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
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品牌
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品牌特色
在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店中,有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提供中医秘方秘药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的“中国布鞋第一家”内联升,以工艺品而闻名华夏的天津乔香阁。有1870年应京城达官贵人穿戴讲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瑞蚨祥绸布店,有1895年开业做珠宝为溥仪打造过皇冠的萃华金店有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这些老字号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在这里您经历的是传统,体验的是百年不变的服务。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过去老北京人谝富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能穿上内联升做的鞋,是对身份的一种炫耀。
认定范围
百货、中药、餐饮、服装、调味品、酒、茶叶、烘焙食品、肉制品、民间工艺品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有名的像:全聚德狗不理内联升等等。全国各行业共有老字号商家约一万多家,仍在经营的却不到千家。
相关方案
2018年12月,天津出台《天津市振兴老字号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期进一步发挥老字号在历史、文化、创业和市场积淀等方面优势,加快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焕发活力。
2022年2月消息,为传承壮大哈市老字号队伍,推动老字号品牌振兴和创新发展,根据黑龙江省商务厅出台的《“龙江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商务局修订了《“哈尔滨老字号”评定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申报“哈尔滨老字号”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即在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登记设立,符合《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拥有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确保品牌字号所有权无异议;品牌创立必须满25年(含)以上,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良好信誉等条件。
著名老字号
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店面朝南,呈扇形,坐落于清河坊四拐角,创办人陈、张两氏,原籍宁波,以经营“金华火腿”、“家乡南肉”、“高庄风肉”自制咸肉而出名,兼营咸鲞、火腿等。万隆以重信誉、重质量,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著称。1962年改为杭州腌腊商店,改革开放后恢复原名。
创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慈溪人邵芝严在杭开了一家名为“粲花宝”的笔店,后以店主名为店名,店址在官巷口附近,自设制笔墨工场,制作的毛笔以“尖、齐、园、健”四绝为特色,深得历代艺苑儒林称著,清时列为贡品。为杭州富有书卷气息和专业特色的百年老店。笔庄精制的芝兰图牌毛笔以书写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而多次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笔庄自产自销的毛禾笔主要有羊毫狼毫、紫毫和兼毫四大类。此外,还供应各种名贵和实用的砚台、宣纸、徽墨、笔架等文房四宝。1956年公私合营邵芝岩与石爱文笔庄合并,后又并入隆泰昌文具店。改革开放后邵芝岩笔庄重新恢复。
胡庆余堂(杭州)
