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向初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系统的介绍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只是专业的概论,其中的理论问题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先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有个大致且系统的了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门级教材。
简介
《文学概论》①是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文学观念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学的风格、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的源流等方面。这些方面构成文学理论的基础。
详细内容
第一章 文学观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和第二章集中阐述文学观念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文学作为人类的文化活动是很复杂的事物。重点在“文学观念的嬗变”、“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等四个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文学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文学是人类的—二种文化活动,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理解文学与体验的关系;掌握本书的文学观念。
二、考试内容
文学是一个广延性很强的复杂的事物。必须通过多视角多层次的综合阐述,才能确立起接近文学活动本身的文学观念。我们从人类文化、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作家个体体验和人际情感沟通渠道和言语组织这五个视角来界说文学。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显示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的言语艺术。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嬗变
(一)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
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什么”的回答。
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它们是构成文学活动的必备要素。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不但表明文学四要素所构成的活动关系,而且体现了人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要求了解文学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二)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如果以文学四要素为坐标,可以推衍出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要求掌握这五种文学观念。
(三)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
文学观念的嬗变有时代方面的原因,同时还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文学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体视野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学本身的变化而变化。要求理解文学嬗变的原因。
(四)文学的界说
本书确定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文学观念。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要求理解这个文学观念。
第二节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文化概念以及文学的文化意义
1.文化概念
现存的文化概念多种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1)广义的文化概念。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一书的观点为代表,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体。”
(2)狭义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掌握知识的多少、涵养的粗细等。
(3)符号学的文化概念。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与其说人是政治的、理性的动物,不如说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文化是意义的领域。动物只有信号与人的符号的区别。人运用符号创造出具有意义系统的文化,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文化是人性的表现,是人与非人的根本区别。人因为有了文化才思考世界的意义、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样式,其主要的价值是叩问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要求识记文化的定义。
2.文学的文化意义
文学的文化意义是:(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文学的文化意义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文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它永远不会消亡。要求理解文学的文化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二)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
1.文学作为文化意义的载体
从文学的文学文本可以反观某种文化意义。文化意义深入到文本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其作品负载着不同的文化。通过对作品的征兆性分析,揭示作品的文化意义。作家的不同的文化取向或文化理想,是导致作品负载不同文化意义的原因。作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离异”。
要求理解文学作为文化意义载体的内容。
2.文学的文化意义的发现
我们要发现文学所负载的文化意义,要通过有效的阅读。从“品质阅读”到“价值阅读”的深入。“品质阅读”是把握作品的机质的阅读,重点在语言组织。“价值阅读”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在作品中发现的文化价值。“价值阅读”的意义。要求理解价值阅读的意义。
(三)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
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它展现了人性圆周的各个扇面。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样式与其他文化样式有密切的互动关系。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文化样式,主要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对象、题材、原型、视野等,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文学主要为其他文化样式展开意义的阐释。
1.文学与科学文化;2.文学与历史文化;3.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化。要求理解文学与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其他文化艺术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确定了文学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坐标。文学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
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马克思:“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但文学不等于社会生活本身,社会生活必须经过作家头脑的能动的反映、认识、体验、感悟、描写和改造,才能转化为文学。文学活动中“心”与“物”的关系。刘勰的论述。歌德的论述。“物理境”与“心理场”的区别。要求深刻理解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的内容,能举例说明。
(二)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
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存在“审美”。但只有文学艺术活动把审美作为基本的功能,文学艺术活动是审美的高级形态和典范。
1.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审美的实现需要四层面的协调合作:
