血清学检测比较困难。在法国曾经使用过间接免疫荧光、凝胶扩散等试验,但需要大量舌形虫患者
血清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今后可望用于检测舌形虫。
治疗
一般用外科手术取虫治疗
舌形虫病。本病无有效药物,对具有长期高热等
急性感染症状的病例可试用
吡喹酮、
噻苯咪唑或中药驱虫,继发化脓性的并发症可加用抗生素,具有过敏者可用抗
组胺和
皮质激素类及皮质淄类治疗,但一般只能起暂时性控制作用。
舌形虫病主要在于预防,提倡不饮新鲜的蛇血、
蛇胆,不食用生的或半生不熟的
蛇肉和半生的动物,避免与
终宿主蛇或犬的亲密接触,对含虫的内脏必须销毁。同时采取加强卫生宣教、注意饮食卫生等防治措施。
预防
据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各类
寄生虫病的人数达600多万人,WHO报告在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近年全国大量调查资料与过去对照表明:
溶组织内阿米巴、
姜片虫、
蛔虫、
鞭虫、
钩虫等肠道
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好转,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方面减少了感染机会,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感染高的情况。相反,一些
食源性寄生虫病(
旋毛虫、
囊虫、
裂头蚴、肝吸虫、
并殖吸虫)和
棘球蚴病,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流行程度加重,流行区在不断扩大,主要是缺乏预防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
裂头蚴病、
舌形虫病作为少见的
寄生虫病,由于没有有效药物,临床上以“预防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生饮新鲜蛇血、
蛇胆和食未煮熟的
蛇肉,饮用各种蛇血酒、
蛇胆酒。近年来新增大量裂头蚴入脑的报道,大多通过蛙皮敷伤口、和吃青蛙感染,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然而更不为人知的是蛇血、蛇胆内含有的
裂头蚴数量是青蛙内的上百倍,所造成的危害是致命的。对于这样的现状,主要还是健康教育和宣传上的缺失造成的。加大寄生虫知识的宣传力度,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 叶国章.进食蛇血引起
休克2例.重庆医学,1996,25(3):188
(2). 涂娟秀,刘清安.金环
蛇胆中毒一例.中华儿科杂志,1990,28(3):182
(3). 李西融.脊髓
裂头蚴病致瘫一例.
广西医学杂志,2001,23(5):1313
(4).
邓磊,钱锁开,熊鹏举.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裂头蚴病(附7例分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第8期
(5). 陈先汉,
施光峰.脑
曼氏裂头蚴病6例临床分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第5期
(6). 庄开岑.
蛇胆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例.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第1期
(7). 邓子夫,连德润,邢月花等.眼
孟氏裂头蚴病44例临床观察和治疗方法探讨.海南医学,1984,第2期
(8). 丁耀军,柳健,谢安明.脑
裂头蚴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第5期
(9). 李淑红,崔黎明,
刘冰等.皮肤裂头蚴病误诊十年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第4期
(10). 王敬三,付家智.误诊为乳癌的
寄生虫病(二例乳房裂头蚴病).肿瘤防治研究,1980,第1期
(11).
周永庆,马跃辉,黄红光等.诊断有误的脑内
孟氏裂头蚴病12例分析.临床误诊误治杂志,1997,第1期
(12). 孙丽,李双宁,曹卫萍.胸壁曼氏
裂头蚴误诊为
脂肪瘤1例.
丹东医药,2003,第3期
(13). 朴东明.延边地区
曼氏裂头蚴病57例报道.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7,5(3):232
(14). 毕维德等.湖南孟氏裂头病22例报告.中华儿科杂志,1983,21(6):355-356
(15). 李莉莎;林金祥;张榕燕.人体寄生曼氏裂头蚴超过36年报告.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第8期
(16). 宋止仪.12例眼部裂头蚴病临床分析.广东医学院学报,1988,第1期
(17). 叶继才.长期误诊的
球结膜下孟氏
裂头蚴1例报告.江西医药,1995,第3期
(18). 黄蔷薇,徐武敏,叶美素等.血液透析救治5例急性蛇胆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第3期
(19). 张建兰,陈宗宁,邓永莲.服用蛇胆致幻觉1例分析.中国现代医药科技,2004,第2期
(20). 刘丰林,金锦俊,金正民.生殖系
裂头蚴病五例.延边医学院学报,1985,8(2):107
(21). 陈兴;全旭澜.
大阴唇孟氏裂头蚴病6例报告.中国临床医生,1995,第9期
(22). 郑南才,黄宝明等.多发性内脏裂头蚴病1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第5期
(23). 赵恒梅,周绍础,
陈晓亮等.脊髓裂头蚴病1例.中国
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14(5):49
(24). 眼科教研组.眼孟氏裂头蚴病25例临床观察及其
流行因素的调查.中华医学杂志,1977(6):343
(25).