“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前为南宋惠民和济药局所设的熟药局,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两年后设胶厂涌金门光绪四年(1878)年在大井巷店屋落成后正式开业。它是我国全面配制中成药,规模较大,创设较早的著名国药店,与北京同仁堂齐名,有“江南药王”之誉。药店广聘江南名医,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造出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正式生产销售的成药补益心肾,脾胃泄泻,饮食气滞痰火咳嗽,诸风伤寒,诸火暑湿,妇科、儿科眼科外科,杜煎诸胶,秘制诸膏、各种花露和香油药酒等十四大类。到今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如南宋宣永药典中的“牛黄清心丸”、“十全大补丸”,元代名药“补中益气丸”、“石斛夜光丸”及清代名药“安宫牛黄丸”、“人参再造丸”、“六神丸”与药店祖传“辟瘟丹”等。该店标榜“济世”,“善举”,大厅里悬挂“戒欺”匾,以示诚信。胡雪岩故世后,胡庆余堂曾数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盖“胡庆余堂”之卓著信誉声名远扬。1958年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与叶德堂国药号合并,改为胡庆余堂制药厂,1980年重新恢复胡庆余堂门市部
崇祯年间,安徽黔县人张小泉率子张近高来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由于采用浙江龙
泉的好钢作原料,又经过精心制作,打出来的剪子锋快耐用,与众不同。取牌名张大隆剪刀,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剪刀。张小泉去世后,其子张近高继承父业,为保护本身利益,在“张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记”两字,视为正宗。乾隆年间,张小泉近记剪刀已列为贡品。清宣统三年,张小泉以“海云浴日”注册。至解放前夕,张小泉剪刀店濒于停业,1956年张小泉等32家剪刀店实行公私合营,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总厂。1958年6月,改名张小泉近记剪刀厂。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名扬海内外。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开设于杭州长庆巷五老巷口。创建人边春豪,诸暨人,擅长制鞋手艺,其子边启昌随父习艺,善于理财,后继承父业。宣统三年(1911)迁太平坊(中山中路)营业。边福茂制鞋选料认真,注重质量,造型轻巧,帮面挺括。民国十年(1921年)在羊坝头设分店,经营皮鞋,1932年在上海设分店。杭州俗称“头顶天,脚踏边”,指的是“天章”的帽子,“边福茂”的鞋子。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谭震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梅兰芳盖叫天等艺苑名流,均曾在该店定制布鞋。随着时代的变迁,皮鞋等已代替布鞋成为主流,边福茂除经营具有传统特色的布鞋外,还经营其它鞋类。
创始人都锦生于民国11年(1922年5月)建都锦生丝织厂,次年在湖滨设门市部。他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喜爱自然风光,精于丝织工艺,自已设计的织绵产品花色多样,层次分明,美观耐看。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都锦生出品的丝绸风景毯、五彩画壁挂获得金奖。解放后,都锦生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产品分为工艺织锦品,包括织锦台毯、靠垫、窗帘等,风景织物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有100多外品种,1000多种花样,其产品在国外屡屡得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广合顺”创设于民国初年,创始人任文华,因其是做双层皮纸手工业作坊出生,对皮料有丰富的经验。当时各大鞋店如美华、美利等店主,鉴于皮业兴旺,大有可为,因此集资与任文华合股,由任文华负责。牌号初名“任文记”设在西牌楼灰团巷内,专营红皮业务,后迁至保佑桥弄,更名为“广合顺皮革鞋料号”。此后随其它几家老店被挤垮停业,广合顺成为当时杭市皮革鞋料业的魁首。
店主沈达清,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杭州荐桥街(今清泰街)佑圣观路开设前店后坊的景阳观酱菜店。精制各种酱菜、腐乳,自产自销,以“质量取胜,品种益众”的经营之道被誉为全国著名四大酱菜店(北京六必居扬州三和三美、济南玉堂)之一,民国时期,虽数易店主,仍继承发扬传统经营,产品久销不衰。