(1)主体心理层。审美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有审美感觉和能力的人。“审美”的“审”也就是“审者”及其动作,他的愿望,他的感觉,他的能力,他的动作,即指主体的观照—感悟—判断。在审美的观照—感悟—判断中,人作为主体的一切心理机制处于活跃的无障碍的状态。
(2)客观对象层。审美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与审美的对象及其属性的呈现。“审美”的“美”,是“审”的对象。美的对象很复杂。有美、丑、崇高、卑下、悲、喜等。不同的对象引起不同的感受和感情。虽然这些感受和感情不同,但它们仍属于同一类型,即以情感评价对象。
(3)心理时空层。审美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和人的特定心境的契合。
(4)历史文化层。审美关系无法孤立建立,它的每一次建立都必然渗透了人类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审美活动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审美的瞬间,人们暂时摆脱了周围熙熙攘攘的现实,升腾到一个心醉神迷的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是自由在瞬间的实现,是苦难人生的节日。要求深刻理解审美的含义和实现审美的条件。
2.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文学作为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审美关系的典范,是审美活动根本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其他艺术的审美相比,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有:(1)文学审美活动具有生活的包容性;(2)文学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要求理解文学的审美活动的特点。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1.审美意识形态的独立性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审美意识形态自身是一个系统。文学和其他艺术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的内涵:
(1)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的共通性。
(2)是认识又是情感
(3)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
(4)假定性与真实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中的精神意识,它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要求深刻理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涵。
第四节 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
(一)经验、体验与文学
1.经验与体验的关系
经验是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统称。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刻的意义诗意的情感和个性色彩部分。体验常常以经验(特别是切身经验)为材料。经验有待体验的审美升华。
2.体验与文学
作家的体验特征是:(1)情感的诗意化;(2)意义的深刻化;(3)感受的个性化。要求理解经验与体验的区别以及作家体验的特征,能举例说明。
(二)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要求理解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文学风格创作个性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文学风格的独创性和多样性、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等四个问题。通过学习明确文学风格是辨识作家个人乃至一种文化的标志,了解文学风格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掌握文学风格的定义和有关论述。
二、考试内容
对于文学风格的界定和阐述有种种理论。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构成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既与作家的创作个性密切相关,也与作品的表现对象和体裁样式有关,最终通过言语组织呈现出来,给人以审美愉悦。我们侧重从创作个性和言语组织两方面说明文学风格的内涵。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构成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够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文学风格既有本体方面的审美构成,也有在时代、民族、地域等影响下的文化构成。文学风格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一定的文化所渗透,从而成为一定文化的表征。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诸种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有关理论家的论述。由于风格最终是以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所以从外部来研究确有必要,但风格的形成又有着更深刻复杂的内在根源,所以仅从外部研究或仅仅把风格归结为形式又是片面的。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即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联系起来。有关理论家的论述。认为风格是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从主体角度来考察,是一种广义的心理分析,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但可能忽视外在的表达或混淆日常个性和创作个性。
(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强调有机整体性,是一种较切近实际的解释。有关理论家的论述。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品评,认为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这是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与读者有关,风格是精神上对读者的无限接近,读者能引起共鸣。
扼要识记文学风格的四种理论。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内涵
(一)风格的定义
根据对中外诸种理论的批判性总结,本书对文学风格的定义是: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言语特色。此定义的四个要,电。
(二)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
1.创作个性界说
首先,应该把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区别开来。创作个性是小于风格的概念,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当它一旦施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应该把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区分开来。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在其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2.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是位于日常个性和文学风格之间的中间环节,它们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图表来表示:
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 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审美升华(艺术品格)形式化(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不仅是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且要求外化和形式化,在对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合中转化成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要求了解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区别,并了解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三)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
1.文体三层面
文体是广义的语言秩序,是一些持久性的体制、样式、类型。文体可分为三层面:1.作品的体裁、体制。2.文学的语体。3.文学的风格。文学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语言在创作个性转化为风格的过程中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风格是言语结构显示出特色和稳定性的表现。某种文学语体发展到极致,就转化为文学风格。要求识记文学风格的定义。
