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中国历法中廿四个特定节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节气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其是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因此被称为“太阳历”。大约从夏朝开始,劳动人民就遵循二十四节气从事生产活动,所以其又被称为“夏历”。二十四节气可能萌芽于夏商时期,当时由观测日影确定冬至、夏至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初确定的节气可能是冬至、夏至两个节气。从《夏小正》一书中的有关记载以及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遗址发掘中,发现夏商时期应该能够测得冬至、夏至。西周时期,进一步确定春分、秋分两个节气。春秋时期,人们在四时基础上已经能确定八节。《左传》中多处记载了关于八节的信息。《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道:“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道:“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可见春秋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核心部分一八节已基本确立。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基本形成。《黄帝内经》《逸周书·时则训》等相关文献均出现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记载。《黄帝内经》记载道:“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逸周书·时则训》中出现了较为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内容与现在二十四节气稍有不同。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善定型,二十四节气第一次完整、科学地记载于淮南王刘安主持编著的《淮南子》,并流传至今。汉武帝太初历》作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历法补充。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的,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时节交替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0°,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一年12个月,每个月2个节气,上半月为节,后半月为气,简称为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交节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节气涵义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是天文意义上春天的开始。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四季交替周而复始。立春期间,气温上升,日照、降雨趋于增多,对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立春即是春天的前奏。
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蛰居的虫类在洞中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浮游的鱼如同背负着水面的碎冰。
雨水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但降雨量级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冷暖交汇形成降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三候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指的是水獭开始捕鱼,它们将鱼摆在岸边的样子如同先祭后食;大雁由南往北飞;草木随着大地中阳气的升腾发出嫩芽。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也是有节气特征的,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
惊蛰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对应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 三候蔷薇。”惊蛰,就意味着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布谷鸟飞来的时节到了。
春分
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清明
清明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时节的物候特征是:“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清明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
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后降水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追逐鸣叫,提醒人们播种,戴胜鸟落在桑树上,养蚕即将开始。谷雨时节正值暮春,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民间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说法。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礼记·月令》解释立夏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这一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蚯蚓也爬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乡间田埂的野菜日日攀长,逐渐成熟。立夏三候描述的正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小满
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南方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小满三候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此时苦菜繁茂,那些枝条细软的喜阴植物在强烈日照下枯萎,百谷进入成熟期。
芒种
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字指麦类等作物的收获,“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二字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是农事最为繁忙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节气的物候特征是:“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感受到阴气初生,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停止了鸣叫。
夏至
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中国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
小暑
小暑意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高空活动。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
大暑
“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天气开始闷热,土地变得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致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暑去凉来,禾谷成熟。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立秋三候为:“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后,小北风带来丝丝凉意;昼夜温差使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形成植物上的露珠;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好像告诉人们酷热已经过去。此时,中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秋老虎”余威还在。有不少年份,立秋热,处暑依然热,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
处暑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气温逐渐下降。处暑节气的物候特征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此时老鹰开始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五谷成熟的季节到了。处暑节气之后,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早晚已有浓重的凉意,白昼时间减少。
白露
是秋天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开始。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自白露节气开始,季风交替,夏季季风逐渐被冬季季风代替,冷空气逐步南移,天气明显变得凉爽。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夜间水汽凝结在叶子上面,清晨时分结成露珠。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天的露水。白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迁移避寒,百鸟纷纷开始储备过冬食物。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当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有祭月、吃秋菜等风俗。中国古代也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寒露
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凉的象征,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南方地区气温持续下降,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也开始飘雪。海南和西南地区此时一般是秋雨连绵,少数年份江淮和江南地区也会出现阴雨,对秋收秋种有一定影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鸿雁排列成队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而贝壳的条纹、颜色与雀鸟相似,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此时菊花普遍开放。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时值深秋,夜间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表面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白色霜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豺开始捕猎;树黄叶落;蜇虫也藏入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雉类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 
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物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天地闭塞进入寒冬。
大雪
大雪的到来,预示着天气更加寒冷。这时,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通常会降大雪,甚至暴雪。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三候为:“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此时天气寒冷,寒号虫(一种鸟名)停止鸣叫;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又作蠡,即马薤,一种药材,因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冬至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短,且越往北越短,黑夜最长。“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而夜晚渐渐缩短。中国除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天文学上也把“冬至”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山中泉水开始有涌动之势。
小寒
小寒的到来,标志着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大雁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开始筑巢;雉因感到阳气生长而鸣叫。
大寒
大寒寒潮南下频繁,是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北方正值“四九”天气,黄河以北积雪不化。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至此,节气轮回,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新一轮的循环往复即将到来。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古时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猛禽,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猎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此时的冰最坚实、最厚。此外,江南一带有二十四番花信,“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也被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节气划分
斗转星移
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的气候、物候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
圭表测影
周朝时期周公“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正地中,定四时”。利用一根直立八尺长的杆子,通过观测杆子在一年四季每天中午时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来测量节气。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投射在地上杆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而在天气寒冷太阳对地照射角度偏低的时候,投在地上杆影最长的一天便被定为冬至。冬至后,杆影渐渐缩短,直到天气变暖杆影最短的夏至,一年四季就在杆影最长的冬至和杆影最短的夏至的范围之内变化,该测量方法被称为土圭表测影(或石圭表测影)。由于每个节气之间的间隔约为十五日,因此杆影的长度变化也非常有规律。
太阳黄经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因此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节气习俗
节气养生
气候农事
历史价值
精神价值
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古人渐渐形成了许多基于某个节气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方式、习惯慢慢就演变成了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还逐渐演变为了复合型的传统节日,这些习俗和节日无不寄托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千百年来中国人热爱生活、辛勤劳动、追求美好的精神文化财富。
实际价值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以及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社会影响
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不少地方,仍然在立春、清明、立秋、秋分、霜降、冬至等节气到来之际举办一系列活动。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和2014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等又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弘扬。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久远、播布广泛,还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在东亚、东南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节气文化印记。早在公元552年,二十四节气就随中国历法传入日本;而朝鲜三国时代,百济国已使用包含二十四节气的中国《元嘉历》;越南则于1324年引进中国的《授时历》。这些国家在中国历法的基础上保留了大部分节气,并调整部分节气的时间或名称,创立了适合本土特点的历法,有的还增设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节令习俗,比如日本的杂节。经过本土化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影响着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历法、节庆、社交、语言、文艺以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在今天依然焕发着生机。
保护传承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光阴的故事)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24枚。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二十四节气项目保护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评估合格。
节气文化
八风
八风,统指四时气候变化而言。《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七十二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文字作品。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节气,将每个节气分成三个候,各训释其所以然。其以五日为一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由于候的时间单位较小(5天为一候),而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故难以广泛运用。“七十二候”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逸周书卷六·时训解》。
文化作品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诗词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20:36
目录
概述
节气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