创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人孔传之、孔传洪、孔传福兄弟三人,原籍萧山。孔凤春粉店地处中山中路交叉路口的“四拐角”,初时生产经营鹅蛋粉、生发油、雪花膏等十余种化妆品,积累资金后,开办孔凤春香粉号,前店后场,是我国化妆品生产业的最早厂家。它以用料精细,质地优良而久负盛名。传说清代时该厂出产的鹅蛋粉已列为贡品,20世纪20、30年代,是该店的黄金时期,清河坊位于城隍山下,每逢香汛季节,大批香客都会去孔凤春店买化妆品,尤以精制纸盒包装的鹅蛋粉最受香客的欢迎,而用完后纸盒留香不去。孔凤春之“春”字,还寓意讨“春香”的吉利。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孔凤春化妆品厂。
清同治八年(1869)开设于清河坊,前店后坊,创办人宓庄晓,慈溪人,原系刨烟工人,经营自制旱烟,经销各地名产烟丝水烟、潮烟、鼻烟等。宓大昌制作的旱烟质优价廉,薄利多销,取信于众,远销新疆、云南和东北各省。民国27年(1938)在嵊县绍兴设分店,1947年改组为有限股份公司。续聘王亚亭为总经理,除门市面上销售外,还从事批发,邮购业务。1956年,实行公私合并,1962年改名庆丰旱烟店(厂)。随着旱烟被卷烟取代,1980年1月商店停产转业。
民国八年(1919)开设,原店址在今延安路教仁街口,聘原素春斋厨师——无锡人施逸庭为经理。烹制以鲜嫩、清淡、略甜、爽滑见长的无锡、扬州风味素菜。在苏、锡风味的基础上又融入杭菜特色,形成了独有的烹调特色,尤其“以素托素”的素鹅、素鱼、素翅等,形象逼真,精于调色,香味诱人,鲜嫩软糯。解放后,素春斋保持原有的经营特色,继承传统烹调技艺,新创多种素食品种。
王润兴为本邦饭店之首,约创办于19世纪40年代,原开设于城站,在20世纪30年代迁到清河坊,以经营“门板饭”而闻名。他临门摆上长条桌和长板凳,以劳动者居多,供应猪头冻肉,咸菜豆腐之类的大众菜。楼上供应杭菜,尤以鱼头豆腐盐件儿成为名菜。清末,在杭城普通饭店中王润兴最有声望。文革初,改名向前点心店,1984年恢复原名。
创设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创办人翁耀庭,原籍海宁,店址初设杭州梅东高桥太平天国之后,翁氏为发展业务,将店址迁至当时的商业闹区清河坊,又扩建五层洋房,门楣上装饰“狮球”,注册商标,气派焕然一新,以百年老店、货真价实以招顾客。翁隆盛茶号的名声之所以历久不衰。驰名中外,其主要经营特色是:所制的龙井茶品质优良,自称采购认真,选而复选。专供“三前摘翠”的富春茶,精工焙制,色、香、味俱全,以此脍炙人口。龙井极品狮峰茶,曾获巴拿马博览会奖状。1937年抗战军兴,杭州沦陷,各大茶号相继歇业,龙井茶产地人穷地瘦茶园荒。1953年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后,清河坊的零售门市部撤销,而把湖滨同大元茶号改为翁隆盛茶号,后又易名狮峰茶叶店。
杭州“亨达利”钟表店为宁波人孙梅堂于民国三年(1914)在杭州城站开设,原是上海“茂华利”、“亨达利”两家钟表店的分店。1929年迁至羊坝头三层洋楼二楼临街,正式取名杭州亨达利钟表店。窗口设有特制的双面大时钟和霓虹灯广告。1932年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享达利上海总店濒临危境,为清偿债务,只得改组出盘,杭州亨达利分店原经理娄仙林接盘。亨达利钟表店的经营特色是重服务,讲质量,销修并重。商店所售钟表质量过硬,信誉卓著,深得顾客信赖。1956年全行业进入公私合营,成立钟表总店,并于1957年开始在亨达利钟表店试制钟表,1966年改为利民钟表店,1979年恢复原名。
创始人慈溪人叶普山,素精医理,自清政府刑部离职后,在杭行医。清嘉庆十三年(1808),在望仙桥直街,开设叶德堂国药号,是杭州自制丸、散、膏、丹,开设最早,规模最大,闻名浙、赣、闽、皖诸省的一家国药店。民国25年迁清河坊新址,营业兴盛,成为当时杭州药业六大家之一。该堂进料严格,炮制精心,其所制丸、散、膏、丹和虎、鹿、龟、驴胶等高档补品名扬海内外,畅销全国。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并入胡庆余堂。
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创始人葛景山,苏州人,青年时在苏州一家南货店学手艺,后辗转来杭谋生,在清泰街义井巷口摆摊,现做现卖定胜糕。后经一位李姓老主顾的帮助,将义井巷口的一开间门面转让给葛氏开店,取名颐香斋。开店时,前店后坊。传统糕点条头糕方糕绿豆糕、麻酥糕、椒桃片、小清沙与苏式月饼等。糕点配方注重“三重”,重色,色深不焦,香味浓郁;重油,油而不腻,入品酥松;重糖,甜味适品,绵软柔糯,其中潮糕和月饼最负盛名。1937年12月杭州沦陷,颐香斋遭受地痞恶棍和日军的抢劫,损失惨重。1951年,葛氏因无力经营,将颐香斋盘给上海同业许炳华。文革期间,企业改名为“东风”,1980年才恢复老字号。
原“张同泰国药号”创始人张梅,浙江慈溪马经村人,初在杭州新官桥河下开设茂昌药号。清嘉庆十年(1805),张梅在杭州同春坊盘进“沈国泰国药店”,改名“张同泰国药号”,经营道地药材丸散膏丹,各种花露,参银耳等,是早先杭城药业零售店中的三大家(张同泰、胡庆余堂、方回春)之一。民国元年,药店经大规模翻建后,新屋落成,重建石墙门,上刻“万象”商标。“张同泰”镀金大字熠熠生辉,大门两旁悬挂“张同泰道地药材”铜牌,自制传统成药360余种。文革期间,张同泰铺面雕花匾额碑刻,悉被砸毁,改名春光药店,1988年恢复“张同泰药店”原名。
