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是指
长江流域第一个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
湖北省
京山市屈家岭而得名。因与其它文化相比具备特有的文化特征,属于一个新的
文化系统,因此将这种文化定名为“屈家岭文化”。中国科学院为此出了专著
《京山屈家岭》。创造屈家岭文化的先民是
三苗人,屈家岭文化的族属是
三苗。与《
史记》“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大致相应。
简介
屈家岭文化时期是长江中游
新石器时代最为兴盛和辉煌的时代,实现了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空前统一和繁荣,开启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早期文明,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省
京山市屈家岭遗址而得名。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的族属是
三苗。
在中国很多
考古学提出的文化命名皆有争议,唯有屈家岭文化被命名后没有争议,这说明屈家岭文化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屈家岭出土的大量的稻作遗存、
蛋壳彩陶、彩陶纺轮、陶鸡陶羊等陶塑装饰工艺品都代表着当时最高的生产水平。
屈家岭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稻谷、薄如蛋壳的彩陶器皿、极具螺旋式上升
辩证思维的纺轮彩绘……在这座距今五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上,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文明底蕴。
屈家岭文化分为七个地区类型,分别为分布在汉东平原及汉西平原北部的屈家岭类型、
洞庭湖平原及汉西平原南部的城头山类型、沅江中上游的高坎垄类型、
峡江地区的杨家湾类型、鄂西北豫西南地区的青龙泉类型、鄂北及
鄂东北地区的金鸡岭类型、
鄂东南及
淮河上游
局部地区的放鹰台类型。
这里面,屈家岭类型分布在中心区,其器形组合最为典型,是屈家岭文化的核心地区类型。其他六个地区类型环绕分布在其周围,各自呈现不同程度的地方特色,是屈家岭文化的外围地区类型。
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屈家岭文化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
烧成温度900℃左右。器型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
扁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壳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
陶器大部分素面,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划纹、
镂孔等。由部分彩陶及
彩绘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纹样以点、线状
几何纹为主。
屈家岭文化出现了大型分间房屋建筑。这种建筑一般呈长方形,里面隔成几间,有的呈里外套间式,有的各间分别开门通向户外。地面用红烧土或黄砂土铺垫,以便隔潮,表面再涂
白灰面或细泥,并用火加以烘烤使之坚硬。大者长14米,宽5米余,室内面积达70平方米。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对于研究我国
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背景
创造屈家岭文化的先民是
三苗人。三苗的活动范围据《
战国策·魏策一》载:“昔
三苗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屈家岭文化主要由距今约5900-5100年的油子岭文化发展而来,分布范围西至长江
三峡,东至鄂东,北至河南
伏牛山麓,南至湖南
洞庭湖与江西
鄱阳湖之间。屈家岭文化孕育了距今约4500-4200年的石家河文化。考古学界与民族学界一直把屈家岭文化作为研究三苗部落集团及其文化来源的对象。
关于考古学文化与历史族群的对应,考古学材料与历史文献的结合,也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一大要旨。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及其后续石家河文化一般认为其族属是三苗部族,分布在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及其后续文化的族属是华夏部族。屈家岭文化扩张的西北路线即是沿丹江上游溯流而上至关中地区,与文献所载“
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吕氏春秋·召类》)大致相合。屈家岭文化往北、东北进入到狭义中原地区及山东地区,也与文献所载“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史记·
五帝本纪》)大致相应。
有关三苗的来源,学术界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外来说:这一观点认为三苗来自
九黎。传说
蚩尤九黎部落集团在同
炎黄华夏部落战争中遭到失败之后,其中相当一部分部落成员向南退却,在江淮、江汉和洞庭湖之间生息繁衍,与原来的土著文化融合,形成新的部落集团,也形成了新的“三苗文化”。一种是土著说:这一观点认为,三苗原来就是居住在