杨桂芳,陈仕平,林震.阴囊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虫病一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5):278
(26). 朱英,
陈新民,林云鹏.小儿尿路
孟氏裂头蚴病1例报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2):127
(27). 王国录,
刘智明.
阴茎包皮曼氏裂头蚴病3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第4期
(28). 李建芬,苏诵年.
曼氏裂头蚴致
眼球突出6例临床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1,第6期
(29). 徐玉敏,
谢青,李世波等.曼氏裂头蚴病12例临床特点分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第3期
(30). 蔺西萌,
王中全.我国曼氏裂头蚴病临床特征概述.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第6期
(31).
黄爱民,黎晓,
苏水莲.阴囊曼氏裂头蚴病1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第1期
(32). 暴向阳,
丁学华.椎管内
裂头蚴病一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第10期
(33). 金颖,焦丹,
石卫东.
睾丸曼氏裂头蚴病超声表现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第6期
(34). 冯义生,张德河.
孟氏裂头绦虫裂头蚴的冷冻致死试验.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75,第1期
(35). 张永年,
李浩,郭俭,常正山.乳房曼氏裂头蚴病1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第1期
(36). 鲍健,
王辉,伍爱民等.脑裂头蚴病四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第12期
(37).
徐平,
宋卫东,皮佳俐.胸腔内脏、皮下及
腮腺感染曼氏
裂头蚴1例.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第6期
(38).
梁新强,
蒋广元,宋星志等.脑
曼氏裂头蚴病误治一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第1期
(39).
李楠,
王中全,
崔晶等.
曼氏裂头蚴排泄分泌物中特异性
诊断抗原的研究.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第9期
(40). 李楠,崔晶,王书伟等.曼氏裂头蚴感染小鼠血清
IgG抗体动态变化.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第9期
(41). 蔺西萌,
许汴利,
刘长军等.20例因生食蝌蚪而感染曼氏裂头蚴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第11期
(42).
王越,汤益,
干小仙.金标
渗滤法快速检测
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血清IgG.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第4期
(43). 郑祯.颅内取出巨大
裂头蚴1例报告.中国社区医师,2007,第18期
(44).
乔海初;崔璟毅.腹壁裂头蚴虫病误诊为
脂肪瘤一例.上海医学杂志,1999,第4期
(45).
陈静卿等.新生儿
裂头蚴病一例.中华儿科杂志,1983,第6期
(46). 戚锡亮,熊钟瑾,孔如静.ELISA检测
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特异性.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5,第4期
(47). 王仁辉,胡甲丰,
柳建发.
曼氏裂头蚴病研究进展.地方病通报,2005,第2期
(48).
邵运良,侯乒,庄蔚松等.
眼睑曼氏裂头蚴病1例.临床眼科杂志,2004,第6期
(49). Abadi MA, Stephney G, Factor SM. Cardiac pentastomiasis and tuberculosis:the worm-eaten heart. Cardiovasc Pathol,1996,5:169-174
(50). Ma KC, Qiu MH, Rong YL.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suspected cases of pentastomiasis in China. Trop Med Int Health,2002,7:166-177
(51). Doumbo G,Mary C,Ranque PH,et al. Analysis of the larval antigenic specificity of Armillifer armillatus. Med Trop(Mars),1988, 48:49-52
(52). Jones DAC, Riley J. An ELISA for the detection of pentastoraid infections in the rat. Parasitology,1991,103:331-337
(53). Morsy TA, El-Sharkawy IM, Lashin AH. Human nasopharyngeal linguatuliasis (Pentastomida) caused by Linguatula serrata. J Egypt Soc Parasitol,1999,29:787-790
(54). Kim JR, Lee JM. A ease of intramuscular sparganosis in the sartorius muscle [J]. J Korean Med Sci,2001,16:378-380.