张允升百货商店于清乾隆年间设于杭州清河坊四拐角,原名张允升线帽百货店,是杭城最早开设的百货商店。店主孙仲舒,绍兴人。商店设有制线、制帽两个工场,前店后场,自制的丝线,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曾获西湖博览会奖。所设的帽子以未制男式西瓜帽,女式乌绒帽,满头套而闻名于市。的经营的货源主要来自上海,还和上海厂商挂钩,实行厂店联合,经销无敌牌牙粉、牙膏、蝶霜花露水和福桃牌木纱团、天津羝羊牌毛线,委托该店为浙江省总经理处。为招来顾客,商店每年必举行一、二次减价展销,止抗战前,已成为当时杭州百货行业中人数最多,营业额最大的杭州第一大百货商店。
朱养心膏药店开创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距今约有400年历史,创始人朱养心,名志七,浙江余姚人,后迁徙来杭,在后期的医药实践中,朱氏形成了以膏、丹为主的外治法为特色,并亲自创建了精制膏丹的药室,几近“手到疾愈”的水平。自制眼药,闻名于世。晚清时许多曾受惠“朱养心”的病家出于感激之情,集资在大井巷内重建朱养心药店,后一度迁址,1982年,朱养心药室改建为朱养心药厂。1984年迁回大井巷原址,朱氏的传统产品有万灵五香膏,阿魏狗皮膏碧玉膏珍珠八宝眼药等,到今仍深受海内外同胞的青睐。
天车”、“太源井”、龚倩等中华老字号
认定规范
申请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有关单位(企业或组织)。
申请条件
(一)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
(二)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
(三)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四)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
(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六)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七)国内资本及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由商务部牵头设立“中华老字号振兴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振兴委员会),全面负责“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和相关工作。
(二)中华老字号振兴发展委员会下设秘书处、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负责振兴委员会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各行业专家、法律专家、商标专家、品牌专家、企业管理专家、质量专家、历史学家等组成,主要负责“中华老字号”的评审,并参与相关工作的论证。
(三)原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要重新参加认定。
具备“中华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含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下同)审核后报振兴委员会认定。程序包括:提出申请、资料提交、调查鉴别、认定评审、公示、做出决定、复核、注册存档、核发证书等。
具体步骤
提出申请
有关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填写申报表,并报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
资料提交
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初评,确认申请有效的,指导申报单位按照规定格式提交有关资料,并报所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
调查鉴别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对申报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调查与鉴别,并提出初步评估意见报振兴委员会。
认定评审
振兴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资料进行分析,必要时对有关内容进行现场调研,提出评审意见,撰写认定报告。
公示
在有关媒体公示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名单,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均可向振兴委员会提出异议。
做出决定
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振兴委员会做出决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复核