江汉平原的土著居民,九黎并不是三苗的主源。不管怎么说,这一族群毫无疑问在屈家岭文化涵盖的这一片土地上稳定繁衍生息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史前农业定居社会一段文明的缔造者。三苗部落集团纵跨三省,这个庞大的族群何去何从,是否曾经建立了萌芽性质的国度,从愈来愈引起世人惊奇的天门石家河遗址和2018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沙洋城河遗址等屈家岭文化遗存来看,似乎可以窥见一斑。相信考古研究专家们默默辛苦的付出,会不断带来更多的惊喜。
文明的形成
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
湖北省
京山市屈家岭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
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
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
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主要分布地区以
江汉平原为中心,西至
三峡,东到武汉一带,北达
豫南,南抵
湘西北
常德一带。
稻作农业是其主要经济部门,在建筑遗迹的
红烧土中发现有稻壳印痕,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
粳稻。居民还饲养
家畜,兼事渔猎。
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
石锛、
石镰、
石镞和打制的凹腰石锄及彩陶纺轮等。陶器中有一种施彩纹具有晕染风格的薄胎彩陶器,精美而富有特色。已发现数处城址,其中湖南澧县
城头山的圆形城址,直径约310米,外侧有
护城河。当时居民的房屋大多是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有红烧土居住面,
木骨泥墙或直接用粘土混合烧土渣垒成墙壁。既有单间的,也有套间或各开屋门的双间屋。
多间式房屋的出现,显示出
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可能反映了父系家族实行小家庭分居生活的情景。
在建房过程中,有时还把整条猪、狗埋在房基下作为奠基牺牲。成年死者多采用
土坑葬,儿童用
瓮棺葬。
安乡划城岗遗址的90多座墓分南北两区,居首并列的 3座墓各有
随葬品数十件,包括朱绘陶器和朱绘卷
云纹石钺等,墓主当是氏族中的上层人物。
屈家岭文化的发展去向现已明确,是
郧县青龙泉上层(即第三期文化)、
房县七里河、天门石家河、
当阳季家湖下层、
松滋桂花树上层一类文化遗存,暂统称为“青龙泉三期文化”。
屈家岭文化时期革命性的制陶成就在于普遍使用快轮制陶,陶质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泥质陶器主要有食器、水器和容器等;夹砂陶器主要是蒸煮器。从颜色上讲,一般以灰色为主,黑色次之,红色占第三位。屈家岭遗址内出土的陶器有彩陶杯、彩陶碗、双腹鼎、筒形器及甑、罐、锅、缸等等数不胜数。彩陶是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青龙泉遗址上层出土的小口
高领罐、圈足盆形甑、直口缸、喇叭
口杯等器形,都直接继承晚期的屈家岭文化而来。
仍然沿用的少量彩陶,特别如彩陶纺轮、外表涂饰红衣后施以错乱黑彩的陶器等,也都与其前身屈家岭文化有密切联系。暂归入“青龙泉三期文化”范畴的遗存,分布地域较广,延续时间较长,其年代大体与中原的
龙山文化相当,部分器物上也有若干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南北相毗连的
鄂西北、
豫西南两地区,关系更为密切,大体上属于同一考古
文化体系,对于两者的源流关系,学术界也一直在探讨。
因此,有人把
江汉地区继屈家岭文化之后的这类遗存,称作“湖北龙山文化”。也有人把湖南地区与之相当的遗存都包括在内,泛称为“
长江中游龙山文化”。
发展序列
根据第四次发掘的成果显示,屈家岭遗址的
文化发展序列,由早及晚主要历经了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和周代等四个基本阶段,其中
石家河文化遗存和周代遗存系第四次发掘发现。
文化遗产
文化范围
屈家岭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
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
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其年代上承
大溪文化末期,下接石家河早期,相当于公元前3500年至屈家岭古代城址前2600年之间。
屈家岭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不同于
仰韶文化,也与
洞庭湖以南的
几何印纹陶差别较大,所以将其单独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300~4500年,分布范围较广,西越
宜昌但未进入四川境内,北达河南西南部(
南阳地区),东未超出湖北境内,南达
洞庭湖一带。
根据其分布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四区:
江汉平原区、鄂西区、
湘北区和
鄂东区,江汉平原是其
核心区域。
屈家岭文化除了最早发掘的湖北
京山屈家岭遗址外,经过20世纪50至8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的
