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 ,以
蚕丝或
化学纤维长丝作经、纬,织制成丝织物的工艺过程。中国丝织工艺以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著称于世。中国古代丝织品种主要有
绢、
纱、
绮、
绫、
罗、
锦、
缎、
缂丝等。丝织物也称“丝绸”、“绸缎”,传统上指蚕丝织物。近代丝织物所用原料种类很多,除蚕丝和化学纤维外,还有棉纱和金银线。
历史背景
中国劳动人民远在公元前2700多年前就已能生产丝织物。到汉代,丝织生产有了相当规模,大量精美的丝织物通过“
丝绸之路”远销到中亚和欧洲。在唐代,又通过海路运销到了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宋代时由于普遍使用
拉花机,丝织技术又有发展。至明代,南京“
云锦”、苏州“
宋锦”、四川“蜀锦”成为举世闻名的三大名锦。清代时仅金陵(现南京)一地就有丝织机 5万台。苏州、杭州一带则是“
机户万家,日出万绸”。公元 555年,蚕桑从中国传到欧洲。13世纪以后,丝织成为威尼斯、米兰等地的重要手工行业。
产业革命后,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了发达的丝织工业。1801~1804年,法国人J.M.贾卡研制成用纸纹版控制纹针的提花开口机构,促进了丝织技术的发展。
商代至汉代
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在商代已经出现。经过殷商的发展,西周时期已有较为复杂的织锦工艺。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工艺已具有较高的水平。丝织品的品种有
绢、
罗、
纱、
锦等,花纹有几何纹、菱形纹、S形纹等,几何纹中还饰有龙凤、麒麟和人物。秦汉的织绣工艺,尤其是汉代,在继承战国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飞跃,丝织品种更为丰富,有锦、
绫、
绮、罗、纱、绢、
缟、
纨等。汉代丝织的花纹常见的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吉祥文字和各种几何纹。汉代丝织的制作工艺已非常精美,尤其是孔眼分布均匀的单丝罗,制造工艺相当高超,代表作品有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只重49克,不到1两,极为精巧。
唐代
唐代的丝织工艺十分发达,分工很细。中央设有织染署专门管理生产,中国民间的丝织生产遍及全国,产量很大。唐代织绣工艺努力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丝织的品种很多,以织锦最著名,一般称为“唐锦”。不同于此前运用经线起花的传统织法,唐锦受到西域纺织文化的影响,采用纬线起花、用两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因此也被称为“纬锦”。纬锦利用多重多色纬线织出花纹,织机结构复杂,但操作方便,可织出比经锦更复杂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中唐以后,纬线显花成为丝绸提花织物的主流。唐锦在传统的图案花纹基础上,吸收了外来的装饰纹样,具有清新、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除了唐锦外,唐代还盛行绫(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其中以浙江出产的缭绫最为著名。
窦师纶是此时最著名的丝织纹饰设计家,他设计的丝织纹样多以羊、马、龙、凤为题,新颖别致,富有生气,因其曾被封为陵阳公,故其设计的纹样又有“陵阳公样”之称。
宋代
宋代丝织在唐代的生产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中以织锦最具时代特色,称为“宋锦”。宋锦用三种斜纹组织、两种经纱(面用本色生丝,底用有色熟丝)、三种色纬织成,组织规则严整,色调典雅和谐,多采用小朵花、规矩纹。宋锦除用作服饰、赏赐及经济贸易外,还作为装裱书画的专用材料,深受书画家欢迎。此外,
缂丝也十分盛行。它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会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缂丝主要用于织作绘画或书法,反映了丝织工艺由实用向欣赏的转化。宋代缂丝的主要产地,北宋时在河北定州,南宋时以云间(今上海松江)为中心,名家辈出。