(55). Buergelt CD,Greiner EC,Senior DF. Proliferative sparganosis in a cat[J]. J Parasitol,1984,70(1):121-125
(56). MH Tsou,TW Huang.Pathology of subcutaneous sparganosis: report of two cases.J Formos Med Assoc,1993,92(7):649一653
(57). Chang KH, Chi JG, Cho SY, et al. Cerebral sparganosis, analysis of 34 cases with emphasis on CT features. Neuradiology,1992, 34(1): 1-8
(58). Moon WK, Chang KH, Cho SY, et al. Cerebral sparganosis: MR imaging versus CT featurea.Radiology, 1993, 188(11): 751-757
(59). Yeo IS, Yong TS, Im K. Serodiagnosis of human sparganosis by a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competition ELISA. Yonsei Med J, 1994, 35(1): 43-48
(60). Choi SH, Kang SY, Kong Y, et al. Antigenic protein fractions reacting with sera of sparganosis patients. Korean J Para-sit, 1988, 26(3): 163-167
(61). Beaver,P.C. Rolon, F.A. Proliferating larval cestode in a man in Parguay,A case report and review.Am.J.Trop.Med.Hyg,1981,30(3):625 -637
(62). Nakamura T, Hara M, Matsuoka M, et al. Human proliferative sparganosis. A new Japanese ease [J]. Am J Clin Pathol,1990,94(2):224-228
(63). Kwa BH. Studies on the sparganum of Spirometra erinacei-III.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tegument in the seolex[J]. Int J Parasitol,1972,2(1):35-43
(64). Osaki Y. Ultrastruetural studies on the pleroeereoid of Spirometra erinacei in experimental sparganosis[J]. Parasitol Res,1990,76(6):466-472
(65). Kokaze A, Miyadera H, Kita K, et al. 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Sparganum proliferum as a pseudophyllidean cestcde[J]. Parasitol Int,1997,46(4):271-279
(66). C.F.Craig,E.C.Faust. Clinical Parasitology.1945:484-493
(67). Mueller et al. , Sparganum proliferum, a Sparganum infected with a virus. J.Parasit,1974,60(1):15-19
(68). Wang,L.T.t al.,Human sparganosis on Taiwan. A report of two cases. Helminthol. Abstr,1975, 44 (6):2221
(69). Cho C, Patel SP. Human sparganosis [J]. N Y State J Med,1978,78(9):1456-1458
(70). Mueller JF. A repartition of the genus Diphyllobothrium[J]. J Para-sitol,1937,23:308-310
(71). Schmidt GD, How to know the tapeworms [M]. Dubuque, Iowa: William C Brown Co., Publishers,1970:266
(72). 孙叙理.右中腹壁
裂头蚴病1例报告.新医学杂志,1984,第5期
(73). 龚向明.23例眼部猬裂头蚴病的手术治疗.广东医学杂志,1981,第10期
(74). 余志芬,
沈一平.曼氏
裂头蚴阴囊内寄生.江苏医药杂志,1980,第7期
(75). 崔龙杰,李永豪.孟氏裂头蚴虫体引起
卵巢破裂与
阑尾炎急性发作一例.延边医学院学报,1992,15(1):73
(76). 孙秀琴,中村健等.
曼氏裂头蚴蛋白分解酶的
糖链研究.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第3期
(77). 陈光晔.口腔颌面部
裂头蚴病10例报告.新医学杂志,1979,10(5):242-243
(78). 黄婉芬,谢志玲等.眼球内裂头蚴病一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75(1),72
(79). 尹崴.付睾裂头蚴病一例报告.北京医学,1980,2(3):174
(80). 周金春,
曾庆仁,彭先楚.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原的免疫特性及特异性
抗体检测.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20(3):206-208
(81). 詹益金.精索
曼氏裂头蚴病一例报告.
广西医学杂志,1990,第4期
(82). 何雅明,
黄桂梅.增殖
裂头蚴病一例报告.中山医学院学报,1984,第3期
(83). 王敬三等.乳房裂头蚴病二例报告.贵阳医药,1982,第3期
(84). 王光华,徐映和,相鄂修等.曼氏裂头蚴毒力试验报告.贵州农业科学,1986,第2期
(85). 吴德恒,沈志芳,徐亚雄等.
吡喹酮抗曼氏迭宫
裂头蚴的实验研究.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第1期
(86). 陈彼得,蓝绪达,徐翠如.曼逊氏裂头蚴病一例.江西医药,1966,第4期
(87). 赵冶民,谢天心.眼部
裂头蚴病一例.天津医药杂志,1965,第12期
(88). 刘恒孝,骆毅.云南人体裂头蚴病(附病例报告).云南医学杂志,1959,第1期
(89). 黄庆广.福建人体裂头蚴病.中华医学杂志,1957,43(5):384-386
(90).
沈毅.曼逊氏
绦虫蚴虫在眼部寄生一例.中华医学杂志,1950,36(9):351
(91). 张启宇,王炳夫,
黄美华等.鞭节舌虫病—附一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1):747-749
(92). 邱持平,常正山,童小妹等.念珠
舌形虫病一例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5):273
(93). 裘明华.舌形虫病.现代寄生虫病学.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43-957.
(94). 李志尚,余仙菊,
浣孝强.我国人锯齿状舌形虫病例报道.中国
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8,第3期
(95). 裘明华,董旦君.舌形虫和
舌形虫病.寄生虫与
医学昆虫学报,1998,5(2):117-124
(96). 陈莲,胡锡琪.肝舌形虫病1例.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第1期
(97).
陈莲,胡锡琪.肝舌形虫病的临床病理观察(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