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是响尾蛇属(学名:Crotalus)和侏儒响尾蛇属(学名:Sistrurus)爬行动物的统称。响尾蛇是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响尾蛇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和蝮蛇类的蛇一样,它们的“热眼”都长在眼睛和鼻孔之间叫颊窝的地方。颊窝一般深5毫米,只有一粒米那么长。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响尾蛇。
名称来源
响尾蛇,因其尾巴能发出流水般的响声而得名。
形态特征
响尾蛇是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体长约1.5-2米。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和
蝮蛇类的蛇一样,它们的“热眼”都长在眼睛和鼻孔之间叫颊窝的地方。颊窝一般深5毫米,只有一粒米那么长。这个颊窝是个喇叭形,喇叭口斜向朝前,中间被一片薄膜分成内外两个部分。里面的部分有一个细管与外界相通,所以里面的温度和蛇所在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是一样的。而外面的那部分却是一个热收集器,喇叭口所对的方向如果有热的物体,红外线就经过这里照射到薄膜的外侧一面。显然,这要比薄膜内侧一面的温度高,布满在薄膜上的神经末梢就感觉到了温差,并产生生物电流,传给蛇的大脑。
响尾蛇有2属,侏儒响尾蛇属体小,头顶上有9块大鳞片,响尾蛇属的体型大小不一,因种而异,但头顶上的鳞片都很小。北美洲最常见的是美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木纹响尾蛇、美国西部几个州的草原响尾蛇以及
东部菱斑响尾蛇和
西部菱斑响尾蛇,后二种为响尾蛇中体型最大者。响尾蛇分布在加拿大至南美洲一带的干旱地区,体长差距较大,如墨西哥几种较小的种约只有30厘米,而东部菱斑响尾蛇约可达2.5米。有少数种带有横条斑纹,多数为灰色或淡褐色,带有深色钻石形、六角形斑纹或斑点,有些种类为深浅不同的橘黄色、粉红色、红色或绿色,鉴定有时困难。
栖息环境
响尾蛇栖息在最干燥的沙漠和最潮湿的沼泽中,但它们也生活在草地、沙丘、森林、沼泽、草原等地。绝大多数物种喜欢有大量岩石区域供它们隐藏的栖息地。栖息在南北美洲沙漠中阴暗而较深的岩石裂隙中。
分布范围
响尾蛇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至南美洲一带的干旱地区。
生活习性
行为
响尾蛇在生活习性上大多是昼伏使出。白天在洞里休息,或是将自己隐藏在灌木丛中,很难破发现,在夜幕降临后不久便开始捕食。与其他东部菱斑响尾蛇类一样,响尾蛇既不能耐热又不能耐寒,所以热带地区的种类已变为昼伏夜出,暑天时躲在各种隐蔽处如地洞,冬天群集在石头裂缝中休眠。不同种类的响尾蛇在体型、领地、斑纹及性情上有很大的差异。若响尾蛇不是被逼入窘境或是即时受到威胁,它们一般(不过亦未必一定)会尝试逃走。
响尾
与哨子一样,响尾蛇的尾巴也有类似的构造,不过它的外壳不是金属,而是坚硬的皮肤形成的质轮。在响尾蛇的尾部末端有一串角质环,是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它们围成一个空腔,角质膜又把空腔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仿佛是两个空气振荡器。当遇到敌人或兴奋时,响尾蛇会不断摇动尾巴,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这时,空泡内形成了一股气流,一进一出地来回振荡,空泡就发出了“嘎啦嘎啦”的声音,所以被称为响尾蛇。响尾蛇就是利用这种声音来震慑敌人,使它们不敢近前,或被吓跑,它们还利用这个本事来诱捕食物。
由于响尾蛇独特的生理结构,使得它靠一种奇特的横向伸缩的方式穿越沙漠,它能抓住松沙,在寻找栖身之所或追捕猎物时行动迅速。所以,当响尾蛇从沙地上穿过时,沙地上就会留下其独有的一行行踪迹。
食性
