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在眼球前部
巩膜上的结膜,叫球结膜。此结膜与巩膜疏松相连,易推动,因此发生出血或水肿可出现隆起。在角膜缘处结膜上皮移行为角膜上皮,因此结膜炎性疾病亦易波及角膜。
指在自然光线或聚光灯下所见到的球结膜血管扩张。根据毛细血管充血部位不同,将球结膜充血分为: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混合充血、局限性充血。结膜充血为浅层结膜血管充血,多伴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见于结膜炎症和眼睑等周围组织炎症。睫状充血是角膜周围深部的前睫状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见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闭角型青光眼等。混合充血是指结膜充血及睫状充血混合存在,见于比较严重的角膜及眼球深部炎症。局限性充血指病变周围充血,见于巩膜炎、泡性角膜炎、翼状胬肉等。
结膜是一层薄的透明黏膜,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弹性,覆盖在上下眼睑内面,在穹隆部翻转覆盖于眼球的前部,止于角膜缘周围,形成以睑裂为口,角膜为底的囊状结构,名叫结膜囊(conjunctival sac),中国人结膜囊容积约20μl。上部与外侧结膜囊较深,结膜面积较大,因此临床上进行结膜成形术时多取上部与外侧结膜进行移位或转位。正常开睑时不被眼睑覆盖的部位临床上称为睑裂部结膜(conjunctiva of palpebral fissure part),该部常常暴露于空气中接受各种刺激如风、沙尘、紫外线、烟雨等,因此睑裂部结膜是各种与环境因素相关的变性性疾病如睑裂斑、翼状胬肉等好发的部位。
球结膜(bulbi conjunctiva)为覆盖于眼球前1/3部巩膜外面的部分。其宽度上下方为8~10mm,鼻侧为7mm,颞侧为14mm。球结膜较其余两部分结膜更为薄弱。绝大部分球结膜下有疏松结缔组织而可轻易在巩膜表面推动,故在生理、病理情况下均较易出现皱褶,临床上最易出现出血肿或水肿,在老年人容易出现结膜松弛症,同时也是结膜下注射的理想部位。而在角膜缘外2~3mm范围内结膜与眼球筋膜、巩膜三者联结紧密,手术时常于此处用有齿镊固定眼球。球结膜下为Tenon’s囊,再下为直肌肌腱。球结膜在有色人种常见有成团的色素细胞,多数位于睫状前血管进入眼内时在巩膜的穿通处,因此球结膜是结膜色素痣好发的部位。在角膜缘外2/3球结膜区域,常可见到从角膜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白色指状突起,每条突起相距1.5~2mm,称角膜缘栅栏带。栅栏带位于角膜上皮下面,若有色素细胞群聚,则表现为棕色线条,此处被认为是角膜缘干细胞所在之处。角膜缘栅栏带在上、下角膜缘比两侧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