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而此前纺车的
锭子数目是两至三枚,最多为五枚。大纺车利用水力驱动,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纱为例,普通纺车每天最多纺纱三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
元代
元代丝织工艺中以
织金最具特色。织金在元代又称为“纳石失”。元代统治者喜欢用金,这使织金成为一种时尚。金锦的花纹有团龙、团凤、宝相花、龟背纹、回纹等。为了适应蒙古
游牧民族生活的需要,毛织在元代得到特殊发展。毛织品种多为地毯、床褥、马鞍、鞋帽等,主要产地在宁夏与和林(今属蒙古)。中国古代最早只在西北和西南一带种植棉花,在元代棉纺织工艺家黄道婆的努力下,棉织工艺在中国广大地区得到推广。当时松江一带的“乌泥泾被”,成为风行大江南北的著名产品。
明代
明代,全国有江南、山西、四川、闽广四个丝织产区,其中江南是主要产地。此时最具时代特色的是织锦,被称为“明锦”。明锦有三个主要品种,即
库缎、织金银、
妆花。库缎是本色花,具有光柔的特点。织金银是在织锦中织进金线或银线,十分高雅华贵。妆花则是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其每一朵花均用不同的色线,边织边绕,色彩多,花朵大,具有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根据不同的地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明锦的图案组织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其中以缠枝图案最为常见。明锦花纹丰富多彩,有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吉祥锦纹等,其造型质朴大方,富有程式化的装饰美。
清代
清代的丝织已形成南京、苏州、杭州三大全国生产中心,品种丰富,织造精美。此外,四川、广东等地区丝织工艺也很兴盛。清代丝织的艺术风格,大体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继承明代丝织的传统特色,多用几何形骨架,饰以小花朵,规矩严谨;中期受到欧洲巴罗克和
洛可可艺术的显著影响,纹样繁缛,色彩华丽;晚期则流行折枝花、大朵花,趋于淳朴粗放。清代丝织的著名品种除了云锦、宋锦和蜀锦外,还盛行古香缎和织锦缎。缎是一种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期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汉代丝织工艺
汉代丝织品的品种很多,缯帛为其总称。根据制作原料及染织技法的不同,又分为锦、绫、绮、罗、縠、纱、缣、缟、纨、绢以及织成等名目,如锦为多层织文、纨为素缯、绮为文缯等。汉代丝织花纹可分为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茱萸纹以及文字等种类。
汉代丝织品遗存至今的实物,建国前后均有发现,其中内容丰富,参考价值较大的要算是1972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00多件基本完整的丝织品。其中有匹端单幅的丝织物46段,成件衣服58件,如同一座 丝绸之库 ,给我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丝织工艺资料。出土的织染品按照丝织的品种来说,有绢、纱、罗、绮、锦缎几类。从织造方法来说,有平纹、斜纹和罗纹(纹经)。可以说,概括了汉代的主要丝织工艺。
汉代的锦是一种 经丝彩色显光 的丝织品,通称为 经锦 ,这种织造图案的特点是同一图案,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马王堆出土的锦有绀地绛红纹锦、几何纹锦、
香色地红茱萸纹锦、隐花波纹锦、孔雀纹锦等等。
在这些织锦中,发现一种特殊织造的锦,被称为绒圈锦(起毛锦),是以往尚未发现过的精细丝织品。这是由三枚经线提花和起绒圈的经线四重组织,织出的花纹有层次,有绒圈,绒圈大小交替,纹样具有立体效果,外观极为华丽,这需要相当复杂的提花装置和起绒装置。