响尾蛇是肉食性动物,多数捕食小型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幼蛇主要以蜥蜴为食。响尾蛇吃啮齿目及其他细小的动物(如兔),它们会以毒素快速压制猎物,而非紧压。这些毒素可以令猎物立即痳痹或死亡。响尾蛇会跟踪未被毒素压制及尝试逃走的猎物。它们的攻击距离可以达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冬眠
响尾蛇有冬眠现象,每年9月下旬,夜间的气温开始下降,这时响尾蛇就会开始“考虑”回巢越冬了。到了10月中旬,响尾蛇会陆续回到巢穴中集群冬眠。随着气温渐渐变冷,这些响尾蛇也就渐渐地开始进入越冬的蛰伏生活。
天敌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小响尾蛇每长大一点就得蜕一次皮。每次蜕皮,它们皮上的鳞状物会残留下来聚集在响环上。它们在四处行动时,皮上的鳞状物会慢慢掉下来或被磨损。一般情况下,野生响尾蛇的响环不超过14片鳞片,不过动物园里饲养的响尾蛇由于养尊处优,其鳞片会高达20多片。
繁殖方式
响尾蛇和许多其他动物一样,在交配前会进行求偶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一系列旨在吸引潜在伴侣的动作和动作。雄性响尾蛇通常通过接近雌性并向其方向轻弹舌头来开始求偶。它们也可能用下巴或头摩擦雌性的身体,留下气味痕迹。
如果雌性能够接受,雌性会允许雄性接近它,并做出类似舞蹈的行为。这种舞蹈涉及雄性慢慢地绕着雌性转圈,偶尔用下巴或头部触摸雌性的身体。雌性也可能通过有节奏地轻弹舌头和移动身体来做出反应。
一旦建立了求爱关系,雄性就会登上雌性,并将它的泄殖腔与雌性的泄殖腔对齐。泄殖腔是爬行动物排泄和繁殖的常见开口。然后,雄性蛇将其半萜类化合物(雄性蛇的成对生殖器官)插入雌性蛇的泄殖腔。交配可以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具体取决于物种和个体的大小。交配后,雄性和雌性会分开,各奔东西。
很多种类的蛇通过产卵孵化来繁育后代,可响尾蛇的繁殖方式很特别,它们会直接生下小蛇。每次产仔蛇多达8-15条。雌响尾蛇一胎平均生下9条小蛇,每隔3年繁殖一次。每条刚出生的小蛇都裹在一层薄膜里,它们会努力挣脱妈妈身边待几,然后纷纷离开,开始独立生活。响尾蛇所有种类皆为卵胎生。响尾蛇寿命在19年左右。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39种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1种为极危(CR),1种为濒危(EN),1种为易危(VU),34种为无危(LC),2种为数据缺乏(DD)。
种群现状
大多数响尾蛇的命运更为严峻,50多种响尾蛇仅分布在美洲各地。从加拿大西南部到阿根廷中部,人们继续捕捉它们进行宠物或皮肤交易,在道路上取暖时转弯将它们压平,并用细分、管道和信号塔分割它们的栖息地。曾经丰富的木纹响尾蛇在美国北部的一些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已经灭绝,它们在美国广泛的分布范围内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其他几个物种从普遍受威胁到极度濒危。东部菱斑响尾蛇(Crotalus adamanteus)正接近濒临灭绝,这意味着它们的数量比以前少得多,它们面临灭绝的危险。
濒危原因
响尾蛇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区域车辆(汽车、全地形车等)、意外杀人、有目的的杀人、偷猎者收集的好奇心骚扰,以及穿过它们家的足迹增加。因此,响尾蛇濒临灭绝的部分原因是人类。当人们生活在炎热的地方时,人们可能会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一条蛇,但这加剧了响尾蛇生命的巨大减少。这份清单解释了响尾蛇(与其他动物相比)因人类而成为濒危物种的原因。
保护措施
马萨诸塞州有大量的木纹响尾蛇,他们写了一份声明,说明他们将如何帮助保护它们,因为它们正濒临灭绝。这个州将有助于保护响尾蛇,并限制人们进入响尾蛇喜欢呆的地方。
主要价值
响尾蛇能够利用红外线感应器官感应附近发热的动物。即使是死后的个小时内,只要其红外线感应器官未受损坏,哪怕是已经只剩下头颅的响尾蛇,仍然具有袭击的能力。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原理,发明出许多边沿商品,并广泛运用于军事上,如响尾蛇导弹的发明和应用。