文物普查,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约有3000处,其中经过正式发掘和试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几百处,包括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各期段遗址。
其中湖北省境内的有
京山市的
油子岭遗址、朱家嘴
遗址、
宋河的
长山遗址、永兴的泼树龄遗址、永兴的周熊湾遗址、永兴的周湾遗址、钱场的
白家岭遗址、三阳的贺畈遗址,
钟祥市六合遗址,
东宝区百亩畈遗址,
掇刀区团林的谢家院遗址、萧岗遗址,
沙洋县拾回桥的萧场遗址、五里铺的踏车畈遗址、
后港的草家湾遗址、后港的叶家湾遗址、毛李的
荆家城遗址,天门
石家河遗址、
宜都红花套遗址、
武昌放鹰台遗址、
枝江关庙山遗址、
松滋桂花树遗址、公安
王家岗遗址。
湖南省境内有
澧县三元宫遗址、
安乡划城岗遗址、华容
车轱山遗址。河南省境内有
淅川下王岗遗址、
黄楝树遗址等。
繁荣的屈家岭文化,在其发展期间不断向江汉平原周边地区扩展,屈家岭文化沿着
汉水上游发展扩张至
鄂北的
均县(此县位于水库中心被淹没后迁丹江市)、郧县等地区,其影响所及到达了河南境内汉水支流的丹江
淅川和
唐河流域。向
鄂南发展已达
湘北澧水流域一带,向东发展到达了鄂东平原,向西已至鄂西的
荆门、当阳、枝江地带。在上述广大范围内,都发现有屈家岭文化遗存或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
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几乎遍布长江中游的江汉流域。
器物群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但快轮制陶已普及。器表光洁,似经过打磨。陶系以泥质为主,
夹砂陶较少,陶色以灰色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
红陶及桔黄色陶。陶器器表多
素面,有纹饰的较少,纹饰常见弦纹、
篮纹、瓦棱纹及镂空装饰。彩陶的绘制方法有特点,作笔有浓淡,不讲究线条,里外皆施彩。
陶衣有红、白等色,施加陶衣后用黑色或赭色彩绘出带形纹、
网格纹、圆点纹和弧
三角纹。另有较多的彩陶
纺轮,其
横截面有椭圆形、长条形等,纺轮上先施
米黄色陶衣,然后彩绘出
旋涡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卵点纹和短弧线纹。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圈足器发达,三足器较多,平底器较少,不见
圜底器,器形有罐形鼎、
高领罐、高圈足杯、
薄胎杯、壶形器等。屈家岭文化的石器多为磨制,制作水平已相当高超,器形有斧、铲、锛、凿、镰、箭头等。
经济活动以
稻作农业为主,
家畜饲养及渔猎采集也是很重要的经济活动。
屈家岭文化时期,
石器制作技术虽然并不存在新的突破,但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型甚至特大型聚落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形。当然,聚落先民们还使用了
木器、
骨器等其它生产生活工具。
房屋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地面起建式。基础部分先挖大浅坑,其间伴随有奠基祭祀的仪式,然后从外面搬运干燥的土铺垫浅坑,再在其上铺撒红烧土以隔潮,室内地面选用干燥的土铺在红烧土上。还有先挖墙
基槽,然后立木柱建筑墙体,最后造房架。墙体有二种构筑方法即夹板堆筑法和
土坯垒砌法。屋顶为侧面
起脊,室内布局有单间和分间(二间或二间以上)二种。
墓葬群
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成人墓多集中于氏族公共墓地,多单人
仰身直肢葬,有拔掉上侧门齿的现象。小孩墓多圆形土坑瓮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个陶碗上对扣一陶盆或用两个陶碗对扣。 屈家岭遗址于1954年修建
石龙水库干渠发现后,1955年及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
石器有斧、凿、铲、镞等,造型美观、磨制精细;陶器有杯、碗、鼎、锅、纺纶等,还有陶制环、球、鸡、狗等装饰器。大量的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说明
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烧陶技术和纺织
手工业。
因其具有鲜明的
江汉平原的特点,有别于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
仰韶文化和
龙山文化,因此将这种文化定名为“屈家岭文化”。中国科学院为此出了专著《
京山屈家岭》。
1988年,国务院将
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家岭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
中华民族的摇篮。遗址上竖立的高大的保护标志更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经济状况
新石器时代晚期,
江汉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大体上与黄河流域齐头并进。不过,由于有更为广泛的植被和水域,采集和
渔猎经济比黄河流域更为普遍与持久。各遗址发现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扁平穿孔
石铲和
石镰,地处
鄂西北山区的郧县一带,较多使用打制的凹腰或双肩石锄。
有些地点也曾发现很少的磨制长方形
穿孔石刀。收割工具极少,可能是因为水稻的
收获方法与中原地区刈割粟穗的方法不同,只采取薅拔的方式的反映。许多遗址的房屋红烧土中都发现了稻壳的印痕。其中屈家岭、
