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泉与大寺遗址地处
汉江中上游的
郧县,是1959年至1962年配合丹江口水库工程重点发掘的两外古文化遗址。它们包涵有
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至末期的仰韶、屈家岭、
青龙泉三期和龙山四种文化遗存,相对年代比较清楚,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
青龙泉与大寺遗址共发掘出土完整和复原的文物约2800余件,其中青龙泉遗物2140余件,大寺遗物660余件。按出土遗存的类别分,
陶器遗物约840余件,石器遗物约1530余件,骨、角、牙、蚌等遗物430余件。各个时代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内涵十分丰富,为研究丹江口库区原始社会、先秦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实物资料。
青龙泉遗址位于
郧县城东五公里(现今杨溪铺镇财神庙村),坐落在汉江北岸、玉钱山南麓的二级阶地上,南距汉江约190米,高出河床18米。遗址地势为北高南低的缓坡,东为青龙泉,西部靠近周家河,南抵郧白(县城至白桑)公路,地貌为长条形冈地,东西长450米,南北宽880至160米,总面积4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达6.5米。此遗址现已被汉江河水淹没。青龙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从地层叠压关系上证明屈家岭文化晚于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而且还发现叠压于屈家岭文化层上的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
青龙泉文化遗址可分为青龙泉
仰韶文化、青龙泉
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遗存。在该遗址发现的文化遗迹,有圆形和长方形房址11座(均为木架结构的建筑),灰坑11座,陶窑2座,墓葬44座(其中瓮棺葬14座)。其文化遗物非常丰富,以陶器最多,半数以上是夹砂灰陶,另有细泥橙黄陶,细泥黑陶、红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红、灰、黑皮陶。最主要且有代表性的器物敛口带流罐、敛口钩唇橙黄口灰腹碗、乳钉纹高领罐、弦纹盆形鼎和敛口侈沿罐、敝口尖唇薄胎红顶碗、圈足盂、划纹高领罐、彩陶高领盂、斜方唇红顶碗、蛋壳彩陶杯、罐形鼎和彩陶纺轮、鼓棱口红顶碗、扁条足斧形鼎、敞口厚胎杯、橄榄形篮纹罐、花瓣形纽器盖、镂孔粗圈足浅盘豆和喇叭口澄滤器等。生产工具有石、骨、角器以及陶器等,以石器为主,多为磨制。主要器形有斧、铲、锛、圭形凿、矛、刀、镞、镰、杵、鱼、叉、磨石、锥和针等。装饰品有陶杯、石环、骨环、骨笄、玉璜、石璜、石珠、玉笄、小骨、象牙梳子等。其它遗物有猪、狗等家畜骨骸,以及鹿角、牙齿、果核、鱼骨、牛股骨、蚌壳、螺蛳壳、涂朱龟甲等。青龙泉文化年代距今4400年至5200年左右。
大寺遗址位于郧县城西约10公里现今的大堰乡后店子村,坐落在汉江与堰河交汇处的二级阶地上,南距汉江40至50米,高出河床13米。遗址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形,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3.4米。大寺遗址主要包含有下层的仰韶文化、中层的屈家岭文化和上层的龙山文化遗址,部分地段有断续的较薄的东周文化层。其他层叠压关系清楚,为鄂西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相对年代提供了可靠证据。
大寺文化遗址发现的文化遗迹有灰坑27座,发现的文化遗存有墓葬18座。主要文化遗物以陶器为主,其次是石器和骨、角器。陶器是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有夹砂红陶、灰陶和细泥红、灰、黑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彩陶钵和盆、红顶碗、尖底瓶、夹砂罐、圜底罐、双耳罐、篮纹高领罐、蛋壳彩陶杯、圈足杯、喇叭口高柄蛋壳灰陶杯、圈足盂、罐形鼎和水口篮纹大瓮等。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其次有骨角器、蚌器和陶器;主要器形有斧、铲、锛、凿、穿孔刀、矛、镞、锄、网坠、鱼钩、锥、陶纺轮、匕和针等。装饰品有陶环、石璜、骨笄等。大寺文化年代约距今4000年至5800年左右。
郧县青龙泉与大寺文化遗址,东西相距15公里,都位于汉江河谷的小盆地内,包涵的各种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而且都有地层叠压关系,相对年代清楚。自仰韶至乱石滩遗存,先后历时约有1800年左右,相当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至末期,其文化发展序列是:仰韶-----屈家岭-----青龙泉三期-----大寺龙山(乱石滩遗存)。青龙泉与大寺文化的发掘,初步搭起了汉江中上游及其支流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为辨别每种文化及其分期和分布找到了一柄标尺,它是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的标准器。
青龙泉与大寺文化遗存,向后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当时已有农业、饲养业和渔业,两处遗址土质肥沃,利于农耕,有粟类作物;猪、狗已被大量饲养,渔猎和采集是当时人们经济生活的补充手段;附属于农业的原始手工业,有制陶、制石(玉)、制骨和编织。人们用石质工具挖掘窖穴,建筑各处形制的房屋,用竹编织光洁的竹席,用制作的陶纺轮捻线,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千八百年之久,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