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节气时令的意思,指某个节气的气候和
物候。在我国一些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
四时节令指得就是按季节之序,所施行的仪式和节庆。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令,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令,雨水为正月中气。
渊源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在早期
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
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廿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星象与自然节律的变化规律,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我国位于
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
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是诞生
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
廿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
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廿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
民俗文化,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诸如立春(岁节)、清明、秋分(
仲秋节)、冬至等一些节气既是自然节气也是民间重要节日。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对人们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
时间体系,更是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节令民俗系统。
节气
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
岁节、
岁旦等,为
二十四节气之首,是
干支历的
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
北斗七星的
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
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
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在
传统观念中,立春具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
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迟。
廿四节气是上古
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
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
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
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春季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
小满、小雨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
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
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
早春的景象。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
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
北半球,
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
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
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
毛毛细雨为主。
惊蛰
惊蛰,是春季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为干支历
卯月的起始;卯,
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
大壮卦的
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春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
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节气在时间段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春分古时又称为“
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传统四季划分是以“四立”作为起始。在历史发展中文化交流传播,廿四节气中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
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
先秦时期便在各地流传。西方四季划分是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即春分为春季的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还是
乌兹别克斯坦、
土耳其、
阿富汗、
伊朗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清明
清明,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清明是反映自然界
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我国
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
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
传统节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
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
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谷雨时节,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
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谷雨,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谷雨时节往往开始明显多雨。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
大陆性气候与
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
东南季风带来的,因此我国的降水在
地理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
“
秦岭-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气候
分界线。秦岭是关系中国南北气候的山,它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
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冬天,秦岭够阻挡寒潮南下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
淮河流域是南方春雨和北方
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我国
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我国只有
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义上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若按
中国现代气候学(
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
日平均气温稳定
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小满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
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
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
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华南一带交汇,这时
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
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
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
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对于长江以南地区来说,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满”,是指雨水之盈,小满时节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
北方地区: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的降雨量很小或无雨,并不如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满节气,往往是北方地区在
二十四个节气中
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加热北方的
干空气比加热南方的湿空气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异军突起,上升得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北方地区是
旱地农业,
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在北方流传这样的说法,小满名称是因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
乳熟后期,所以叫做“小满”。
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
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
空气湿度大,适宜
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
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指导着农事耕种。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忙种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
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
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
长江流域。南方雨季为4-9月,多雨的月份与热的月份同步。我国的南方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
雨热同期”气候特征。芒种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
七下八上”)是我国
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
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种。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播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
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芒种是谷类作物耕种的节令,晚稻在这个时节该种了。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插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地区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
夏至
夏至,是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
太阳直射点南移。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
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降低。但对于北半球
北回归线以南各地来说,夏至过后,太阳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夏至节气期间正值我国南方雨季,南方地区降水充足。北方的雨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夏秋之交,北方地区夏至期间降水较少。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
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此外,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
雷暴最多的时节。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天气变化无常。所谓“
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农耕生产与
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光照充足、高温湿润、降水丰沛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
气候资源,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状况来看,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东南季风盛行的时候。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
高温期与
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
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典型的
雨热同期;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之交,虽雨季短、降雨量少,但也是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所以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等地区气候也是属于“雨热同期”。
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
尝新米,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
五谷大神和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大暑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
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南方多地高温潮湿多雨。每年7月下旬(约大暑节气后),
副热带季风
雨带移至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称“七下八上”)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雨季;而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洋遥远,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大暑节气正值“
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
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
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
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
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
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
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
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处暑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
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
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 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热,但已是呈下降趋势。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
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
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
放河灯、
开渔节、煎药茶、拜
土地公等。
白露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于公历9月7—9日交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
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
光照强度减弱,地面
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
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
秋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己;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这天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时至秋分,暑热已消,天气转凉,暑凉相分。古有“春
祭日,秋
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
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
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
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
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
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
秋燥明显。
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在
气象学上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
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
晚霜”或“
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霜”通常出现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
立冬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
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早就已很寒冷。
小雪
小雪,是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
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这时节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时节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小雪节气,
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
经向环流,
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
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南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大雪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
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雪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节气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比如,在廿四节气
圭表测影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大雪节气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冬至
冬至,又称
日南至、冬节、
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
北方地区,每年
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
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阴阳转化,阳气上升,立春标示着万物更生、新轮回开启。而冬至则是太阳
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所以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在
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
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
数九”计算寒天。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
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但对于南方沿海大部地区,全年
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公历1月20—21日交节。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
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正所谓冬去春来。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
尾牙祭与“大寒迎年”等。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扫尘”、“糊窗”、“
腊味”、“
赶婚”、“趁墟”、“洗浴”、“
贴年红”等。
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民俗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它将天文、自然节律和民俗实现了巧妙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
岁时节令文化,成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根据气候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
时年八节”。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