放鹰台的稻壳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与现代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稻种相近。
农耕
2020年12月6日,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正式披露,历时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发现:该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经对这些炭化种子进行
碳14年代测定,证明这是长江中游最早的粟遗存,是北方
旱作农业传入这里的最早证据。屈家岭遗址还发现一批距今约5800年的炭化稻粒,共计541粒,可见屈家岭先民的
农业结构为以稻为主、粟为辅,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粟作在此相得益彰。
屈家岭遗址浮选出炭化
植物种子及硬果
核壳共计1599粒,经鉴定,确认
农作物种子有1245粒,其中包括541粒水稻和638粒水稻
基盘、33粒粟、27
粒小麦及6粒大豆。此外,考古队从各时期炭化遗存中挑选了16粒农作物种子和2块木炭标本进行测年。测年材料反映,屈家岭遗址稻作农业的出现,可追溯到距今约5800年。而且,各时期的水稻基盘形态都具驯化型特征,表明这里的稻作农业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养殖业
家畜饲养业在
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也有相应的发展。不少遗址发现了猪、狗等家畜的骨骸,另外,还出土了一些形似鸡、羊之类的
陶塑制品,很可能是氏族家庭饲养的禽、畜造型。
手工业
屈家岭文化日常使用的陶器主要是鼎、甑、豆、罐、壶、盂、盆、碗、三足碟、杯、缸等。
屈家岭文化陶器的陶质特点是,早期以泥质黑陶数量居多,泥质
灰陶次之(泥质灰陶均为浅灰色),泥质
红陶与橙黄陶很少,
夹砂陶极为少见;到了中期,泥质灰陶逐渐替代了黑陶,泥质红陶与橙黄陶较前稍有增多,并有少量夹砂陶器;屈家岭文化晚期,仍以泥质灰陶为主,而泥质与夹砂的红陶较前增多,并出现了砖红色的
粗砂陶器。屈家岭文化陶器陶系发展演变序列的特色,迥异于周边地区同期原始文化的陶系。
屈家岭文化氏族酷爱艺术,彩绘和
造型艺术水平较高。他们在与南北原始文化交融中,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烧造出胎体薄如
蛋壳的彩陶,其制作和烧造技术水平之高,让人惊叹。屈家岭文化中的
陶鸡、
陶羊、陶兽等造型工艺品,反映了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比较突出的是屈家岭文化彩陶不同于其他同期文化的彩陶,其彩陶器皿陶胎的
陶泥都曾经过精心的陶洗,因此在
烧成之后胎质细腻且有光泽;
喇叭形小平底蛋壳
彩陶杯和敞口弧腹矮圈足蛋壳彩陶碗等饮食器皿,制作精致,器形小巧秀丽,其制作和烧造技术水平之高,让今人为之惊叹。屈家岭文化彩陶器皿和彩陶纺轮等的彩纹图案,在原始文化中表现了其别具一格的彩绘
艺术特色;屈家岭文化的
蛋壳彩陶与彩陶纺轮和陶塑的红陶小动物,为全国原始文化中所仅有,罕见于其他原始文化。
屈家岭文化的
彩绘艺术和造型艺术,既是
楚文化中漆木器灿烂多彩的源头,也是楚文化彩绘和造型艺术高度发展的基础。楚文化中的彩绘漆木雕
动物群小
座屏,和
凤鸟虎座鼓等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动物
雕塑工艺品,是传承史前屈家岭文化中陶塑动物造型
工艺技术在楚文化中高度发展的结晶。
文化价值
农耕文明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期最具
代表性的
原始文化。早在7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
繁衍生息,初露
农耕文明的曙光。屈家岭文化证明中国是
亚洲稻的原产地之一,
屈家岭遗址的稻作遗存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
史前的稻作遗存,屈家岭遗址还发现了长江中游最早的粟遗存。水稻种植农业是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地区
史前文化的主要成分,屈家岭遗址中,多次发现过炭化
稻谷凝块和烧焦的稻粒,说明它是世界水稻最早发源地之一,对于研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屈家岭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人工稻谷。
新石器时期的人类通过自己的
劳动改造自然生物,并把它们驯化成家畜和农作物,这便产生了
农耕文明。屈家岭遗址在前期发掘中发现的第一批人工稻谷遗存,与长江流域所种植的水稻已经非常接近,因此很快便确立了其悠久的农耕文明,也重新修正了
中华文明起源黄河流域的起源论,确定了
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流域最早发现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发现使中华文明的起源不再仅限于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也同样是重要发祥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摇篮。
太极起源
2017年10月,湖北屈家岭遗址第四阶段考古工作展开,发掘出土一批漩涡纹彩陶纺轮,其中一类被认为是后世太极