汉代纹绮是由一色经线上起花,在素地上显出花纹。罗是在 纠经 的织机上织出,特别是显花的纹罗,织造更为复杂。在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有菱纹锦、对鸟菱纹锦、朱罗、纹罗绣花丝绵袍、绣罗香囊等绮罗制品。纱是一种平纹丝织品,由单经单纬交织,形成方孔的表面,显得非常轻薄。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縠衣。这件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的縠衣,只重49克,不到一两重。真可谓古人所云的 轻薄如空 、 举之若无 ,为世界纺织工艺所罕见。绢和缣都是平织的,但缣比绢更为精细。绢的经线和纬线的密度大致是相等的,而缣是经线密于纬线。汉代 织成锦 在制作上和一般锦绫不同、通经继纬与唐宋时期的缂丝相像。近几年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出土的汉代 织成山石树木锦 残片,即通经断纬,是珍贵的汉代织成锦实物。另外,在新疆楼兰、民丰、吐鲁番等地也曾发现过大批汉代丝织物,有 龙纹 、 云气纹 、 菱纹 、 鸟兽葡萄纹 等花纹锦、绮,还有许多文字纹,如韩仁绣、万世如意、延年宜寿、大宜子孙等。其图案设计的用色,可多至四、五色,甚至可以有三、四种颜色不受经条的限制而遍地出现。举世闻名的 韩仁锦 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织品。
工艺过程
各类丝织物的生产过程不尽相同,大体分生织和熟织。生织:经纬丝不经练染先制成织物,坯绸再经练染制成成品。这种生产方式工艺过程短、成本低,是丝织生产中的主要方式。熟织:经纬丝在织造之前先经练染,坯绸不需再行练染即为成品。这种方式多用于高级丝织物的生产。比较有代表性的丝织生产工艺过程如下。
① 无拈经纬丝生织工艺流程:
② 加拈经纬丝生织工艺流程:
③ 熟织工艺流程:
④ 起绒丝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
技术发展
各类工艺流程的主要区别在于织前准备过程,而织造和检验后入库的织坯整理过程大体相似。在织前准备中,原料要按标准进行检验,以便合理使用。织前准备过程随原料和织物的特点而不同。浸渍是蚕丝加工的独特工艺,能使丝胶软化。并丝和拈丝在丝织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借以改善产品性能和外观。例如,用蚕丝作经、纬,加强拈后织制成平纹组织的织物。坯绸经过练染,绸身收缩、拈度退解而形成皱纹和纱孔,能制成质地轻薄、有弹性的乔其纱。蚕丝是容易吸湿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须保持一定的回潮率。因此常在主要工艺过程之间插入保燥过程。柞蚕丝织物是中国的传统产品。柞蚕丝在湿态时容易拉伸,在
缫丝过程中就已有较大的伸长,所以一般要经过蒸丝工艺,使伸长的丝身回缩。在丝织物中提花织物和多色彩织物比重较大,所以提花开口机构和多梭箱织机的应用比较普遍。中国
像景丝织物是在特制的多梭箱像景丝织机上织制的。起绒丝织物如乔其绒、金丝绒等,50年代已经用自动割绒织机织制。有些具有手工艺品特色的产品如雕花天鹅绒仍须用手织机织制,起绒部位要投入起绒杆,下机绸坯经手工雕花割绒。中国
妆花织品是用多种彩色纡子挖花织制的,能在同一纬向花纹中显示多种纬色。幅度较窄的腰带织物,也在手织机上按设计纹样用小梭子挖花织制。成品通经断纬,花纹复杂,色彩丰富。中国缂丝就是这样挖花织制的。在丝织生产中,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发展高速高效、大卷装和连续化的设备,如并拈联合机、整浆联合机,用以简化工艺过程,是重要的发展方向。采用复动式全开梭口和连续纹版的
提花织机,配以弹簧回综装置,能提高织机速度。
喷水织机适用于生产合成纤维长丝织物;
剑杆织机适用于多色纬提花织物。这些织机不用
卷纬工艺,噪声较低。70年代以来,用超细
化学纤维织制仿丝绸织物,是丝织生产的新动向。
种类
丝织的种类很多,如锦、缎、绸、绢、绫、罗、纱等几十种。主要由于织造技术和丝织物本身的纺织结构不同而出现如此众多的
丝织品。它们或纹或素、或厚重或轻薄。丝织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开始
养蚕的织造,至两汉时已作为主要的衣饰面料流行于世,织造技术和品种大为丰富。丝织代表了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虽然在历史上高贵的丝织品为贵族所享用,但却从未割断与中国民间的联系。有不少优秀的织造工艺和样式首先是在中国民间确立而流变于整个社会的。