2.语言的编码、词语的分布与文学风格
从言语角度看文学风格,首先是风格与作家对语言的编码和超码密切相关。其次,风格与词语的分布频率有关。要求理解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的关系。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与特征
(一)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
文学风格在作品中是广种有机整体的存在。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是那些从情绪上给人以鲜明印象的要素的融合,显现为给人以美感的整体风貌。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举隅:
1.文采
文采指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文采说到底是“语言的特殊组合”,也就是风格的存在方式。不同的文采构成了不同的风格特色。要求能结合诗歌实例说明不同的文采构成不同的风格特色。
2.情调
情调指作品中的情感格调。情调相对于显在的言语格调而言,是较为内层的,但必然在言语层面上得到外显,在审美形式中表现审美情感的内容和品质。情感有不同的向度,但必须真实。
3.气势
气势指作品中精神状态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气势加强情调的生动性和流动性,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风格。
4.氛围
氛围指弥漫于作品中的特定气氛。氛围的营造体现了作家的个性和审美意向,调节着作品的情调。
5.韵味
韵味指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韵为阴柔美,气为阳刚美。韵味为情调所生成,又反过来加强情调。
(二)文学风格的特征
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风格的独创性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之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作家在长期的创作中风格的变化及其原因。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风格的多样性是作家创作个性各各不同的反映。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的审美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要求掌握文学风格的特征。
第四节 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与审美价值
(一)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
对文学风格类型,古今中外有多种划分法。西方的三分法。中国的简繁两法。简分法:刘勰论“气有刚柔”,姚鼐论阳刚和阴柔。繁分法:刘勰分八体,两两相对,“八途而包万举”。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人们对风格美会有不同的爱好和选择。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却也受到时代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五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一)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时代文化的构成。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地反映时代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时代风格
(二)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的构成。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
(三)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地域文化的构成。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地域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地域风格
(四)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言语格调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色。流派风格的多样化,是文学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
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和个人风格,都统一于作品的具体风格之中,并只有在作品风格中才能得到实现。
第三章 文学的形象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理解和掌握三个问题:其一是理解文学形象的重要性和系统性,树立起文学形象的分类观念和多元观念;其二是掌握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及其界定;其三重点掌握文学形象高级形态即作为艺术至境形态的典型、意境和象征意象的特征及其原理。目的是提高识别不同性质艺术形象的能力和分析评价艺术形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七章 文学创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集中阐述文学创作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文学创作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活动,其基本规律和特征是什么。重点在“创作心理要素”与“创作过程”这两个大问题。通过对文学创作活动的认识,从主体角度深入了解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所具有的独特性。
二、考试内容
文学创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个体性精神活动,对此必须从作家的人格特征创作心理艺术构思、创作原则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才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创作对象的特点。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建构特殊的言语组织来创造语言艺术品的精神生产活动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作家素质
(一)几种主要的文学创作理论
关于文学创作古今中外有许多理论观点,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探讨文学创作的规律、揭示其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观点往往带有片面性。概括地说,这些理论观点主要有五种:(1)感物说(识记“感物说”)。主要是中国古代文论家提出的。认为创作主体在外在事物的刺激下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进而就会创作出饱含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2)养气说(识记“养气说”)。由中国古代文论家提出,认为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对某种内在精神的培养,即“养气”。一旦心中产生充沛强盛的“气”,就自然能够写成锦绣文章。(3)“胸有成竹”说。由中国古代文论家提出,主张进行文学创作时首先要使描写对象烂熟于心,在头脑中产生清晰、完整的画面,然后再进行艺术传达,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识记“胸有成竹说”)(4)“镜子”说(识记“镜子说”)。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观点。认为文艺创作就像照镜子一样,要绝对真实。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根据现实世界来创造“第二自然”。这种观点是西方历史悠久的“摹仿说”的反映。(5)深层心理说。认为文学创作是作家或人类深层心理,即无意识心理内容的产物。例如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说”,认为文学创作是个人无意识,主要是被压抑的性欲的“改头换面”的显现形式;荣格的“原型说”则认为文学创作是从人类祖先那里遗留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形式。
对于前人关于文学创作的各种理论观点我们应该吸收其合理因素,剔除其谬误,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文学创作的规律。
(二)决定文学创作的几种要素
(1)文学创作与个体精神需求。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性精神创造活动,它首先是建立在个体心理与精神的强烈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创作活动的内在驱力。(2)文学创作与社会需求。文学创作又是一种带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因此是特定社会需求的产物。当然社会需求是通过个体需求而起作用的。(3)文学创作与无意识心理。文学创作的动机并不完全是清醒的理性意识,有时非理性的心理因素、无意识心理内容都具有重要作用。理解“决定文学创作的几种要素”。理解决定文学创作的几种要素。
(三)作家素质