阴阳鱼图的原型。漩涡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由具体线条刻画组成,另一种由具体的物化形象,如鱼等形象组成。出土的漩涡纹彩陶纺轮中,有一类纹饰布局与后世的太极阴阳鱼图图案类似,其以中间的圆心为中点,为彩色对称图案。据此,考古学界专家推测其为后世太极阴阳鱼图的原型,可能与中国太极起源有关。
遗址介绍
发掘时间
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
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地区,以
江汉平原为中心,东起
大别山南麓,西至三峡,北到豫西南,南抵
洞庭湖北岸。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屈家岭文化后期约为公元前3000~前2600年。
遗址于1954年配合石龙过江水库工程调查时发现,1955年、1956~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分别对其进行了第一、二次发掘,初步了解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并在
发掘报告《京山屈家岭》中首次提出“屈家岭文化”的命名。
1955年、1956-1957年两次发掘屈家岭遗址,揭示了一种崭新的
遗存。1959~1960年间,开始普遍把这种遗存称为屈家岭文化。1989年进行了第三次发掘。2015-2017年进行了第四次发掘。
根据第四次发掘的成果显示,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由早及晚主要历经了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和周代等四个基本阶段,其中
石家河文化遗存和周代遗存系第四次发掘发现。
1959~1961年发掘的湖北
郧县青龙泉遗址,中层为屈家岭文化,下层和上层分别与
仰韶文化和
龙山文化相当,由此明确了屈家岭文化的相对年代。现经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湖北
钟祥六合遗址、
京山朱家嘴遗址、天门石家河遗址、
武昌放鹰台遗址、
枝江关庙山遗址、松滋桂花树(中层)、公安
王家岗遗址,湖南
澧县三元宫遗址、
安乡划城岗遗址、华容
车轱山遗址,河南
淅川下王岗遗址和
黄楝树遗址等(见
关庙山遗址、
三元宫遗址)。
发掘过程
发现:1954年冬,为了解决
垦区排灌问题,并彻底治理水患,湖北省国营
五三农场在修建石龙过江水库之后开始了水库干渠的建设,当干渠修至屈家岭村
古柏树附近时,挖出了大量
红烧土、陶器和石器。
屈家岭遗址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发掘。
第一次发掘:第一次,在1955年2月,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下,由湖北省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负责,进行了第一次发掘,为小规模的试掘,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系统。
第二次发掘:1956年4月至1957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云鹏先生主持,进行了以探索长江中游
史前考古学文化为目的的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共开
探方197个,发掘面积为858平方米。第二次发掘材料经整理研究,编成屈家岭遗址
考古发掘报告——《
京山屈家岭》一书,因发现的文化遗存与其它文化相比具备特有的文化特征,属于一个新的文化系统,正式将这一特有文化命名为“屈家岭文化”。
第三次发掘:1989年7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
荆州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的北部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87.5平方米,这次发掘新发现了屈家岭遗址的早期文化。
第四次发掘:2015年,为配合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
荆门市博物馆、
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合对屈家岭遗址进行了第四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完善了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确认了屈家岭遗址
环壕布局,获取了一批重要遗物:发掘出土了大量
铜矿石,初步确认了高度疑似古稻田遗迹所在区域。还发现了
陶窑群以及大量的
红烧土遗迹。
2015年至今,为配合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其间,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
文化层采集
土样392袋,运用植物考古常用的“
浮选法”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对这些炭化种子做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
统计分析,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姚凌称,这是经种子测年证实的长江中游最早的粟遗存,表明粟作农业在当时或更早已传播至此。该遗址还发现一批距今约5800年的炭化稻粒,共计541粒,可见屈家岭先民的农业结构为以稻为主、粟为辅,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粟作在此相得益彰。