申报单位对认定结果有疑义的,可向振兴委员会提出复核,复核结果在接到复核申请后30天内做出。
注册存档
认定过程涉及的所有资料均由振兴委员会存档保留,并负责管理。
核发证书
对通过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以商务部的名义颁发牌匾和证书。
企业模式
父业子承的家族式
中国的老字号,在企业模式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多见的模式是父业子承的家族式。这种模式以封建社会特有的血缘关系为核心,具有最地道的中国特色。
父业子承的家族式企业,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企业的核心技术多半是保密性极强的“祖传秘方”一类,需要依靠血缘关系来加以维护。例如眼药大王马应龙的眼药配方,便属于这一类。
第二,企业的实权多半掌握在长子长孙的手中。家族式企业的特征之一便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所以他们的核心技术都只传长子长孙,不传外人。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经济管理大权。
第三,家族企业特有的矛盾往往十分突出。表现在企业内部的派系之争,远房与嫡亲之争等等。争斗的实质是权力之争,利益之争。而这种争斗,往往又会影响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著名老字号寿全斋便是典型。
第四,家族式企业模式的优点也十分突出。由于家训甚严,家风良好,往往会促使企业长盛不衰,这也是中国老字号的一大特色。而且,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老字号正是因为家族式企业模式的维系,才使他们长盛不败的。这种观点是否妥当,另当别论。
家族式老字号的典范
中国的老字号中,最具有家族特色的企业当推雷允上中药店。雷允上中药店创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原名雷允上诵芬堂药铺
雷允上是创始人的姓名,诵芬堂药铺是店名。后来,由于雷允上的医道出色,自制药品又疗效显著,雷允上的名字不胫而走,人名和铺名便合而为一了。
雷允上中药店创办300多年以来,经营丸、散、膏、丹,信誉卓著,尤其是传统产品六神丸,用料考究,工艺细致,有药到病除的功效,因而能保持长盛不衰。六神丸不但为国内城乡妇孺尽知,而且远销海内外,赢得了海外华人的信任。可以这样说,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雷允上的六神丸。
几百年来,雷允上中药店在用人方面有严格的制度,这种用人制度是由企业模式决定的。根据全族合议,凡是雷氏子孙,在进入中药店担任负责人之前,都必须先从学徒做起,逐步做到精通业务。
例如,雷传湛(雷氏八世孙,现为上海药材公司副经理)本人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律系,进店之初,也毫无例外地先当学徒,从最基层做起。这一制度,世代相传,从未废弃过。除了业务专长之外,雷允上中药店还规定,所有接班人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一律不准吸食鸦片烟,作风要正派,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药品是用于治病救人的,它不同于一般商品。因此,雷允上中药店的这一规定,保证了雷允上中药店的经营管理负责人一直保持作风正派,业务内行。同时,也保证了六神丸的产品质量和名店的品牌地位。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持产品信誉,仅仅依靠雷氏子孙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借助广大职员们的共同努力。
因此,雷允上中药店对学徒进店,十分重视培养工作。药店办有文化班和业务学习班,特别是业务学习班,由各个部门的老药工担任教师。大权由雷氏子孙掌握,再辅以得力助手,企业的发展便有了可靠的保证。
雷允上中药店还规定,不论是雷氏子孙或者是其他职工,凡是违反了有关规定,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例如,七世孙“松五房”雷××,就因为触犯了店规,被开除出店,永不录用。又例如八世孙焦四房雷××,因为触犯店规,程度稍轻,受到了降职降薪的处分。
中药中医界的封建意识都比较浓厚。雷允上中药店也不例外,特别是表现在重男轻女这一点上。雷允上中药店规定,股权与处方只传子,不传女。女儿再聪明能干,也不能享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特别是六神丸秘方,它是企业的命根子,保密性更强,女儿们一律不得过问。它只掌握在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子孙手中,其他人也不尽其详。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企业不受外姓人氏侵扰,可以世世代代属于雷氏子孙。
避免争权夺利坐享其成的股份式