作家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文学作品是一种社会共享的精神产品,因此作家就是一种具有社会影响的公共人物而非普通的个体。社会也就对作家有着较一般人更严格的要求。文学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复杂的精神活动,需要通过艰苦学习来掌握特殊技巧。另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非智力因素。这些都是作家所必须的素质。具体说有如下两个个方面:
(1)文化艺术素养。包括基本文化知识基础、基本技能、人格修养与文学爱好、文学基本知识两个方面。
(2)作家的独特素质。包括经常持续出现的创作激情、敏锐的观察力、对语言的敏感和独创性。
理解作家素质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
(一)文学创作的客体
(1)文学创作的主体所谓文学创作的主体并不完全等同于作家的概念,他是指那些面对文学创作客体,并进入创作过程的作家。文学创作主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注;二是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三是向创作对象倾注强烈感情。
(2)关于文学创作客体的几种观点。所谓文学创作的客体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加工改造的对象。以往人们对于文学创作客体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文学创作的客体就是人的主观情感意念;二是认为文学创作的客体就是自然,即外在的客观世界;三是认为文学创作的客体是社会意识形态
(3)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文学是人学,文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其三,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其四,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其五,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自然景物,表面看来似乎与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作为人的审美对象,早已是“人化的自然”了,也同样是人的活动的一部分。
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文学创作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二)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1)情景交融、心目相取。心中之情与眼中之景互相渗透构成艺术形象。任何艺术形象都不可能是纯粹主观的或纯粹客观的。
(2)文学创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是独立于作家之外的自在存在,而是作家眼中的存在,带有作家的主观倾向;作家在作品中融进的主观倾向是社会生活影响制约的产物,并非空穴来风。
举例说明文学创作过程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第三节 创作心理要素
(一)艺术直觉
(1)艺术直觉的定义: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2)艺术直觉的心理特征: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的异同;艺术直觉与艺术想象的异同;艺术直觉的内涵。
(3)艺术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艺术直觉在抒情性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艺术直觉在叙事性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艺术直觉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灵感
(1)艺术灵感的定义:在创作活动中主体在强烈情感的支配下所达到的一种高度兴奋、思维异常活跃的特殊心理状态
识记艺术灵感的定义。
(2)艺术灵感在文学创作中作用。柏拉图的“神灵凭附说”;中国古人的论述;艺术灵感是创作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三)艺术情感
(1)艺术情感的定义:艺术情感是主体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的特殊心理体验。
(2)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之关系。自然情感是与主体实际的现
实境遇直接相关的,是日常生活利害关系的产物;艺术情感则只是在摆脱了直接的日常生活的利害关系之后,才能产生。
(3)艺术情感作为一种构形力量。文学创作过程自始至终就是艺术情感获得形式化的过程。
理解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
(四)艺术想象
(1)艺术想象定义:是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以感性形象为基本要素的思维方式。
(2)艺术想象的类型:联想性的艺术想象;再现性的艺术想象;创造性的艺术想象。
(3)艺术想象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
第四节 文学创作过程
(一)创作动机
(1)定义:创作动机是指驱使作家进入创作过程的意识层面的心理因素。
(2)创作动机的多维构成:审美的目的;政治伦理目的;纯个人性目的。
识记创作动机的定义。
(二)创作冲动的产生
(1)定义:创作冲动是指促使作家去进行创作的无意识心理驱力。
(2)创作冲动的构成要素:原发性心理因素与继发性心理因素。
(3)创作冲动的产生与运动过程。
(4)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之关系。
理解创作冲动的构成。
举例说明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关系。
(三)选材
(1)材料的积累: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支配下对生活现象有目的的选择与储存。
(2)材料的取舍:作家依据具体创作目的对所积累的生活材料的选择。
(四)艺术构思
(1)定义:艺术构思是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安排故事情节、设计作品结构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思维过程
(2)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艺术概括与艺术变形。
(3)艺术构思的基本环节:收视返听、凝神静虑的创作心境—悄然动容、思接千载的艺术想象—判断与评价的参与—形象与故事的形成。
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五)修改与润色
(1)修辞炼句:作家寻找最恰当的词语来表现其所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与故事情节。
(2)风格追求:作家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对自己独特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与反复锤炼。
(3)修改与润色。
第五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文学创作审美理想的定义与内涵
(1)定义: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各种创作标准与价值追求。
(2)内涵:艺术真实性追求(包括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社会价值追求;形式美的追求。
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创作审美理想的主要内涵。
第八章 文学接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理解作品与读者间的文学接受关系以及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够运用文学接受的理论,解释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诸种心理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接受、批评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文学接受的条件、过程、效果的相关理论,了解与掌握文学批评的意义及具体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文学接受的条件、过程和效果,难点是第一节与第三节。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
(一)消费是文学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1.文学活动过程指文学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直至接受的全过程。
2.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3.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异同。
(二)文学的消费与传播
1.文学消费是文学传播的直接对象;文学传播是文学价值实现的社会中介。
2.文学传播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将文学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
3.主要的文学传播方式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电子媒介传播。
(三)文学消费的主动与受动
