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裂头蚴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孟氏裂头绦虫第二期幼虫——孟氏裂头蚴感染所致
孟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孟氏裂头绦虫第二期幼虫——孟氏裂头蚴感染所致。在我国以眼裂头蚴病报到较多。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已有脚疮敷蛙后出“小蛇”的记载。
病原学
孟氏裂头绦虫,又称孟氏迭宫绦虫曼氏迭宫绦虫。寄生于猫、狗小肠中,长60~100厘米,在头节的背、腹面各有一吸槽。虫卵椭圆形,前端较尖,有卵盖,卵壳较薄,随粪便中排出。本虫的生活史中需二个中间宿主虫卵在水中发育成熟后孵出钩毛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并在其血腔中发育为原尾蚴,即第一期幼虫。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如蝌蚪、蛇、刺猬、猪等吞食,其中主要是蛙类于蝌蚪期感染,发育为实尾蚴,即第二期幼虫,又称裂头蚴。当蝌蚪发育成蛙,裂头蚴便寄生在肌肉与内脏组织中。人生食含裂头蚴的蛙、蛇、猪等肉类可致感染。如果被猫、狗吞食,则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完成其生活史。
裂头蚴长30~360毫米,乳白色,扁平,头节有双吸槽,体表富横纹,但不分节。蠕动活跃,呈伸缩运动。以活食喂饲小猫后15天,即发育为孟氏裂头绦虫
流行病学
本病见于东南亚各国。国内主要见于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各省。此外,吉林、贵州、四川、江西、河南、湖南等地也均有发现。
传染源:猫与狗为终宿主中间宿主蛙类为主,蛇类次之。此外,在猪肉中发现有裂头蚴感染,也可能成为人体裂头蚴病的传染来源。
传播途径:1.经皮肤粘膜感染 民间有用活蛙肉捣烂贴敷治疗疖痈的习俗,若蛙肉中染有裂头蚴,裂头蚴就会从贴敷处的皮肤、粘膜、伤口侵入人体。 使裂头蚴乘机侵入;2.经口感染 喝生水或游泳时误吞被感染的剑水蚤,生食含裂头蚴的蛙、蛇或猪肉。
易感性:任何年龄、性别均可感染,但以青壮年较多,儿童有因患麻疹后“红眼”贴敷蛙肉感染者。男女比例约为2.5∶1。
发病病理
饮用被污染的水后,剑水蚤中原尾蚴进入肠道不发育为成虫,而是穿过肠壁,侵入腹腔,约经20天后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感染多为1条,也有2~3条或以上者。
裂头蚴引起的病变主要是嗜酸性肉芽肿,内有囊腔,除虫蟠居其中之外,尚含豆渣样渗出物,为坏死组织、纤维蛋白与少量红细胞,并可见菱形的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 )结晶。囊壁肉芽肿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有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最外层为纤维组织。
裂头蚴在人体保持其幼虫状态,并具有移行的特性,可侵犯腹腔内脏、肠系膜、肾周围组织等。也可向上穿过膈肌,侵入胸腔;或向下侵入阴囊;或穿过腹腔,侵入皮下组织形成皮下结节
临床症状
视侵入途径与寄生部位而异。较为常见的有:
(一)眼裂头蚴病 绝大多数病例(80%左右)因贴敷蛙肉感染。少数贴敷龋齿后从口腔粘膜侵入,经皮下组织移行至眼眶。临床症状为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红肿、畏光、流泪、发痒。以单眼病变为多。如侵入眼球深部可引起眼球突出。侵入前房引起眼球内感染,产生前房积脓虹膜粘连继发性青光眼。虫体寄生部位有硬结形成,可位于上、下眼睑深部或结膜下,时而呈游走性。偶尔裂头蚴自病变部穿破爬出,局部炎症消退而自愈。
(二)皮肤裂头蚴病 侵入腹腔、胸腔的裂头蚴常穿破至皮下组织形成游走性皮下结节或肿块,以前腹壁为多见,亦可见于胸壁、乳腺、腹股沟阴囊阴茎包皮、口腔颌面和颊部等部位。局部皮肤颜色正常,可有虫爬感、不痛不痒或刺痒疼痛,皮下结节可为单个或多个,呈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大小不等,质中,时而消失,时而再现或移动。
(三)脑裂头蚴病 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热、头痛、头晕、呕吐、面部肌肉或四肢抽搐、发作性意识丧失等。
诊断
有贴敷蛙肉史,不明原因慢性眼眶炎,伴眼睑结节或有皮下结节者应怀疑本病。结合临床症状,血清免疫学检查,头部CT检查,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本病较少见,易误诊、漏诊。眼裂头蚴病容易误诊为眼肿瘤或假性肿瘤,久治不愈。有皮下结节者需与肺吸虫病囊虫病相鉴别。
治疗
裂头蚴的病灶多用手术方法摘除,将虫体完整取出可以治愈。若虫体断裂,留下头节,容易复发。特别是头节取出方能根治。眼部病变可用40%酒精加1%普鲁卡因溶液局部注射杀虫。如发现成虫可用驱虫药治疗。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2 22:31
目录
概述
病原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