同是经营中药材,敬修堂的做法却与雷允上的做法截然不同。它在企业模式方面,规定了子孙不能直接参与药店的经营,这又是老字号的另一种企业模式:股份式。
敬修堂的创始人名叫钱树田,他的注册商标是“圆田牌”。清朝乾隆年间,广州是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贸易活动十分活跃,经济繁荣,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商。浙江慈溪商人钱树田,经常从杭州贩运丝绸去广州。他是一名商人,同时又是儒医。在贩运丝绸途中,他经常以自制的丸散膏丹给沿途的病患者治疗,渐渐地,他的医道也有名了。
有一年,广州有巨商的儿子患了重病,久治无效,奄奄一息,全家人忧心如焚,遍访名医,却一无所得。有人建议请钱树田医治。钱树田的医术虽然不高明,但也治好过一些奇难杂症。因此,钱树田贩货一到广州,就被巨商厚礼相邀。钱树田心中无底,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没想到居然治好了那孩子的病。巨商感激不已,以厚金酬谢,钱树田执意不肯接受。
钱树田的高尚品德令巨商感动不已,当他得知了钱树田有意开办药厂时,便欣然出资。于是,1790年,敬修堂便在广州城南门挂牌营业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敬修堂已是名闻中外的中成药厂。
敬修堂的企业模式,很有自己的特点。敬修堂的主人也许是为了避免子孙辈们坐享其成,争权夺利,搞坏整个企业,因而,一开始时,就严格规定子孙不能直接参与药厂的经营。它实行了类似股份制的经营方式,只聘经理、司库各一人,从事药厂的经营管理。这些人多半是从上海、江浙一带聘来的,不能是钱家三代以内的直属亲戚。
敬修堂的主人还规定,钱家的子孙可以从药厂的分红中得到提成,而习惯上,提成多数是拿去资助读书,作为教育经费。所以,钱家的后人多为读书人,而没有成为药铺的店主,这是敬修堂的企业模式所决定的。实行股东制,聘任经理、司库的同时,对他们的成绩的考察以及经济收支的监督,采取一年一度由上海派董事去广州查账的方法执行。
敬修堂的工人由经理聘用。当时,工人主要来自当地人,部分来自佛山等各地。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防止滥用厂里的钱财,敬修堂明文规定,无论是经理还是工人的亲戚,到厂里探亲访友,一律只能招待一宿二餐,其余的自理。
敬修堂还规定,凡是进厂满50年的工人,年老离厂时,还可以拿一定的津贴,类似退休金。这种做法在当时的企业中极少见。
敬修堂的企业模式主要是股份式,但它还不是完全的、合乎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也是敬修堂在体制上的长处。
1917年,当陈李济药厂因为陈李两族人不和而竞相挖墙脚时,敬修堂却正在蒸蒸日上。类似敬修堂做法的还有马应彪先施公司等老字号。而且,马应彪的先施公司的股份式要比敬修堂的股份式更接近股份制。
合伙式老字号
在中国的老字号中,企业模式以合伙式来运作的有不少,比较著名的有寿全斋(后改为独资)等一批老字号。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陈李济中药店。陈李济中药店的合伙模式属于最典型的合伙,陈家、李家各出资50%,而利润也各占50%,就连店号也各占一半,这种合伙,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
合伙经营的缺点在早期还不明显,在后期企业发展庞大时,很容易表现出来。1917年,陈李济药店曾经一度负债累累,差点儿要关门大吉,为什么呢?就因为陈李两族的后人不和,族人之间竞相挖企业墙脚,无休止地在厂内滥用浮支,以致大大超过了实际盈利。再加上两姓子孙都不把药厂视为自己的产业,不讲生财,不讲用财,也不去考虑聚财之道,企业成了无人管的弃儿,合伙制的弊端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混合式老字号
中国老字号的企业模式中有一种是混合式的,即四不像式。它既有家族式的特点,又有合伙式的特点,还有点像股份式。这种老字号,在出资方面,一般是合伙式,但在经营权上,又类似股份式。因为较为少见,这里不举例说明
委托经营式老字号
“内联式”,就是这种企业模式的。不过它的委托性质并不类似于现代的“信托投资”模式,而是带有一种捐赠式的委托,委托人对于经营的利润并不在乎,收取利益也不是定期定额的。所以,这种模式也可以叫做馈赠注资,或者叫无偿援助。类似的企业还有东来顺胡庆余堂等。中国人讲江湖义气,讲扶危济困,因此,当王友龄扶助胡雪岩时,可以视为一种友情上的支援吧。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中国老字号中并无实质上的委托经营
电商计划
2019年5月7日,光明乳业冠生园集团、回力鞋业、豫园珠宝、上海凤凰美加净等一批上海老字号品牌,携手新电商平台拼多多联合推出“上海老字号新电商计划”,通过一揽子解决方案,试图帮助上海老字号品牌重新焕发市场活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09:26
目录
概述
品牌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