1.文学消费是一种有主动选择性、主观评价性的精神活动。
2.文学消费又是一种具有被动接受性、被熏陶、被感染的精神活动。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之异同。
要求能识记文学消费;文学传播概念。
第二节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
(一)文学接受者的素质
1.文学接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
2.文学接受者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3.文学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
(二)作为主体条件的接受心境
1.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2.接受者要对具体的作品有兴趣;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
(三)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
1.作品必须满足接受者至少某一方面的阅读需求
2.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3.作品必须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要求理解文学接受的主客体条件。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
(一)期待视野与预备情绪
1.期待视野具体分为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与价值的期待。
2.预备情绪具有审美性、朦胧性和期望性三个特征。
(二)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1.审美心理结构是个人性层面与集体性层面的统一。
2.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结构就得到强化与巩固。
3.审美心理结构的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结构与具体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结构起改变与更新作用。
4.同化与顺应互相包容,互相转换;同化导向顺应,顺应又回归同化。
(三)召唤结构与接受的创造性
1.作品的召唤结构是指文学作品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成分。作品的具体化是指接受者在阅读中将文学文本实现为审美对象的创造性接受过程。
2.接受者的创造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要求理解并能够简单运用期待视野、预备情绪的观点,领会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关系。
第四节 文学接受效果
(一)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
1.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2.审美效果与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审美需要密切相关,又与接受客体即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相联系。
3.审美效果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并与文学的五种社会功能相联系。
1.心灵共鸣原因在于人性情感的相通性和审美体验的共同性。
2.文化认同是指通过文学接受而产生的作家与接受者、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对某种文化价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评价。
3.文学的社会交往是文学接受活动最广泛而深刻的效应。
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的阅读阐明文学接受的创造性,领会文学接受的审美效果与文学功能,举例说明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心灵共鸣。
第五节 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意义
1.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2.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3.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要求理解文学批评的意义与作用。
(二)文学批评的方式
1.欣赏与体验。批评家首先要成为接受者,要对作品产生审美体验。
2.理性分析。批评家要跳出一般的接受过程而以冷静的审视目光对待作品。
3.价值判断。批评家须对作品作出高下优劣的主观评价。
(三)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1.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
2.西方当代的文学批评方法种类繁多,主要有英美新批评、精神分析、神话原型、·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等。
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是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
要求能理解文学批评的方式与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的源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学习目的是理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文学的思潮、流派相关的理论,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理论、观点的运用,能够解释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文学发生的原因,深刻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关系及不平衡现象,了解与掌握文学自觉、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演变的状况与特点。本章的重点是第二节第四节,难点是第四节。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文学的发生
(一)关于文艺起源的几种观点评述
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艺术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
2.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巫术的思维法则促成了艺术的诞生。
3.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4.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要求识记上述几种文艺起源理论。
(二)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
1.劳动是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的基本原因,也是原始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
2.原始艺术是思维活动与精神创造的直接产物,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是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
3.文艺起源于在劳动基础上的各种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的合力。它们主要是原始思维及其特征、认知需求的满足和审美意识的萌芽。
要求深刻理解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的理论。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1.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与性质的发展提供基础。
2.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和体裁的发展提供动力。
3.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
(二)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1.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理论。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两种表现形态
要求深入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对马克思提出的“不平衡”理论要能正确地掌握。
第三节 文学自身发展状况
(一)文学的自觉
1.文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文学的自觉意识。
2.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促进了文学形式的成熟与文体理论的发展。
3.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和前提,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