危害与防治
主要毒性
响尾蛇奇毒无比,人被咬后,立即便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甚至还会昏厥。而这还只是初期的症状。昏厥的时间短则几分钟,长的有几个小时。恢复意识后会觉得身体加重,被咬的部位肿胀,呈紫黑色,体温升高,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所有物体都呈褐红色或酱紫色。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响尾蛇的毒液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脑神经后致使脑死亡。切开被响尾蛇咬后肿胀的胳膊会发现整个胳膊的肉都烂掉了,里面都是黑黑的粘乎乎的东西,就如同熟透而烂了的桃子。
死后攻击
人们只知道,响尾蛇的头部拥有特殊的器官,可以利用红外线感应附近发热的动物,但却不知道,这些红外线感应器官的反射作用还能让死后的响尾蛇也置人于死地,在响尾蛇死后的个小时内,它们仍可以弹起来施袭。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行善者地区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响尾蛇在咬噬动作方面有一种反射能力,而且不受脑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人员访问了34名曾被响尾蛇咬伤过的人,其中有5人表示,自己是被死去的响尾蛇咬伤的。即使响尾蛇的其他身体机能已经停顿,甚至头部都被切除,但只要头部的感应器官组织还未腐坏,在响尾蛇死后个小时内,仍可探测到附近15厘米范围内发出热能的生物,并自动做出袭击的反应。
毒性差异
Glenn等1978年曾报道不同地区响尾蛇毒素对小鼠的LD50。有很大差异。亚利桑那州南部和加州的响尾蛇毒力强,腹腔注射小鼠LD50为0.13-0.54毫克/千克,称毒素A。亚利桑那州中部地区的响尾蛇毒力弱,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33.s毫克/千克,称毒素B。从响尾蛇咬伤的临床表现看,有人报道局部症状很轻,神经症状明显。有人报道神经症状很少见,局部中毒明显。提示对响尾蛇毒的研究和治疗都应考虑蛇毒的成份。本文对不同地区获得的毒素A和B作生物学性状分析。结果亚利桑那州中部地区6条响尾蛇的毒素属于毒素B。小鼠腹腔LD502-6毫克/千克。5条亚利桑那州南部的响尾蛇的毒素属于毒素A,LD50为0.22-0.46毫克/千克。毒素A、B的差异与蛇的性别及年龄无关。毒素B致死时间为24-48小时;毒素A为24小时以内,多数在12小时以内。毒素A的蛋白酶活力较毒素B低40倍,酷酶活力不相上下。用家兔皮下法测定溶血活力,毒素A50微克不出现溶血,毒素B25微克引起直径10毫米出血斑。将毒素A和B的棍合物作凝胶电泳和电泳扫描,结果毒素A中平均含9帕神经毒,而毒素B中只含微量或不含神经毒。作者用分类学方法比较13条B毒蛇和18条A毒蛇,看不出任何差异。同蛇种的产毒性质可随地区而不同,因此作蛇毒观察时,还应考虑地理分布。
咬伤处置
一名67岁老年妇女被响尾蛇咬伤右手中指。伤者呈中度呼吸困难,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口部明显肿大,口腔分泌物进行性增加。病人被咬伤的手被固定并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马血清试敏阴性,静脉给予苯海拉明50毫克、甲基脱氢皮质醇琥珀酸钠250毫克,气道喷射消旋肾上腺素以消除进行性的气道和面部的肿胀;肌注破伤风类毒素,静脉给予广谱头孢菌属抗生素。因其气道进行性塌陷进行了插管,吸入100%的氧气,血氧饱合度保持在100%;导尿见肉眼血尿。实验室检查见凝血异常:凝血活酶时间38.3,纤维蛋白原137,凝血酶原时间16.3,血小板总数5000;尿红细胞满视野。应用抗蛇毒血清,一次5安瓿加入1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通过第二条静脉通路给药。前15分钟输注速度要慢,当病人适应后速度逐渐加快。