文化特征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
灰陶。圈足器发达。凹底器较多,这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化所缺乏的。常饰凸弦纹和缕孔,还有少量
朱绘陶和彩陶,尤其是薄胎晕染彩陶最具特色。石器习见的有斧、锛、凿、镞。石斧平面多呈长梯形或长方形,侧边较齐平。
石凿以方柱体的为代表。
石镞主要为两面起脊或扁平的带铤
柳叶形。还有少量穿孔石斧、穿孔
石铲、
石镰等。有的地点发现有较多的打制石锄。彩陶
纺轮是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一般先在两面涂抹橙黄
陶衣,再在单面绘以红褐色或红色花纹,彩纹图案主要有同心圆纹、漩涡纹、
对顶三角纹、平行的短直线或短弧线纹、卵点纹等。有为数较多的
篦点纹空心
陶响球和极少的彩陶球。屈家岭文化中出现的连间式住房,既有自身的建筑特点,又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同类
建筑形式相近似,具有一定的
时代特征。
房屋建筑
屈家岭文化的住房多属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一般筑墙先挖基槽,立柱填土,再以粘土或
草拌泥掺加烧土碎块培筑墙壁。居住面下部铺垫红烧土块或黄砂土,以利防潮,表面敷“
白灰面”或涂抹细泥并经烧烤。在室内中部或偏一角处筑
火塘,有的火塘附近还遗留保存火种的陶罐。室内的
柱洞大体排列有序,有的洞底以碎陶片垫实,起着柱础的作用。单间房屋的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出现了以隔墙分间的较大住房,有的是出入一个大门的里外套间式房子。有的是长方形双间、多间的连间式房子,各间分别开门通向户外,其隔墙上无门或还设门相通,甚至有多达二、三十间成排相连的。青龙泉的一座双间式大房子,南北总长14米,东西宽5.6米,室内面积合计70多平方米。这种隔墙连间式住房,形式新颖,
建筑结构有了明显进步。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在父系家庭生活的背景下产生的。
墓葬
在
六合遗址、
屈家岭遗址、
关庙山遗址等地,均发掘了属于屈家岭文化范围的墓葬。成年死者多实行单人仰身直肢葬,也有
屈肢葬,无
葬具。曾盛行于
大溪文化中的下肢甚为踡曲的屈肢葬,在
屈家岭遗址也发现一例。大部分墓有数量不等的
随葬品,前期多小型
明器,后期有个别墓随葬猪头骨。划城岗墓地的90多座墓葬分南北两区,土坑竖穴墓与少量的
瓮棺葬交错分布。
土坑墓的墓向比较一致,大部分为东西向。随葬品一般为4~8件,但少数墓十分丰富。位于南区墓地西端首排的3座并列土坑墓,随葬器物分别有77、50、65件,均有多件朱绘陶器,两座墓内各随葬一件“风”字形
穿孔石钺,其中一件还朱绘卷云纹。这三座墓死者生前可能在氏族中居于重要地位。
关庙山遗址有专辟的儿童瓮棺葬墓地,通常用大型
圜底陶罐再扣一件鼎或盆、钵作为葬具,竖埋在小土坑内。一般无
随葬品。有的葬具底部中心特意凿出一孔,可能是作为儿童灵魂出入的孔道。
文化关系
屈家岭文化的北部外围
分布区,已到南阳地区
伏牛山南麓一带,这里原是
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后来屈家岭文化扩展及此,并与黄河流域腹地的末期仰韶文化和早期
龙山文化先后发生接触和交流。例如,在具有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河南
禹县谷水河第三期和
郑州大河村第四期文化遗存中(见
大河村遗址),分别出有双腹豆、高领圈足壶、高圈足杯、盆形瓦足鼎等,都与屈家岭文化的器形相同或近似,显然是屈家岭文化影响的结果。在陕州
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中和青龙泉中层、
屈家岭,又都存在
喇叭口红衣小陶杯、
圜底罐形鼎等相似的器物,反映了相互间的联系。
遗址公园
2017年,湖北省着手建设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是中国
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屈家岭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
京山市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农耕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为全国首批100处
大遗址保护项目。
规划面积388公顷,
总体规划结构是“一环两带三区”。该项目是屈家岭至
孙桥镇城镇化带的重点支撑项目,对加快公共
文化事业发展,彰显农耕文化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主要内容有:保护设施建设、考古研究、展示利用、
环境整治、
道路改建、
绿植景观、基础设施建设等。
遗址公园以
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中国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为主题,以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场景为主要展示内容,并融入建筑、制陶、种植、渔猎等
文化元素,通过展示远古与现代共生之生活场景,融保护、展示、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以全新的视觉展示出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生活中的遗址博物馆”,为
中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