4.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及其交流机制。
(二)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发展
1.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各自的形成、发展与特点。
2.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理解文学自身发展的状况。
第四节 文学思潮与流派
(一)文学思潮
1.文学思潮的涵义
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流行的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潮流,它与特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想相关联,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段内文学的主要趋向,同时它又会影响、规范此一时代中相当一部分作家的创作活动。
2.文学思潮的产生
首先,文学思潮的产生与社会思潮有着紧密的关系。
其次,文学思潮的产生也是文学自身演进、变化的结果。
再次,在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各个分支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联为一体的时代,某一文学传统之中的一种文艺思糊的移植也可以成为另一文学传统中的思潮产生的原因。
3.文学思潮的特点
文学思潮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盛行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共同潮流、趋向,故而它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同一文学思潮内部具有共同的或相近的文学观念。
文学思潮之成立,还需要有相当一批作家和他们创作实践的参与,形成群体性的特点。一个作家及其创作可能影响很大,甚至代表着某个时代,但若无相当数量的、与之在观念、风格上相同或相似的作家与创作,严格说来是不能称之为文学思潮的。
西方文学史上,文学思想与创作的潮流从古就有,而古典主义是第一个充分自觉的文学思潮。它以唯理论为依据,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榜样,主题严肃,形式谨严。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代替了古典主义文学,成为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解放,它尤其重视情感的抒发。
19世纪30年代始,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时代的文学主流。它冷静客观地描写现实世界,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且往往具有强烈的批判性,“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逐步过渡到自然主义。它在创作上排斥了浪漫主义对夸张、想象、情感的重视,又扬弃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创作方法,追求纯粹的客观描写。
在西方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上,存在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之间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出现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转折。它包括了现代西方文学中许多的文学流派。反传统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征。在思想观念上,悲观主义代替了乐观主义;在艺术观念上,现代主义从根本上背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摹仿说的美学传统,而倾向于表现论的文学观。
二次大战后,西方现代文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流派的活跃、高涨期。近一二十年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种带有新的文化特征的文学、文化思潮命名为“后现代主义”。
(二)文学流派
1.文学流派的界定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相近或相同的文学观念、创作倾向、艺术追求和美学风格的作家群体。
2.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侧重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一方面,一个文学流派必有一批作家努力创作了一批作品;而文学思潮则可以侧重在文学观念与文学思想的层面,它往往造成一定的文学创作潮流,但有时却可能主要是一种文学观念的主观要求而未必有很好的创作实绩。
一种文学思潮往往造就某个或几个文学观念相近的文学流派,而有时存在着一个文学思潮,但却谈不上文学流派的存在。有时在一个文学思潮之中,由于不同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审美理想等因素,会造成不同甚至是互相斗争、完全对立的文学流派。
3.文学流派的产生
文学流派的产生,在过去的文学史上往往是后人的一种追认。可以说文学史上相当一批文学流派是文学史家研究、分析、界定的结果。
随着文学发展的进程,作家创作的自觉性日趋提高,文学流派因而也往往在自觉的文学观念和美学追求中形成。
文学流派的产生还常常是文学思想、观念冲突和斗争的结果。
4.文学流派的特点
首先,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总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
其次,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他们的文学创作大抵会表现出类似的文学风格和美学趣味。在文学风格方面最为直观的就是作品的语言层面,它还体现在文学题材的选择上,而不同的文学体裁也会体现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一个文学流派内部的作家并不都是一个风格的,个人风格与流派风格之间存在既相关有差异的辩证关系。
要求理解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概念与两者关系,能举例说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各自的特点,了解文学思潮的产生与演进,理解文学流派的特点与类型等。
教材、参考书
教材:《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书:《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999年新版。
本课程分为导论和九章。第一章文学观念,阐述各种不同的文学观念,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本大纲所确立的具有综合性的文学观念。重点在本大纲所确立的文学观念和所包含的命题。难点是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阐述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以及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文学语言的特点等。重点是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而难点也在这里。第三章文学形象系统,阐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重点在文学形象的三种不同的形态。难点在对“象征意象”的理解。第四章叙事作品,介绍西方叙事学的重要概念,对中国古代的叙事理论也作了总结。重点在叙事语言和叙事内容。难点在一些新的名词术语的理解上面。第五章抒情作品,阐释抒情作品与情感的关系,抒情的本质、原则、途径、策略与传统以及抒情作品的基本特征。重点在抒情作品的基本特征,难点在抒情作品与情感的关系。第六章文学风格,阐释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文学风格的独创性和多样性以及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等四个问题。重点在掌握文学风格的定义和有关论述,难点在个性与创作个性的差别上面。第七章文学创作,阐述文学创作中的各类问题。重点在“创作心理要素”与“创作过程”这两个大问题。难点在对创作心理要素的认识。第八章文学接受,阐述读者的文学接受以及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重点是文学接受的条件、过程和效果。难点是对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接受、批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九章文学的源流,阐释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文学的思潮、流派相关的理论,说明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重点是对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以及文学思潮的发展。难点是对艺术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的认识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解。自学者应理清各章各节的逻辑关系,对课程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2 18:10
目录
概述
简介
详细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