15安瓿抗蛇毒血清大约在1小时内输完。病人的呼吸道肿胀被控制后拔除气管插管,抗蛇毒血清抵消了血中毒液,凝血恢复正常。病人在确诊蛇咬伤后7天,出现了血清病。最初出现皮疹,症状进展出现类似破伤风样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药以递减的方式给药治疗。病人中毒后3个月,仍有一些残余蛇毒影响。血清病是一类源于异源或外源的蛋白质或血清的注射引起的Ⅲ型超敏反应。血清病是抗蛇毒血清应用后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它也是权衡是否给病人应用抗蛇毒血清利弊的一种考虑因素。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可能还会有肌肉痛、关节痛、胸痛、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对确诊没有多大帮助。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对抗蛇毒血清的免疫反应。习惯用于治疗血清病的药物是皮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消炎药制剂。
蛇毒液的有毒成分被分成4类:酶、糖蛋白、低分子量多肽和金属离子。这些酶能引起凝血病、细胞溶解、出血、溶血以及核酸、线粒体和其他细胞的破坏;能触发血管缓激肽、组织胺和5-羟色胺从受损细胞中释放,引起过敏样的反应。在蛇咬伤中实际毒液总数总是一个未知数。在预计蛇咬伤的严重性时必须考虑到蛇的种类、年龄、大小,受害人的年龄、体重、伤口的数量和位置、平时身体状况和症状的严重性。幼年响尾蛇咬伤被认为比成年蛇咬伤更易引起纤维蛋白原凝血。然而,成年蛇有分泌大量毒液的能力。文献要求蛇咬伤患者应被监测10小时以上。如果在8-10小时后没有症状出现,那可能有轻微的或没有蛇毒液作用发生。蛇咬伤口的存在和蛇毒液产生的症状对于确认蛇毒液中毒的诊断是必要的。抗蛇血清给药的剂量依蛇毒液的严重性。响尾蛇咬伤最通常的体征和症状是在伤口处有烧灼样疼痛和肿胀。美国的蝰蛇抗蛇毒血清制造商Wyeth把蛇毒作用分为5级,从0-5级。0级和1级表示极小的蛇毒作用,2级为中等毒性作用,3级和4级表示重度的毒性作用。当应用抗蛇毒血清时其他因素也必须考虑,诸如对马血清的免疫反应。给药前冻干的抗毒血清必须被完全溶解,不要求应用前进行过敏试验;推荐在应用抗蛇毒血清前15分钟预先给予H1、H2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预先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0.25毫升可减少应用抗蛇毒血清产生的急性不良反应。而抗蛇毒血清的制造商仍然提倡皮试。注射抗蛇毒血清后出现阳性反应可选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素、盐酸羟嗪和其他必要的药物。
对蛇咬伤是否给予广谱抗生素和是否抬高伤口端仍有争议。大多数文献都认为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无害的,支持固定和保持伤端在心脏水平,尽管抬高伤端可能也没有害处。
动物文化
人类与响尾蛇的关系一直很复杂。美国西南部的霍皮人认为他们是地球上赐雨之灵的信使,并将响尾蛇纳入两年一度的仪式。中美洲前哥伦布时期的阿兹特克人和尤卡坦玛雅人崇拜响尾蛇,将其与降雨和种植季节联系起来。根据19世纪初的一段记载,一些西切罗基人出于对他们紧密联系的家庭组织的尊重,觉得有义务避免杀死响尾蛇。阿帕奇人将他们与重生和更新联系在一起,而其他美洲原住民文化则将他们与暴力和复仇联系在一起。
对于早期的欧洲殖民者来说,响尾蛇——只在新大陆发现——象征着男子气概和无所畏惧。在1754年的一幅臭名昭著的政治漫画中,这条木纹响尾蛇被分成代表原始英国殖民地的大块。蛇下坐着“要么加入,要么死亡”的字样。后来,响尾蛇和座右铭“不要踩在我身上”被用在加兹登旗帜上,该旗帜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召集了大陆海军陆战队。那面旗帜上有一条蛇,松散地盘绕成金字塔状,随时准备攻击,从那以后,那些反政府的人一直挥舞着这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